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生命周期的认识
对于线程的生命周期,在Java和操作系统中,在概念上有一点小小的不同。
在操作系统层面上,线程的生命周期如下:
1.新建
2.就绪
3.阻塞
4.运行
5.终止
而在Java层面上,则把线程的阻塞状态又划分出了2个状态,一个就是有限时间的等待,和无限时间的等待。
所以在Java层面来看,线程拥有如下几个状态:
1.新建
2.阻塞
3.无限时间等待
4.有限时间等待
5.就绪
6.运行
7.终止
1.无限等待队列:当调用Object.wait()、Thread.join()等方法时,线程进入无限时间的等待队列中。除非有其它线程执行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不然这个线程是不会进入就绪状态。
2.有限等待队列:当调用 Thread.sleep()、Object.wait(long timeout)、Thread.join(long millis)等方法时,则线程就会进入有限时间的等待队列中。当达到指定的等待时间后,线程就会进入到就绪状态中。
知道了关于线程生命周期概念上的认识后,那么我们现在接着来了解下,如果想要控制线程的执行顺序,那么应该以哪些为切入点来实现。
控制线程顺序执行的方式
锁和状态位的认识
为了控制线程按序执行,这里有2个关键的认识需要了解下:
1.锁:通过锁,来保证线程的执行不受并发和并行的影响。这个是使线程执行顺序可控的基础。
2.状态位:通过状态位,起到一个线程通知的作用,从而控制线程的执行顺序。
下面具体说明下锁和状态位。
首先说明下为什么锁是线程执行顺序可控的基础。
首先需要知道,线程的调度是基于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的,是不可控的。那么以CPU单核的视角来看,多线程是并发执行的,以CPU多核的视角来看,多线程是并行执行的。
对于在并发和并行下多线程的执行状态,是不可控的乱序的。因为此时线程的执行顺序取决于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通过锁,来保证当存在有多个线程被同时启动,且需要保证这些线程执行的顺序性的话,则就需要通过锁来保证这个待执行多线程集合中,一次只有一个线程被调度,从而来避免CPU并发和并行时线程执行乱序的现象。
现在接着再说明下状态位的作用。
这里的状态位就相当于是线程通信的这样的一个作用。线程可以通过对这个状态位的判断,来判断是否可以执行。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调整状态位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线程执行状态的效果,也就是让线程在某种顺序下被调度执行。
切换线程状态的方式
知道了关于锁和状态位的相关认识后,接着来了解下切换线程状态的方式。
1.wait():让当前线程进入无限时间等待队列。
2.notifyAll():通知所有处在等待队列的线程进入就绪状态,即可运行状态。
知道了以上这些概念上的认识后,那么我们来尝试实现几种控制线程操作的场景。
实际应用
1.控制两个线程交替执行
要让两个线程交替执行,那么需要有一个通知机制,让这两个线程互相知道它们执行的状态,即执行完成与否。
比如当线程1执行完后,线程2才可以被执行。那么通过这个通知机制,比如从false到true状态的切换,线程2可以通过判断这个变量是否等于true,来判断自己是否可以执行。
这里以变量A来举例说明,变量A表明线程1的执行状态,为true则表明线程1已执行完毕,那么也意味线程2可以执行。所以,当线程1执行完毕后,就需要更新变量A为true,并唤醒正在等待的线程2,并释放锁,使得线程2有机会获得锁,并进入运行状态。
那么被唤醒了的线程2,由于线程1释放了锁,所以线程2可以获取到锁并进入运行状态,并且通过判断变量A的状态,来确定是否继续执行,当确认线程2可以执行,并在执行完成后,线程2更新变量A的状态,为false,表明线程1可以执行,线程2不可以执行,且同时,唤醒线程1,使自己进入等待队列,并释放锁,从而使线程1有机会进入运行状态。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基于变量A做线程通知,及锁的控制下,保证一次只可以有一个线程被调度执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控制线程的执行状态。
实现这个需求的大体思路如下:
1.使用锁,来保证线程1和线程2一次只可以执行一个,以避免并发和并行,导致的乱序问题。
2.使用状态位,true或false,来控制线程1和线程2执行的时机。
下面附上实现代码: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rivate static boolean isThreadAExecuted = 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A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while (!isThreadAExecuted) {
try {
// 使线程A进入等待队列
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A is executing");
// 通过这个状态位,通知线程B可以执行,自己不可以执行
isThreadAExecuted = true;
// 唤醒线程B
lock.notifyAll();
}
});
Thread threadB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while (isThreadAExecuted) {
try {
// 由于线程A还未执行,所以自己还不可以执行
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B is executing");
// 通过这个状态位,通知线程A可以执行,自己不可以执行
isThreadAExecuted = false;
// 唤醒线程A
lock.notifyAll();
}
});
threadA.start();
threadB.start();
}
}
2.控制线程2在线程1和3之后执行,且线程1和3顺序不需要控制
那么如果是3个以上的线程呢?比如1、2、3,这3个线程,线程2的执行顺序必须要在1和3之后,而1和3的执行顺序则是可以乱序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现的思路可以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依然需要使用共享变量,以及锁。
首先需要2个状态位,即变量,分别对应线程1和线程3的执行状态,执行完成与否。线程2可以通过这2个状态位,来决定执行的时机。且当线程2执行完成了之后,可以通过重置这2个状态位,来让线程1和线程3,进入到可运行的状态。
所以实现这个需求的大体思路如下:
1.使用锁,避免并发和并行的影响,以保证线程可以可控的按序执行。
2.使用两个状态位分别对应线程1和3的执行状态。
3.线程1和3通过各自的状态位,来判断是否进入等待还是可执行状态。
4.线程2通过线程1和3的状态位,来判断是否进入等待还是可执行状态。
5.线程2执行完成后,重置线程1和3对应的状态位,从而使自身进入到等待状态,且使线程1和3进入到可运行状态。
下面附上代码:
public class ThreadOrder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rivate static boolean t1Done = false;
private static boolean t3Done = 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try {
if (!t1Don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1 is running");
// 标记线程1已执行完,从而避免被唤醒而导致的重复执行
t1Done = true;
lock.notifyAll();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 t3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try {
if (!t3Don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3 is running");
// 标记线程3已执行完,从而避免被唤醒而导致的重复执行
t3Done = true;
lock.notifyAll();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try {
while (!t1Done || !t3Done) {
lock.wait();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2 is running");
// 重置线程1和3的执行状态,使其可以进入可运行的状态,从而使线程2进入等待状态,线程1和3进入可运行状态
t1Done = false;
t3Done = fals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1.start();
t3.start();
t2.sta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