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看到Pure Storage公司的研发高级副总裁肖恩·罗斯马林(Shawn Rosemarin)的一个观点“由于DRAM的局限性,固态硬盘(SSD)的容量难以突破30TB”。
这个观点不是完全准确,实际上,Solidigm已经发布了最大容量61.44TB QLC SSD。
但是,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依然是业内在提升SSD容量中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
随着SSD容量的增长,存储映射表所需的DRAM成本也随之增加。假设采用1:1的L2P映射以及4KB的逻辑块大小,对于一个256GB的SSD,至少需要256MB的RAM来存放映射表。随着SSD容量达到64TB级别,按照这种比例计算,所需的RAM容量将会高达64GB,这对设备的成本控制等构成挑战。所以,也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控制映射表所需的DRAM。
第一个思路是在SSD内部想办法降低DRAM需求。一种方法就是增大映射比率或间接寻址单元(IU),不再采用1:1映射,而是采用n:1 L2P映射,其中n大于1。RAM占用量与n成反比,即多个逻辑块可以共享一个物理映射。
例如,若IU设置为16KB,则意味着每16KB的逻辑空间仅需要一个映射条目指向一个物理块。这样可以显著减少DRAM消耗,尤其是在大容量SSD上,避免因存储映射信息所需的DRAM资源过多而增加成本。
增大间接寻址单元IU虽然有助于降低DRAM需求,但也可能带来性能和耐久性方面的挑战。当主机发出的IO大小小于IU时,会发生读取-修改-写回(Read-Modify-Write, RMW)操作。这意味着即使只是更新一小部分数据,SSD也必须先读取整个物理块的内容,合并新的数据,然后将整个块重新写入闪存。这种情况下,原本只需要一次的小规模写入操作被放大成了整块物理区块的写入,这就是所谓的“写入放大效应”。
具体来说,假设SSD设置了一个16KB的IU,这意味着一个物理闪存块可以对应多个连续的4KB LBA。如果主机发出一个仅写入4KB的数据请求,且该请求起始位置不在IU的边界上,则SSD需要首先读取包含目标4KB区域的整个16KB物理块,将新的4KB数据合并到已读取的数据中,然后将整个更新后的16KB物理块重新写入NAND闪存。这个过程实际上执行了原本只需写入4KB数据量的四倍,即产生了4x的写入放大因子。
对于耐久性敏感的QLC NAND而言,这种写入放大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QLC NAND的每个单元可编程次数相对较少。每一次额外的写入都会加速NAND单元的老化,缩短整个SSD的使用寿命。
然而,随着IO尺寸增加至接近或大于16KB,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一旦IO大小等于或大于IU大小,那么这种IO就可以直接且完整地写入对应的物理块,无需进行额外的读取和合并操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尺寸IO对WAF的贡献就会明显降低,几乎不会产生额外的写入放大效应。
第二个思路:从Host软件层面接管SSD内部的FTL功能。比如Open-channel、ZNS SSD等。
在ZNS的场景下,不同应用按照Zone配置信息,相应存放业务数据。主要集中在顺序读写的workload场景。由于是Host管理数据的摆放和存取位置,会最大程度减少GC垃圾回收。
减少SSD的DRAM空间和去掉OP冗余空间,提升用户可用的容量。
二者具体的优劣对比:
扩展阅读:
-
为什么QLC NAND才是ZNS SSD最大的赢家?
-
字节跳动ZNS SSD应用案例解析
-
NVMe SSD:ZNS与FDP对决,你选谁?
小编每日撰文不易,如果您看完有所受益,欢迎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关注”并点击“分享”、“在看”,非常感谢!
精彩推荐:
-
固态存储是未来|浅析SSD架构的演进与创新技术
-
论文解读:NAND闪存中读电压和LDPC纠错码的高效设计
-
华为新发布磁电存储“王炸”,到底是什么?
-
关于SSD LDPC纠错能力的基础探究
-
存储系统如何规避数据静默错误?
-
PCIe P2P DMA全景解读
-
深度解读NVMe计算存储协议
-
对于超低延迟SSD,IO调度器已经过时了吗?
-
浅析CXL P2P DMA加速数据传输的原理
-
HDD回暖于2024,与SSD决战于2028
-
SSD固态硬盘的黄金原则:抱最高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
PCIe 6.0生态业内进展分析总结
-
为什么QLC NAND才是ZNS SSD最大的赢家?
-
SSD在AI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高速缓存到数据湖
-
浅析不同NAND架构的差异与影响
-
SSD基础架构与NAND IO并发问题探讨
-
字节跳动ZNS SSD应用案例解析
-
SSD数据在写入NAND之前为何要随机化?
-
深度剖析:DMA对PCIe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
-
NAND Vpass对读干扰和IO性能有什么影响?
-
HDD与QLC SSD深度对比:功耗与存储密度的终极较量
-
NVMe SSD:ZNS与FDP对决,你选谁?
-
如何通过优化Read-Retry机制降低SSD读延迟?
-
实战篇|浅析MPS对PCIe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浅析PCI配置空间
-
浅析PCIe系统性能
-
存储随笔《NVMe专题》大合集及PDF版正式发布!
如果您也想针对存储行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诚挚欢迎您的大作。
投稿邮箱:Memory_logger@163.com (投稿就有惊喜哦~)
《存储随笔》自媒体矩阵
更多存储随笔科普视频讲解,请移步B站账号:
如您有任何的建议与指正,敬请在文章底部留言,感谢您不吝指教!如有相关合作意向,请后台私信,小编会尽快给您取得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