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指网络上的主机,通过不同的进程,以编程的方式实现网络通信(或称为网络数据传输)
发送端和接收端
- 发送端:数据的发送方进程,称为发送端。发送端主机即网络通信中的源主机。
- 接收端:数据的接收方进程,称为接收端。接收端主机即网络通信中的目的主机。
//注意:发送端和接收端只是相对的,只是一次网络数据传输产生数据流向后的概念
socket套接字
Socket套接字针对传输层协议主要划分为如下:
流套接字:传输层TCP协议
TCP协议特点:
- 有链接
- 可靠传输
- 面向字节流
- 有接收缓冲区和发送缓冲区
- 大小不限
数据报套接字:传输层UDP协议
UDP协议特点:
- 无连接
- 不可靠传输
- 面向数据报
- 有接收缓冲区无发送缓冲区
- 大小首先一次最多64kb
对于数据报来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传输数据是一块一块的,发送一块数据假如100个字节,必须一次发送,接收也必须一次接收100个字节,而不能分100次,每次接收1个字节。
TCP和UDP的区别
- TCP是有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
连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本质上就是建立连接的双方,各自保存对方的信息。
TCP想要通信,就需要先建立连接,做完之后,才能进行后续通信,如果A想要和B建立连接,但是B拒绝了,通信就无法完成。
UDP想要通信就直接发送数据即可,不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UDP自身也不会保存对方的信息(UDP不知道但是写程序的人自己要知道,UDP自己不会保存,在调用UDP的socket api时要把对方的位置啥的传过去
- TCP是可靠传输的,UDP是不可靠传输的
注意:在网上进行通信发送一个信息,这个消息是不可能做到100%送达的,所谓的可靠传输也是退而求其次,A向B发消息,消息是不是到达B这一方,A是可以知道的,如果传输失败,就可以才需一定的措施(比如重传之类的)
- TCP是面向字节流的,UDP是面向数据报的
这个字节流和文件操作的字节流是一个意思,TCP也是和文件操作一样,以字节为单位来进行传输,UDP则是按照数据报(有严格的格式)为单位,来进行传输的
- TCP和UDP都是全双工的
一个通信道路,允许双向通信,就是全双工,一个通信道路,只能单向通信,就是半双工,代码中使用一个Socket对象,就可以发送数据也能接收数据。
UDPapi的使用
使用DatagramPacket这个类来表示一个UDP数据报,每次进行传输都要以UDP数据报为基本单位
DatagramPacket 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length) | 构造一个DatagramPacket以用来接收数据报,接收的数据保存在字节数组(第一个参数buf)中,接收指定长度(第二个参数length) |
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offset, int length, SocketAddress address) | 构造一个DatagramPacket以用来发送数据报,发送的数据为字节数组(第一个参数buf)中,从0到指定长度(第二个参数length)。address指定目的主机的IP和端口号 |
DatagramPacket 方法:
socket其实也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概念,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件,Socket就属于是把网卡这个设备给抽象成文件了,往socket文件中写数据,就相当于通过网卡发送数据,从socket文件读取数据,就相当于通过网卡接收数据
DatagramSocket 构造方法:
DatagramSocket 方法: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 | 从此套接字接收数据报(如果没有接收到数据报,该方法会阻塞等待) |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 | 从此套接字发送数据报包(不会阻塞等待,直接发送) |
void close() | 关闭此数据报套接字 |
使用UDP实现一个回显服务器
服务器和客户端都需要创建Socket对象,但是服务器的socket一般要显示的指定一个端口号,而客户端的socket一般不能显示指定,是由系统自动分配一个随机端口
服务器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er {
//创建一个DatagramSocket对象,是后续网卡操作的基础
public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UD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这样写是手动指定端口号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这样写是系统自动分配端口号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while (true){
//1.读取请求并解析
//DatagramPacket就是一个数据包,里面储存要传输的信息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1024],1024);
//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将数据存储到requestPacket中,如果没有就会阻塞等待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
//当前完成recrive之后,数据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储存到DatagramPacket中了
//想要把这个数据显示出来还要把这个数据,转换成字符
//这里的范围不是0~1024,而是具体接收到的数据所占空间的范围
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
//这里的getLength()是接收的数据的实际长度不是1024
//2.根据请求计算响应(由于此处是回显服务器,请求是啥,回应就是啥)
String response = this.process(request);
//3.把响应写到客户端,搞一个响应对象,DatagramPacket
//往DatagramPacket里构造刚刚的数据,再通过send返回
//这里不能使用response.length()因为字符集的原因,response里面的中文可能占三个字节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response.getBytes().length,
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
//返回请求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打印一个日志,把这次数据的详细情况打印下来
//这里显示的端口是系统分配给客户端的端口
System.out.printf("[%s,%d] req:%s res:%s\n",requestPacket.getAddress().toString(),
requestPacket.getPort(),request,response );
}
}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需要手动创建端口号
UDPechoServer server = new UDPechoServer(9090);
server.start();
}
}
new byte[]这个对象是用来承载从网卡这边读到的数据,收到数据的时候,需要搞一个内存空间来保存这个数据,DatagramPacket内部不能自己分配空间,所以就需要程序员自己手动分配,再交给DatagramPacket
这里的 response.getBytes().length不能换成response.length(),如果这个字符串里都是英文字符,此时字节和字符个数是一样的,如果包含中文就不一样了
刚刚说了socket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文件,那么为什么最后不用close?
socket是文件描述符表里的一个表项,每打开一个文件,就会占用里面的一个位置,文件描述符表是再pcb上的(跟随进程),这个socket在整个程序运行中都是需要使用的,不能提前关闭,当socket不再使用的时候,就意味着程序就要结束了,进程结束此时文件描述符表,就随着pcb销毁了,随着销毁的过程中,socket就被系统回收了。
什么时候会出现文件泄露?
代码中频繁的打开文件,但是不关闭,在一个进程中,不断积累打开的文件,文件描述符表里的空间不断被消耗,最终消耗殆尽。
客户端
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
public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String serverid = "";
public int serverport;
public UDPechoClient(String serverid,int server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创建的对象,不能手动指定端口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由于UDP自身不会持有对端的信息,就需要在应用程序里,把对端的情况记录下来
//这里主要记录对端ip和端口
this.serverid = serverid;
this.serverport = server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1.控制台读取数据,作为请求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你的请求");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2.把请求内容构造成DatagramPacket对象,发给服务器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request.getBytes().length,
InetAddress.getByName(serverid),serverport);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3,尝试读取服务器返回的响应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1024],1024);
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
//4.把响应转换成字符串
String response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0,responsePacket.getLength());
System.out.println("接收响应:" + respons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127.0.0.1",9090);
Client.start();
}
}
在这个代码里用到了3个DatagramPacket的构造方法
- 只指定字节数组缓冲区(服务器收到请求和客户端受到响应的时候用到)
- 指定字节缓冲区,同时指定一个InetAddress对象,这个对象就同时包含了IP和端口(服务器返回响应给客户端)
- 指定字节数组缓冲区,同时指定IP+端口号
程序执行流程
- 服务器先启动,服务器启动之后就会进入循环,执行到receive这里并阻塞(此时还没有客户端过来)
- 客户端开始启动,也会先进入while循环,执行到scanner.next并且也在这里阻塞,当用户在控制台输入字符串之后,next就会返回,从而构造请求数据并发送出来
- 客户端发送出数据后:
服务器:就会从receive中返回得到,进一步解析请求为字符串,执行process操作,执行send操作
客户端:继续往下执行,执行到receive,等待服务器的响应
- 客户端收到响应后,就会从receive中返回得到,执行这里的打印操作,也就把响应给显示出来了
- 服务器这边完成一次循环之后,又执行到receive这里,客户端这边完成一次循环后又执行到scanner.next这里
TCPapi的使用
TCP的socket api和UDP的socket api差异有很涉及到两个关键的类
- ServerSocket(给服务器使用的类,使用这个类来绑定端口号)
- Socket(既可以给服务器使用又可以给客户端使用)
如果有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这个时候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是不需要做出任何操作(也没有任何感知的),内核就直接完成了连接建立的流程(三次握手),完成流程后,就会在内核的队列中排队(这个队列是每个serverSocket都有的)。应用程序要想和客户端进行通信,就需要通过一个accept方法,把内核队列里已经建立好的连接对象,拿到应用程序中。
ServerSocket API
ServerSocket 是创建TCP服务端Socket的API
ServerSocket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ServerSocket(int port) | 创建一个服务端流套接字Socket,并绑定接口 |
ServerSocket方法:
Socket API:
Socket 是客户端Socket,或服务端中接收到客户端建立连接(accept方法)的请求后,返回的服务端Socket,不管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Socket,都是双方建立连接以后,保存的对端信息,及用来与对方收发数据的。
Socket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Socket(String host,int port) | 创建一个客户流套接字Socket,并与对应IP的主机上对应的端口进程建立联系 |
Socket方法: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InetAddress getInetAddress() | 返回套接字所连接的地址 |
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 | 返回此套接字的输入流 |
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 返回此套接字的输出流 |
使用TCP实现一个回显服务器
服务器: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while (true){
//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就会执行processClient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不能直接调用,不然当有多个客户端时,服务器会阻塞在processclient内部
//还可以使用线程池来进一步提高效率
Thread t = new Thread(() -> {
try {
processCilent(clientSocket);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t.start();
}
}
public void processCilent(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打印日志表示客户端上线
System.out.printf("[%s:%d客户端上线]\n",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接下来进行数据的交互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使用try()的方式避免后续忘记close
while (true){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if(!scanner.hasNext()){
//断开连接(已经读完或其他原因)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下线");
break;
}
//1.读取数据并解析,此处使用next来作为读取的方式,next的规则是,读到“空白符就返回”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根据请求,给出回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3.把响应写回到客户端,把Sting转成字节数组,写入到OutputStream
//也可以使用PrintWriter把OutputStream包裹一下,来写入字符串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此处的println不是打印在控制台,而是写入到OutputStream对应的对象流,也就是写入到clientSocket文件
//自然这个数据也就通过网络发送出去了(发给当前这个服务器连接的另外一端)
//使用println带有\n也是为了后续,客户端方便使用next读取数据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不要忘记刷新缓存区
printWriter.flush();
//打印一下此次交互的内容
System.out.printf("[%s:%d] req:%s resp:%s\n",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
clientSocket.getPort(),request,respon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finally {
//当process处理完一个连接就表示可以关闭了
clientSocket.close();
}
}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8080);
server.start();
}
}
注意:TCP是以字节流的方式进行通信的,每次没有固定的说,传输多少个字节,所以一般程序员会手动约定出,从哪里到哪里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报,每次循环一次,就处理一个数据报即可,这里就是约定了使用\n作为数据报结束标记,而且正好可以搭配scanner.next来完成请求的读取过程。
客户端: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Cilent {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Cilent(String ip,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 new Socket(ip,port);
}
public void Start(){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PrintWriter 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1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while (true){
//1.从控制台读取用户输入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请求");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2.把请求把送给服务器
//使用println,是为了让请求后面带上换行,方便服务器读取
writer.println(request);
writer.flush();
//3.读取服务器返回的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canner1.next();
//4.打印响应
System.out.println("响应:"+respon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Cilent cilent = new TCPechoCilent("127.0.0.1",8080);
cilent.Start();
}
}
注意:这里和UDP不一样,这里的CilentSocket对象(Socket)要进行close,DatagramSocket和ServerSocket都是在程序中,只有这么一个对象,生命周期贯穿整个程序,CilentSocket则是在循环中每次有一个新客户来建立连接,都会创建出新的ClientSocket并且Socket最多使用到客户端退出(断开连接)。如果有很多客户端都要建立连接,每个客户端都会创建一个ClientSocket,如果断开连接时没有手动close,此时这个Socket对象就会占用文件描述符表的位置,数量多了之后就会导致文件泄露问题。
以上就是博主对网络编程知识的分享,在之后的博客中会陆续分享有关线程的其他知识,如果有不懂的或者有其他见解的欢迎在下方评论或者私信博主,也希望多多支持博主之后和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