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1. 哲学基本问题
-
从何者为第一性,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从是否具有同一性,分为可知论(有同一性)和不可知论(无同一性)
-
辩证法: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2. 世界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
-
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即: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人类社会的基础:实践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 决定性因素是 实践
意识最重要的作用是 创造性
只有人才有意识(易错)
3.唯物辩证法
-
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观点
-
概念 方法论 原因和结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必然和偶然 把握机遇 可能和现实 现象和本质 内容和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看事情看两面,求同存异,批判继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反向思维,逆向思考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 两点论和重点论 质量互变定律 适度原则,底线思维
-
现实中是否有依据,区分可能可不可能。
现实中是否有充分依据,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
-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
真象:从正面表达事物的本质
假象:从侧面歪曲地表达事物的本质
错觉:错误的感觉,不是实际存在的
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存在的,没有错误和正确。“正确的真象,错误的假象” ×
-
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认识论
- 实践
本质特性:客观实在性
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易错)
任何人都能成为实践主体 ×
物质生产实践(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谬误是错的,不能和真理的相对性等价。
5. 唯物史观
-
生产力 = 生产资料+劳动者
生产资料 =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
-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表示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
非社会意识形态:与阶级无关的内容:心理学,自然科学
-
经济基础(骨骼系统):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血肉系统):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组织,制度和设施。
- 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区别和联系
-
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
人与人的区别: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民群众和剥削阶级没有必然联系,剥削阶级也可能是人民群众,因为剥削阶级也可能起到推动作用。
政治经济学
1.简单商品经济时期
-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应人与自然地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反应人与人的关系。
-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
-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发达商品经济
- 劳动者出售的是自己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本人,家属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 物的价值要转移,人的价值要创造;具体劳动锁定物,抽象劳动锁定人。
-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剩余价值=增值
- 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转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
- 可变资本: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 固定资本:擀面杖
- 流动资本:面粉
-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
工资表现为 “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可能性: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