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基础地理实体相关概述
地理实体 geo-entity
现实世界中占据一定且连续空间位置和范围、单独具有同一属
性或完整功能的地理对象。
基础地理实体 fundamental geo-entity
通过基础测绘采集和表达的地理实体,是其他地理实体和相关
信息的定位框架与承载基础。
空间身份编码 spatial identification code
适用于地理实体管理和应用的一种标识代码,具有全球专有标
识、唯一标识以及可实现信息关联共享等特性。
沿用北斗网格编码规则,扩展到16级
采用三段式:专有标识域 - 标准域 - 扩展域
专有标识域:MA 1001
标准域 :位置码+6位分类代码+4位顺序码
位置码:二维位置码为26位,三维位置码为44位
6位分类代码: 大类 + 一级类 + 二级类 + 三级类
1,2,3 1-9 00(01-99) 00(01-99)
大类: 1=自然地理实体,2=人工地理实体,3=管理地理实体
扩展域:0000-9999
模型级别
0级模型
为对实体的抽象表达,不含纹理信息,可采用基于存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或基于DEM套合DOM数据采集生产等方式获取。
1级模型
为概括表达实体外部结构的三维图形,可表现为无表面纹理的“白模”,也可带有通用或真实纹理,可采用基于光学立体影像数据制作、基于高等级表达模型化简或概括等方式获取。
2级模型
为精细表达实体外部结构的三维图形,具有通用或真实纹理,可采用倾斜摄影、激光扫描等技术建模获取。
3级模型
为精细表达实体内部结构的三维图形,具有通用或真实纹理,可采用基于室内建模技术或基于现有BIM/CIM数据转换等方式获取。
“1.3级模型”对应《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所述“LOD1.3级模型”,
“1级模型”对应CityGML 2.0标准“LOD1级模型”。
0.1级 以实体平面主体结构为主,忽略细部几何结构
0.2级 以实体平面主体结构为主,增加反映实体特征的部分细部几何结构
0.3级 以实体平面主体结构为主,增加反映实体特征的精细几何结构
1.1级 平面几何形状以0.1级模型为主,各个位置具有统一高度
1.2级 平面几何形状以0.2级模型为主,各个位置具有统一高度
1.3级 平面几何形状以0.3级模型为主,不同位置存在高度差
2.1级 以实体外部主体轮廓为主,忽略细部几何结构
2.2级 以实体外部主体轮廓为主,具备反映实体特征的部分细部几何结构
2.3级 以实体外部主体轮廓为主,具备反映实体特征的精细几何结构
3.1级 对实体内部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分区进行表达
3.2级 以实体内部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分区为主,增加实体内部细部几何结构
3.3级 以实体内部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分区为主,增加实体内部精细几何结构
数据集名称
表C.1 依据实体一级分类进行数据集划分名称示例
层号 实体大类 实体一级类 数据内容 数据集名称 图元类型
1 自然地理实体(N) 山体(M) 山体(MOU) N_MOU_P 点
2 N_MOU_L 线
3 N_MOU_A 面
4 水体(H) 水体(HYD) N_HYD_P 点
5 N_HYD_L 线
6 N_HYD_A 面
7 冰雪地(I) 冰雪地(ICE) N_ICE_P 点
8 N_ICE_L 线
9 N_ICE_A 面
10 海洋(O) 海洋(OCE) N_OCE_P 点
11 N_OCE_L 线
12 N_OCE_A 面
13 农林用地与其他土地(A) 农林用地与其他土地(AGR) N_AGR_P 点
14 N_AGR_L 线
15 N_AGR_A 面
表C.2 依据实体二级分类进行数据集划分名称示例
层号 实体大类 实体一级类 实体二级类 数据集名称分层 图元类型
1 自然地理实体
(N) 山体(MOU) 山脉(CHA) N_MOU_CHA_P 点
2 N_MOU_CHA_A 面
3 山峰(PEA) N_MOU_PEA_P 点
4 N_MOU_PEA_A 面
5 山岭(RID) N_MOU_RID_P 点
6 N_MOU_RID_A 面
7 漏斗、坑穴(FUN) N_MOU_FUN_P 点
8 N_MOU_FUN_A 面
9 山洞、溶洞(CAV) N_MOU_CAV_P 点
10 N_MOU_CAV_A 面
11 火山口(CRA) N_MOU_CRA_P 点
12 N_MOU_CRA_A 面
13 沟壑(GUL) N_MOU_GUL_P 点
14 N_MOU_GUL_L 线
15 N_MOU_GUL_A 面
19 其他山体相关实体(OTH) N_MOU_OTH_P 点
20 N_MOU_OTH _L 线
21 N_MOU_OTH _A 面
表C.3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成果数据集名称简表
层号 实体大类 实体一级类及英文缩写 实体二级类及英文缩写
1 自然地理实体(N) 山体(MOU) 山脉(CHA)
2 山峰(PEA)
3 山岭(RID)
4 漏斗、坑穴(FUN)
5 山洞、溶洞(CAV)
6 火山口(CRA)
7 沟壑(GUL)
8 其他山体相关实体(OTH)
9 水体(HYD) 流域(BAS)
10 河流(RIV)
11 湖、塘(LAK)
12 泉(SPR)
13 瀑布(FAL)
14 其他水体相关实体(OTH)
15 冰雪地(ICE) 雪域(SNO)
16 粒雪原(FIR)
17 冰川(GLA)
18 其他冰雪地相关实体(OTH)
19 海洋(OCE) 海域(SEA)
20 海岸线(COL)
21 干出滩(SHO)
22 海岛、礁(ISL)
23 其他海洋相关实体(OTH)
24 农林用地与其他土地(AGR) 耕地(FAL)
25 园地(GAL)
26 林地(FOL)
27 草地(GRL)
28 湿地(WEL)
29 其他土地(OTH)
30 人工地理实体(A) 水利(WAC) 水库(RES)
31 运河、沟渠(CAN)
32 井、池(WEL)
33 水利附属设施(WFC)
34 交通(TRA) 轨道交通(RAI)
35 公路(HIG)
36 城市道路(CIR)
37 乡村道路(COR)
38 水运航道(WAW)
39 桥梁(BRI)
40 隧道、明峒(TUN)
41 其他通道(OTH)
42 轨道交通设施(RFC)
43 道路设施(LFC)
44 水运设施(WFC)
45 航空设施(AFC)
46 交通连通交叉口(INT)
47 建(构)筑物及设施(BLD) 房屋(HOU)
48 房屋附属设施(HFC)
49 地下建筑(UNB)
50 地下建筑附属设施(UFC)
51 测量标志(MAR)
52 工矿设施(IFC)
53 农业设施(AFC)
54 公共服务设施(PFC)
55 名胜古迹设施(FFC)
56 宗教设施(RFC)
57 科学观测设施(SFC)
58 垣栅设施(BFC)
59 绿地(GRE)
60 其他设施(OFC)
61 管线(PIP) 长输输电管线(LEP)
62 长输通信管线(LCP)
63 长输油、气、水输送主管道(LOP)
64 城市管线线路(CPI)
65 城市管线出入地口(CPE)
66 城市管线附属设施(CPF)
67 海底管道(SPI)
68 院落(YAD) 生活居住(LIV)
69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PSE)
70 商业服务(BSE)
71 工矿生产(INP)
72 农业生产(ARP)
73 交通运输(TSP)
74 特殊场院(SPE)
75 地下空间(USP)
76 管理地理实体(M) 行政区划单元(ADM) 国外地区(FOR)
77 国家行政区(NAT)
78 省级行政区(PRO)
79 地级行政区(PRE)
80 县级行政区(COU)
81 乡(镇、街道)行政区(TOW)
82 村(社区)(VIL)
83 地名(GNA)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NGN)
84 人工地理实体地名(HGN)
85 管理地理实体地名(MGN)
86 国土空间规划单元(NSP) 主体功能区(MFA)
87 国土空间规划分区(SPA)
88 规划控制线(PCL)
89 城镇(乡)规划区(UPA)
90 其他规划单元(OTH)
91 其他管理区域(OMA) 自然保护地(NPA)
92 历史文化保护区(HPA)
93 特殊管理区(SMA)
94 农、林、牧、渔场区(AGA)
95 开发区、保税区、自贸区、口岸(DEA)
96 矿区、工业区(INA)
97 施工区(COA)
98 地片(GRA)
99 区片(REA)
100 危险区(DAA)
101 地质灾害地段(DIA)
102 海域使用区(OUA)
103 其他管理实体(OME) /
参考《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成果规范》(试行)2024年6月
本blog地址:https://blog.csdn.net/hsg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