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简述
- 相对位置编码的意义
- 直观理解
- 注意力
- 相对位置获取必要性
- 当前位置初步获取
- 利用广播机制获取相对位置索引XY
- 获取最后相对位置1
- 获取最后相对位置2
- 最终的相对位置值嵌入
简述
在看Swin Transformer的时候,一开始在相对位置编码这一块的理解上卡壳了挺久,也没有充分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在这记录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以防之后忘记。
相对位置编码的意义
GPT : 用来表示一个像素或特征点相对于另一个像素或特征点的位置关系。在处理窗口(window)或局部区域时,计算相对位置索引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捕捉局部结构和上下文信息。
直观理解
注意力
例如现在是2x2的像素窗口,想要计算他们的相对位置关系,那怎么计算?首先需要先理解一下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是在搞啥子,用语言的理解就是,当前这一句话和自己的关系(简单理解)。例如下面这句话形成的注意力第一行就是“我"和 “我”、“在”、“吃”、“饭” 四个字的注意力关系。
以图像像素理解:由于像素是二维形式,存在行列关系,因此通常需要裁减成小窗口(windows),计算注意力关系,小窗口又想像一维计算注意力这么方便,那只能把像素进行平铺,以2x2窗口为例,需要平铺成4x1计算他们的注意力,跟上图类似,“我在吃饭”,可以理解为一个2x2窗口。
相对位置获取必要性
由于我们在像素上进行平铺,我们想要在注意力上加上位置信息,为啥要这样做?我的理解是像素平铺的方式,把原本像素的间隔拉大了,可能会加大网络学习的难度,以下图为例,左手左脚本来上下仅间隔一个像素,有强位置约束关系,但经过像素平铺为一维后,间隔变大,可能会比较难找到两者的关系。所以需要对位置进行编码,让网络知道左脚和左手位置相近。
当前位置初步获取
由于像素本身存在行列关系,因此使用行列进行位置编码是最合适的方式。首先使用torch.arange
、torch.meshgrid
和torch.stack
函数形成 行列坐标,然后将行列坐标使用torch.flatten
平铺成一维。这个时候整个坐标尺寸是[2,4] ,其中2代表x、y两个坐标,4代表4个像素,如图所示,按照顺序分别对应(0,0),(0,1),(1,0),(1,1)四个像素坐标。
代码如下:
import torch
## 一步步理解,以2x2的window size 为例
# 步骤1 得到当前window 下的xy坐标
window_size=(2,2)
coords_h = torch.arange(window_size[0]) # 0-1行
coords_w = torch.arange(window_size[1]) #0-1列
coords = torch.meshgrid([coords_h, coords_w]) #形成两个坐标,分别对应 行、列
coords = torch.stack(coords) ## -> 2*(wh, ww) #将两个坐标堆叠起来,得到某个位置的xy坐标
print("coords shape:",coords.shape) #torch.Size([2, 2, 2]),第一维的2代表x,y坐标
print(coords)
## 步骤2,将纵坐标h,横坐标w,平摊,做成2维张量
coords_flatten = torch.flatten(coords, 1)
print(coords_flatten.shape)# torch.Size([2, 4]),第一维的2代表x,y坐标
print(coords_flatten) # 2, Wh*Ww ,整个窗口所有的h,w索引
利用广播机制获取相对位置索引XY
现在,想获取当前像素和其他像素的相对位置,应该怎么操作?可以直接利用广播机制,列扩展维度作为当前像素位置,行扩展维度作为其他像素的位置,两者相减得到相对xy坐标。 图1,第一行的每一列都是第一个像素;图2,第一行的4列对应4个像素位置;两者相减得到图3,第一行代表是第一个像素和所以4个像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代码:
## 步骤3,利用广播机制,得到相对位置,举例图
relative_coords_first = coords_flatten[:, :, None] # 2, wh*ww, 1 # 当前窗口扩展列
relative_coords_second = coords_flatten[:, None, :] # 2, 1, wh*ww #当前窗口扩展行
relative_coords = relative_coords_first - relative_coords_second # 最终得到 2, wh*ww, wh*ww
relative_coords = relative_coords.permute(1, 2, 0).contiguous() #为u都变换,变成Wh*Ww, Wh*Ww, 2,相对坐标
print(relative_coords[:,:,0])
print(relative_coords[:,:,1])
获取最后相对位置1
现在,我们想要获取非负数的位置索引,怎么做呢?首先我们需要先知道相对位置最小,最大值是多少?
最大值就是当前像素是第一个像素的时候最后一个像素的位置(windowsize -1 , windowsize -1)
;
最小值就是当前像素是最后一个像素时候第一个像素的位置(-(windowsize-1) ,-(windowsize-1))
;
因此,对负数进行偏移需要X、Y 各自加上 windowsize-1
。
现在,我们已经获取到非负的xy相对位置索引,需要做最后一个步骤,把两个索引映射成单一的维度的索引。能想到的最简单方式就是x+y,但是这个方式是不行的。如下图所示,如果直接两者相加,那么针对同一个像素,其他像素跟他的相对位置索引就会重复。例如第一个像素 和 (第二个像素、第三个像素)索引位置都是1.
获取最后相对位置2
那么,需要使用什么计算方法,才能让二维索引映射成单维索引呢?回想起二维数组 reshape成一维数组,其他行的单索引是 y*len + x,其中len是列数目,也就是一行有几个数。在相对位置索引中,一行最多的数目又是多少呢?
原本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值相差最多,分别是 windowsize - 1
和 -(windowsize -1)
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每一行的值范围是[(-(windowsize -1)) , (windowsize-1) ]
,在上面步骤中,我们让偏移的最小值变成0,也就是索引值范围是 [0 , 2*windowsize -2]
,总的有 2*windowsize -1
个数目,所以下一行第一个索引的值是,y*(2*windowsize -1)+ x
。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有一个3x3 数组,那么第二行第一个元素的索引是不是 1*3 + 0 = 3
?
这就是为啥相对位置索引要乘以 2 * window_size[1] - 1。
具体代码如下
relative_coords[:, :, 0] += window_size[0] - 1 #
relative_coords[:, :, 1] += window_size[1] - 1
print(relative_coords[:,:,0])
print(relative_coords[:,:,1])
print(relative_coords[:,:,0]+relative_coords[:,:,1])
relative_coords[:, :, 0] *= 2 * window_size[1] - 1
relative_position_index = relative_coords.sum(-1) # Wh*Ww, Wh*Ww
print(relative_position_index)
最终的相对位置值嵌入
具体的相对位置值加入注意力并不是直接依靠这个索引,而是创建一个可学习参数的table,利用上面的位置索引到这个table里面去找相应值。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位置相差最多,正向距离是 windowsize -1
,反向距离是 -(windowsize -1)
,在加上本身相对位置是0,所以总的相对位置有(2 * window_size[0] - 1) * (2 * window_size[1] - 1)
个值,而不是window_size[0]*window_size[1] * window_size[0]*window_size[1]
个,这也是这个可学习table的维度。
最后根据相对位置索引去找table的值就可以啦
relative_position_bias_table = torch.zeros((2 * window_size[0] - 1) * (2 * window_size[1] - 1), num_heads)
print(relative_position_bias_table.shape)
print(relative_position_bias_table[relative_position_index.view(-1)].shape) #16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