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前言
- 二、Delta Lake
- 三、Apache Hudi
- 四、Apache Iceberg
- 五、Apache Paimon
- 六、对比
- 七、笔者观点
- 八、总结
- 九、参考资料
一、前言
在上一篇从数据仓库到数据湖(上):数据湖导论文章中,我们简单讲述了数据湖的起源、使用原因及其本质。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市面上热门的数据湖开源框架,并分享笔者对当前数据湖技术的理解和看法。
截至目前,在数据湖领域,Delta Lake、Apache Iceberg 和 Apache Hudi 无疑是三大热门开源框架。此外,Apache Paimon 最初是 Flink 的子项目,后来独立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框架,可以说是后起之秀。
二、Delta Lake
由于 Apache Spark 在商业化上取得巨大成功,由其背后的商业公司 Databricks 推出的 Delta Lake 也显得格外亮眼。Delta Lake 是一个流批一体的数据湖存储层,支持更新、删除和合并操作。
主要特点:
- 由于出自 Databricks,Delta Lake 与 Spark 的所有数据写入方式完全兼容,包括基于 DataFrame 的批处理、流处理,以及 SQL 的 Insert、Insert Overwrite 等操作(开源版本暂不支持 SQL 写入,EMR 已做支持)。
- 在数据写入方面,Delta Lake 与 Spark 强绑定;在查询方面,开源 Delta Lake 目前支持 Spark 和 Presto,但处理 delta log 需要使用 Spark。
核心能力:
三、Apache Hudi
Apache Hudi 是 Uber 公司开源的数据湖架构,用于管理存储在 HDFS 上的数据。其设计目标如其名所示,即 Hadoop Upserts Deletes and Incrementals。Hudi 提供了“COW vs MOR”两种数据模型,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此外,Hudi 还提供了丰富的插件生态,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大数据组件集成。
核心能力:
四、Apache Iceberg
Apache Iceberg 是一种用于跟踪超大规模表的新格式,专门为对象存储(如 S3)而设计。尽管社区关注度暂时不如 Delta Lake,功能也不如 Hudi 丰富,但 Iceberg 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项目,具有高度抽象和优雅的设计,为成为一个通用的数据湖方案奠定了良好基础。
Iceberg 为大数据带来了 SQL 表的可靠性和简单性,同时让 Spark、Trino、Flink、Presto 和 Hive 等引擎能够同时安全地使用相同的表。
五、Apache Paimon
Apache Paimon 是一种湖泊格式,可以使用 Flink 和 Spark 构建实时湖屋架构,用于流和批处理操作。Paimon 创新地结合了湖泊格式和 LSM(日志结构合并树)结构,将实时流更新引入湖泊架构。
核心能力:
- 实时更新:
- 主键表支持大规模更新,具有高性能,通常通过 Flink 流实现。
- 支持定义合并引擎,灵活更新记录。可重复保存最后一行,部分更新,或聚合记录。
- 支持定义变更日志生成器,在合并引擎的更新中产生正确和完整的变更日志,简化流分析。
- 大规模数据处理:
- 附加表(无主键)提供大规模批处理和流处理能力,并自动进行小文件合并。
- 支持通过 z 顺序排序进行数据压缩,以优化文件布局,并使用 minmax 等索引提供快速查询。
- 数据湖功能:
- 可伸缩元数据:支持存储 Petabyte 级别的大数据集和大量分区。
- 支持 ACID 事务、时间旅行和模式演化。
六、对比
Delta、Iceberg、Hudi 和 Hive 四者的差异可以用建房子的比喻来说明。由于开源的 Delta 是 Databricks 闭源 Delta 的简化版本,主要提供 table format 的技术标准,而闭源版本的 Delta 基于这个标准实现了诸多优化,因此我们主要用闭源的 Delta 来做对比。
Delta 的房子基础相对结实,功能楼层也建得比较高,但这个房子可以说是 Databricks 的,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壮大 Spark 生态。在 Delta 上,其他计算引擎难以替代 Spark 的位置,尤其是在写入路径方面。Iceberg 的建筑基础非常扎实,扩展到新的计算引擎或文件系统都很方便,但目前功能楼层相对低一点,最缺的功能是 upsert 和 compaction。Iceberg 社区正在优先推动这两个功能的实现。Hudi 的情况不同,它的建筑基础设计不如 Iceberg 结实。例如,要接入 Flink 作为 Sink,需要从底向上重新设计房子,把接口抽象出来,并且考虑不影响其他功能。尽管如此,Hudi 的功能楼层还是比较完善的,提供的 upsert 和 compaction 功能直接命中用户的痛点。Hive 看起来像是一栋豪宅,绝大部分功能都有,但作为数据湖有点像靠着豪宅的一堵墙建房子,显得相对笨重。此外,正如 Netflix 的分析,细看这栋豪宅的墙面其实有一些问题。
七、笔者观点
虽然上述四款热门开源框架都宣称自己是数据湖解决方案,但根据我的了解和使用体验,这几款产品均不能完全满足数据湖所应具备的能力。
在前一篇文章中,笔者提到数据湖的本质是由数据存储架构和数据处理工具组成的解决方案。然而,这四款开源框架均沿用了传统数据库建表的思想,对数据有较强的 schema 约束,这与数据湖原始定义中的集成各类非结构化数据的要求相悖。
通过对这几款产品的使用和体验,我认为目前热门的数据湖技术均依赖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存储能力。它们的功能介于分布式文件系统与普通数据库之间,继承了文件系统中数据文件和目录对用户直观可见,以及数据库对数据使用表结构的管理、元数据管理和事务管理的优点,可以被称为一种数据管理中间件的开源产品。
这些产品的使用并不需要安装部署任何软件,也不需要启动额外的服务和端口,只需增加一个 jar 包,以插件的形式嵌入到计算引擎中,从而实现对分布式文件系统中数据的读写和各种数据管理功能。它们为计算引擎提供了一种数据组织和管理方式,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湖。
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湖应该具备数据抽取 (ETL)、元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三大功能,如下图所示:
八、总结
数据湖就像其他新兴技术一样,在刚出现时往往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很多新兴技术词汇大多是作为一个泛化的理论概念,但往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实际应用还存在诸多挑战和局限性。
根据对当前几款热门开源框架(如Delta Lake、Apache Iceberg、Apache Hudi、Hive-ACID)的使用体验,这些产品均无法完全满足数据湖应具备的能力。数据湖的本质是由数据存储架构和数据处理工具组成的解决方案,但上述框架在设计上仍然沿用了传统数据库的schema约束,与数据湖集成各类非结构化数据的初衷相悖。
总体来说,数据湖等新兴技术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满足企业对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的需求。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九、参考资料
- 从数据库到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导论
- 从数据仓库到数据湖(上):数据湖导论
- 深度对比 Delta、Iceberg 和 Hudi 三大开源数据湖方案
- Hidi
- Delta Lake
- Iceberg
- Pa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