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思维
为什么你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看文献却没有收获?那是因为你漫无目的的看文献,能有什么收获?所以我们要带着两个问题有目的的阅读文献。这个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给自己找创新思路。同时在看摘要的时候你问自己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献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如果是你不在意的问题,那么立马换文献。因为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想法。如果是你关心得问题,那么你就要问自己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献有没有大的创新点? 如果是小创新甚至是无创新,那么就要立马换文献。因为现在的论文真的是太多了,如果遇到一篇就看,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如果有大的创新点,那么你就要详细了解创新点到底在哪里,它的优点和缺点又是什么呢? 要是你能在这个创新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它的缺点,这不就是你的文章吗?
不管你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创新点,你都要做一个深度思考,作者到底是如何得到这个创新思路的? 因为文献只提出了创新点,但它并没有说明创新思路的源头,这需要我们从文献寻找蛛丝马迹,一般概率最大的部分是引言,因为引言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到要提的创新点。 总之,作者思考问题的思维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可以读懂这个思维,那个对于未来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做研究都会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文献分类
1. 综述类文献 review article
- 领域里面的大牛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个方向进行一种系统的阐述
1. review article
把这个领域进行一个全面的阐述2. prospective
往往领域里面的大牛对未来,这个领域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做一个展望3. 会议
一个会议往往有一个文章,把整个会议的情况給大家做一个介绍
2. 研究类文章 research article
在计算机领域中,往往包含标题,摘要,导言,方法,实验,相关工作,结论
1.title
2.abstract
3.introduction
4.method
5.experiments
6.related work
7.conclusion
3. 方法学的文章
专门介绍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往往能推动我们这个领域的进步
二、开展新课题应该如何入手文献?
- 将整个过程比作一个森林,我们需要去找到森林中的某颗树甚至树上的叶子,树根等作研究
1. 第一部分 找到森林 (综述类文章的阅读)
- 需要先开始阅读综述的文章 找到自己的大的领域
- 了解:领域怎么来的?领域发生发展的状况?
- 搜索形式: 关键词 进展/综述
- 注: 综述类文章尽量选择业界大牛写的,没有可以查看学位论文进行了解
2. 第二部分:找到不同的树(研究类论文)
- 在综述类文章的基础上,去找自己想要的文献
3. 第三步:找到树上的结构 (根据前面的论文进行深入查找)
- 大领域里面有哪几个方向
- 方向里面有哪几个问题
- 问题里面你的关键问题是哪一个方向
- 理清关系
三、阅读论文的整体流程
- 第一步: 收集近 5 年的高被引论文和近两年最新的文献 200 篇。收集并整合相关资源,
- 第二步: 对这 200 篇文献只看题目、图和摘要进行泛读,去掉不重要的文献。
- 第三步: 筛选出非常重要的文章 10 篇 (综述 2-4 篇) 进行精读,做好文献笔记。(绘制一个表格,添加进度标识)
四、详细阐述如何阅读一篇论文
📃第一种方式(吴恩达老师的介绍)
- 第一遍: 阅读标题、摘要、文中图表
- 第二遍: 阅读引言、结论,掌握关键信息;并结合图表快速扫描文章其余的内容
- 第三遍: 对论文进行整体阅读,但要跳过任何对你来说可能陌生的复杂的数学或技术公式。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跳过不理解或不熟悉的任何术语和术语
📃第二种方式(李沐老师的介绍)
花三遍,读一篇论文
1.title
2.abstract
3.introduction
4.method
5.experiments
6.conclusion
第一遍(花时最少,做海选)
第一遍读论文的时候,需要去关注标题和摘要
读完摘要之后,直接跳到结论这边
看完之后可以看部分实验和方法里的关键图和表,进而判断这篇论文是否适合自己,花费十几分钟左右。
读完这三个部分,大致就知道这篇论文是在讲什么东西了
第二遍(对相关论文做以进一步精选)
第二遍里面我们就要对整个文章完整过一遍,然后知道每一块到底在干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沿着从标题一直往下读到最后,
关注的地方
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最重要是搞明白那些重要的图和表,都要知道他每一个部分在干什么事情,但是不需要知道所有的细节,包括一些公式的证明等等
作者提出的方法和别人提出的方法是怎么进行对比的?之间差距有多大?这个时候可能你还没有特别搞懂他在干什么。但是不要紧,你可以将不懂的地方标记下来,留到之后第三遍进行阅读
达到的效果
第二遍阅读完之后,你就对整个论文的各个部分,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中间可以把作者引用的别人的相关文献圈出来,比如作者是在某某某的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做了哪些改进之类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发现作者引用的这些重要文献是你没有读过的,那么你需要把它圈出来,作为你的稍后阅读清单
对后续的影响
这一遍阅读之后,你需要再继续思考一下这篇论文的质量以及和自己研究方向的契合程度,决定一下自己要不要进行第三遍的完完全全彻底的精读
第三遍(重点研读)
第三遍是最后一遍了,也是最详细的一遍,这里就需要自己知道每一句话在干什么,每一段在说什么
一边读,可以一边在脑子里面思考一些问题:
比如说,如果要是我来写这篇文章,我会如何组织这个结构?
读实验部分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描述自己的实验的,你可以思考,如果换自己来做的话,能不能比作者做得更好?
这一遍读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作者每句话,每个字在说什么,并且最好可以脑补出它整个流程是什么样子的,似乎是自己在做实验,写论文一样。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者流程图这样的工具,把他的整个流程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自己理解。
📃第三种方式
- 题目 + 摘要 + Intro:筛选文章
- 图表 + 图表描述部分:进一步阅读,再此进行筛选
- 分析总结:段 → \to → section → \to → 整篇文章 → \to → 结构/逻辑:最后从头到尾,每读一段作一下笔记
五、通过问自己问题来检测对论文的理解程度
- 1、论文的作者想要完成什么,或者已经完成了什么?
- 2、如果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技术/方法,那么该新方法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 3、论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用?
- 4、你还想关注哪些参考文献?
六、目标领域重要文章搜索方式(可选)
- Survey + 关键词 → \to → 谷歌学术:找到高引用的文章
- papers + 关键词 → \to → GitHub/知乎:找到高赞的回答
- paperswithcode(https://paperswithcode.com) → \to → leaderboard :网站按照模型的性能对论文进行了排序
- 经典论文 → \to → related work & cited by :通过相关工作以及引用部分,主要是为了找到更多的高质量文献,可以递归的进行
七、 作笔记
Q1 : 什么样的文献需要做详细的笔记?
- 经典的,奠基性的,高引用的。
Q2 : 记什么?
-
1.基本信息:标题,作者,发表期刊,时间
-
2.核心内容:核心论点和主要结论
-
3.记录重要的图表、公式等非文字的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
4.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1. Abstract 摘要
一篇论文的核心往往是一两句话,而论文的其他部分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它的核心。
- 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question
- 作者通过什么理论/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method
-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什么?answer
2. Introduction 引言
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看英文文献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引言看完后大脑一片空白。尝试一边看一边列出引言的故事线。因为每篇文献的引言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到自己的创新点,所以句子和句子以及段落和段落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 作者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 目前这个课题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一阶段?
- 作者使用的理论是基于哪些假设?(看不明白也没关系,先抄下来)
Tips: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把 introduction 读完。没时间的话粗略看一遍,着重读前两段。
3. Conclusion
Conclusion 通常会把整个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帮助读者回顾 + 理清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自己的研究。在 Abstract 或者 Introduction 中,作者就已经给出了课题的结论。而在 Conclusion 中会评价自己的结论,并且在这个课题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比如开脑洞畅想这个课题未来还有哪些研究方向,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等等。需要做的笔记:
- 这篇文章存在哪些缺陷?
- 作者关于这个课题的构思有哪几点?
Now, 读完了以上内容,并做完笔记以后,我们已经对这篇文章的核心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接下来需要了解的就是作者如何像做数学证明题一样,一步一步得出了他的结论。
4. 图标内容
- 图标中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 数据来源 + 重要指标 + 模型步骤(看不懂理论推导没关系) + 每个步骤得出的结论。
5. 读完上述应该明白的部分
主旨
- 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question
- 作者通过什么理论/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method
-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什么?answer
- 作者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 目前这个课题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一阶段?
- 作者使用理论基于哪些假设?(不明白再去查)
- 这篇文章存在哪些缺陷?
- 作者关于这个课题的构思有哪几点?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重要指标+模型步骤(看不懂理论推导没关系)+每个步骤得出的结论。
我们可以将【研究方法】这一部分进一步整理成:
- 研究的数据从哪里来?
- 研究中用到的重要指标有哪些?
- 模型分哪几步?每一步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
现在整篇文章的脉络是不是已经清晰了?也知道这篇文章是在干什么了对不对?如果遗忘了,拿起笔记本,它会立刻帮你复习你从这篇论文中获取的信息。
读文献利用 PPT 做笔记
- 顶部标记所看文献的题目
- 底部标记期刊、卷号、年份、页码等
- 遇到好的英语表达(时刻想着写出高水平 SCI)
- 好的模型图,一个目的是记录所提结构的特点,另一个目的是自己画模型图的时候有所参考。
- 重要的专业知识、原理介绍以及公式,不用刻意记这些知识,大脑留个印象
思维导图构建综述框架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如果想要在新方向找到一个大的创新点,那么就要对这个领域足够了解,而写综述则是了解一个领域最有效的方法。 一篇综述的结构相当于一颗参天大树,而思维导图刚好可以很形象的展示大树的结构。
首先一级标题是要写的综述题目,它相当于大树的躯干。
躯干会生长出四个主干,它们是综述的四个主要论述点,即二级标题。如果在构建综述框架的时候主要论述点不知道也不要紧,先把它空下来,直接写三级标题。
大树的主干会长出树枝,这里的树枝指的是文献的题目和 doi 号,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导入参考文献。
树枝会长出树叶,树叶就是所看文献的年份、第一作者、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综述文章中都会看到多少年某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研究了什么。当我们所看得文献足够可以支撑所构建的四个论述点时,这篇综述的框架就完整了,马上就可以写了。
八、写一篇文献综述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literature review)
综述介绍: https://zhuanlan.zhihu.com/p/90127129
- 阅读大量文献和查阅资料;
- 确定文献综述选题;
- 搭建文献综述的框架;
- 边写边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1. 先阅读大量文献和查阅资料
分享几个检索文献的技巧:
- 关键词搜索文献: 模糊搜索文献时,关键词是最简单高效的方法。
- 高级检索功能: 模糊搜索出来的文献很多,高级检索就可以有效的筛选出想要文献,比如通过多个关键词组合。
- 巧用 SCI-Hub: 不是所有英文文献都能用 WOS 下载的,但 SCI-Hub 就可以,还免费,推荐大家这个 SCI-Hub 小软件。
读文献时的方法和技巧:
- 巧用跳读方法;
- 对文献要会对比和分析;
- 要做文献笔记;
巧用跳读方法: 跳读的技巧很简单,对于文献,只看想要了解的部分。
比如:看综述类文献,只想了解某个领域的分支那就只看这个分支;再如想了解某篇文献的研究思路,那就只看研究思路部分。
对文献要会对比和分析:这个特别重要,大部分选题都是靠对比得出来的。那怎么对比呢?
如果是综述类文献,这样对比:
综述A:列出有哪些研究小方向;A1/A2/A3..
综述B:列出有哪些研究小方向;B1/B2/B3..
综述…
将几个研究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然后再重新组合,比如把A1的研究思路放到B1中去。
如果是研究类的文献,就这样对比:
文献A: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是什么
文献B: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是什么
文献...
将不同文献的研究思路进行对比,一是看有没有共性的地方,二是看能不能将有差异的地方进行结合。
要做文献笔记: 看文献一定要做文献笔记,好处是即可以加深印象,也可以方便后面做文献对比。笔记要记这些内容:
1.文献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2.流程图梳理文献的论文过程;
3.结论和研究不足;
2. 确定文献综述选题
确定选题的方法和看文献的方法有很大关系,会看文献,选题就不难。
刚刚在前面部分有说,找十篇和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把每篇文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出来,然后进行对比。
记住只要十篇,多了不好对比,然后就是组合,把不同文献用到的不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因为是文献综述,所以要找出共性的地方来。
共性就是这些文献都有提到的内容这往往就是综述的选题。
3. 搭建文献综述的框架
当我们找出共性来后,选题就有了,然后要做的就是定框架。
通常来说文献综述的框架结构是这样的:
1.标题/摘要/关键词;
2.研究领域的背景介绍;
3.分别介绍该研究领域不同分支的方向;
4.总结和展望;
5.参考文献;
背景介绍部分,通常会把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等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对不同分支方向进行详细介绍,这里也可能是介绍某个方向发展使用过的不同研究方法或思路。
这部分写起来其实也比较简单,不过需要看大量的文献,然后对文献进行整理。
4. 边写边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最后就是具体的写作了,这时候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文献检索技巧找合适文献;二是要会运用跳读快速读完文献,三是读研后要总结成自己话术,填充到综述中去。
这三步是一气呵成的,按照这个思路,你会发现其实综述就是文献笔记和文献整理,这其实和我们平常看文献,做笔记是一样的。
坚持每周看3~5篇文献后,就慢慢发现,文献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然后就开始跳读,只看核心研究思路。后面就可以一天看几十篇文献。
5. tips
ConnectedPapers
网址: https://www.connectedpapers.com/
ConnectedPapers 介绍: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1040210
八、tips:
- 1.理解 5 - 20 篇论文内容,就对该领域研究基本了解了,可以开始做一些算法了,50 - 100 篇论文会让你深入理解这个领域
- 2.如果觉得英文文献一开始较难理解,先看本课题组的硕博论文,再从知网知网下载其他课题组的硕博论文。然后看英文文献:
- 3.不要局限于 1 - 2 篇综述文章
- 4.看完后尽量自己写一份综述,那样会很棒!
- 5.看不懂的地方,读一篇文献之前,不认识的专业上的名词先画出来,找字典,标注在旁边,边看文献边做记录
- 6.回家后想用知网查看文献可以淘宝买账号,或用 sci-hub
九、总结
Reference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516318/answer/863530375
部分理论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