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提交了《发挥产业互联网平台作用 打造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直效通道》提案,提出了产业互联网平台在整合供应链、资金、技术、资讯、培训、人才等各类资源的重要作用。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智能、互联的数字经济新生态。那么,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有何关系?有何异同?又如何赋能企业发展?企商在线CTO楼炜基于多年行业经验,对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异同点,以及如何共同赋能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楼炜 企商在线CTO
#1
何谓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从2006年开始设计研发SaaS(软件即服务,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至今,凡17年,笔者经历了云计算的萌芽期、快速爆发期、泡沫期,逐步走向成熟期。历经多年发展,此时再提云计算是否有明日黄花之感?其实不然,云只是更加沉淀,基础更加夯实,更为标准化,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在笔者看来,云计算始终秉承“IT即服务”的理念在演进、迭代发展,万变不离其宗:
1. 云计算是商业模式、服务是云计算的本质属性
云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AWS(Amazon Web Service)践行云服务之初就是将电商多余的资源(亦即现在所称的算力)作为服务按需供应给外部客户。按需供应、按使用量计量计费这些特征,与我们日常消费的水电燃气、乃至运营商的手机套餐(通话、流量、带宽及增值服务)是不是非常相似?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紧紧围绕智算超算中心、虚拟化/软件定义技术构建服务模式,并逐步成熟。
在云的演进过程中,平台级能力由于各类中间件、数据库的成熟形成aPaaS(应用平台即服务)、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的区分,各种业务系统/应用场景的共性抽象形成BPaaS(业务平台即服务)的概念。中间件即服务是PaaS(平台即服务,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统一支付流程是PaaS,统一建模服务也是PaaS,数据分析服务还是PaaS。云的三层中,PaaS最容易混淆、最不清晰,构成的业务和技术层次最多,但未来发展的可能也最大。
而SaaS是软件即服务的商业模式,以租代售、按需使用及付费、多租户。比较中美两国,美国SaaS体量最大,IaaS其次、PaaS最小,中国IaaS最大,SaaS其次、PaaS最小。中国SaaS诟病甚多,本文不展开论述,当前主要还是集中在OA、CRM、HR等成熟领域。
至此,IaaS基本成熟、更标准化,PaaS承上启下、更复杂更具想象空间,SaaS当前就是具备多租户特征的商业软件服务模式。服务是云计算的本质属性,云服务的设计和拓展是未来云计算的发展途径。
2. 云计算是产业需求与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必然
云出现之前,产业无需求、需求无法满足,硬件采集不了、存不下、算不了,软件不成熟、不系统,三者相互制衡。
信息化发展阶段,聚焦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建设,无大量的数据沉淀;硬件传感器发展滞后、无法采集大量数据,存储容量不足,算力不足;并行计算和虚拟化发展割裂,各种算法、调度滞后。
直至三者协调发展,业务和管理系统建设成熟、数据大量沉淀、大量数据分析及产业升级需求诞生、算力硬件迭代升级、软件理论成熟共同推动了云计算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3. 云计算是技术体系的集大成
云是对前后几十年技术体系的系统化梳理,自底向上覆盖多个层次:
1) 以风火水电+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平台)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云计算的底座
2) 以虚拟化、软件定义为代表的IaaS是云计算通用、相对成熟部分
3) 以OS、中间件、数据库、各类引擎,建模/低代码、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字孪生,Serverless(无服务器,云计算的一类服务)等构成的PaaS是云计算长成参天大树的未来
4) 以多租户、服务化和上云迁移为代表的SaaS是云计算的产业场景化
5) 以CMP+MSP(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服务)为代表的云管理和服务平台是云计算的控制和管理中心
4. 云计算是对产业、场景、技术、运营运维和生态的综合考验
如上文所述,正因云计算是综合的商业模式、产业需求和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集大成的技术体系,其实对产业、场景、技术、运营运维和生态的综合考验。
只有对产业和业务场景深刻理解,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完备的运营运维和安全保障,成熟的生态上下游协同体系才能选好、建好、用好云。
5. 云计算是体、数智为用
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基座。笔者在多个场合言及,借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未来数字化转型应当以云为体、数智为用。数字化转型是顶层设计,是产业、业务、技术、组织、流程、人才的综合规划,数字化转型需要以云计算为体系和基座,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IT技术综合运用解决系统化问题。
云计算作为根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为云服务是枝干,“云+大物智移链”是根本大道。
#2
何谓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以互联网的形态、模式协调产业链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由于英文都叫Industrial Internet,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常常被混淆。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智能制造2025其实质核心均是提升各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根据艾瑞&清华产业互联网课题研究组推算,在2020-2024年间,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每年7000亿到1万亿元(共计3.96万亿元)的GDP增量,产业互联网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比例将从 11.5%增长到 14.2%,其贡献水平显著提升。
在笔者看来,产业互联网(或者广义的工业互联网)应当带动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融合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并不仅指上文提及的IT技术),实现串起产业链、能力链、生态链、数据链、价值链的目的。以笔者曾参与的国家能源工业互联网为例,不仅覆盖从发电到输配电再到消费和交易的能源电力环节,还构筑安全生成、电力设备运行优化、能源高效利用智能应用、电力辅助交易决策等重点场景及能力,汇聚产业内优势生态上下游企业、打通从生产到消费的数据链条,构建有价值的智慧应用体系——而这一切需要产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基础底座+数字化技术支撑。
未来产业互联网将持续获得政策大力推动、实现井喷式发展。其通过数字链串联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部环节,支撑政府决策和调度,有效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推动产业链条的高效协同,优化各个产业的生产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3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之同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底层技术支撑、平台级能力构建、产业互联网服务形态、运营运维及安全管理体系、生态协同等方面有众多相似之处。
1. 云计算是实现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手段
云计算是实现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底层依赖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IaaS为代表的基础技术高度统一。云计算提供了弹性的计算能力,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用户的需求进行快速扩容和缩减,这使得应用能够更好地应对高峰期的流量压力,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服务的可用性。同时,云计算的大规模集中管理也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产业成本。
云计算为产业互联网提供了更高效、灵活和可靠的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拓展了应用领域。通过云计算,不同产业企业可以快速部署新的应用和服务,降低了开发和运维成本,推动了创新和发展。
2.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平台级能力的设计理念、实现方式异曲同工
产业互联网在平台级能力的规划、设计和承载方式上往往采用通用PaaS层能力,尤其是aPaaS和iPaaS,而在BPaaS和DaaS的设计上与产业共性深度结合。
3. 产业互联网提供服务往往依赖SaaS
以笔者分析,产业互联网提供三种模式的服务:SaaS为主、解决方案驱动、平台+重点场景整体化交付。其中第一类即云计算的SaaS形态。
4.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平台的运营运维及安全管控体系方面相互借鉴
云计算的运营业务及安全管控的体系、组织、流程和规范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包括运营商BOSS系统在内的各类行业标准、规范、流程等。而产业互联网平台毫无疑问可以吸取云相关的成熟经验。
5. 云计算加速了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升级
基于云计算,平台型企业能够以中心化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为产业互联网中的每一个节点输出数字化能力,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从产业基础设施上进行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此外,云计算还提供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持,拓展了产业重点应用体系建设方式。
6. 云计算的服务生态和产业互联网的场景化应用生态有其共性
产业互联网在生态体系构建、生态营销、服务化运营等多方面与公有云类似。
#4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之异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行业属性、产业与技术、生态链等方面颇有不同。
1. 产业互联网姓“产业”、云计算姓“数字技术”
云计算是将数字技术作为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而产业互联网姓“产业”。云计算可以理解“N+云”,其中的N就是产业,以期实现产业的云化;产业互联网可以解释为“产业+”,加号后面的就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商业模式。
2.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划分方式不同
云计算一般分为纵向的IaaS、PaaS和SaaS,以及消费方式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而产业互联网以不同产业划分、并注重产业之间的协同。
3.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生态链构建方面侧重点不同
云计算的生态构建更注重技术上的全栈(除公有云SaaS的产业覆盖外)、数字技术供应商的版图、门类,产业互联网更着重产业内宏观决策和分析,从生产到消费、重点通用场景的覆盖,产业内数据价值的有效利用,行业龙头企业、杀手应用的构建等等。
#5
写在最后
窃以为把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混为一谈不足取,然而把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割裂又失之狭隘,两者应当相辅相成、存乎一心综合运用。事实上,在构建产业互联网过程中,利用“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数字化技术,并将之云化后系统解决生产、协同、安全、经营管理等问题,实现智能算力、平台、软件服务与实体经济应用场景相融合,构建智能产业生态链,是切实落实李强总理“人工智能+”的必然路径。
企商在线是国内早期开展云计算业务的公司,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提供AI 智算超算、大模型解决方案、云计算的融合服务,积极携手上下游企业,构建人工智能算力产业生态,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