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方说明:
RAID(英文全称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翻译成中文(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 是一种将多块独立磁盘,组成一组逻辑磁盘的技术。RAID 级别分为 0、1、3、5、6等,可以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作。也可在数据发生损坏时,通过磁盘阵列技术,进行数据重组与同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并且数据会分散在多个磁盘上,可以实现磁备冗余的高可用性,磁盘容量的高扩展性,和磁盘读写的高效率性。
二、通俗说明:
RAID (磁盘阵列)是一种硬盘整合技术,它可以把多块硬盘,组合成一个整体。组合完成后可以实现增加硬盘的容量、提高硬盘的速度,和保证数据的安全。
三、举例说明:
1. RAID 0 级别:
比如服务器设备上有 4 块 4T 硬盘,配置 RAID 0 后,这4块硬盘就变成了一个整体,也就是4块硬盘 * 4T = 16T。所以,现在可以划分出一个 16T 的分区出来,用于存储更多的数据,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如果服务器没有配置RAID 0,那服务器上的4 块 4T 硬盘,就不是一个整体,依然是独立的4块硬盘。所以,只能按照每一块硬盘的最大容量进行分区,一个分区最大只能划分4T出来。
然后,RAID 0 级别是最低的,成本也是最低的。它的优势是将硬盘容量整合到最大,适用于影视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环境。同时,它也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当4块硬盘中任意一块硬盘损坏,将直接导致所有数据全部丢失。
所以一般采用 RAID 0 技术的环境,都是需要有多重备份机制的。比如有多台服务器、有多台存储、有多个云盘帐号等,可以将重要数据同时备份到多个地方。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 RAID 1 级别:
比如服务器设备上有 2块 4T 硬盘,配置 RAID 1 后,就会自动把 2 块硬盘划分成2个组(1块盘是一组,A组、B组)。当复制数据到硬盘中的时候,不管是电影、图片、文档等等。都会自动克隆成2份一模一样的数据,同时存入到A组和B组硬盘中。
如果某一天 A 组的这块硬盘坏了,也不用担心。只需要再买一块新硬盘,把这块坏的硬盘替换掉。数据就会从B组的这块硬盘中,自动同步到新 A 组硬盘中。反之也是一样,B组硬盘坏了,可以把这块坏的硬盘替换掉,数据就会从A组硬盘中,自动同步到B组新硬盘中。
然后,RAID 1 级别是高等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它的优势是将数据全部变成两份,适用于档案服务器、图纸服务器等环境。虽然可用硬盘只有一组,但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加快了硬盘的读取性能!
3. RAID 3 和 RAID 5 级别:
比如服务器设备上有 3 块 4T 硬盘,配置 RIAD 3 或者 RAID 5 后,也会自动把3块硬盘划分成2个组。与RAID 1 不同的是,3块硬盘 A、B、C 中的 A、B 是一组,C 是一组。A、B可以正常使用,而 C 变成了备用硬盘,是不可以使用的。只有当 A 、B 、C 三块硬盘中,有一块硬盘损坏,买了一块新硬盘替换掉损坏的硬盘后,原来的 C 盘就又变成了可用盘,而替换上去的新盘,则变成了备用盘。同时,数据也会从没有损坏的2块盘中,自动同步到新硬盘中。
然后,RAID 3和RAID 5 级别是中等的,成本与RAID 1相比低了一些。虽然可以增加硬盘容量的使用率,但也失去了数据的更加安全性。因为,它们只允许损坏一块硬盘。如果同时损坏两块硬盘,那么硬盘中的所有数据,还是会丢失。
另外,RAID 3 和 RAID 5技术,适用于对硬盘容量有要求,但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环境,像宣传型网站服务器、系统补丁服务器等。
4. RAID 6 级别:
比如服务器设备上有 4 块 4T 硬盘,配置 RAID 6 后,会自动把 4 块硬盘划分成 2 个组。与RAID 0、1、3、5 不同的是,4 块硬盘 A、B、C、D 中的 A、B 是一组,C、D 是一组。A、B可以正常使用,而 C 、D 变成了备用硬盘,是不可以使用的。也就是说 RAID 0,不允许任何一块硬盘损坏。RAID 1,允许损坏一组硬盘,而不影响数据安全。RAID 3 和 RAID 5,也是只允许损坏一块硬盘,而不影响数据安全。RAID 6 则可以允许损坏二块硬盘,而不影响数据安全。
然后,RAID 6 级别是最高的,成本也是最高的,因为它需要更多的硬盘来支撑。它的优势是即使在损坏两块硬盘情况下,依然可以不中断业务的正常运行,并且还能保证数据不丢失。最后,RAID 6技术适用于数据库服务器、ERP服务器等重要生产环境。
参考:轻松掌握 RAID 配置:各大品牌服务器实操攻略(保姆级教程)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