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央视新闻,说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接近90%,流行毒株是奥密克戎BA.5.2,数字让我挺吃惊的:真有这么多人感染了?
如果是这样,我就属于那幸运的10%了,没有经历过刀片嗓,水泥鼻、发烧、头痛、浑身酸痛、咳嗽...... 马上要进入决赛圈了。
当然,在春节到来之际,也可能是“不幸的”10%。
因为别人能出去吃饭,看电影,逛商城,旅游,我只能小心地窝在家里了。
其实从疫情放开到现在,我也经常处于危险边缘。
尤其是去了七八次医院,那里人满为患,病毒载量应该很高。家里也出现了一位阳性人员,我照顾了两周。
现在想想,没有被感染,主要有三个原因:
1
防护到位
给大家看看我去医院时的行头:
1. N95口罩 + 外科口罩 ,之所以N95口罩外边再套一个外科口罩,主要是N95太稀缺了,也太贵了,让外科口罩保护它一下,尽量延长一下它宝贵的寿命。
2. 头套
3. 隔离面罩
4. 一次性手套
这四件套中除了N95口罩,别的都非常便宜,这套行头装备起来,和医院医生相比,就差一套蓝色的隔离服了。
当然,去超市买东西没有这么严谨,也就是N95口罩+外壳口罩。
关键点是从外边回到家中!
家里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门口一块儿地方属于污染区,所有的物品进来都要用酒精充分消毒。
人也不例外,从头到脚,仔细喷洒一遍。
做这件事挺费劲的,我尝试了四个工具:
1.小瓶 ,喷雾均匀,但就是太小
2.中瓶 ,效果最好,但是用起来最累
3. 大瓶, 喷出的酒精量大,不均匀,不是雾是水滴
4. “高科技” ,喷出去的水雾非常均匀。
这个喷雾枪是在新闻中偶然看到的,缺货,等了很久才到。
“高科技”最省事,但是喷自己有点儿麻烦,需要别人协助。
给这四位合个影,看看谁最帅:
喷完以后把外衣脱下,里边朝外,反着放。
摘口罩的时候也很小心,尽量不碰外露的正面,摘完后一定认认真真地洗手。
进入清洁区,一定要换衣服,确保出门一套,居家一套,严格分开。
家里人感染了,隔离在一个独立的房间,门口放一个小桌子,用它来传递生活用品、餐饮食品。
从隔离房间拿出来的东西一定认真用“高科技”喷枪仔细喷一遍,然后再处理。
2
在外边坚决不摘口罩
著名的软件工程著作《人月神话》中提到,软件开发有本质复杂性和偶然复杂性。
对应到防护新冠上来,我上面说的有点像偶然复杂性。
“本质复杂性”应该是:不让病毒进入呼吸道,在密闭空间内不能摘下口罩。
奥密克戎传播性实在太强,新冠刚刚放开的时候,大量上班族纷纷中招,我和很多人聊过,就是因为摘下了口罩,吃饭,喝水,在冬季密闭的办公室中,只要有一个人被感染,一大片就会倒下。
有人和我是类似的防护,就是有一次在外边吃东西摘了口罩,被感染了。
我在家办公,幸运地避开了这一点,再加上去超市,医院,菜市场,公园的时候严密防护,终于坚持到了现在。
3
运气
和我类似防护的也有被感染的,比我防护差的也有未感染的,这就和个人体质密切相关了,把它归结为运气吧。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分享一点儿抗疫的经验,还没阳的尽量坚持,阳过的在下一波中做好防护。
为什么要这么小心呢? 首先是不想忍受中招之后的各种痛苦,其次我觉得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还远远不足,比如最近一些研究说明新冠会对心肌造成损伤,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造成血栓......都说明新冠对人体的危害还没有充分掌握,所以尽可能地推迟感染吧。
做个小调查吧,看看码农翻身的读者中,有多少人进入了决赛圈,欢迎在留言中说说你的抗疫经验。
最后,预祝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这是年前的最后一篇了,我也要休息了,我们春节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