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粉丝即正义。什么是粉丝价值?
- 粉丝价值
- 粉丝活跃度
- 商业价值
- 2、找到账号目标和定位
- 3、涨粉的基础是更新频率
- 4、优质少更与良品多更的策略
- 5、有播放却不涨粉?如何提高播放转粉率?
1、粉丝即正义。什么是粉丝价值?
在了解视频之所以平台玩法后,要将内容发挥出最大价值,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经营好这个账号,让他在同样的情况下发展的更好、更直接一些。如何实现涨粉小目标?
为什么要追求涨粉?这几乎是一个近几年不再会被提问的问题,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追求涨粉,因为高粉丝量的好处太显而易见。
1、更多的内容启动流量。
2、更大的品牌影响力,社会影响力。
3、更高的商单报价。
4、更灵活高粘性的私域等等。
粉丝愿意跟随你的账号消费你的内容,认可你的观点,付出他们的时间甚至金钱,以内容启动流量来举个例子,
粉丝数越高,你视频更新之后就会有更多人收到推送。内容的基础播放就会更高,然后平台就会基于基础数据给你额外的曝光和推荐,这也是为什么越大的 up 数越容易上热门,粉丝越多,滚雪球效应会更明显。
粉丝价值
但是只追求粉丝量数据的高速增长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
我先提出一个概念,粉丝价值,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微博上有很多的百万粉、千万粉的大v,但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些账号粉丝的水分非常的大,很多是僵尸粉和假粉,这就是粉丝价值低的一种表现。
2017 ~ 2019 年的公众号也曾经历过一个人人都在焦虑用户增长的阶段,所以那段时间很多账号都会通过虚假的数据来维持自己的增长曲率与资本答卷。
那假粉有意义吗?从解一时之虚的角度来看,一定是有用的,而当你花了足够多的钱成为了这个赛道中不可忽略的大头部的时候,商单和合作也会滚滚而来,那它也是有价值。但如果我们真的把视角拉得足够长,就会发现,注水的数据最终一定会成为自媒体的隐患,活跃粉丝数下降、账号口碑下降、找不到突破口等等问题早晚会暴露出来,成为账号的致命一击。
好好做内容,好好涨粉才是人间正道。而除了真假之分,粉丝价值体系还包括活跃度、粘性、粉丝构成、粉丝包容度和商业价值等等。
粉丝活跃度
不同账号的粉丝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活跃度就是你的活跃粉丝占比是多少?你每次发一个新稿子,有多少人和你互动、为你贡献、播放和三连,这些数据都可以代表你在账号质量上的粉丝价值。
活跃粉丝意味着你的内容在发布的初期,算法会给你更多的初始数据,有助于你冲击更高的流量池,它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你提供优质的内容给粉丝,通过三连助力你冲击爆款,得到爆款激励的你可以生产更多优质的内容,吸引更多活跃粉丝。
那包容度,包容度就是粉丝支持你做不同内容方向的尝试吗?会不会一变到就取关他们接不接受你恰饭赚钱?会不会一发商单就骂你,粉丝构成就是你男粉多还是女粉多?
你粉丝的年龄结构是什么样的?这一点虽然说有些随缘,但其实很重要,它意味着你的商业变现路径可能千差万别,就像你 90% 都是男粉,那美妆变现可能就与你无缘,你 90% 都是女粉,那你带货卖件数 9 成卖不出去。所以由此能引出第二个重要的粉丝价值参考体系,商业。
商业价值
从商业角度说,所谓粉丝价值就是站在变现的角度来判断的,无论是商单或私域变现,抑或是流量激励,换句话说也就是粉丝带来的现金收益。
然后我们从两个维度来看粉丝的商业价值,
一个是粉丝量级,一个是不同分区。
我们把粉丝量分为 10 万粉以下、 10 ~ 50 万粉、 50 ~ 100 万粉及 100 万以上四种。首先这四个量级 up 主在变现层面结构是不一样的,
10 万粉以下可能流量激励占到 90% 到100%,
而 100 万粉以上商单可能占到 80% 到90%。
中间量级收入结构占比则更平均,但绝对收入水平基本还是由商单来决定,也就是能接到商单才会让收入有质的飞跃,而流量激励的上限比较低。
然后我们再看一个指标,叫不同分区 TOP10 up 主收入占全区的占比。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可能一个分区粉丝前十的 up 主收入占到了全区总商业收入的30%,
而放到二级分区来看,粉丝前十的 up 主可能占到 60% 或者更高,类似于二八效应。原因很简单,因为甲方会优先找头部 up 主投放,尽管他们的商单单价更高,但对于甲方或商单媒介来说,覆盖更多的头部 up 主,一是可以有更大概率冲击爆款,二是本身在汇报上也比较好看。
这里多说一句,一般来说商单集中投放量是很大的,甲方不会看完每一个商单视频,不会用视频的质量去判断投放的成功与否,更多是以播放、互动、评论等这些可以量化的数据为标准,所以甲方肯定会选择一个传播力大、影响力大、数据更好看的爆款可能性更高的、更有助于汇报时体现工作的 up 主进行投放。
而在甲方眼里,更高的粉丝量就有了更高的保障,那从这个现象延伸到粉丝价值的话,就是绝对粉丝越多,单个粉丝的价值也越高,因为能更稳定的恰到饭,所以其实有一个建议,在粉丝少的时候别恰饭,一是上面说的不值,二是绝对价格也低,三是同样的时间用来涨粉,对未来商业价值提升更大与哪个角度过早恰饭都不太划算。
但是还要强调一点,粉丝商业价值上升的趋势在达到一个阶段时,反而会因为粉丝更多而变低,这个现象出现在 200 万粉左右,因为如果一个百万粉 up 主商单报价在 20 万的话,那一个千万粉 up 主的商单报价可能并不能报到 200 万,毕竟只是一期视频而已。
200 万对于甲方来说,投放的选择就太多了,电梯广告,找更多的小 up 主投放都是更优的选择。现在 200 万粉,以智趣为例,商单的粉丝单价可能会从两毛钱的峰值逐渐下降到 1 毛或更低。从这个维度来看,尽快到 50 或 100 万粉就很重要,而在 200 万粉之后,稳定的商业化能比涨粉更重要。那第二个要说的是不同分区的粉丝价值不同,这一点其实在先前提过,再多说两句,不同分区的粉丝价值的差异,本质上是粉丝构成和粉丝质量的差异。前面说过财经和历史同为知识区,但在接商单的层面,财经比历史好接太多了,而相比于他们校园学习和野生技术协会商业化更难接。而放在不同分区来看,残酷的现实就是一个百万粉的校园学习账号可能不如一个 20 万粉的生活区账号收入更高,时尚美食生活的头部 up 主远比音乐舞蹈区头部 up 主好接商单,然后在头部、腰部和底部不同量级的横向比较中,不同分区的表现不一样,就像时尚生活的头部优势过于明显,与腰部可能是天壤之别,但游戏知识区的粉丝价值随粉丝增长就比较平滑,腰部也能过得比较好。
而如果在一些新开的区,比如 2021 新开的科技区、萌宠区, 10 万粉以下也能接商单变现。所以从这个维度来看,你需要了解你所在分区的竞争格局,根据分区定好涨粉目标,还是前面说的在进入优势粉丝量级前可以不恰饭。至于什么是优势粉丝量级,每个分区和阶段就不一样了。那说了这么多,回到前面说的问题,粉丝即正义吗?那可太正义了,毕竟在 b 站商单的报价主要以粉丝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才会考虑近期播放表现。这是一种 b 站社区固有的认知,也是甲方固有的认知,而且粉丝数、粉丝粘性,同样会影响近期播放表现,所以还是靠粉丝。
而即使是重算法和公域流量的西瓜,目前也在通过各种政策导向引导 up 主增加粉丝粘性,例如宠粉计划,例如在激励层面,将粉丝观看的激励设置为路人观看的 5 ~ 10 倍,所以在任何一个平台,粉丝都是核心。当然提升粉丝包容度、粘性等方面也是你需要考虑的。
那下一个问题也是灵魂问题,
2、找到账号目标和定位
首先很重要,也是很多 up 主会忽略的,就是我们要有一个目标,你得考虑清楚你所在品类的规模是怎样的,头部是怎样的,天花板有多高,你做这个账号想做到什么级别?
因为目标一方面会驱使我们更努力,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具体阶段性目标的拆解。
例如你要成为平台 TOP 300,那你要做的就是找到目前 TOP 300 左右的账号,找到与你自己内容相似的同分区账号,观测他近一年的涨粉数,假设他近一年涨粉 120 万,那就是月均涨粉 10 万。换句话说,如果你也能做到月均涨粉 10 万,那时间会让你逐渐趋近于 TOP 300。
当然,为了月均涨粉 10 万,我们还需要进行目标的拆解,下一步就是找到目标播放,如果所在分区的平均转粉率是2%,那就意味着 10 万粉背后需要 500 万播放,而在这里,无论是转粉率还是播放量背后很重要的本质是视频的质量与数量。当然,更核心的是质量,因为 500 万光靠数量是上不去的,所以接下来你到底要不要招剪辑,要多大的更新量?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做的努力就可以明确了。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再说具体一点,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分区或者品类有一个规模上的大概认知,有几个数据和方向是可以参考的。
1、这个品类 10 万粉以上的 up 主有多少个?—— 赛道密度
2、这个分区头部的 up 主都有谁?都在做啥?—— 赛道玩法与竞争对手
3、头部 up 主的流量和粉丝量是怎样的?——赛道天花板
这些数据你都可以在火烧云、新榜等数据平台看到,这个工作很有必要。
那再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比如如果我决定要做一个历史 up 主,那么 10 万粉以上的历史 up 主预计在 200 人左右,头部的 up 主有小约翰可汗、历史调研室、使图馆等等。其中历史调研室和小约翰可汗比较擅长做的是人物志,那人物志是不是历史领域比较受欢迎的表现形式?我是不是也能做?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再看一下几位近一年增长迅猛的历史up,他们又不是纯人物,而是选择了非常不错的细分赛道。
up 落点历史,他选择的赛道可以理解为历史速读,通过一个视频让观众快速了解一段历史,让那些高光时刻和脉络更加清晰。
up 大哥好,俺是3D,则选择了其中一直没有出现大头部的中国古代史,并选择了普世性最强的三国时期进行更详细更趣味的科普。
与此类似的还有做历史热点短视频科普的安森遥,虽然可能他们在最开始的赛道选择都不是有意为之,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化内容,或者差异化视角成为了他们内容定位最核心的壁垒,那么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就可以开始策划内容了。
那还是再强调一下,在内容层面,高质量等于高关注,这一点不用怀疑,因为 b 站在打击营销号及抽奖红包等其他竞争手段,西瓜也在鼓励高质量视频,给予互动量高的视频更多的激励。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团队做账号的信念就是视频质量最终会与粉丝趋同,也就是如果你做的是百万级别质量的视频,那持续更新就会趋近百万粉,因为频率会让概率变成大概率,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目标和对标的,然后保质保量的更新。
3、涨粉的基础是更新频率
为什么说更新重要呢?这其实是很多 up 主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曾长时间观察多个账号的涨粉曲线,时长为几个月的长期涨粉量主要靠视频的长尾,也就是你以前的视频持续的贡献,播放时长为半个月的中期涨粉则主要靠爆款视频,它也是一个 up 数最主要的涨粉途径。而时长为一两天的短期涨粉则主要靠更新,也就是只要更新就会有一个涨粉波峰,同叟无欺。那换句话说,更新会涨粉,也只有更新才会涨粉,因为长尾效应同样依赖以前的更新,也只有更新才有更多打造爆款的机会。
总结来说,就是在同样视频质量的情况下,更新频率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账号的发展前景,当然一些极为标杆的 up 主除外,比如何同学,那怎样是健康的更新频率呢?直接说结论,
健康的频率是至少周更,每周一更是我推荐的保底更新量。因为前面说过,一方面人类生活是有周期的,例如每周五晚 8 点,你会想到某个每周必看的综艺,一周的每一天,你又都会有相对固定的作息和情绪。例如快乐开始于周五下班,焦虑蔓延在星期天晚,所以周更是能够让观众形成固定追更习惯的基础节奏,它对于粉丝粘性和活跃度非常重要。
你可以在后台观测一下自己的粉丝活跃度,它会随着你没更新的天数增加逐渐下降,而活跃度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发布视频能不能起一个基础量,而短时间起一个基础量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视频能不能上热门被推荐。那另一方面,从目前的视频自媒体竞争环境来看,周更也是一个保持相对竞争力的基础更新频率。因为即使周更,每年也就 48 期视频,随着竞争激烈,大家开始卷起来比这个量还少,就会丧失很大的竞争力。而从公众号的竞争环境来看,日更已经是基操了,个人公众号就是玩不过机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视频领域的机构化大趋势,平均更新频率也会增加到一周两到三更会更多。当然,当更新频率遇到分区的维度,它也同样会因为分区有所差异。差异的本质在于内容制作的成本,就像一期美食区的视频,我们看到它只做了一次,且几分钟就搞定了,但可能 up 主做了很多遍,并且在拍摄上调整了多次机位和呈现形式。相比之下,纯用素材拼接的观点型内容就会在制作上更加容易高产一些,而露脸那就更能高产了。
所以事实上知识区就有像波士顿圆脸那样,通过重内容、轻后期的视频呈现,做到日更的up,那从他们的表现来看就是你能做到超同分区的更新频率,就是会有更大的相对竞争力。所以为了提升更新频率,我们能做的事就是组建团队或者外包剪辑,也包括把商务外包或迁移的机构,总之就是把非核心的事务分包出去,解放自己的核心生产力,
4、优质少更与良品多更的策略
当然,即使我们从非核心事物中将生产力解放出来,在精力的分配上依旧面临问题,也就在质量和数量的权衡上,鱼和熊掌不可见得。就像前面说的,又是质量是核心,又要保证更新量,我们在生产力有限的时候也只能权衡,用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法拉利和福特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路径,法拉利的车是高品质代表,但福特却能通过平民化和低价做得更大。
尽管在视频领域不存在因为品质过高消费不起的问题,但高品质必然意味着成本高企,这里的成本不光是金钱上的,更多是时间上的,所以站在投入产出比来考虑,如果你认为能够做到像何同学、苏星河等 up 主那样在细分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可以几百万播放。你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慢慢打磨一个你自己满意的作品,否则牺牲数量而保质量的策略会因为播放不佳而失效。是想花一个月精心雕琢的视频只有几万播放是什么感受?心态爆炸。
这种感受我经历过,很糟糕,所以这件事情看你对自己的定位、你的生产力和你的追求,而我作为一个内容并非稀缺,形式并非独特的 up 主,更稳妥的策略还是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更新量,它会让投入产出曲线更平滑,也不容易心态爆炸。
当然我所说的基本质量是能够成为普通爆款的质量,因为如果本身内容不OK,那追求量没意义。这也是很多更新了很多期却没有涨粉的 up 主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不是内容不够有竞争力。
5、有播放却不涨粉?如何提高播放转粉率?
下面说一个又有幸福有烦恼的问题,有播放却不涨粉。
我在前面的课程曾把一个视频播放场景用电影院来类比。点开你的视频就像观众买了电影票,电影就是你用宣发和个人影响力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视频就是你用封面标题、选题和现有的粉丝数来吸引观众点击。
那一部电影能火?必然不是纯靠前期宣发和个人影响力的,第一批观众和后续观众的持续反馈是吸引更多观众去看的核心驱动力,它体现在朋友圈、豆瓣评分、口口相传等方面,而放在视频领域相对应的就是点赞、收藏、转发然后关注。所以如何吸引点赞、收藏、转发、关注的行为,靠的是观众看完视频后的感受。
而电影领域还有一个财富密码叫做续作,也就是利用第一步的口碑为第二步来引流,这在视频领域就是用前面视频的口碑去吸引用户关注,为后面的作品提供流量保障。但很遗憾的是,在视频领域要实现口碑其实是有难度的,而提升口碑最直观的体现是提高转粉率。这个问题除了前面说的有趣有用共鸣,涉及的问题更多。我的建议是更早的人格化,不要吝啬表达自己,因为打造 IP 那一节说过。这里我就举一下典型的例子。
枪弹轨迹,它和我以前一样是做鬼畜的,尽管极具灵魂,技术高超,但他同样面临转粉率低这个鬼畜区的通病。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期视频,是帮粉丝做鬼畜,让粉丝发素材过来,然后现场鬼畜还露脸互动。从这期视频开始,他就出了鬼畜的圈。因为什么?因为观众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轻爱玩的自己,而且还能一起玩,一起互动,粉丝粉她也就从喜欢她的视频变成喜欢她这个人。
所以说到这里,转粉率这个玄学的背后逻辑已经很清楚了,
人格化的,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的,并且用户对你抱有认同和期待的账号,大概率就可以掌握拨转粉的密码。另外多说一句,在你的赛道内,相同的质量下,相对延长时长能提升转粉率。你去看潘小美和 pretty 潘这两个账号的转粉率差别就能看出来,同一个人做的同样的选题, 2 分钟和 8 分钟的转粉率不一样的, 8 分钟的显然更高。 b 站用户还是看工作量的,当然过长了也不行,会降低用户留存率。新粉还是老粉,破圈还是维持常态,掉粉怎么办?上一节说过粉丝纯度的概念,对于一些已经有一定粉丝量陷入涨粉瓶颈的 up 主来说,寻求改变和维持现状往往不是 up 主一个人的事,还关乎于现存的粉丝,一些新内容的尝试往往会收获老粉的抱怨,甚至取关。你变质了,你不好了,我很痛心,我要走了。就像我曾经经历过 4 ~ 5 次转型,必然会面临新粉和老粉间抉择的矛盾。
在这里我给面临这个问题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一、不要步子迈太大,容易扯。
我的每一次转型实际上都还在知识区内,也就是说还是在你现在粉丝的构成和内容的方向内,可以先小范围的尝试,比如粉丝喜欢听微观的经济,那粉丝喜不喜欢听宏观的内容呢?喜欢听国家的变迁,那是不是也会喜欢听历史选题?不要突然从知识变成鬼畜去 up 主,即使要做,也建议你和我一样,重新开一个号。
二、明确你的目标。
涨粉涨的都是新粉,如果你目前的活跃粉丝数已经很低了,并且目前你的内容也出现了瓶颈,那就不要再纠结了,要知道增长面对的一定是新客,让更多的游客用户成为你的粉丝,才是完成你目标的有效动作,所以大胆做新内容,而如果你也不想伤害你原来的粉丝,那也有办法调整你的内容配,比如一个月 4 稿,三个是新方向,一个是老方向,让忠实粉丝和包容性强的粉丝留下来。
三、客观看待掉粉。
其实对于各个层级的 up 主都是非常常见又无法忽视的一件事,一方面是正识掉粉,谁都会掉粉,另一方面毕竟是辛辛苦苦更新涨上来的,掉泪也是真肉疼。
掉粉通常有几种情况:
第一,你真的做了什么有问题的内容。
第二,用户片面的误解了你的意思。
第三,莫名其妙的掉粉。
第四,日常掉一掉。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我建议一定要飞快地更正并表明态度。问题在自己的情况是无法逃避责任的,如果你自己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也可以联系你分区所在的编辑,辅助你进行处理或者寻求建议。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在解决了应对策略并同步编辑之后,可以让心态放平一些。很多时候包容性差、偏激用户的流失对于你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而如果是后面两种情况,请一定稳住心态,莫名其妙的大规模掉粉,你也可以关注一下其他平台是否有什么你不知道的,关于你的舆情,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躺平接受吧。总之,向前看。
其他涨粉渠道,下面说一下其他的涨粉渠道,因为动态抽奖等渠道已经被限制了,目前在 b 站能涨粉的其他渠道就是和其他平台一样的付费流量渠道,就是起飞,类似于抖音的抖加。
这里详细说一下起飞的玩法。首先起飞目前只针对机构,也就是个人 up 主还是买不了,你要和一个公司签合同,让这个公司帮你投,通常中间商会有这种渠道,然后预充值到你的账户,你就可以决定对哪个稿子投多少钱的起飞了。投起飞有几个要素是你需要考虑的,投起飞的稿子、投起飞的时间、一次投入的金额和起飞的模式。
起飞的稿子我建议是那种你觉得非常优质的稿子,无论是选题还是制作层面,因为稿子越好播放和涨粉的成本会越低。起飞时间通常建议是晚上,因为晚上用户更活跃,同样成本会更低。一次性投入的金额这个每个人预算不一样,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也可以听中间商的建议。
而起飞的模式就是你想涨粉还是想涨播放,是不一样的投放策略,同时你可以定向投放某些 up 主的粉丝群体,例如你做的内容跟小约翰类似,那投放方向他的粉丝,这样成本会更低,然后不同的时间起飞的效果都会不同,你也可以随时根据效果来更换封面包装,甚至修改视频,然后再投。
总之有效的起飞需要多次测试,并且成本不可控,建议中小型的 up 主还是谨慎尝试,因为我试下来一般稿件成本是 5 块钱一个粉丝,能做到几毛钱一个粉丝的稿件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