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经营当下,直至未来明朗!
文章目录
- 一、通过⼀个案例来看 Bean 作⽤域的问题
- 1. 被修改的Bean案例
- 2. 原因分析
- 二、作用域Scope定义
- 1. Bean的六种作用域(重点)
- 1)singleton
- 2)prototype
- 3)request
- 4)session
- 5)application
- 6)WebSocket(了解)
- 单例作用域(singleton)和全局作用域(application)的区别
- 2. 设置Bean作用域
- 三、Spring执行流程和Bean的生命周期
- 1. Spring执行流程
- 2. Bean的生命周期【重点】
- 小结
普通小孩也要热爱生活!
一、通过⼀个案例来看 Bean 作⽤域的问题
1. 被修改的Bean案例
-
创建一个User类(私有变量,使用get、set方法进行修改)【千万不要忘记类注解】
-
公共Bean
-
A用户对name属性进行修改(Bean对象的注入注释+类注释)
-
输出用户A的操作结果
-
用户B获取公共Bean对象(类注释+Bean对象注入注释)
-
输出用户B的操作结果
-
发现:用户A对Bean对象操作直接影响了整个Bean对象。
-
注意:类中的@Bean注释的方法名要和属性注入声明的名字一致!
2. 原因分析
Bean 默认情况下是单例状态(singleton),也就是所有⼈的使⽤的都是同一个对象。使⽤单例可以很⼤程度上提⾼性能,所以在Spring 中Bean 的作⽤域默认也是 singleton 单例模式。
二、作用域Scope定义
- 限定程序中变量的可⽤范围叫做作⽤域,或者说在源代码中定义变量的某个区域就叫做作⽤域。
- ⽽ Bean 的作⽤域是指 Bean 在 Spring 整个框架中的某种⾏为模式,⽐如 singleton 单例作⽤域,就表示 Bean 在整个 Spring 中只有⼀份,它是全局共享的,那么当其他⼈修改了这个值之后,那么另⼀个⼈读取到的就是被修改的值。
1. Bean的六种作用域(重点)
1)singleton:单例模式(Spring默认)——【共享】
2)prototype:原型模式(Spring:类似多例模式)——每个请求一个作用域
3)request:请求作用域(Spring MVC)——一个请求一个作用域
4)session:会话作用域(Spring MVC)——一个会话/用户一个作用域
5)application:全局作用域(Spring MVC)——所有人都使用一个作用域(共享)
6)websocket:HTTP WebSocket作用域(Spring WebSocket)——做即时工具的,如网页聊天(基于TCP / UDP都是ok的)
注:后 4 种状态是 Spring MVC 中的值,在普通的 Spring 项⽬中只有前两种。
1)singleton
① 官⽅说明:(Default) Scopes a single bean definition to a single object instance for each
Spring IoC container.
② 描述:该作⽤域下的Bean在IoC容器中只存在⼀个实例:获取Bean(即通过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等⽅法获取)及装配Bean(即通过@Autowired注⼊)都是同⼀个对象。
③ 使用场景:无状态,没有地方需要对该对象的属性做修改/更新。
④ 备注:Spring默认选择该作⽤域。
2)prototype
① 官⽅说明:Scopes a single bean definition to any number of object instances.
② 描述:每次对该作⽤域下的Bean的请求都会创建新的实例:获取Bean(即通过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等⽅法获取)及装配Bean(即通过@Autowired注⼊)都是新的对象实例。
③ 使用场景:有状态,可能有地方对该对象的属性做修改(也可能并不确定到底修不修改)
【每次请求都创建新的实例,使用在Spring中】
3)request
① 官⽅说明:Scopes a single bean definition to the lifecycle of a single HTTP request. That is,each HTTP request has its own instance of a bean created off the back of a single bean definition. Only valid in the context of a web-aware 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
② 描述:每次http请求会创建新的Bean实例,类似于prototype。
③ 使用场景:⼀次http的请求和响应的共享Bean。
④ 备注:限定SpringMVC中使⽤。
4)session
① 官⽅说明:Scopes a single bean definition to the lifecycle of an HTTP Session. Only valid in the context of a web-aware 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
② 描述:在⼀个http session中,定义⼀个Bean实例。
③ 场景:⽤户会话的共享Bean, ⽐如:记录⼀个⽤户的登陆信息。
④ 备注:限定SpringMVC中使⽤。
5)application
① 官⽅说明:Scopes a single bean definition to the lifecycle of a ServletContext. Only valid in the context of a web-aware 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
② 描述:在⼀个http servlet Context中,定义⼀个Bean实例。
③ 场景:Web应⽤的上下⽂信息,⽐如:记录⼀个应⽤的共享信息。
④ 备注:限定SpringMVC中使⽤。
6)WebSocket(了解)
① 官⽅说明:Scopes a single bean definition to the lifecycle of a WebSocket. Only valid in the context of a web-aware 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
② 描述:在⼀个HTTP WebSocket的⽣命周期中,定义⼀个Bean实例。
③ 场景:WebSocket的每次会话中,保存了⼀个Map结构的头信息,将⽤来包裹客户端消息头。第⼀次初始化后,直到WebSocket结束都是同⼀个Bean。
④ 备注:限定Spring WebSocket中使⽤。
单例作用域(singleton)和全局作用域(application)的区别
①项目类型:singleton 是 Spring Core 的作⽤域;application 是 Spring Web/ Spring MVC 中的作⽤域。
②作用容器:singleton 作⽤于 IoC 的容器,⽽ application 作⽤于 Servlet 容器。
2. 设置Bean作用域
-
使⽤ @Scope 标签就可以⽤来声明 Bean 的作⽤域,@Scope 标签既可以修饰⽅法也可以修饰类,@Scope 有两种设置⽅式:
1) 直接设置值:@Scope("prototype")
2) 使⽤枚举设置:@Scope(ConfigurableBeanFactory.SCOPE_PROTOTYPE)
-
使用示例:(注意位置)
① 创建@Bean,并设置name属性
② 用户C修改name属性
③ 用户D不作修改,直接返回原@Bean对象
④ 打印结果:用户C、D打印结果一致,说明此时是单例模式!(默认)
⑤ 如果想要修改模式,就在 @Bean注释的方法前面设置@Scope
A. 直接设置值:@Scope("prototype")
B.使⽤枚举设置:@Scope(ConfigurableBeanFactory.SCOPE_PROTOTYPE)
⑥ 修改为原型模式之后输出结果:(两种方式输出都一样)
三、Spring执行流程和Bean的生命周期
1. Spring执行流程
-
Spring / Bean执行流程图
-
Bean 执⾏流程(Spring 执⾏流程):启动 Spring 容器 -> 加载配置文件 -> 实例化 Bean(分配内存空间,从⽆到有) -> 扫描路径下的Spring注解 -> Bean 注册到 Spring 中(存操作) -> 将 Bean 装配到需要的类中(取操作)。
2. Bean的生命周期【重点】
生命周期,即诞生到销毁的整个过程。
-
Bean的生命周期分为五大部分:【经典面试题】
1)实例化(为Bean分配内存空间) (买房)
2)设置属性(对象注入和装配) (装修)
3)初始化 (买家电:很多)A)执行各种Aware通知,如实现BeanNameAware等的接口方法
B)执行BeanPostProcessor(接口)初始化的前置方法(设置了才有)
C)执行构造方法,有两种执行方法:一种是执行@PostConstruct
初始化方法(依赖注入操作之后执行),另一种是自己指定的init-method
⽅法。
(两种同时出现时,@PostConstruct优于init-method)
(init-method是以xml方式进行设置的)
D)执行BeanPostProcessor初始化的后置方法
4)使用Bean (住房)
5)销毁Bean (卖房)
A)
@PreDestroy
(注解)
B)重写DisposableBean接口方法
C)destroy-method
(xml方法)
注意:
① 注解需要注解到自己所实现的方法上,而destroy-method=”方法名”中的方法也是要自己去实现的。
也就是说:方法自己实现,然后添加注解@或method。
② 补充:类 implements BeanPostProcessor接口
,并重写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后置方法和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前置方法
(详细参考:BeanPostProcessor接口)
-
Bean生命周期执行流程图
-
实例化和初始化的区别
① 实例化和属性设置是 Java 级别的系统“事件”,其操作过程不可⼈⼯⼲预和修改;
② ⽽初始化是给开发者提供的,可以在实例化之后,类加载完成之前进⾏⾃定义“事件”处理。 -
为什么要先设置属性再进⾏初始化呢?
顺序不能颠倒。
理由:
① 设置属性:是对象的注入和装配
② 初始化:包括执行通知、初始化的前置方法、构造方法(@PostConstruct、init-method)、初始化的后置方法
③ 在进行初始化的时候,如果一个类中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方法/实例化对象,那就需要先注入另一个类的对象;否则直接使用该类初始化时,到另一个对象时就会报空指针异常。
④ 所以不能颠倒顺序,必须先设置属性,后初始化。
小结
- Bean的六种作用域:singleton(默认)、prototype(Spring)、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websocket(Spring MVC)【面试】
- 设置Bean作用域两种方法@Scope
- Bean的生命周期:实例化、设置属性、初始化(通知Aware、BeanPostProcessor前置方法、构造方法@PostConstruct / init-method、BeanPostProcessor后置方法)、使用Bean、销毁Bean(@PreDestroy、DisposableBean接口重写方法、destroy-method)
- 实例化和初始化的区别
- 为什么先设置属性再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