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专栏来自于汤国安教授《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实验操作100例》一书
实验平台:ArcGIS 10.6
实验数据:请访问实验1(传送门)
基础编辑篇--实验26 创建多分辨率DEM
目录
一、实验背景
二、实验数据
三、实验步骤
方法一:由TIN生成DEM数据
(1)栅格转高程点
(2)创建TIN数据
(3)生成DEM数据
方法二:生成多分率的DEM数据
一、实验背景
栅格数据的分辨率特点决定了在生产栅格数据时,需要设定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值。高分辨率具有更丰富的信息量,基于已有的高分辨率栅格数据,能够运用算法生产有效的低分辨率栅格数据,满足分析要求。对于DEM数据,其连续的值域特征,更适合基于高分辨率DEM生成多分辨率的DEM数据。
本实验讲述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高分辨率DEM数据生成低分辨率DEM数据的方法,通过特定的DEM生成算法,保证生成的多分辨率 DEM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读者通过实验练习,应能够对栅格数据的分辨率特点具有较好的认识,掌握快速生成多分辨率栅格数据的方法。另外,重采样是生成多分辨率栅格数据最快捷的方法,这里由于实验需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二、实验数据
图层名称 | 格式 | 坐标系 | 说明 |
dem | GRID栅格 | Krasovsky_1940_Transverse_Mercator | 用于实验的原始数据 |
直接双击文件Ex26.mxd即可打开
三、实验步骤
方法一:由TIN生成DEM数据
(1)栅格转高程点
在ArcToolbox中,打开【Conversion】→【From Raster】→【Raster to Point】对话框,【Input raster】设置为“dem”,【Field】设置为“Value”,【Output points features 】设置为“points.shp”;点击【OK】,得到高程点数据。打开属性表,可查看到字段“grid_code”,该字段值表示该点处的高程值。
(2)创建TIN数据
打开【3D Analyst Tools】→【Data Management】→【TIN】→【Create TIN】对话框,【Output TIN】设置为“tin”,通过导入DEM图层的空间参考信息来设置【Coordinate System】项参数,【Input Feature Class】设置为“points”,【height_field】字段设置为“grid_code”,其余参数默认;点击【OK】,得到高程点构建的TIN数据。
(3)生成DEM数据
建好的TIN数据可以转换成不同分辨率的DEM数据。打开【3D Analyst Tools】→【Conversion】→【From TIN】→【TIN to Raster】对话框,【 Input TIN】设置为“tin”,【Output Raster】设置为“dem30”,【Sampling Distance】设置为“CELLSIZE 30”,其余参数默认;点击【OK】,得到30m分辨率的DEM数据。更改分辨率参数为1m,得到1m分辨率的DEM数据。注:采样距离选项中设置了生成的DEM数据分辨率。
方法二:生成多分率的DEM数据
在ArcToolbox中,打开【Data Management Tools】→【Raster】→【Raster Processing】→【Resample】对话框,【Input Raster】设置为“dem”,【Output Raster Dataset】设置为“dem30”,【Output Cell Size】设置为“30”,【Resampling Technique】选择“NEAREST(最临近分配法)”;点击【OK】,得到30m分辨率的 DEM数据。设置【Output Cell Size】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