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学习汇总: GreyZhang/g_unix: some basic learning about unix operating system. (github.com)
最近正好趁着假期看了下MIT的OS课程,这是里面推荐阅读的一份资料。简单看了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阅读笔记。
只要是涉及到有历史的计算机技术,IBM似乎是一个经常看得到的老大哥式的存在。如今或许叫做老大叔或者老大爷更加合适一些了。
1. 以前也好奇为什么windows系统中的磁盘是从C开始的,那么A和B去哪里了?这里看到了具体的解释了。
2. 常见的额启动顺序有几种方式,其实这几个就是一个按顺序进行的一个索引表。
1. 上面的图中,一个比较值得去看的区分点在于引导条目的数目。
2. 以前接触的Flash比较多,接触到的flash区块又基本都是512字节的。这里初次了解到CD的区块是800个字节,有点觉得新鲜。
1. 主卷的描述信息必须在0x10的区块。
2. 验证条目必须是第一个条目。
3. 初始化或者默认条目必须要包含一个引导镜像。
这里的这个分类看上去有一些奇怪,因为前面的两个分类其实是CPU的架构,而第三个mac其实是操作系统。
初始化的条目中必须包含一个引导镜像,从这个表格中看到的信息可能与之有点不相符。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必须包含一个引导镜像的地址。
这里提到的INT 13的几个功能,其中08是软件、48是包括CD-ROM在内的磁盘。如果选择的条目首字节是88,那么选中的只能是引导镜像。
如果首字节不是88,那么将会去读取下一个引导启动设备。
1. CD的一般容量是600M。
2. 如果从CD驱动,一般要求CD程序全是INT 13程序或者DOS程序,并且从描述看有种只读执行的意思。
新增的几种INT 13的功能分别是:初始化磁盘模拟、停止磁盘模拟、初始化磁盘模拟并启动、返回启动目录。
现在很多操作系统其实是继承了之前的这一系列启动模式,这个在之前读Linux相关的书籍的时候就已经了解过了。而这里的这份文档,MIT在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读一下,应该也是出于这样的知识补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