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也是西汉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此案导致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自杀,数万人头落地,几十万人被牵连。
一、巫蛊之术的由来
《汉书》记载,巫蛊之术起源自胡巫,战国时期由匈奴传入中土。传说中巫蛊术施行的办法非常多,作用也很强。尤其是近三四十年来,武侠小说的流行,更是将巫蛊之术吹得神乎其神。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整个国家都陷入了长时期的混战,战争涉及到了周边的小国家,就是所谓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战争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促使了各民族间的迁徙与融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巫蛊术传入了中国,并迅速流传到全国范围。到了西汉初年,巫蛊术达到了鼎盛时期,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都对巫蛊术深信不疑。
巫蛊术刚传入中土时,只有“巫”和“蛊”两种,“巫”术主要是用桐木制作一个人形木偶,在木偶上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然后由施术人施以法术或诅咒,最后将木偶埋放于被诅咒者的住处附近。当时的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被诅咒者的灵魂,从而达到控制或者伤害被诅咒者的目的。
“蛊”的本意是一种毒虫,看字形就知道,“虫”放在“器皿”里,传说将多种毒虫都放在一起,让这些毒虫互相打斗、残杀、吞噬,最后剩下的那一只毒虫就是“蛊”,“蛊”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害人。古代人们把“巫”和“蛊”统称为“巫蛊术”。
巫蛊术最初是用来治病救人、驱邪避祸,甚至求神灵保祐的,但后来有人开始利用普通人对巫蛊术的敬畏来骗财谋利。为了骗到更多的人,巫蛊术被包装得越来越神秘,最后演变成一种害人的方法,并逐渐成为了官场斗争中的一种手段。
为防止有人利用巫蛊术害人,历代朝廷对施行巫蛊之术都进行严厉的打击,西汉规定饲养蛊虫并致人死亡的,将处以极刑,家人流放。唐代规定饲养蛊虫者流放,如已成虫,则处以极刑。
虽然历朝历代对利用巫蛊术害人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但仍然不断有人偷偷施行巫蛊术。汉武帝时期,发生了多起利用巫蛊术害人的案件。
第一起巫蛊案发生在公元前130年,皇后陈阿娇由于嫉妒卫子夫受宠,找人对卫子夫施以“媚道”,结果被武帝发觉。武帝大怒之下,命御史张汤彻查此案,结果追查出是楚服等人受皇后陈阿娇所托,对卫子夫施巫蛊术,意图使汉武帝和卫子夫反目成仇。
“媚道”案发后,巫者楚服被斩首,与此案有牵连而被诛杀者达三百多人。皇后陈阿娇作为始作俑者,被废去皇后之位,卫子夫因祸得福,被立为皇后。
史书记载“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第二起巫蛊案发生在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私自动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公孙贺于是向汉武帝主动请缨,要求去抓捕当时著名的大盗朱安世,为公孙敬声赎罪。
要说这公孙贺能耐也真不小,他居然将朱安世抓住了。朱安世入狱后,向汉武帝写了一份供词,说是丞相公孙贺的公子公孙敬声和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还说公孙父子利用巫蛊术企图谋杀皇帝。
汉武帝年老多疑,于是下令彻查,没想到居然真的在宫中挖出了用来行巫蛊之术的木偶。这下公孙父子有嘴说不清,汉武帝震怒之下,下令诛杀公孙家族。涉案者牵连甚众,连汉武帝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和卫青的儿子卫伉也一并被杀。
这一起巫蛊案最终成为了西汉“巫蛊之祸”的导火索。
二、巫蛊之祸
公元前91年,汉武帝疑心有人利用巫蛊之术谋害自己,于是命令宠臣江充进行严查。江充趁机与太监苏文等人勾结,利用汉武帝的疑心,一手炮制了这一大案。
“巫蛊之祸”案历时两年,最终导致皇后卫子夫自杀,太子刘据被迫起兵造反,兵败后自缢身亡。案件涉及到了全国范围,数万人头落地,被牵连者达数十万人。
(一)一个梦引发大案
第二次巫蛊之案后,汉武帝已年近七旬,身体多病。再加上在第二次巫蛊之案中杀了自己两个女儿,难免就经常疑神疑鬼。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次汉武帝午睡,梦见宫里到处都是小木偶人,手持棍棒追杀他。
巫蛊之祸的始作俑者——汉武帝
从梦里醒来后,汉武帝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思来想去,他认为是有人行巫蛊术企图谋杀自己。就叫来江充询问此事。
江充,原名江齐,邯郸人,巫医出身。因为犯罪被赵王世子追捕,就逃到了长安。江齐逃到长安后,改名江充,并逐步成为了汉武帝身边宠臣。
江充自得宠于武帝后,嚣张跋扈,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江充随汉武帝出巡,在路上碰到太子刘据的家丁驾着马车驰骋,江充认为家丁冲撞了圣驾,就下令扣押了马车和家丁。刘据闻讯后,找到江充,希望能放自己的家丁一马,但江充自恃武帝宠幸,执意不允。此举虽得罪了太子,但却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认可。
汉武帝此时年老体衰,江充早就担心汉武帝驾崩后被众人报复,此时见武帝询问巫蛊之事,他便趁机说是有人行巫蛊术谋害皇帝。汉武帝听后果然大怒,委托江充全权负责查办此案,江充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巫蛊”专案组组长。
大权在握的江充借此开始实施他铲除异己的计划,他组织一帮巫师作为专案组成员,然后选定需要整治的人员名单,太子刘据赫然就在名单之列。同时安排人制作了大批木偶人,按照名单一家家的开始,把木偶人埋在这些人家附近。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江充率领手下的一帮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偶,发现一个就作为物证逮捕附近所有人。短短几天,被江充认为有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全部被关进了大牢。
光抓了人是不够的,要想结案不光要有物证,还要有口供才行,为了取得口供,江充不惜动用酷刑进行逼供,连早已被禁止的炮烙之刑都成了江充逼供的证据。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在江充的大刑下,被抓的人只能胡乱招供,认识的人全部被当成了巫蛊案的同党,被抓的人由一家扩大到一族,由一族扩大到一乡,只要被抓进去就被江充扣上一顶利用巫蛊术诅咒皇帝的罪名。
诅咒皇帝是死罪,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数万人死在了江充的手下。
在江充的刻意安排下,巫蛊案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全国。一些平时有意见的人开始互相举报对方施行巫蛊术,老百姓出门都不敢打招呼,走路都不敢到有桐树的地方,西汉王朝顿时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之中。
(二)太子刘据被牵连
江充兴起大狱,目的是想从这些人嘴里逼出太子刘据行巫蛊术的证据。但太子毕竟是太子,江充逼供多时,也没有人敢往太子身上泼脏水。无奈之下,江充自己动手了。
江充指使胡人巫师檀何向汉武帝上书,称“宫中有蛊气”,于是汉武帝派江充进宫搜寻巫蛊,自己到甘泉宫避暑去了。
得了圣旨的江充带人直至宫禁深处,将宫中翻了个底朝天,顺利地在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宫中挖出了一堆木偶。
栽赃成功的江充得意忘形,他对太子说:“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意思是在太子宫中找出的木偶最多,还有写在丝帛上的文字,内容大逆不道,应当奏闻陛下。
太子刘据此时方知自己被江充陷害,他迅速命人找来了自己的老师石德商量对策。石德认为当前形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武帝已完全被江充蒙蔽,如果向武帝解释说木偶是江充栽赃,武帝必然不信;二是武帝已经死于江充之手,所以江充才如此肆无忌惮。不管哪一种情形,都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江充再说。
刘据自7岁当太子,到现在已经31年了,本性善良的他第一反应是拒绝了老师的建议,出宫去找武帝请罪并澄清事实。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受他控制,江充此时已控制了皇宫,刘据根本没有见到武帝的机会。
被逼上绝路的太子终于决定听从老师的意见,公元前91年7月初9日,刘据派人冒充皇帝使者,以谋反的名义下令逮捕了江充等人。汉武帝派来协助江充的韩说怀疑使者有诈,不肯接受诏书,被刘据手下一刀砍死。江充跪在刘据面前求饶,被刘据一刀斩杀,跟随江充进宫搜查的巫婆神棍被全部烧死。
杀死江充等人后,刘据派人通知皇后卫子夫,紧急调用京城的部队,分发武器,下令全城戒严,搜捕江充党羽。丞相刘屈氂见此情形,也派兵前来阻拦刘据。
这个刘屈氂就是在第二次巫蛊案中把公孙贺拉下来后上台的,和江充沆瀣一气,属于巫蛊案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让刘据控制局面,结果双方士兵就起了冲突,京城一片大乱。躲过刘据抓捕的苏文和丞相刘屈氂借着混乱之际跑出了长安。
苏文一路跑到甘泉宫,找到汉武帝,痛哭流涕的告状,说太子谋反。
汉武帝自30年前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在刘据身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并不相信苏文的一面之词,认为太子只是害怕,再加上痛恨江充,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为核实事实,他派人去召刘据前来甘泉宫,让他当面澄清。
事情坏在了这个使者身上,这个浑蛋使者也不知道是害怕,还是他压根就是江充的人,反正他到长安城外转了一圈,连城也没有进,就返回去向汉武帝报告“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汉武帝一听太子刘据真的造反,顿时大怒,下令出兵清剿。事情终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三)长安城血流成河
汉武帝大怒之下,下令围攻长安,要求“捕斩反者,自有赏罚。”并自己亲自前去督战。
刘据此时已毫无退路,只能一战到底了。他也向百官发出了太子令“帝在甘泉病困,疑有变;奸臣欲作乱”。
父子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开始调兵遣将,汉武帝要求京城附近各县的军队和中下级官员,全部由丞相刘屈氂调动。刘据释放了长安城里的所有囚犯作为守城部队,同时征召城内百姓协助守城。刘据平时待人亲善,对百姓非常宽厚,再加上刘据以皇帝名义下令,长安城中百姓纷纷响应,很快组织起了四五万人的队伍。
战斗一连打了几天,双方将士死亡达数万人之多,长安城内血流成河,刘据兵力损失惨重。而此时太子造反的谣言已经在长安城里传播开来,导致刘据队伍军心不稳,刘据的失败已成定局。
公元前91年7月17日,战败的刘据弃城出逃,看守城门的将领田仁不敢阻拦,刘据得以出城,长安战乱得以初步平息。
战乱一平,汉武帝开始秋后算账,他派刘长去收缴皇后卫子夫的印玺。卫子夫是西汉初年有名的贤良皇后,晚年汉武帝倒行逆施、迷信神仙之术、擅杀大臣(光丞相就杀了七个),卫子夫也年老色衰,早就对汉武帝失望了。本来卫子夫将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刘据身上,现在刘据兵败逃亡,她心灰意冷。等刘长等人来到皇后宫中时,看到的只有一具早已冰冷的尸体。
皇后死后,汉武帝仍不罢休,下令将追随太子的军队、太子的门客全部以谋反罪予以灭族。放刘据出城的城门官等人被腰斩。京城内的百姓还在战乱的阴影中惊魂未定,就又陷入惊恐之中。
刘据等人逃出城后,在京城附近山里一个农户家里躲了起来。过了几日,太子打听到自己的一个朋友住在不远的湖县,就派人去寻找这个朋友,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但刘据失望了,得到信息到来的不是他的朋友,而是前来抓捕他的官兵。
公元前91年8月,汉武帝太子刘据不愿落入前来抓捕的官兵之手,自缢身亡。
刘据死后,他的妻子、儿女全部被处死,只有刚出生两个月的孙子刘询因年龄太小,没有被判死刑,被投入到了长安监狱中。18年后,刘询被霍光立为皇帝,史称汉宣帝。
巫蛊之祸对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严重打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阶段,动摇了西汉王朝的执政基础,成为了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代表事件。
(四)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巫蛊之祸”中,大部分朝廷官员都认为太子刘据是被冤枉的,但汉武帝正在盛怒之下,没有一个官员敢站出来为太子喊冤。
就在这样的恐怖气氛下,一个西汉最基层的官员站了出来。壶关三老令狐茂。令狐茂,山西壶关人,官居三老(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科级干部),是西汉官制里面最基层的官员。
令狐茂向汉武帝上了一份《诉太子冤书》,大胆指责汉武帝无端怀疑太子,放纵江充欺凌太子,才导致太子奋起反抗。认为太子杀死江充不仅无罪,而且有功,要求汉武帝马上停止对太子的追捕。
汉武帝接到令狐茂的上书后,内心还是有所感悟,于是下令停止对太子的追捕,并召太子回京。但一切都来不及了,诏书还没有发出,汉武帝就已经收到了太子的死讯。
汉武帝为了培养接班人,精心教育太子几十年,现在太子刘据一死,汉武帝几十年心血付诸东流。
公元前90年,巫蛊案经过一年多的审查,发现其中涉及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冤枉的。同时经过一年的冷静期后,汉武帝终于想清楚了巫蛊案的细节,知道了太子的冤情。正好在此时,又有一个令狐茂式的人物出现了。
守卫汉高祖祭庙的郎官田千秋上奏章为刘据鸣冤,说:“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汉武帝正好就此下了台阶,立即就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几个月后又改任丞相,封富民侯。
知道了巫蛊之祸真相的汉武帝对太子刘据之死充满了悲愤之情,在查清真相后,汉武帝对江充的痛恨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江充早已经被刘据杀死,满腔怒气无处发泄的汉武帝破天荒地恢复了在汉文帝时期已经被废除的连坐之法。
汉武帝下令诛杀江充三族,模仿刘据处置巫婆神棍的方法,把与江充勾结的太监苏文绑在桥上架火烤死。逼死太子刘据的湖县县令被满门抄斩,参与抓捕太子的人员全部被砍头。幕后推手前丞相刘屈氂被腰斩,家人全部被诛杀,其他参与谋害太子的各级官员如马通等人最终也全部被汉武帝诛杀。
汉武帝怜惜刘据无辜遭害,便特修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台”,以寄托自己思子之情。归来望思台建成之日,武帝嚎啕大哭,现场人员无不落泪。
结 尾
公元前74年,刘据的孙子刘询即位,史称汉宣帝。刘询当皇帝的第二年,颁布诏书:“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谥刘据曰“戾”,所以后世称刘据为“戾太子”。
唐代诗人许浑读《戾太子传》后,写诗感叹:
《读戾太子传》
唐•许浑
佞臣巫蛊已相疑,
身没湖边筑望思。
今日更归何处是,
年年芳草上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