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模式
行为模式:这类模式负责对象间的高效沟通和职责委派。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 它在超类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框架, 允许子类在不修改结构的情况下重写算法的特定步骤。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将算法中的特定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从而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允许子类重新定义算法的特定部分。
核心组成:
- 抽象类(Abstract Class):定义模板方法和一系列抽象操作,其中模板方法定义了算法的基本流程,包括调用一系列抽象方法,这些方法由子类实现。
- 具体类(Concrete Class):继承抽象类并实现其中的抽象方法,完成算法的具体实现。
应用场景:
- 安卓开发:模板方法模式在Android开发中经常被用来实现Activity和Fragment的生命周期方法。这些生命周期方法(如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是由Android框架预先定义好的,开发者可以通过重写这些方法来定制应用的行为。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定制初始化操作
}
// 其他生命周期方法也可以被重写
}
- 数据处理项目:在处理多个数据源,特别是当每个数据源的处理流程相似但又有差异时,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一个公共的处理流程,而将差异部分留给子类去实现。
public abstract class DataSourceProcessor {
// 模板方法定义了数据处理流程
public final void processData() {
fetchData();
processDataLogic();
storeData();
}
// 抽象方法,子类实现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fetchData();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processDataLogic();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storeData();
}
优点:
- 提供算法框架,允许子类重写特定部分而无需改变整体结构。
- 在不改变接口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步骤。
- 避免代码重复,提高代码复用性。
缺点:
- 每个不同实现需要创建一个子类,增加系统复杂度。
- 算法骨架难以改变,修改抽象类可能影响所有子类。
通过模板方法模式,开发者能够在遵循开闭原则的基础上,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降低代码重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