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徐霞客游历了中国所有角落,但实际上北宋才子苏东坡也同样历经千辛万苦,漫游天涯海角。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徐霞客是为了旅游而旅游,而苏东坡的大部分旅程则是由于他的贬谪之事导致的。
苏东坡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你的家乡是否也有他曾留下的足迹呢?
一、四川眉山
苏东坡的老家在四川眉山,他的人生第一站就在这里,而且完美无缺。在他21岁之前,一直在眉山度过的人生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在30多岁才开始读书,号称苏老泉。尽管这样,他的家族中却有读书的优秀基因。苏洵很快成为了北宋文学家中杰出的一员,名列唐宋八大家。这是真正的优秀。
苏洵对儿子苏轼和苏辙的教育非常严格。苏东坡最近六十多岁时曾做梦梦到父亲监督读书的场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这表明苏轼童年在眉山的学习多么辛苦。当然,也正是父亲的督促,才使得苏东坡成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巨匠。
二、河南开封
北宋时期的都城汴京就是河南开封, 也称汴梁、汴州。苏东坡19岁那年和父亲苏洵、苏辙前往汴京赶考。
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眼里,这是苏东坡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这次考试中,苏东坡以三国孔融“想当然”的典故,自己撰写了一个典故,让欧阳修、梅尧臣甚至宋仁宗都有些懵了。起初他名列第一,但主考官欧阳修担心苏轼的卷子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写,为了避嫌,才给了第二。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苏轼杜撰的,不禁赞叹苏轼真正会读书。
三、陕西宝鸡
在北宋时期,陕西宝鸡原名凤翔府。当时,才华出众的苏轼本可以直接被宋仁宗重用,但恰在此关键时刻,苏轼的母亲不幸去世,他和哥哥苏辙都必须返回眉山守孝三年。
三年后,苏轼和兄弟俩再次来到汴京,并在一次官员选拔考试中获得第三等成绩,成为百年来的第一人,当时他年仅24岁。
这么出色的成绩,自然要开启平步青云的道路!可是,苏轼偏偏要从基层干起,因为宰相必须先从地方小官做起,年轻的苏轼也有成就大事的雄心壮志。因此,苏轼成为了凤翔签判。
签订文书不仅仅是市委办公室主任这么简单。苏轼在凤翔府大展拳脚,做了许多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权力相当可观。
四、浙江杭州
28岁那年,苏轼从凤翔府调到了京城。苏轼刚做了不到1年的京官,他的父亲苏洵突然去世了。这样,苏轼和弟弟苏辙回老家眉山守孝3年。
没错,苏轼将人生中的6年都用在了给父母守孝上,这也是当时每个读书人都必须做的事情。但是,这6年使得苏轼错过了宋仁宗、宋英宗两代君主对他的看重。
等到苏轼再度出现时,已经是宋神宗的时代。但宋神宗的最爱是王安石,所以苏轼只能在一旁默默支持,就像人生中错失了机会就永远无法再得到一样。
当苏轼34岁时,他认为王安石的变革政策过于激进,因此他提出了很多建议。但王安石并不喜欢,直接指挥官员批评苏轼。
苏轼也是个性急的人,他决定去杭州当通判,离开京城。
通判是北宋时期各地知府最令人讨厌的职位之一。原因是通判是朝廷派来监督知府的,虽然职位不高,但监督力度相当大,让知府望而却步。
五、山东诸城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职期间,度过了愉快的三年时光,并写下了大量引人入胜的诗词。这也是他两次在杭州就职的经历之一,第一次是担任通判,而第二次则是担任知州。
三年之后,年届37的苏轼离开杭州,被调任至山东诸城担任知州。他在此留下了非常著名的《江城子,密州狩猎》,其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六、江苏徐州
三年后,40岁的苏轼从密州知州的职位上调往徐州,继续担任知州。此时的苏轼已经习惯于基层工作,他乐于为民众服务,发挥所长。即使给他成为宰相的机会,他也不会放弃做实事的机会。
徐州最大的问题就是洪涝灾害,苏轼上任后正赶上了这个时候。徐州的富人都想要携带家眷逃离城外避免淹水,但苏轼得知后让他们留在城内。原因非常简单,如果富人都走了,那么城市中的居民将会惊慌失措。
在治水期间,苏轼亲力亲为,毫无畏惧地应对洪水,博得了徐州居民们的高度评价。
七、浙江湖州
1079年,42岁的苏轼从徐州知州任上调任浙江湖州知州。湖州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南浔古镇,紧邻太湖,景色十分迷人。
不久上任,苏轼写了一份谢表《湖州谢上表》给宋神宗。这是惯例,新任官员都要写给领袖一份类似的文书,以表明得到领袖的重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并表示要责任担当、勤勉工作,把官职当成家族。
起初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不巧有人想陷害苏轼,这些人是曾经依托王安石推行改革的激进派。他们从《湖州谢上表》中提取了一些不成立的证据,最终导致苏轼被捕。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湖州工作了不到3个月,还来不及展现自己的才华,就被捆绑起来。幸好在北宋文人中有很高的地位,103天后,在朋友和弟弟的帮助下,苏轼这才获得自由。
八、湖北黄冈
苏轼出狱后,42岁了,不可能再得到像知府这样的高官职位,朝廷只给他一个黄州团练副使的职务。这份工作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没错,苏轼当时还是一个罪犯,不仅不能处理事务,而且还没有工资。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如何养家?苏轼只能在山上开垦菜园子。由于这里在城东,所以苏轼因此自称为东坡先生。
在这段时间里,苏轼还创造了一种吃猪肉的方法,后来被称为东坡肉。因为当时的普通百姓煮猪肉的技巧不高,所以猪肉的价格非常便宜。虽然苏轼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但是他的创作却达到了巅峰,他在黄州写下了许多名作,如《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他在黄州呆了约5年时间。
九、江苏常州
苏轼在47岁离开黄州之后,来到汝州工作。可是在这时,苏轼的小儿子因为长途旅行而患病去世了,让苏轼心情十分沉重和难过。从此以后,苏轼就再也不想去汝州了,渴望到江苏常州住上一段时间。常州这个地方美丽乡村风景秀丽,生活宜人,因此苏轼在那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因为喜欢常州,苏轼把常州当做大本营,希望将来能在那里安享晚年。
十、浙江杭州(第二次)
苏轼在48岁时,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政治中心完全落在年幼的宋哲宗的奶奶高太后的手上。遵循保守的观念,高太后秉持一系列的反动政策,强烈压制变法派,不过守旧派如司马光却得到了崇高的地位。
由于曾经批评过王安石,苏轼也被认为是守旧派,并得到高太后的信任。他在短短几个月内从登州知州升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位,逆袭人生。
然而,苏轼却提出了他自己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虽然变法不是完美的,但也有其可取之处。
这引起了守旧派的反感,认为苏轼转向了他们的对立面。因此,苏轼只好再次请求调到外地工作。在他52岁的时候,他到了杭州,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担任了知杭州的职务。
在杭州,苏轼成为了一把手,着手改革,并深得民心。此外,他还借此机会修建了苏堤,使其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十一、安徽阜阳
苏轼被调回颍州,那时安徽阜阳属于颍州的管辖范围。苏轼在杭州生活了两年,过得非常惬意,甚至有点不想离开。但是在他54岁的时候,朝廷将他调回,可能是想试探一下他是否有悔改的想法。结果,苏轼和守旧派发生冲突,于是再次被贬,这一次被调到颍州担任知州。
十二、江苏扬州
苏轼在颍州工作了半年,然后被调到江苏扬州担任知州。在那里,他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如鲫鱼汤、大闸蟹和咸鸭蛋,大加赞赏。作为吃货之祖,他果然名不虚传。
十三、河北保定
1093年,56岁的苏轼在扬州任职超过1年后,被调到了河北保定担任知州。这个地方现在归河北保定管辖。这一年对苏轼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直对他十分包容的高老太后病逝了!从此以后,苏轼便失去了保护伞,慢慢地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十四、广东惠州
宋哲宗在高太后去世后登基,他是一个开明的统治者,推翻了高太后的所有政策,甚至开始打压守旧派。由于与宰相章惇存在矛盾,苏轼被归为守旧派,因此受到了章惇的狂热抨击。
1094年,年届57的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被安置在惠州。这项任命实际上是一个空头头衔,他被安置在惠州,接受监视。
然而,苏轼来到惠州后却非常适应这里,因为他发现市场上有很多不被人要的羊脊骨,他收回去大加处理后做出了美味的羊蝎子,获得了成功。
十五、海南儋州
苏轼被贬谪的地方中,海南岛是最遥远的一个。1097年,年已六旬的苏轼被章惇贬为琼州别驾,调往儋州昌化军。
在古代,文人被贬至海南岛,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前途和指望。但是,苏轼却对此非常乐观。他对海南岛的景色和淳朴的民风深感爱着,而且他还发现这里的烤生蚝非常美味可口。
在给大儿子的一封信中,苏轼甚至不禁骄傲地表示,自己已经发现了美味的烤生蚝,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以免他们也来抢着吃。
十六、江苏常州
1100年,宋哲宗英年早逝,他的弟弟宋徽宗趁位继位,这位书法家也是极负盛名的啊!他的瘦金体书法至今仍是一绝。当然,宋徽宗最为后人所知的,还是他与靖康之耻相关的历史印记。
因为章惇曾反对宋徽宗继位,所以他被罢免了官职。苏轼在64岁时得到大赦,开始逐步恢复官职。最终,他在65岁时来到了江苏常州,并在此度过余生。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苏轼能够走遍各地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这也许是他多彩丰富的人生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