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版Spark core详解

news2024/12/23 17:39:21

文章目录

    • 第一章 SparkCore
      • 1.1. Spark环境部署
        • 1.1.1. Spark介绍
          • 1.1.1.1. 什么是Spark
          • 1.1.1.2. Spark与MapReduce的对比
            • 框架对比
            • 运行流程对比
          • 1.1.1.3. Spark的组件
          • 1.1.1.4. Spark的特点
        • 1.1.2. Spark的安装部署
          • 1.1.2.1. Spark安装包下载
          • 1.1.2.2. Spark部署模式介绍
          • 1.1.2.3. Local模式部署
            • local模式启动spark-shell
            • local模式启动pyspark
          • 1.1.2.4. Standalone模式
            • 集群规划
            • 准备条件
            • 安装Spark
            • 启动spark-shell
            • 启动pyspark
            • 提交任务到集群运行
            • 配置历史日志服务
          • 1.1.2.5. YARN模式
        • 1.1.3. Spark作业提交
          • 1.1.3.1. Standalone模式提交
          • 1.1.3.2. YARN-Client模式
          • 1.1.3.3. YARN-Cluster模式
          • 1.1.3.4. Yarn-Client与Yarn-Cluster的区别
      • 1.2. SparkCore编程
        • 1.2.1. RDD介绍
          • 1.2.1.1. RDD概念
          • 1.2.1.2. RDD做了什么
          • 1.2.1.3. RDD五大特征
          • 1.2.1.4. RDD的弹性
        • 1.2.2. RDD创建
          • 1.2.2.1. 第三方库安装
          • 1.2.2.2. SparkCore程序的结构
          • 1.2.2.3. RDD的创建
        • 1.4.4. RDD的基本操作
        • 1.4.5. RDD的案例
          • 1.4.5.1. 案例:词频统计
          • 1.4.5.2. 案例:算子实战
          • 1.4.5.3. 案例:基站停留时间 TopN
      • 1.3. SparkCore高级
        • 1.3.1. RDD依赖关系
          • 1.3.1.1. 血统与容错
          • 1.3.1.2. 窄依赖
          • 1.3.1.3. 宽依赖
          • 1.3.1.4. 宽窄依赖的区别
        • 1.3.2. RDD的任务
          • 1.3.2.1. RDD 的任务划分
          • 1.3.2.2. DAG 有向无环图
          • 1.3.2.3. Stage 划分
          • 1.3.2.4. Task 划分
          • 1.3.2.5. WebUI 查看
        • 1.3.3. RDD的持久化机制
          • 1.3.3.1. RDD 缓存
          • 1.3.3.2. Checkpoint 检查点机制
          • 1.3.3.3. 缓存和检查点的区别
          • 1.3.3.4. 什么时候使用cache或checkpoint
        • 1.3.4. Accumulator累加器
        • 1.3.5. Broadcast广播变量
          • 1.3.5.1. 本地变量在 Task 中使用的问题
          • 1.3.5.2. 广播变量的原理
          • 1.3.5.3. 广播变量的使用
        • 1.3.6. Shuffle原理
          • 1.3.6.1. 什么是 Shuffle
          • 1.3.6.2. ShuffleManager 的实现
          • 1.3.6.3. 未经优化的 HashShuffleManager
          • 1.3.6.4. 优化后的 HashShuffleManager
          • 1.3.6.5. SortShuffleManager
          • 1.3.6.6. By-Pass机制
          • 1.3.6.7. 常见的 Shuffle 调优参数

第一章 SparkCore

1.1. Spark环境部署

1.1.1. Spark介绍
1.1.1.1. 什么是Spark
image-20230130095301868

Apache Spark 是一种快速、通用、可扩展的大数据分析引擎。于2009年诞生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MPLab,2012年开源,2013年6月成为了Apache孵化项目,2014年成为了Apache顶级项目。项目使用Scala语言进行编写,并提供了包括Scala、Python、Java在内的多种语言的编程接口。

  • 2012年,开源
  • 2013年,Apache孵化项目
  • 2014年,Apache顶级项目
  • 2014年5月,Spark 1.0.0 版本发布
  • 2016年1月,Spark 1.6.0 版本发布
  • 2016年7月,Spark 2.0.0 版本发布
  • 2020年6月,Spark 3.0.0 版本发布

总结:

Apache Spark就是一个计算引擎,可以对大数据平台上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1.1.1.2. Spark与MapReduce的对比

在大数据的生态圈中有很多的计算引擎,我们学习过的Hadoop,其中就包括了一个分布式计算引擎MapReduce。那么MapReduce和Spark有什么区别?

框架对比
MapReduceSpark
起源时间2005年2009年
起源地MapReduce(Google)、Hadoop(Yaho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数据处理引擎BatchBatch
处理速度Slower than Spark and Flink100x Faster than Hadoop
编程语言Java、C、C++、Ruby、Groovy、Perl、PythonJava、Scala、Python、R
编程模型MapReduce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RDD)
内存管理Disk BasedJVM Managed
延迟HighMedium
吞吐量MediumHigh
优化机制ManualManual
APILow-LevelHigh-Level
流处理支持N/ASpark Streaming、Structured Streaming
SQL支持Hive、ImpalaSpark SQL
Graph支持N/AGraphX
机器学习支持N/ASparkMLlib
运行流程对比

MapReduce中的运行流程

image-20230130101351042

Spark中的运行流程

image-20230130101405653

MapReduce在计算过程中,MapTask会将计算结果落地到磁盘,由ReduceTask去拉取数据继续计算。最终的计算结果也会落地在磁盘上。如果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算,需要多个Job串联的时候,每一个Job都得从磁盘拉取数据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磁盘IO,非常消耗时间。

Spark在计算过程中,会将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保存在内存中,不会落地磁盘。后续的计算任务直接从内存中拉取数据,计算速度非常快。但是Spark比起MapReduce来说,会占用更高的内存。

1.1.1.3. Spark的组件
Spark组件组件的描述
Spark Core实现了Spark的基本功能,包含任务调度、内存管理、错误恢复、与存储系统交互等模块。
Spark Core中还包含了对弹性分布式数据集的API定义。
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简称RDD
Spark SQL是Spark用来操作结构化数据的程序包。
通过Spark SQL,我们可以使用SQL或者Apache Hive版本的HQL来查询数据。
Spark SQL支持多种数据源,比如Hive表、Parquet、CSV、JSON等。
Spark Streaming是Spark提供的对实时数据进行流式计算的组件。
提供了用来操作数据流的API,并且与Spark Core中的RDD API高度对应。
Structured Streaming结构化流,是一个构建在Spark SQL引擎上的可伸缩、可容错的流式处理引擎。
在内部,默认情况下,结构化流式处理查询使用微批次处理引擎进行处理。
该引擎将数据流作为一系列小批处理作业进行处理,
从而实现低致100毫秒的端到端延迟,并且只保证一次容错。
Spark MLlib提供常见的机器学习功能的程序库。
包括分类、回归、聚类、协同过滤等,还提供了模型评估、数据导入等额外的支持功能。
Spark GraphX在Spark基础上提供了一站式的数据解决方案,可以高效的完成t图建算的完整流水作业。
GraphX是用于图计算和并行图计算的Spark API。
通过引入弹性分布式属性图(Resilient Distributed Property Graph、
移动顶点和边都带有属性的有向多重图),拓展了Spark RDD。
1.1.1.4. Spark的特点

image-20230130103833440

  • Simple

    简单。Spark支持Java、Python和Scala的API,还支持超过80种高级算法,是用户可以快速构建不同的应用。而且Spark支持交互式的Python和Scala的Shell,可以非常方便的在这些Shell中使用Spark集群来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

  • Fast

    快速。与Hadoop的MapReduce相比,Spark基于内存的计算要快100倍以上,基于磁盘的运算也要快10倍以上。Spark实现了高效的DAG执行引擎,可以通过基于内存来高效处理数据流。

  • Scalable

    可伸缩性。在遇到计算资源不足的时候,可以简简单单的通过扩展集群规模来实现计算能力的扩展。

  • Unified

    统一性。Spark提供了统一的解决方案。Spark可以用于批处理、交互式查询(Spark SQL)、实时流处理(Spark Streaming、Structured Streaming)、机器学习(Spark MLlib)、图计算(GraphX)。这些不同类型的处理都可以在同一个应用中无缝使用。Spark统一的解决方案非常具有吸引力,毕竟任何公司都想用统一的平台去处理遇到的问题,减少开发和维护的人力成本和部署平台的物力成本。

1.1.2. Spark的安装部署
1.1.2.1. Spark安装包下载

在安装部署Spark的时候,首先需要下载Spark的安装包。在下载的时候,推荐到官网进行下载。

Spark的官网地址:http://spark.apache.org

TIPS:

Apache所有的顶级项目的官网地址都是固定的格式:项目名称.apache.org

例如:Hadoop是Apache的顶级项目,因此Hadoop的官网地址就是 http://hadoop.apache.org

Spark也是Apache的顶级项目,因此Spark的官网地址就是 http://spark.apache.org

由此可以推测出其他的顶级项目的官网,例如Hive的官网就是 http://hive.apache.org

image-2023013023383650601. 打开Spark的官网,默认显示主页。点击上方的Download按钮,跳转到下载页面。
image-2023013023425371402. 官网上显示的是最新的3.3.1版本的下载。如果想要下载历史的版本,需要点击图中圈起来的“Spark release archives”
image-2023013111514810403. 找到指定的版本,点击进去即可。在这里我们选择下载3.1.2的版本
image-2023013111524186904. 点击如图所示的文件进行下载即可。

Spark安装包命名说明:

在上述第4步中,可以发现Spark提供了很多的文件。在下载Spark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到正确的安装包。

  • pyspark-3.1.2.tar.gz:

    我们的课程体系是Python体系,指的是使用Python语言来操作Spark。这里的pyspark只是一个用来使用python来操作Spark的第三方组件,也可以直接使用pip来安装。这里不去下载。

  • spark-3.1.2-bin-hadoop3.2.tgz:

    Spark只是一个计算引擎,并不负责数据的存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使用Spark处理的数据是存储于HDFS之上的,而且Spark的运行模式中,也可以使用YARN来做资源的调度(SparkOnYARN)。因此Spark对Hadoop是有要求的这里的命名中的hadoop3.2指的就是这个版本是直接支持Hadoop3.2及其以上的版本的,可以直接对接HDFS、YARN。

最后,懒人直达版!点我下载!

1.1.2.2. Spark部署模式介绍

在部署Spark的时候,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式,大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种模式:

  • Local模式:

    即本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没有分布式的思想,所有的工作都在一个节点上完成。在这个机器上开启一个独立的进程工作,其中会开启指定数量的线程,来模拟分布式的思想,完成计算的任务。通常情况下只是用来做本地的测试工作、验证工作。

  • Standalone模式:

    Standalone是Spark内置的资源调度框架,在这种模式下,Spark中的各个角色以独立的进程存在,如Master、Worker等。支持完全分布式模式。

  • YARN模式:

    YARN是大数据生态圈中的一个资源调度框架,Spark也是可以基于YARN进行资源调度,完成计算任务的。在这种模式下,Spark中的各个角色都运行在YARN的Container内。

Spark常见的部署模式为Standalone模式与YARN模式,因为这两种模式下可以支持完全分布式集群,可以充分利用集群中所有机器的性能完成计算任务。同时也可以基于Spark的可伸缩性,当计算资源不足的时候,只需要简简单单的扩展节点,即可拓展计算能力。当然,除了Standalone和YARN模式之外,还有其他的资源调度框架,例如:Mesos、Kubernetes等,而Spark也是支持这样的资源调度框架的。

1.1.2.3. Local模式部署

Local模式不需要怎么搭建,直接将Spark的安装包解压出来即可使用。

在Local模式下,没有集群的概念,没有分布式的思想,所有的计算工作都在一台节点上完成。在这种模式下,Spark会启动一个单独的进程来执行任务。在这个进程中,会启动若干数量的线程,模拟分布式的思想,完成计算的任务。而这个线程的数量是可以设置的:

  • local : 开启一个线程,相当于local[1]。
  • local[N] : 自己设定线程的数量为N个,例如local[2]就表示使用2个线程。
  • local[*] : 按照CPU的核数来设置线程数量。
local模式启动spark-shell

在spark的bin目录下,有一个脚本为spark-shell,这个脚本会启动一个Scala解释器,可以在命令行上书写Scala代码来操作Spark,这种交互式的shell了解即可。

image-20230201180605864

local模式启动pyspark

在spark的bin目录下,有一个脚本为pyspark,这个脚本会启动一个Python解释器,可以在命令行上书写Python代码来操作Spark

需要注意:这里的pyspark只是一个脚本的名字,与我们后续要使用的PySpark库是不同的。

image-20230201181233264

1.1.2.4. Standalone模式

Spark在运行的时候,会存在几个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这几个:

  • **Client:**客户端进程。负责提交作业到Master。
  • **Master:**主控节点。负责接收Client提交的作业,管理Worker,并命令Worker启动Driver和Executor。
  • **Worker:**工作节点、从节点。负责管理本节点上的资源,定期向Master汇报心跳,接收Master的命令,启动Executor。
  • **Driver:**作业的主进程。负责作业的解析、生成Stage并调度Task到Executor上。包括DAGScheduler和TaskScheduler。
    • DAGScheduler:实现将Spark作业分解成一到多个Stage,每个Stage根据RDD的Partition个数决定Task的个数,然后生成相应的Task set放到TaskScheduler中。
    • TaskScheduler:实现Task分配到Executor上执行
  • **Executor:**计算真正执行的地方。一个集群一般包含多个Executor,每个Executor接收Driver的命令Launch Task,一个Executor可以执行一到多个Task。

Standalone模式是Spark自身节点运行的集群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独立部署模式。Spark的Standalone模式体现了非常经典的Master-Slave模式。在Standalone模式下,Master和Worker都会单独的存在于一个进程去执行。

集群规划
MasterWorker
qianfeng01(192.168.10.101)yesyes
qianfeng02(192.168.10.102)yes
qianfeng02(192.168.10.103)yes
准备条件

在搭建Spark集群的时候,需要准备的条件有如下几种:

  • 节点之间时间同步
  • 节点之间免密登录
  • 每一个节点的防火墙关闭
  • 每一个节点安装JDK8
安装Spark
  1. 解压Spark安装包到指定的软件安装路径。

    1. 通过SSH工具将下载好的Spark的安装包上传到Linux。

    2. 使用tar命令进行解压,将其解压到 /usr/local 目录下。

      # 解压
      tar -zxvf spark-3.1.2-bin-hadoop3.2.tgz -C /usr/local
      
      # 解压之后的文件夹名字太长了,不方便后续的使用,修改解压之后的文件夹的名字
      mv /usr/local/spark-3.1.2-bin-hadoop3.2 /usr/local/spark-3.1.2
      
    3. 配置环境变量

      export SPARK_HOME=/usr/local/spark-3.1.2
      
      export PATH=$PATH:$SPARK_HOME/bin:$SPARK_HOME/sbin
      
  2. 修改配置文件:workers

    在这个文件中定义Spark集群中所有的Worker节点是谁。这个文件是不存在的,在Spark的安装路径下的conf文件夹中有一个叫做workers.template的模板文件,需要对这个文件进行重命名,在此模板文件上进行修改。

    # 进入Spark的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
    cd /usr/local/spark-3.1.2
    
    # 修改workers.template模板文件的命名
    mv workers.template workers
    
    # 修改这个文件,在其中添加需要指定的worker节点
    vi workers
    
    # 注意:这个文件中默认包含了一个localhost,这个一定要删除掉!
    qianfeng01
    qianfeng02
    qianfeng03
    
  3. 修改配置文件:spark-env.sh

    在这个文件中定义Spark集群运行时环境所需要依赖的环境。这个文件是不存在的,在Spark的安装路径下的conf文件夹中有一个叫做spark-env.sh.template的模板文件,需要对这个文件进行重新命名,在此模板文件上进行修改。

    # 进入Spark的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
    cd /usr/local/spark-3.1.2
    
    # 修改spark-env.sh.template模板文件的命名
    mv spark-env.sh.template spark-env.sh
    
    # 修改这个文件,在其中添加如下配置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
    export HADOOP_CONF_DIR=/usr/local/hadoop-3.3.1/etc/hadoop
    export YARN_CONF_DIR=/usr/local/hadoop-3.3.1/etc/hadoop
    
    SPARK_MASTER_HOST=qianfeng01
    SPARK_MASTER_PORT=7077
    
  4. 修改启停脚本

    # Spark集群的启停脚本存放于$SPARK_HOME的sbin目录下
    # 启动脚本: start-all.sh  停止脚本: stop-all.sh
    # 但是这两个脚本与Hadoop中的脚本名字冲突了,因此在这里将Spark的启停脚本的名字修改一下
    cd /usr/local/spark-3.1.2/sbin
    mv start-all.sh start-spark-all.sh
    mv stop-all.sh stop-spark-all.sh
    
  5. 分发配置到其他节点

    # 切换到/usr/local的路径下
    cd /usr/local
    scp -r spark-3.1.2 qianfeng02:$PWD
    scp -r spark-3.1.2 qianfeng03:$PWD
    
  6. 启动集群

    # 启动集群
    ./start-spark-all.sh
    
  7. 查看WebUI

    与Hadoop类似,Spark在启动起来之后,可以使用WebUI查看集群的信息。使用的端口是8080端口。

    image-20230206112911116

启动spark-shell

在spark的bin目录下,有一个脚本为spark-shell,这个脚本会启动一个Scala解释器,可以在命令行上书写Scala代码来操作Spark,这种交互式的shell了解即可。

注意:启动的时候,需要指定--master spark://qianfeng01:7077来指定Master,否则启动的依然是local模式。

image-20230206113934597

启动pyspark

在spark的bin目录下,有一个脚本为pyspark,这个脚本会启动一个Python解释器,可以在命令行上书写Python代码来操作Spark

注意:这里的pyspark只是一个脚本的名字,与我们后续要使用的PySpark库是不同的。

注意:启动的时候,需要指定--master spark://qianfeng01:7077来指定Master,否则启动的依然是local模式。

image-20230206114521941

提交任务到集群运行

Spark集群已经部署完成,我们可以在解释器中完成小批量的任务的开发,但是涉及到较大的任务处理,直接在解释器中写代码的话就非常不方便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自己的工具来书写代码。例如用IDEA编写Java、Scala的代码,用PyCharm编写Python的代码。但是编写好的代码如何提交到Spark集群去运行呢?

Spark提供了一个spark-submit的脚本,可以让我们提交自己的代码到集群去运行。同时还可以去指定提交时候的一些参数。

  • Java、Scala代码

    Java和Scala的代码需要打成一个jar包去执行,因此在执行的时候需要指定这个包

image-20230206143337251

  • Python代码

image-20230206143233069

配置历史日志服务

Spark任务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WEB UI上看到任务执行的细节。但是如果这个任务已经执行结束了,那么我们将无法在页面上看到历史任务的运行情况,所以在开发时都会配置历史服务器来记录任务运行情况。

  1. 修改spark.defaults.conf.template文件,重命名为spark.defaults.conf

    cd /usr/local/spark-3.1.2/conf
    mv spark.defaults.conf.template spark.default.conf
    
  2. 修改spark.defaults.conf文件,配置日志存储路径

    spark.eventLog.enabled	true
    spark.eventLog.dir		hdfs://qianfeng01:9820/directory
    

    spark.eventLog.dir 历史日志保存的位置,因此需要首先在HDFS上创建这个路径:hdfs dfs -mkdir /directory

  3. 修改spark-env.sh文件,添加日志配置

    export SPARK_HISTORY_OPTS="
    -Dspark.history.ui.port=18080 
    -Dspark.history.fs.logDirectory=hdfs://qianfeng01:9820/directory 
    -Dspark.history.retainedApplications=30
    "
    

    参数一:Web UI访问的端口号位18080

    参数二:指定历史服务器日志保存路径

    参数三:指定保存Application历史记录的个数,如果超过这个值,旧的应用程序信息将被删除,这个是内存中的应用数,而不是页面上显示的应用数

    注意:

    上述配置的历史服务器是非HA模式的Hadoop,如果是HA模式的Hadoop,需要将HDFS的路径信息修改即可,例如:

    spark.eventLog.dir hdfs://supercluster/directory

    export SPARK_HISTORY_OPTS="
    -Dspark.history.ui.port=18080
    -Dspark.history.fs.logDirectory=hdfs://qianfeng01:9820/directory
    -Dspark.history.retainedApplications=30
    "

  4. 分发配置文件

    cd /usr/local/spark-3.1.2
    scp -r conf qianfeng02:$PWD
    scp -r conf qianfeng03:$PWD
    
  5. 重新启动集群和历史服务

    stop-spark-all.sh
    start-spark-all.sh
    start-history-server.sh
    
  6. 重新执行任务

    spark-submit \
    --master spark://qianfeng01:7077 \
    /usr/local/spark-3.1.2/examples/src/main/python/pi.py 100
    
  7. 查看历史服务 http://qianfeng01:18080

    iShot_2023-02-06_15.27.37

1.1.2.5. YARN模式

独立部署(Standalone)模式是由Spark自身提供计算资源,无需其他框架提供资源。这种方式降低了和其他第三方资源框架的耦合性,独立性非常强。但是Spark主要是计算框架,而并不是资源调度框架,所以本身提供的资源调度并不是它的强项,所以可以使用Hadoop生态中的YARN进行资源调度。

其实所谓的YARN模式,其实就是使用YARN来进行Spark计算任务的资源调度。并没有什么搭建的过程,Standalone模式搭建完成之后即可。不过在这里,如果要使用YARN来进行资源调度的话,还是需要进行一点修改操作的。

修改Hadoop配置文件中的yarn-site.xml文件

<!--是否启动一个线程检查每个任务正使用的物理内存量,如果任务超出分配值,则直接将其杀掉,默认是true -->
<property>
     <name>yarn.nodemanager.pmem-check-enabled</name>
     <value>false</value>
</property>

<!--是否启动一个线程检查每个任务正使用的虚拟内存量,如果任务超出分配值,则直接将其杀掉,默认是true -->
<property>
     <name>yarn.nodemanager.vmem-check-enabled</name>
     <value>false</value>
</property>

修改完成之后,将这个文件分发到不同的节点,然后重启YARN即可。

1.1.3. Spark作业提交

Spark是一个计算框架,我们可以使用代码编写计算程序,使用Spark这个框架对数据进行计算。而Spark虽然是使用Scala这门编程语言来开发的,在支持了Scala作为编程语言的同时,也支持了很多其他的编程语言,例如Python。而且在新的版本中,Spark已经逐渐的将Python作为首选的开发语言了。我们使用python编写好的程序,需要提交到Spark集群中进行执行,此时就需要使用如下的命令来提交代码去运行。

spark提交作业的语法:

spark-submit \
--master <master-url> \
... <other options>
<python file> <application-arguments>
参数解释
–classSpark程序中包含住函数的类。
–masterSpark程序运行的模式(Local、Standalone、YARN)
–deploy-modemaster设置为YARN之后,使用的client或者cluster模式
–driver-coresmaster设置为YARN之后,设置driver端的cores个数
–driver-memorymaster设置为YARN之后,用于设置driver进程的内存(单位G或者M)
–num-executorsmaster设置为YARN之后,用于设置Spark作业共需要多少Executor进程来执行
–executor-memory指定每个Executor可用内存(单位G或者M)
–total-executor-cores指定所有Executor使用的CPU核数
–executor-cores指定每个Executor使用的CPU核数
1.1.3.1. Standalone模式提交
spark-submit \
--master spark://qianfeng01:7077 \
/usr/local/spark-3.1.2/examples/src/main/python/pi.py 10

Spark任务提交流程

1.1.3.2. YARN-Client模式
spark-submit \
--master yarn \
--deploy-mode client \
--driver-cores 1 \
--driver-memory 512m \
--executor-memory 512m \
--executor-cores 2 \
/usr/local/spark-3.1.2/examples/src/main/python/pi.py 10

Spark-Yarn-Client

  • Spark Yarn Client向Yarn的ResourceManager申请启动Application Master。同时在SparkContext初始化中将创建DAGScheduler和TaskScheduler等,由于我们选择的是Yarn-Client模式,程序会选择YarnClientClusterScheduler和YarnClientSchedulerBackend。
  • ResourceManager收到请求后,在集群中选择一个NodeManager,为该应用程序分配第一个Container,要求它在这个Container中启动应用程序的ApplicationMaster,与Yarn-Cluster区别的是在该ApplicationMaster不运行SparkContext,只与SparkContext进行联系进行资源的分配。
  • Client中的SparkContext初始化完毕后,与ApplicationMaster建立通讯,向ResourceManager注册,根据任务信息向ResourceManager申请资源(Container)。
  • 一旦ApplicationMaster申请到资源(也就是Container)后,便与对应的NodeManager通信,要求它在获得的Container中启动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启动后会向Client中的SparkContext注册并申请Task。
  • Client中的SparkContext分配Task给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执行,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运行Task并向Driver汇报运行的状态和进度,以让Client随时掌握各个任务的运行状态,从而可以在任务失败时重新启动任务。
  • 应用程序运行完成后,Client的SparkContext向ResourceManager申请注销并关闭自己。

客户端的Driver将应用提交给Yarn之后,Yarn会先后启动ApplicationMaster和Executor,另外ApplicationMaster和Executor都是装载在Container里运行,Container默认的内存是1G,ApplicationMaster分配的内存是driver-memory,Executor分配的内存是executor-memory。同时,因为Driver在客户端,所以程序的运行结果可以在客户端显示,Driver以进程名为SparkSubmit的形式存在。

注意:因为是与Client端通信,所以Client不能关闭。

1.1.3.3. YARN-Cluster模式
spark-submit \
--master yarn \
--deploy-mode cluster \
--driver-cores 1 \
--driver-memory 512m \
--executor-memory 512m \
--executor-cores 2 \
/usr/local/spark-3.1.2/examples/src/main/python/pi.py 10

Spark-Yarn-Cluster

    1. Spark Yarn Client向YARN中提交应用程序,包括ApplicationMaster程序、启动ApplicationMaster的命令、需要在Executor中运行的程序等。
    1. ResourceManager收到请求后,在集群中选择一个NodeManager,为该应用程序分配第一个Container,要求它在这个Container中启动应用程序的ApplicationMaster,其中ApplicationMaster进行SparkContext等的初始化。
    1. ApplicationMaster向ResourceManager注册,这样用户可以直接通过ResourceManage查看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然后它将采用轮询的方式通过RPC协议为各个任务申请资源,并监控它们的运行状态直到运行结束。
    1. 一旦ApplicationMaster申请到资源(也就是Container)后,便与对应的NodeManager通信,要求它在获得的Container中启动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而Executor对象的创建及维护是由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负责的,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启动后会向ApplicationMaster中的SparkContext注册并申请Task。这一点和Standalone模式一样,只不过SparkContext在Spark Application中初始化时,使用CoarseGrainedSchedulerBackend配合YarnClusterScheduler进行任务的调度,其中YarnClusterScheduler只是对TaskSchedulerImpl的一个简单包装,增加了对Executor的等待逻辑等。
    1. ApplicationMaster中的SparkContext分配Task给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执行,CoarseGrainedExecutorBackend运行Task并向ApplicationMaster汇报运行的状态和进度,以让ApplicationMaster随时掌握各个任务的运行状态,从而可以在任务失败时重新启动任务。
    1. 应用程序运行完成后,ApplicationMaster向ResourceManager申请注销并关闭自己。
1.1.3.4. Yarn-Client与Yarn-Cluster的区别
  • 理解YARN-Client和YARN-Cluster深层次的区别之前先清楚一个概念:Application Master。在YARN中,每个Application实例都有一个ApplicationMaster进程,它是Application启动的第一个容器。它负责和ResourceManager打交道并请求资源,获取资源之后告诉NodeManager为其启动Container。从深层次的含义讲YARN-Cluster和YARN-Client模式的区别其实就是ApplicationMaster进程的区别
  • YARN-Cluster模式下,Driver运行在AM(Application Master)中,它负责向YARN申请资源,并监督作业的运行状况。当用户提交了作业之后,就可以关掉Client,作业会继续在YARN上运行,因而YARN-Cluster模式不适合运行交互类型的作业
  • YARN-Client模式下,Application Master仅仅向YARN请求Executor,Client会和请求的Container通信来调度他们工作,也就是说Client不能离开

总结

(1)Yarn-Cluster的Driver是在集群的某一台NM上,但是Yarn-Client就是在RM的机器上;
(2)Driver会和Executors进行通信,所以Yarn_Cluster在提交App之后可以关闭Client,而Yarn-Client不可以;
(3)Yarn-Cluster适合生产环境,Yarn-Client适合交互和调试。

1.2. SparkCore编程

1.2.1. RDD介绍
1.2.1.1. RDD概念

RDD是 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 的简称,叫做“弹性分布式数据集”,是在 Spark 中的最基本的数据抽象。它代表了一个不可变、可分区、元素可以并行计算的集合。RDD 具有数据流模型的特点:自动容错、位置感知性调度和可伸缩性。RDD 允许用户在执行多个查询时显式的讲工作集缓存在内存中,后续的查询能够重用工作集,这极大地提高了查询的速度。

在之前学习 MapReduce 的时候对数据是并没有进行抽象的,而在 Spark 中对数据进行了抽象,提供了一系列处理方法,也就是说 RDD 是 Spark 计算的基石,为用户屏蔽了底层对数据的复杂的抽象和处理,为用户提供了一组方便的数据转换和求值的方法。

现在开发的过程中都是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那么我们创建类的时候,会对类封装一些属性和方法,那么创建出来的对象就具备着这些属性和方法,类也属于对数据的抽象。而 Spark 中的 RDD 就是对操作数据的一个抽象。

  • 弹性:
    • 存储的弹性:内存与磁盘的自动切换
    • 容错的弹性:数据丢失可以自动恢复
    • 计算的弹性:计算出错重试机制
    • 分片的弹性:可以根据需求重新分片
  • **分布式:**数据存储在大数据集群的不同节点上
  • **数据集:**RDD 封装的是计算逻辑,并不保存数据
  • **数据抽象:**RDD 是一个抽象类,需要子类具体实现
  • **不可变:**RDD 封装的计算逻辑是不可变的。想要改变的话,只能产生新的 RDD,在新的 RDD 中封装新的计算逻辑
  • **可分区:**可以进行并行计算

总结:

​ 在 Spark 中,对数据的所有操作不外乎是创建 RDD、转换已有的 RDD、调用 RDD 操作进行求值。每个 RDD 都被分为多个分区,这些分区运行在集群中的不同节点上。RDD 可以包含 Python、Java、Scala 中任意类型的对象,甚至可以包含用户自定义的对象。RDD 具有数据流模型的特点:自动容错、位置感知性调度、可伸缩性。RDD 允许用户在执行多个查询时显式的将工作集缓存在内存中,后续的查询能够重用工作集,这极大地提升了查询速度。

1.2.1.2. RDD做了什么

从计算的角度来讲,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计算资源(CPU & 内存)和计算模型(逻辑)。执行时,需要将计算资源和计算模型进行协调和整合。Spark 框架在执行时,先申请资源,然后将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逻辑分解成一个一个的计算任务。然后将任务分发到已经分配资源的计算节点上,按照指定的计算模型进行数据计算。最后得到计算结果。

RDD 是 Spark 框架中用于数据处理的核心模块,例如在 SparkShell 中执行如下命令:

sc.textFile("hdfs://qianfeng01:9820/spark/wc-in") \
    .flatMap(lambda x: x.split()) \
    .map(lambda x: (x, 1)) \
    .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 \
    .saveAsTextFile('hdfs://qianfeng01:9820/spark/wc-out')

202302171632363

从以上的流程可以看出 RDD 在整个流程中,主要是用于将逻辑进行封装。

RDD 的创建 -> RDD 的转换 -> RDD 的行动(输出数据)

1.2.1.3. RDD五大特征

在 RDD 的源码中提供了 RDD 的特性说明:

image-20230217163512745

  • 一组分区:

    即数据集的基本组成单位。
    对于RDD来说,每个分区都会被一个计算任务处理,并决定并行计算的粒度。用户可以在创建RDD时指定RDD的分区个数,如果没有指定,那么就会采用默认值。默认值就是程序所分配到的CPU Core的数目。
    RDD数据结构中存在分区列表,用于执行任务时并行计算,是实现分布式计算的重要属性。
    
  • 一个计算每个分区的函数:

    Spark中RDD的计算是以分区为单位的,每个RDD都会实现compute函数以达到这个目的。compute函数会对迭代器进行复合,不需要保存每次计算的结果。
    Spark在计算时,是使用分区函数对每一个分区进行计算
    
  • RDD 之间的依赖关系:

    RDD的每次转换都会生成一个新的RDD,所以RDD之间就会形成类似于流水线一样的前后依赖关系。在部分分区数据丢失时,Spark可以通过这个依赖关系重新计算丢失的分区数据,而不是对RDD的所有分区进行重新计算。
    RDD是计算模型的封装,当需求中需要将多个计算模型进行组合时,就需要将多个RDD建立依赖关系
    
  • 一个 Partitioner,即 RDD 的分片函数:

    当前Spark中实现了两种类型的分区函数,一个是基于哈希的HashPartitioner,另外一个是基于范围的RangePartitioner。只有对于key-value的RDD,才会有Partitioner,非key-value的RDD的Parititioner的值是None。Partitioner函数不但决定了RDD本身的分区数量,也决定了parent RDD Shuffle输出时的分片数量。
    当数据为KV类型数据时,可以通过设定分区器自定义数据的分区
    
  • 一个列表,存储存取每个 Partition 的优先位置:

    对于一个HDFS文件来说,这个列表保存的就是每个Partition所在的块的位置。按照“移动数据不如移动计算”的理念,Spark在进行任务调度的时候,会尽可能地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其所要处理数据块的存储位置。
    计算数据时,可以根据计算节点的状态选择不同的节点位置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RDD 本身是不存储数据的,可以看到 RDD 本身是一个引用数据

1.2.1.4. RDD的弹性
  • 自动进行内存和磁盘数据存储的切换

    Spark 优先把数据放到内存中,如果内存放不下,就会放到磁盘里面,程序进行自动的存储切换。

  • 基于血统的高效容错机制

    在 RDD 进行转换和动作的时候,会形成 RDD 的 Lineage 依赖链,当某一个 RDD 失效的时候,可以通过重新计算上游的 RDD 来重新生成丢失的 RDD 数据。

  • Task 如果失败会自动进行特定次数的重试

    RDD 的计算任务如果运行失败,会自动进行任务的重新计算,默认次数是 4 次。

  • Stage 如果失败会自动进行特定次数的重试

    如果 Job 的某个 Stage 阶段计算失败,框架也会自动进行任务的重新计算,默认次数也是 4 次。

  • Checkpoint 和 Persist 可主动或被动触发

    RDD 可以通过 Persist 持久化将 RDD 缓存到内存或者磁盘,当再次用到该 RDD 时直接读取就行。也可以将 RDD 进行检查点设置,检查点会将数据存储在 HDFS 中,该 RDD 的所有父 RDD 依赖都会被移除。

  • 数据调度弹性

    Spark 把这个 Job 执行模型抽象为通用的有向无环图 DAG,可以将多个 Stage 的任务串联或并发执行,调度引擎自动处理 Stage 的失败以及 Task 的失败。

总结:

存储的弹性:内存与磁盘的

自动切换容错的弹性:数据丢失可以

自动恢复计算的弹性:计算出错重试机制

分区的弹性:根据需要重新分区

1.2.2. RDD创建
1.2.2.1. 第三方库安装

Spark本身是使用Scala语言来编写的,原生支持Scala、Java编程语言。而我们现在需要使用Python来进行操作,就需要下载安装第三方库pyspark,这个库是Spark官方发布的一个专门使用Python来操作Spark的库,我们直接使用pip就可以安装。

pip install pyspark==3.1.2

**注意:**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与你的Spark的版本是一致的,否则会出现兼容性的问题。

**注意:**你的代码需要在哪里执行,就需要在哪里安装这个库。

例如:

  • 你的代码需要在 Windows 本地运行,那就需要在 Windows 上安装 pyspark
  • 你的代码需要在 Mac 本地运行,那就需要在 Mac 上安装 pyspark
  • 你的代码需要提交到 Linux 虚拟机中运行,那就需要在 Linux 虚拟机上安装 pyspark

**注意:**这里安装的 pyspark 是一个用来操作 Spark 的三方库,并不是 Spark 计算框架。如果需要使用本地模式进行程序的开发,需要在本地配置好 Spark 的环境。

例如:

  • 你在 Windows 中,使用本地模式进行代码的开发,那就需要在 Windows 上安装 Spark,并配置好环境变量。

  • 你在 Mac 中,使用本地模式进行代码的开发,那就需要再 Mac 上安装 Spark,并配置好环境变量。

1.2.2.2. SparkCore程序的结构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SparkCore编程实现

# SparkContext是Spark Core程序的入口,需要导入对应的模块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 创建SparkContext对象,作为程序的入口
sc =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spark-core")

# 中间的数据处理

# 结束程序,释放资源
sc.stop()
1.2.2.3. RDD的创建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 RDD: 弹性分布式数据集,是SparkCore中的基础编程模型
# RDD的创建方式有两种:
#   1、通过数据集合创建
#   2、通过外部文件创建

# 创建SparkContext,作为SparkSQL程序的入口
sc =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rdd")

# 1. 通过数据集合,创建RDD对象
#    此时的RDD描述的就是这三行数据(列表中的一个元素,可以视为一行数据)
rdd1 = sc.parallelize(['hello world', 'python scala java', 'hadoop spark spark'])
rdd1.foreach(lambda e: print(e))

# 2. 通过读取外部文件,创建RDD对象
rdd2 = sc.textFile("../../../sql/people.txt")
rdd2.foreach(lambda e: print(e))

# 3. 可以对RDD描述的数据进行简单处理
rdd3 = rdd2.map(lambda x: x.split(", "))
rdd3.foreach(lambda e: print(e))

# end: 释放资源
sc.stop()
1.4.4. RDD的基本操作

RDD类中封装了很多的函数,可以实现对所描述的数据进行各种的处理。这些函数称为“算子“。在RDD中的算子,被分为两类:

  • **转换算子(Transformation):**转换算子可以对数据进行各种各样的扭转,返回值也是一个RDD对象。
  • **行动算子(Action):**计算链的最终环节,对前面的各种转换算子进行的操作做最终的处理。
转换算子(Transformation)
算子解释
filter对数据进行过滤,保留满足条件的数据
distinct对源RDD进行去重后返回一个新的RDD
map对数据进行映射,使用新的元素替换原来的元素
flatMap类似于map,但是每一个输入元素可以被映射为0或多个输出元素
groupByKey在一个(K,V)的RDD上调用,返回一个(K, Iterator[V])的RDD
reduceByKey使用指定的reduce函数,将相同key的值聚合到一起
sortByKey在一个(K,V)的RDD上调用,对数据按照 K 进行排序
sortBy对数据按照指定的字段进行排序
coalesce重新分区,适合于缩小分区数量,用于大数据集过滤之后,提高小数据集的执行效率
repartition重新分区,适合于扩大分区,会强制触发 Shuffle 操作
行动算子(Action)
算子解释
foreach在数据集的每一个元素上,运行函数func进行更新。
count返回RDD的元素个数
take返回一个由数据集的前n个元素组成的数组
saveAsTextFile将数据集的元素以textfile的形式保存到HDFS文件系统或者其他支持的文件系统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 1. 创建SparkContext对象
sc =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rdd")

# 2. 创建RDD
rdd = sc.parallelize(['python Spark hadoop', 'hadoop Linux flink', '123 Spark Python'])

# 3. map:一对一的映射,将每一个单词转换成首字母大写的
rdd1 = rdd.map(lambda x: x.title())

# 4. flatMap:扁平映射,提取出每一个单词
rdd2 = rdd1.flatMap(lambda x: x.split())

# 5. filter:过滤,保留满足条件的数据
rdd3 = rdd2.filter(lambda x: not x.isdigit())

rdd3.foreach(lambda x: print(x))

sc.stop()
1.4.5. RDD的案例
1.4.5.1. 案例:词频统计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sc =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wordcount")

sc.textFile("../../../data/words") \		# 读取外部文件
    .flatMap(lambda x: x.split()) \			# 扁平映射,将每一行的数据按照空白进行切割,并进行扁平映射
    .map(lambda x: (x, 1)) \				# 对每一个单词进行映射,映射为单词与数字1组成的元组
    .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 \		# 将相同单词对应的所有的值聚合到一起,聚合到时候使用加法运算相加
    .foreach(lambda x: print(x))			# 遍历输出每一个统计结果

sc.stop()
1.4.5.2. 案例:算子实战
给定数据如下:

班级ID 姓名 年龄 性别 科目 成绩
12 张三 25 男 chinese 50
12 张三 25 男 math 60
12 张三 25 男 english 70
12 李四 20 男 chinese 50
12 李四 20 男 math 50
12 李四 20 男 english 50
12 王芳 19 女 chinese 70
12 王芳 19 女 math 70
12 王芳 19 女 english 70
13 张大三 25 男 chinese 60
13 张大三 25 男 math 60
13 张大三 25 男 english 70
13 李大四 20 男 chinese 50
13 李大四 20 男 math 60
13 李大四 20 男 english 50
13 王小芳 19 女 chinese 70
13 王小芳 19 女 math 80
13 王小芳 19 女 english 70

需求如下:

1.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三门考试?
2. 一共有多少个小于20岁的人参加考试?
3. 一共有多个男生参加考试?
4. 13班有多少人参加考试?
5. 语文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6. 12班平均成绩是多少?
7. 全校英语成绩最高分是多少?
8. 13班数学最高成绩是多少?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1.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三门考试?
2. 一共有多少个小于20岁的人参加考试?
3. 一共有多个男生参加考试?
4. 13班有多少人参加考试?
5. 语文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6. 12班平均成绩是多少?
7. 全校英语成绩最高分是多少?
8. 13班数学最高成绩是多少?
"""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sc =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exercise")

# 准备工作:对每一行的数据进行转换,字符串 -> 数据模型
student = namedtuple("Student", ["cid", "name", "age", "gender", "subject", "score"])


def map_function(line):
    array = line.split()
    if len(array) != 6:
        return None
    return student(array[0], array[1], int(array[2]), array[3], array[4], int(array[5]))


rdd = sc.textFile("./data/score/score").map(map_function).filter(lambda x: x is not None)


# 1.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三门考试?
print("===== 1.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三门考试? ======")
rdd.map(lambda x: (x.name, 1))\
    .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
    .filter(lambda x: x[1] == 3)\
    .map(lambda x: x[0])\
    .foreach(print)

# 2. 一共有多少个小于20岁的人参加考试?
print("===== 2. 一共有多少个小于20岁的人参加考试? ======")
res = rdd.filter(lambda x: x.age < 20)\
    .map(lambda x: x.name)\
    .distinct()\
    .count()
print(res)

# 3. 一共有多个男生参加考试?
print("===== 3. 一共有多个男生参加考试? ======")
res = rdd.filter(lambda x: x.gender == '男')\
    .map(lambda x: x.name)\
    .distinct()\
    .count()
print(res)

# 4. 13班有多少人参加考试?
print("===== 4. 13班有多少人参加考试? ======")
res = rdd.filter(lambda x: x.cid == "13")\
    .map(lambda x: x.name)\
    .distinct()\
    .count()
print(res)

# 5. 语文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print("===== 5. 语文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
res = rdd.filter(lambda x: x.subject == "chinese")\
    .map(lambda x: (x.score, 1))\
    .reduce(lambda x, y: (x[0] + y[0], x[1] + y[1]))
print(res[0] / res[1])

# 6. 12班平均成绩是多少?
print("===== 6. 12班平均成绩是多少? ======")
res = rdd.filter(lambda x: x.cid == "12")\
    .map(lambda x: (x.score, 1))\
    .reduce(lambda x, y: (x[0] + y[0], x[1] + y[1]))
print(res[0] / res[1])

# 7. 全校英语成绩最高分是多少?
print("===== 7. 全校英语成绩最高分是多少? ======")
res = rdd.filter(lambda x: x.subject == "english")\
    .map(lambda x: x.score)\
    .max()
print(res)

# 8. 13班数学最高成绩是多少?
print("===== 8. 13班数学最高成绩是多少? ======")
res = rdd.filter(lambda x: x.cid == "13" and x.subject == "math")\
    .map(lambda x: x.score)\
    .max()
print(res)

sc.stop(
1.4.5.3. 案例:基站停留时间 TopN
根据用户产生日志的信息,在那个基站停留时间最长

19735E1C66.log  这个文件中存储着日志信息
文件组成:手机号,时间戳,基站ID 连接状态(1连接 0断开)

lac_info.txt 这个文件中存储基站信息
文件组成  基站ID, 经,纬度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求所用户经过的所有基站所停留时间最长的Top2

思路:
1.获取用户产生的日志信息并切分
2.用户在基站停留的总时长
3.获取基站的基础信息
4.把经纬度的信息join到用户数据中
5.求出用户在某些基站停留的时间top2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def handle_lac_info(lac_line: str) -> tuple:
    """
    对文件中的每一行数据进行处理,映射
    :param lac_line: 每一条记录
    :return: 处理、映射
    """
    array = lac_line.split(',')
    phone = array[0]  # 用户手机号
    timestamp = int(array[1])  # 记录的时间戳
    lac_id = array[2]  # 基站 ID
    status = int(array[3])  # 记录状态码:1 代表进入这个基站,0 代表离开这个基站

    # 因为我们要统计一个手机号码在这个基站中停留了多长时间,因此需要用离开的时间减去进入的时间
    # 可是一行数据中只包含了一种状态和一个时间,没有办法直接做减法
    # 解决方案:如果是进入的时间,将 timestamp 修改为负值,最后在累加即可得到停留时间
    duration = -timestamp if status == 1 else timestamp

    # 数据扭转
    return (phone, lac_id), duration


with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exercise') as sc:
    # 读取用户数据文件
    rdd = sc.textFile('./data/lacduration/log')

    # 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duration_rdd = rdd \
        .map(lambda x: handle_lac_info(x)) \
        .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 \
        .map(lambda t: (t[0][1], (t[0][0], t[1])))

    # 读取基站信息
    lac_info = sc.textFile('./data/lacduration/lac_info.txt') \
        .map(lambda x: x.split(','))\
        .map(lambda t: (t[0], (t[1], t[2])))\

    # join
    res = duration_rdd.join(lac_info)\
        .map(lambda x: (x[1][0][0], (x[0], x[1][1], x[1][0][1])))\
        .groupByKey() \
        .mapValues(lambda x: [i for i in x])\
        .sortBy(lambda x: x[1][2], ascending=False)\
        .take(2)

    for r in res:
        print(r)

1.3. SparkCore高级

1.3.1. RDD依赖关系
1.3.1.1. 血统与容错

RDD 只支持粗粒度转换,即在大量记录上执行的单个操作。将创建 RDD 的一系列 Lineage(血统)记录下来,以便恢复丢失的分区。RDD 的 Lineage 会记录 RDD 的元数据信息和转换行为,当该 RDD 的部分分区数据丢失时,他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重新运算和恢复丢失的数据分区。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with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lineage') as sc:
    file_rdd = sc.textFile('./data/words')
    word_rdd = file_rdd.flatMap(lambda x: x.split())
    pair_rdd = word_rdd.map(lambda x: (x, 1))
    result_rdd = pair_rdd.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
    print(result_rdd.collect())

image-20230218135455332

RDD 和它依赖的父 RDD 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窄依赖(narrow dependency)宽依赖(wide dependency)

1.3.1.2. 窄依赖

窄依赖:父 RDD 的每个分区只被一个子 RDD 分区使用一次

窄依赖可以分为两种:

  • 一对一的依赖,即 OneToOneDependency
  • 范围的依赖,即 RangeDependency。这种依赖仅仅被org.apache.spark.rdd.UnionRDD使用,UnionRDD 是把多个 RDD 合成一个 RDD,这些 RDD 是被拼接而成的,每个父 RDD 的分区的相对顺序不会变,只不过每个父 RDD 在 UnionRDD 中的分区的起始位置不同。

窄依赖的算子包括:map, flatMap, mapPartition, filter, union, join(co-partitioned)

join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算子,既可以是窄依赖,也可以是宽依赖。当 join 的输入是 co-partitioned,则是窄依赖,否则是宽依赖。或者可以认为 co-partitioned 表示 join 的父 RDD 是经过了 Hash 分区的。

image-20230218141546236

1.3.1.3. 宽依赖

宽依赖:多个子 RDD 的 Partition 会依赖同一个父 RDD 的 Partition。

宽依赖的算子包括:reduceByKey, groupBy, groupByKey, aggregateByKey, distinct, join (join with inputs not co-partitioned)

image-20230218142222531

1.3.1.4. 宽窄依赖的区别

宽依赖一定会触发 Shuffle 操作!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将同一个父 RDD 的分区的数据传入到不同的子 RDD 分区中。中间可能涉及到在多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而窄依赖的每个父 RDD 的分区只会传入到一个子 RDD 分区中,通常可以在一个节点内就可以完成了。

1.3.2. RDD的任务
1.3.2.1. RDD 的任务划分

RDD 任务切分中分为:

  • **Application:**初始化一个 SparkContext 对象,即生成一个 Application
  • **Job:**一个 Action 算子就会生成一个 Job
  • **State:**Stage 等于宽依赖的个数相加
  • **Task:**一个 Stage 阶段中,最后一个 RDD 的分区个数就是 Task 的个数

注意事项:Application -> Job -> Stage -> Task 每一层都是 1 对 N 的关系。

image-20230218144627603

1.3.2.2. DAG 有向无环图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叫做有向无环图,原始的 RDD 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就形成了 DAG。根据 RDD 之间的依赖关系的不同,将 DAG 划分成不同的 Stage,对于窄依赖,Partition 的转换处理在 Stage 中完成计算;对于宽依赖,由于有 Shuffle 的存在,只能在 parent RDD 处理完成后,才能开始接下来的计算,因此宽依赖是划分 Stage 的依据。有向无环图是由点和线组成的拓扑图行,该图形具有方向,不会闭环。例如,DAG 记录了 RDD 的转换过程和任务的阶段:

image-20230218145051258

1.3.2.3. Stage 划分
  • 从后向前推理,遇到宽依赖就断开,遇到窄依赖就把当前的 RDD 加入到 Stage 中。
  • 每个 Stage 里面的 Task 的数量是由该 Stage 中最后一个 RDD 的 Partition 数量决定的。
  • 最后一个 Stage 里面的人物的类型是 ResultTask,前面所有其他 Stage 里面的任务类型都是 ShuffleMapTask。
  • 代表当前 Stage 的算子一定是该 Stage 的最后一个计算步骤。

**总结:**由于 Spark 中的 Stage 的划分是根据 Shuffle 来划分的,而宽依赖必然有 Shuffle 过程。因此可以说 Spark 是根据款窄依赖来划分 Stage 的。

image-20230218145509628

1.3.2.4. Task 划分

输入可能以多个文件的形式存储在 HDFS 上,每个 File 都包含了很多块,称为 Block。

当 Spark 读取这些文件作为输入时,会根据具体数据格式对应的 InputFormat 进行解析,一般是将若干个 Block 合并成一个输入分片,称为 InputSplit,注意 InputSplit 不能跨越文件。

随后将为这些输入分片生成具体的 Task。InputSplit 与 Task 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随后和谐具体的 Task 每个都会被分配到集群上的某个节点的某个 Executor 去执行。

image-20230218150005145

  • 每个节点都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Executor。
  • 每个 Executor 由若干 Core 组成,每个 Executor 的每个 Core 一次只能执行一个 Task。
  • 每个 Task 执行的结果就是生成了目标 RDD 的一个 Partition。

**注意:**这里的 Core 是虚拟的,并不是机器的物理 CPU 核心,可以理解为就是 Executor 的一个工作线程。

而 Task 被执行的并发度 = Executor 数目(SPARK_EXECUTOR_INSTANCES)* 每个 Executor 核数(SPARK_EXECUTOR_CORES)

**总结:**RDD 在计算的时候,每个分区都会起一个 Task,所以 RDD 的分区数量决定了总的 Task 数量。

1.3.2.5. WebUI 查看

在 Shell 客户端运行:

sc.textFile('hdfs://qianfeng01:9820/input').flatMap(lambda x: x.split()).map(lambda x: (x, 1)).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collect()

image-20230218225437258

image-20230218225530426

如果出现 skipped 那么就会减少对应的 Task,但是这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是对的。任务出现 skipped 是正常的,之所以出现 skipped 是因为要计算的数据已经缓存到了内存,没有必要再重复计算。出现 skipped 对结果没有影响,并且也是一种计算的优化。

在发生 shuffle 的过程中,会发生 shuffle write 和 shuffle read。

  • **shuffle write:**发生在 shuffle 之前,把要 shuffle 的数据写到磁盘,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占用大量的内存。
  • **shuffle read:**发生在 shuffle 之后,下游 RDD 读取上游 RDD 的数据的过程。
1.3.3. RDD的持久化机制
1.3.3.1. RDD 缓存

Spark 速度非常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不同操作中可以在内存中持久化或缓存多个数据集。当持久化某个 RDD 后,每一个节点都将把计算的分片结果保存在内存中,并且对此 RDD 或者衍生出的 RDD 进行的其他动作中重用。这使得后续的动作变得更加迅速。RDD 相关的持久化和缓存,是 Spark 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可以说,缓存是 Spark 构建迭代是算法和快速交互式查询的关键。如果一个有持久化数据的节点发生故障,Spark 会在需要用到缓存的数据的时候重新计算丢失的数据分区。如果希望节点故障的情况不会拖累我们的执行速度,可以把数据备份到多个节点上。

在代码中,我们可以使用 persist 或者 cache 函数,对前面的计算结果进行缓存。但是并不是这两个被调用时立即缓存,而是触发后面的 Action 时,该 RDD 将会被缓存在计算节点的内存中,并供后面重用。

  • **persist:**可以自己选择缓存的级别
  • **cache:**使用的是默认的缓存级别(StorageLevel.MEMORY_ONLY),不能修改

常用的缓存级别如下:

  • **DISK_ONLY:**只缓存在磁盘中,保存一份副本
  • **DISK_ONLY_2:**只缓存在磁盘中,保存两份副本
  • **DISK_ONLY_3:**只缓存在磁盘中,保存三份副本
  • **MEMORY_ONLY:**只缓存在内存中,保存一份副本
  • **MEMORY_ONLY_2:**只缓存在内存中,保存两份副本
  • **MEMORY_AND_DISK:**缓存在内存和磁盘中,保存一份副本
  • **MEMORY_AND_DISK_2:**缓存在内存和磁盘中,保存两份副本
  • **OFF_HEAP:**使用堆外内存

MEMORY_ONLY、DISK_ONLY、MEMORY_AND_DISK的区别:

  • DISK_ONLY 顾名思义就是只缓存数据到磁盘中。
  • MEMORY_ONLY 顾名思义就是只缓存数据到内存中。但是内存是有限的,超出的部分将不会被缓存。超出部分的数据再被使用到的时候会重新计算。
  • MEMORY_AND_DISK 先缓存到内存中,当内存空间不足时,再缓存到磁盘上。

堆外内存:

堆外内存是相对于堆内内存而言,堆内内存是由JVM管理的,在平时java中创建对象都处于堆内内存,并且它是遵守JVM的内存管理规则(GC垃圾回收机制),那么堆外内存就是存在于JVM管控之外的一块内存,它不受JVM的管控约束缓存容易丢失,或者存储在内存的数据由于内存存储不足可能会被删掉.RDD的缓存容错机制保证了即缓存丢失也能保证正确的的计算出内容,通过RDD的一些列转换,丢失的数据会被重算,由于RDD的各个Partition是独立存在,因此只需要计算丢失部分的数据即可,并不需要计算全部的Partition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缓存:把 RDD 计算出来的结果缓存起来,后续再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
"""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StorageLevel

with SparkContext(appName="cache-test") as sc:
    # 读取数据源中的数据
    rdd = sc.textFile("hdfs://qianfeng01:9820/input")

    # 处理数据
    wc_rdd = rdd.flatMap(lambda x: x.split()).map(lambda x: (x, 1)).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

    # 缓存起来
    wc_rdd.persist(StorageLevel.DISK_ONLY)

    print("========== 未排序的 ==========")
    print(wc_rdd.collect())

    print("========== 排序的 ==========")
    print(wc_rdd.sortBy(lambda x: x[1], ascending=False).collect())

image-20230220154804855

1.3.3.2. Checkpoint 检查点机制

Spark 中对于数据的保存除了缓存之外,还提供了一种检查点的机制。检查点的本质是通过将 RDD 写入 Disk 做检查点,是为了通过 Lineage 做容错的辅助。Lineage 过长会造成容错成本过高,这样就不如在中间阶段做检查点容错。如果之后有节点出现问题而丢失分区,从做检查点的 RDD 开始重做 Lineage,就会减少开销。检查点通过将数据写入到 HDFS 文件系统而实现的。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with SparkContext(appName="checkpoint-test") as sc:
    # 读取数据源中的数据
    rdd = sc.textFile("hdfs://qianfeng01:9820/input")
    # 做检查点之前,要设置保存的目录
    sc.setCheckpointDir('hdfs://qianfeng01:9820/spark-ckpt')

    # 处理数据
    wc_rdd = rdd.flatMap(lambda x: x.split()).map(lambda x: (x, 1)).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

    wc_rdd.checkpoint()

    print("========== 未排序的 ==========")
    print(wc_rdd.collect())

    print("========== 排序的 ==========")
    print(wc_rdd.sortBy(lambda x: x[1], ascending=False).collect())
1.3.3.3. 缓存和检查点的区别

image-20230220160254511

  • 缓存只是将数据保存起来,不切断血缘依赖。检查点会切断血缘依赖。
  • 缓存的数据通常存储在磁盘、内存等地方,可靠性低。检查点的数据通常存储在 HDFS 等高容错、高可用的文件系统,可靠性高。
  • 缓存的数据在任务结束后会自动清除。检查点的数据需要手动清除。
1.3.3.4. 什么时候使用cache或checkpoint
  • 某步骤的计算特别耗时
  • 计算链条特别长
  • 发生shuffle之后

建议使用 cache 或者 persist 进行缓存,因为不需要创建存储位置,并且默认存储到内存中计算速度快。而 Checkpoint 需要手动创建存储位置和手动删除数据。若数据量非常庞大建议改用 Checkpoint。

1.3.4. Accumulator累加器

累加器用来对数据进行聚合,通常在向 Spark 传递函数时,例如 map 函数,或者用 filter 传条件时,可以使用 Driver 中定义的变量。但是急群众运行的每个人物都会得到这些变量的一份新的副本。此时更新这些副本的值不会影响 Driver 端对应的变量的值。如果我们想实现所有分片处理的时候更新共享变量的功能,那么累加器可以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with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accumulator") as sc:
    # 提供数据 RDD
    rdd = sc.parallelize([1, 2, 3, 4, 5])

    # 定义一个用来"累加"的变量
    s = 0

    def accu(n):
        global s
        s += n
        print("在foreach中的 s 是:", s)

    rdd.foreach(accu)

    print("最终的结果 s 是:", s)

最终打印的结果是 0

任务在执行的时候,Executor 端会拷贝一个变量 s 过去,对拷贝后生成的新的变量 s 进行累加。

但是最终打印的时候,打印的是 Driver 端的变量 s,与 Executor 中拷贝的副本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实现累加的操作呢?累加器!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with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accumulator") as sc:
    # 提供数据 RDD
    rdd = sc.parallelize([1, 2, 3, 4, 5])

    # 定义一个累加器变量
    accu = sc.accumulator(0)

    # 遍历、累加
    rdd.foreach(lambda x: accu.add(x))

    # 输出最后累加的结果
    # 累加器用来把 Executor 端的变量信息聚合在 Driver 端,
    # 在 Driver 端定义的变量,在 Executor 端的每一个 Task 都会得到一个变量的新的副本。
    # 每个 Task 更新这些副本值之后,传回 Driver 端进行 Merge。
    print(accu.value)

累加器在使用时候的注意事项: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with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accumulator") as sc:
    # 提供数据 RDD
    rdd = sc.parallelize([1, 2, 3, 4, 5])

    # 定义一个累加器变量,累加器的生命周期为当前的会话
    accu = sc.accumulator(0)

    def acc_map(n):
        global accu
        accu += n
    rdd2 = rdd.map(acc_map)
    # 触发了 Action 算子,这一条计算链已经结束了
    rdd2.collect()
    print(accu.value)

    # rdd3 没有与 rdd2 产生血缘依赖,因此累加器的值依然是上述累加完成之后的值
    rdd3 = rdd.map(lambda x: x).collect()
    print(accu.value)

    # 与 rdd2 产生血缘依赖,需要按照之前的计算逻辑重新计算
    # 这样就把上述的 map 又执行了一遍,累加器自然也就又加了一遍,结果为 30
    rdd4 = rdd2.map(lambda x: x).collect()
    print(accu.value)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可以使用缓存或者检查点来解决!

1.3.5. Broadcast广播变量
1.3.5.1. 本地变量在 Task 中使用的问题

广播变量用来高效的分发较大的对象。向所有的工作节点发送一个较大的只读的值,以供一个或多个 Spark 操作使用。比如如果你的应用需要向所有节点发送一个较大的只读的查询表,甚至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向量,广播变量用起来都很顺手。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with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broadcast") as sc:
    # 创建一个本地变量,此时这个变量是创建在 Driver 端的
    black_list = ['hadoop', 'spark', 'context', 'yarn']

    # 读取文件中的内容
    rdd = sc.textFile('./data/words')

    # 对数据进行处理
    filtered_rdd = rdd.flatMap(lambda x: x.split()).filter(lambda x: x not in black_list)

    # 处理之后的结果
    print(filtered_rdd.collect())

在上述代码中,实现了对数据进行的简单过滤。但是这段代码存在一个隐藏的问题:

container 是创建在 Driver 端的,但是需要在 Executor 端使用。所以 Driver 端会把 container 以 Task 的形式发送给 Executor 端,也就是相当于在 Executor 端需要复制一个 container 的副本。

如果有很多个 Task,就会有很多个 Executor 端携带多个 container 的副本。那么如果 container 比较大的话,会造成较大的 IO 占用,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内存溢出。

image-20230220170950238

如果 Executor 频繁的向 Driver 拉取本地变量,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 大量网络 IO(多次向 Driver 端来拉取本地变量)
  • Executor 端拉取本地变量相当于是复制,所以若一个 Executor 中多次使用这个变量,就会出现多个重复的变量值。这样会造成 Worker 中的内存消耗过高,甚至会内存溢出
1.3.5.2. 广播变量的原理

使用广播变量的好处,不是每个 Task 任务就会去拉取一个 Driver 端的本地变量的副本,而是变成每个节点的 Executor 才一个副本。这样既可以减少网络 IO,也可以减少 Executor 中副本数量。

image-20230220171444206

新角色BlockManager:负责管理某个 Executor 对应的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

  1. Task 在运行的时候,想要使用广播变量中的数据,会首先在本地的 Executor 对应的 BlockManager 中尝试获取变量副本。
  2. 如果本地没有,那么就会从 Driver 端远程拉取变量副本,并保存在本地的 BlockManager 中。
  3. 此后这个 Executor 上的 Task,都会直接使用本地的 BlockManager 中的副本。
  4. Executor 的 BlockManager 除了从 Driver 上拉取,也可能从其他节点的 BlockManager 上拉取变量副本。

以如下场景为例:

50 个 Executor,1000 个 Task。一个 Driver 端本地的变量有 10M。

默认情况下,1000 个 Task,1000 份副本。会有 10G 的数据传输,在集群中会耗费 10G 的内存资源。

如果使用了广播变量,50 个 Executor,50 个副本。500M 的数据传输,而且不一定都是从 Driver 传输到每一个节点的,还可能就是从最近的节点的 Executor 的 BlockManager 上拉取的变量副本,网络传输速度大大增加;500M 的内存消耗。

从 10G 到 500M,降低了 20 倍的网络传输性能消耗,20 倍的内存消耗!对性能的提升和影响还是很客观的。

虽然说,不一定会对性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运行 30 分钟的 Spark 作业,可能做了广播变量以后,速度快了 2 分钟,或者 5 分钟。但是一点一滴的调优,积少成多,最后还是会有效果的。

1.3.5.3. 广播变量的使用
# @Author   : 千锋大数据教研院
# @Company  :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from pyspark import SparkContext

with SparkContext(master="local[*]", appName="broadcast") as sc:
    # 创建一个本地变量,此时这个变量是创建在 Driver 端的
    black_list = ['hadoop', 'spark', 'context', 'yarn']

    # 读取文件中的内容
    rdd = sc.textFile('./data/words')

    # 创建一个广播变量存储这个本地变量
    broadcast = sc.broadcast(black_list)

    # 对数据进行处理,在 Task 中使用广播变量的数据
    filtered_rdd = rdd.flatMap(lambda x: x.split()).filter(lambda x: x not in broadcast.value)

    # 处理之后的结果
    print(filtered_rdd.collect())
1.3.6. Shuffle原理
1.3.6.1. 什么是 Shuffle

Shuffle 是分布式计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是分布式计算性能消耗最大的一个部分,原因就在于发送的数据和网络传输。

Shuffle 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把分布式计算理解为总-分-总,第一个总,是统一加载外部数据,做统一作业的拆分;分,便是处理每一个独立的 Task 任务;第二个总,便是各个独立的 Task 任务运行完毕之后进行的汇总,汇总的数据便是各个独立的 Task 任务计算之后的数据。显然是在不同的节点之上,往某几个节点汇总,汇总的这个过程便是 Shuffle。其中 Shuffle 又分为了 Shuffle-Write 的过程,和 Shuffle-Read 的过程。汇总的过程涉及到数据的重新分布,所以 Shuffle,就是一个数据打乱重排的过程。

1.3.6.2. ShuffleManager 的实现

Spark 最早的 Shuffle 处理方式,就是 HashShuffleManager。在 Spark0.8 的版本中出现了优化后的 HashShuffleManager,同时在 Spark1.2 的版本中出现的 SortShuffleManager 成为了默认的 Shuffle 处理方式。目前的版本就只有一个 SortShuffleManager。但是 SortShuffleManager 也有普通的和排序的之分。

如何指定 Shuffle 处理方式呢,Spark 中有一个参数:spark.shuffle.manager=hash|sort(默认)

1.3.6.3. 未经优化的 HashShuffleManager

未经优化的 HashShuffleManager

这种未经优化的 HashShuffleManager,每一个 ShuffleMapTask 都会为下游的 ReduceTask 生成一个磁盘 BlockFile 文件。所以,如果上游有 1000 个 ShuffleMapTask,下游有 100 个 ReduceTask,会生成 1000*100=10W 个磁盘文件,所以这种 Shuffle 操作,会生成大量的磁盘文件,性能很差。所以在 Spark0.8 的版本中做了性能优化:ShuffleGroup。

1.3.6.4. 优化后的 HashShuffleManager

优化的 HashShuffleManager

经过优化之后的 HashShuffleManager 处理过程,是有每一个 CPUCore 上面运行的多个 ShuffleMapTask,为下游的一个 ReduceTask 创建一个 Buffer 缓冲区,一个磁盘文件,多次写入的都会被合并。所以,此时上游有 1000 个 ShuffleMapTask,CPU Core 50个,ReduceTask 还是 100 个,生成的磁盘文件 50*100 = 5000 个,生成的磁盘文件数量要比第一种少很多。同时把在一个 CPU Core 处理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一个 Shuffle-Group。

1.3.6.5. SortShuffleManager

普通SortShuffleManager

为了处理那些在 Shuffle 过程中需要进行排序的操作,SortShuffleManager 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将数据从缓冲区送出,落地到磁盘;而是先根据下游的 ReduceTask 的个数,进行内存级别的分区,针对这多个分区进行排序,将排序之后的结果批量写入到内存缓冲区域中,缓冲区域写满之后落地到磁盘文件。一个缓冲区对应一个磁盘文件,此时就和未经优化的 HashShuffleManager 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对这些磁盘文件做了合并,合并成为一个磁盘文件。同时为了标识清楚合并之后的结果中,哪一部分的数据对应哪一个 ReduceTask,会生成一个索引文件,ReduceTask 便可以通过这个索引文件读取数据。这种情况下,生成的磁盘文件个数就是 CPU-Core 的个数。

1.3.6.6. By-Pass机制

By-Pass SortShuffleManager

并不是所有的 Shuffle 操作都需要进行排序,对于那些不需要排序的 Shuffle 操作,使用上一种普通的 SortShuffleManager,性能反而不高,因为做了不必要的排序操作。所以 Spark 便在 SortShuffleManager 基础上提供了一个 By-Pass 机制。如果不需要进行排序,我们就可以开启 By-Pass 机制,在 Shuffle 的过程中跳过排序。

如何开启这个 ByPass 机制呢?

spark.shuffle.sort.bypassMergeThreshold=200

这里参数指定的是开启 By-Pass 的最大分区数。也就是说当 Spark 作业的并行度或者分区数高于 200 的时候,就会走普通的 SortShuffleManager 过程,低于 200 的时候执行 By-Pass 机制。所以如果不想执行排序操作,应该尽可能的调大这个参数。

1.3.6.7. 常见的 Shuffle 调优参数
参数默认值描述
spark.reducer.maxSizeInFlight48M每一次reduce拉取的数据的最大值,默认值48m,如果网络ok、spark数据很多,为了较少拉取的次数,可以适当的将这个值调大,比如96m。
spark.shuffle.compresstrueshuffle-write输出到磁盘的文件是否开启压缩,默认为true,开启压缩,同时配合spark.io.compression.codec(压缩方式)使用。
spark.shuffle.file.buffer32kshuffle过程中,一个磁盘文件对应一个缓存区域,默认大小32k,为了较少写磁盘的次数,可以适当的调大该值,比如48k,64k都是可以。
spark.shuffle.io.maxRetries3shuffle过程中为了避免失败,会配置一个shuffle的最大重试次数,默认为3次,如果shuffle的数据比较多,就越容易出现失败,此时可以调大这个值,比如10次。
spark.shuffle.io.retryWait5s两次失败重试之间的间隔时间,默认5s,如果多次失败,显然问题在于网络不稳定,所以我们为了保证程序的稳定性,调大该参数的值,比如30s,60s都是可以。
spark.shuffle.sort.bypassMergeThreshold200是否开启byPass机制的阈值。
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0.2在executor中进行reduce拉取到的数据进行reduce聚合操作的内存默认空间大小,默认占executor的20%的内存,如果持久化操作相对较少,shuffle操作较多,就可以调大这个参数,比如0.3。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65859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解决Vue devtools插件数据变化不会自动刷新

我们使用devtools插件在监测vuex中表单或自定义组件的数据&#xff0c;发现页面数据发生变化后&#xff0c;但是devtools中还是老数据&#xff0c;必须手动点击devtools刷新才能拿到最新的数据。很烦&#xff01; 解决方案&#xff1a; 打开chrome的设置&#xff0c;向下翻&…

docker自建GitLab仓库

摘要 GitLab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xff0c;它不仅提供了代码存储和版本控制的核心功能&#xff0c;还集成了项目管理、CI/CD 流水线、代码审查等企业级特性。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搭建 GitLab 社区版&#xff0c;创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开源仓库&…

##10 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学习的视觉之眼

文章目录 前言1. CNN的诞生与发展2. CNN的核心概念3. 在PyTorch中构建CNN4. CNN的训练过程5. 应用:使用CNN进行图像分类5. 应用:使用CNN进行时序数据预测代码实例7. 总结与展望前言 在深度学习的领域中,卷积神经网络(CNN)已经成为视觉识别任务的核心技术。自从AlexNet在2…

引入RabbitMQ

前置条件 docker 安装 mq docker run \-e RABBITMQ_DEFAULT_USERdudu \-e RABBITMQ_DEFAULT_PASS123456 \-v mq-plugins:/plugins \--name mq \--hostname mq \-p 15672:15672 \-p 5672:5672 \--network hmall \-d \rabbitmq:3.8-management可能会出现&#xff1a;docker: Er…

FPGA+炬力ARM实现VR视频播放器方案

FPGA炬力ARM方案&#xff0c;单个视频源信号&#xff0c;同时驱动两个LCD屏显示&#xff0c;实现3D 沉浸式播放 客户应用&#xff1a;VR视频播放器 主要功能&#xff1a; 1.支持多种格式视频文件播放 2.支持2D/3D 效果实时切换播放 3.支持TF卡/U盘文件播放 4.支持定制化配置…

【机器学习300问】79、Mini-Batch梯度下降法的原理是什么?

Mini-Batch梯度下降法是一种将训练数据集分成小批次进行学习的优化方法&#xff0c;通过这种方式&#xff0c;可以有效地解决内存限制问题并加速学习过程。 一、为什么要使用Mini-Batch&#xff1f; 在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中&#xff0c;我们常常面临海量数据处理的问题。如…

内网穿透速度慢

内网穿透速度慢原因及优化策略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xff0c;内网穿透是一个常见的需求&#xff0c;它允许外部网络访问位于内部网络&#xff08;如企业局域网或家庭网络&#xff09;中的设备或服务。然而&#xff0c;有时用户在进行内网穿透时会遇到速度慢的问题&#xff0…

10大排序方法,其中这里只介绍前7种(第4种C语言,其它C++语言)

排序方法有十种&#xff0c;分别是&#xff1a;一、冒泡排序&#xff1b;二、选择排序&#xff1b;三、插入排序&#xff1b;四、希尔排序&#xff1b;五、归并排序&#xff1b;六、快速排序&#xff1b;七、堆排序&#xff1b;八、计数排序&#xff1b;九、桶排序&#xff1b;…

1011: 二叉排序树的实现和查找

解法&#xff1a; 二叉排序树&#xff08;Binary Search Tree&#xff0c;简称BST&#xff09;也被称为二叉搜索树或二叉查找树&#xff0c;是一种重要的二叉树结构&#xff0c;它具有以下性质&#xff1a; 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根节点的值&#xff1b;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

2024粤港澳青少年信息学创新大赛C++知识点汇总和真题训练

2024粤港澳青少年信息学创新大赛C知识点汇总和真题训练 知识汇总 真题训练 程序设计语言C是一种解释性语言。 A.正确 B.错误 Python是一种编译型语言。 A.正确 B.错误 误 RAM&#xff08;随机存取存储器&#xff09;是一种易失性存储设备。 A.正确 B.错误 Java…

单节锂电池充电芯片H4054无需外接检测电阻500mA电流7V输入

锂电池充电芯片的主要功能如下&#xff1a; 充电管理功能&#xff1a;充电芯片能够对锂电池进行智能化管理&#xff0c;根据电池的状态和需求&#xff0c;调节充电电流和电压&#xff0c;以实现快速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等不同的充电模式。通过合理控制充电过程&#xff0…

Selenium定位方法汇总及举例

天行健&#xff0c;君子以自强不息&#xff1b;地势坤&#xff0c;君子以厚德载物。 每个人都有惰性&#xff0c;但不断学习是好好生活的根本&#xff0c;共勉&#xff01; 文章均为学习整理笔记&#xff0c;分享记录为主&#xff0c;如有错误请指正&#xff0c;共同学习进步。…

头歌实践教学平台:CG1-v2.0-直线绘制

第1关&#xff1a;直线光栅化-DDA画线算法 一.任务描述 1.本关任务 (1)根据直线DDA算法补全line函数&#xff0c;其中直线斜率0<k<1&#xff1b; (2)当直线方程恰好经过P(x,y)和T(x,y1)的中点M时&#xff0c;统一选取直线上方的T点为显示的像素点。 2.输入 (1)直线两…

接口用例设计方法

一、单接口测试 例如&#xff1a;登录、获取天气等等 1、正向测试&#xff08;也就是正确测试&#xff0c;比如&#xff1a;登录成功&#xff09; 1.必填参数组合 P0 (正确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 2.必填非必填组合 1)全部参数组合 P1 2)其他参数组合 P2/P3 2、…

16【PS Aseprite 作图】图像从Aseprite传输到PS

【内容背景】Aseprite很适合做像素图&#xff0c;有一个“完美像素”的选项&#xff0c;就不用在PS里面慢慢修线&#xff0c;能够省事很多 【具体操作】 勾选完美像素 Aseprite里面的“完美像素”能够减少修线的步骤&#xff0c;在“作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勾选 导出 选择…

Java17 --- SpringCloud之Zipkin链路追踪

目录 一、下载zipkin及运行 二、在父工程中引入pom依赖 三、在子工程8001引入相关pom依赖 3.1、修改yml配置文件 3.2、测试代码 四、在子工程80引入相关pom依赖 4.1、修改yml配置文件 4.2、测试代码 五、测试结果 一、下载zipkin及运行 运行控制台访问地址&#xff1…

LLM大语言模型(十四):LangChain中Tool的不同定义方式,对prompt的影响

背景 ChatGLM3-6B的函数调用功能&#xff0c;和LangChain的Tool调用&#xff0c;在prompt上并没有对齐。 参考&#xff1a;LLM大语言模型&#xff08;十二&#xff09;&#xff1a;关于ChatGLM3-6B不兼容Langchain 的Function Call_error: valueerror: caught exception: unk…

AI编码工具-通义灵码功能实测(二)

AI编码工具-通义灵码功能实测&#xff08;二&#xff09; 通义灵码智能问答 在上一篇文章中&#xff1a;https://blog.csdn.net/csdn565973850/article/details/138563670?spm1001.2014.3001.5501 讲述了通义灵码的7大应用场景&#xff0c;这里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如何向Linux内核提交开源补丁?

2021年&#xff0c;我曾经在openEuler社区上看到一项改进Linux内核工具的需求&#xff0c;因此参与过Linux内核社区的开源贡献。贡献开源社区的流程都可以在内核社区文档中找到&#xff0c;但是&#xff0c;单独学习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xff0c;新手难以入门&#xff0c;因此…

springboot+vue+mybatis警情高发智能灯箱+PPT+论文+讲解+售后

时代在飞速进步&#xff0c;每个行业都在努力发展现在先进技术&#xff0c;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优势&#xff0c;警情高发智能灯箱当然不能排除在外。警情高发智能灯箱是在实际应用和软件工程的开发原理之上&#xff0c;运用微信开发者、java语言以及Spri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