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大国体系所催生的生产力逐渐释放,后续业务的发展愈发需要精耕细作,精益理念也必须深入企业的骨髓。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甚至是跨行业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不仅势在必行,更是迫在眉睫。
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多个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影响。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与大家深入探讨这些概念的定义、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一、标准化:统一与规范的基石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针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来实现统一,从而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它是所有发展的基础。
以家中的充电器为例,从早期的梯形口,到如今的TYPE-C口,再到苹果专用接口,很多人家里都积攒了好几条不同类型的充电线。难道这些接口真的无法统一吗?其实,从技术角度来看,统一是完全可行的。然而,为了构建各自的技术壁垒,一些企业故意设置了障碍,挖了一条“护城河”。
在实际应用中,各种电器的插头规格统一标准,确保了不同电器能在不同环境中正常使用;高速公路、铁路、高铁的宽高建设标准,保障了不同车型、不同速率的交通工具都能正常通行;教学大纲的标准化设定,让教学活动有章可循,保证了教育的基本质量和方向。
通过标准化,可以有效消除混乱和差异,使得不同部门、不同系统更好地协同工作。在供应链管理中,标准化的物流信息格式能够确保信息流在各个环节畅通无阻,从而减少因不一致带来的成本。软件开发中,标准化的开发流程和技术框架可以降低开发、维护成本,同时确保产品、服务质量的稳定。在制造业中,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在现代社会,标准化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等多个领域,为各行各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化:数据与信息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IT、网络
信息化是指将物理世界中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构建整合业务系统,旨在将传统的线下手续全面转化为高效便捷的线上流程,实现从纸质公文到电子文件的全面转变。
例如,公司OA系统能够收集、汇总、统计员工的上下班考勤打卡情况,从而更好地规范公司制度。它还可以实现文件的电子起草、审批和流转,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海尔构建的进销存系统,不仅实现了企业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实时掌握全球各地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流配送。
信息化系统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的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能够整合企业的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等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处理。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商业智能(BI)系统则可以对企业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信息化,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拓展企业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总的来说,信息化主要是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数字化:从模拟到数字的深度转变
关键词:OT、数据挖掘
数字化是指将物理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存储,并利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优化和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信息的电子化,更强调对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描述和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
以物联网技术为例,通过将工厂中的设备连接起来,实时收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转速等),并将这些数据用于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和性能优化,这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对物理世界的深度介入和创新应用。
京东通过数字化转型,成功打造了全渠道零售生态系统。它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同时,通过智能化物流系统,实现了商品的快速配送和高效库存管理。京东的无人仓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货物的自动存储、分拣和配送,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
数字化可以打破传统的业务模式,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共享经济就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实现的创新业务模式。数字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在线购物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和购买记录,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商品。此外,数字化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智能制造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管理。
数字化强调对物理世界的深度介入和创新应用,同时要求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以实现对业务的创新和变革。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通信领域,数字化技术使得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得以高效传输;在计算机领域,数字化技术为数据处理和存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娱乐产业中,数字化技术催生了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新兴产业;在医疗领域,数字化技术为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医疗等提供了便利。
然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地存储、处理和应用这些数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四、智能化:赋予机器智慧与决策能力
智能化是指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自主优化的过程。在数字化进程中,智能化主要是利用智能技术对企业的业务进行深度优化和创新,实现业务的智能化升级。
以阿里巴巴的智能客服“阿里小蜜”为例,它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理解用户的问题并给出准确的回答。“阿里小蜜”可以处理大量的用户咨询,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问题和行为进行学习和优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如今,文心一言、豆包、kimi、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的发展,在知识提问、撰写文案、大纲助手、论文助手、小说写作等方面成为强有力助手,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和学习效率。
智能化系统可以利用大量的数据和先进的算法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提高决策的精度和准确性。例如,智能投资顾问可以根据用户的风险偏好和财务状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智能化系统还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营效率。智能物流系统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分拣、配送和跟踪,提高物流效率。
智能化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智能客服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与用户的智能交互,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在智能驾驶领域,智能化技术的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丰富的信息采集(万物互联),借助AI技术实现自动驾驶(自主决策),当遇到险情时可以几乎无延时地做出自主判断(实时控制),同时还可以根据乘客偏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服务)。
目前,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制造业中,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检测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交通领域,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自动驾驶等功能,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在医疗领域,智能化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区别与联系
区别:
-
标准化侧重于制定和实施共同遵守的规则,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
信息化侧重于通过信息系统处理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
数字化侧重于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实现业务转型和创新;
-
智能化侧重于赋予系统或对象以智能,使其能够自主感知、判断、学习和执行。
联系:
-
标准化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为其提供统一的规范和准则;
-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前提,通过信息化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
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前提,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的分析为智能化提供可能;
-
智能化是数字化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之一,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数字化建设的四个重要阶段,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标准化围绕管理,将杂乱的人和物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数据标准;信息化围绕业务,将线下的工作高效地转移到线上实现,建立事后统计;数字化围绕数据,将现实世界虚拟到线上展示,建立全程跟踪;智能化围绕控制,将人为调整提升为智能控制,建立实时干预。可以说,标准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手段,数字化是核心,智能化是目标。
六、结语:
总体来讲,数字化转型并非单项技术的应用,也不仅仅是个技术命题,更是一个战略和管理命题,是一个长期的旅程,是一种新能力的获得。因此,传统企业需要深度剖析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突破口,建立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然而,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制造模式的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千差万别,个性化极强,单凭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驾驭。
所以传统企业需要充分善用外力,深入生态体系,更快速地学习数字化领域知识,借鉴成熟的行业 know-how,避免盲目,同时借助像织信Informat(企业级低代码平台)这样专业的数字化工具的指导,减少试错成本,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很多时候,合理并且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织信Informat低代码开发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工具,并内置:
-
表单设计器(自定义表单样式)
-
组件设计器(一种前端网页配置式工具)
-
自动化(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
-
脚本(编写JS代码拓展更复杂的功能)
-
工作流引擎(国际规范BPMN2.0可自定义的流程审批工具)
-
自定义API(自由对接各类业务系统、第三方平台、硬件设备)
-
数字大屏(数据图表和数据分析工具)
-
......
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业务系统,如ERP、MES、CRM、OA、PLM、SRM、WMS、项目、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