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数
“自然数的抽象与内在属性:图7中的纯粹五性”
“自然”是数学家对我们所熟悉的1,2,3,4这样的数字所赋予的称呼。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学对象,但它们似乎并没有引导我们去抽象地思考。毕竟,单单一个数字5能做些什么呢?它不可能像个棋子一样走来走去。它所具有的似乎是一种内在的属性——某种纯粹的“五性”,当我们观察图7这样的图片时就能立即从中提炼出这样的性质。
“数的抽象与模式识别:图8中的纯粹性与总数计算”
然而,当我们考虑更大的数时,其中的纯粹性就变少了。图8向我们表示了7,12和47这几个数。可能有部分人能够立刻把握第一张图中的“七性”,但大多数人可能会在一瞬间有这样的思考:“外围的点形成了一个六边形,再加上中心的一个得到6+1=7。”类似地,12可能会被考虑为3X4或2X6。至于47,和别的数字比起来,比方和46相比,一组这个数量的物体就峡乏特别之处。如果这组物体以某种模式排列起来,例如排成少两个点的7X7的阵列,那么我们的知识就可以通过7X7-2=49-2=47迅速地得出总数一共有多少。如若不然,我们就只能去一个个地数,这时我们则是将47视为46之后的那个数,而46又是45之后的那个数,依此类推。
“数字的关联与数系中的作用:超越独立客体的数的理解”
也就是说,当数字变得还不算太大时,我们就已经不再将其视作一些独立的客体了,而开始通过它们的内在属性。它们与其他数字的关联,以及它们在数系中的作用来理解。这也就是我之前说数能“做”什么所要表达的意思。
“数字与算术规则的共同构成:将数字视作计数子的抽象方法”
如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的,数的概念与加法、乘法这样的算术运算紧密相连。比方说,如果没有算术的概念,对1 000 000 017这样的数的意义就只能有很模糊的把握。一个数系并不仅仅是一堆数字,而是由数字及算术规则共同构成的。我们还可以这样来总结这种抽象方法:考虑规则,而不是考虑数字本身。按这种观点,数字就可以被当作某种游戏中的记号(或许应该被称为计数子)。
“推理与分解法:确证38×263=9994的算术过程”
为了对其中的规则有一些了解,让我们来考察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如果我们要确证38×263=9994,应当做什么?多数人可能会用计算器来检查,但要是因故无法这样检查呢?他们可能会作如下的推理。
38
×
263
=
30
×
263
+
8
×
263
38×263 =30×263+8×263
38×263=30×263+8×263
=
30
×
200
+
30
×
60
+
30
×
3
+
8
×
200
+
8
×
60
+
8
×
3
=30×200+30×60+30×3+8×200+8×60+8×3
=30×200+30×60+30×3+8×200+8×60+8×3
=
6000
+
1800
+
90
+
1600
+
480
+
24
=6000+1800+90+1600+480+24
=6000+1800+90+1600+480+24
=
9400
+
570
+
24
= 9400+570+24
=9400+570+24
=
9994
=9994
=9994
“推理和定义的应用:为什么相信30×200=6000的推理过程和结果”
为什么上述几步看起来是如此地天经地义呢?比方说,为什么我们会不假思索地相信30× 200=6000?330的定义是3×10,200的定义是2×(10X10),所以我们可以充分相信30X200=(3×10) × (2X(10X10))。但为什么是6000呢?
“乘法的性质和规律:关于乘法的事实和多个数相乘的括号规则”
一般没人会去问这种问题,不过既然有人间了,我们可能会说:
(
3
X
10
)
X
(
2
X
(
10
X
10
)
)
=
(
3
X
2
)
X
(
10
X
10
X
10
)
=
(3X10) X(2X (10X10) ) = (3X2) X (10X10X10) =
(3X10)X(2X(10X10))=(3X2)X(10X10X10)=
6
×
1000
=
6000
6×1000 = 6000
6×1000=6000
我们并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利用了关于乘法的两个熟知事实:其一,两数相乘时谁先谁后并没有关系;其二,多个数相乘时无论怎样加括号都没有区别。例如,7×8=8X7以及(31×34)×35=31X(34X35)。第二个例子中,中间结果肯定会受到括号位置的影响,但我们知道最终结果是相同的。
“常用的加法和乘法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单位元和分配律”
这两条规则被称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下面我将列出若干条加法和乘法中常用的规则,也包括上述两条。
A1 加法交换律:对任意两个数a和b,有a+b=b+a。
A2加法结合律:对任意三个数a、b和c,有a+(b+c)=(a+b)+C。
M1乘法交换律:对任意两个数a和b,有ab=ba。
M2乘法结合律:对任意三个数a、b和c,有a(bc)=(ab)c。
M3 1是乘法单位元:对任意数a,有1a=a。
D 分配律:对任意三个数a、b和c,有(a+b)c=ac+bc。
“数学规则在思考中的重要性:理解3x2=6的图像化解析”
我列出这些规则并非试图告诉你这些规则本身多么有意思,而是想请你关注它们在我们的思考中所扮演的角色——即便是在相当简单的数学陈述中。我们对3X2=6的信心大概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图像:
∗
∗
∗
*{\quad}*{\quad}*
∗∗∗
∗
∗
∗
*{\quad}*{\quad}*
∗∗∗
“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探索复杂数学问题中的信任与结果”
这样一来,要直接论证38×263=9994就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们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这一稍显复杂的事实,其中就要利用到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如果的确遵守了这些规则,我们就会相信最后的结果。而且,虽然绝不可能对9994个物体有视觉上的感知,我们也相信结果是正确的。
总结
在数学中,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学对象,它们具有一种内在的属性,例如纯粹的"五性",可以通过对数字的观察进行提炼。然而,随着数字变得更大,纯粹性减少,我们开始关注数字之间的关联和它们在数系中的作用。数字与算术规则紧密相连,数系由数字和算术规则共同构成。推理和定义的应用使我们能够解决复杂的算术问题,例如推导出38×263=9994的过程。乘法的性质和规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解决问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这些规则,我们可以建立信任并得出正确的结果,即使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大量物体的数量。根据上面内容得出结论,数学规则在我们的思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数学问题和推导数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