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明,有的锁是我们自己想加的时候加的,比如全局锁要靠我们自己用命令去加。而有的锁是mysql默认就给你加上了,因为mysql要保证自己最起码的安全性。
InnoDB默认加的是行级锁。
一、全局锁
1.1 用途
全局锁就是把所有的表都给锁了,想一想什么业务能用到所有的表呢?肯定不是平常的增删改查的业务,只有整个库拷贝的时候。为了防止拷贝的时候有人动了表结构或者动了表数据,我们就直接把整个库都给锁了,这样就能保证从库和主库的数据完全一致。
执行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命令后,整个数据库就处于只读状态了,这时其他线程执行以下操作,都会被阻塞:
-
对数据的增删改操作,比如 insert、delete、update等语句;
-
对表结构的更改操作,比如 alter table、drop table 等语句。
1.2 命令
# 使用全局锁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 解开全局锁
unlock tables
当然,当数据库client的连接断开时,会自动解锁(不然要是MySQL的client一直不来连接,还能锁一辈子啊?跟TCP三次握手的思想有点像哈)
1.1 特点
加全局锁期间,整个库都只能处理读业务,其他insert,update,delete都得被阻塞。如果库很大,拷贝的时间很长,就。。。
二、表级别的锁
注意区分表级锁和表锁,表级锁代表的是以下一类表级别的锁,而表锁就是表锁。
2.1 分类
- 表锁:
- 分为读锁和写锁
- 读读共享,读写互斥,写写互斥。不能写好理解,不能读是因为另一个线程可能会读脏数据、幻读、不可重复读等问题
- 元数据锁(MDL):线程1对一张表进行读写CRUD时,加的是元数据锁,防止线程2修改表结构。这里可以把“元数据”的“元”直接理解为表结构的意思,所以元数据锁就是给表结构加锁。
- 意向锁:当一个线程想要给一个表加表锁时,就要先遍历每一条记录,看一看有没有被加行锁的记录,当所有行都没有行锁时,才能加表锁,这样效率太低了!所以有了意向锁,意向锁就起到一个flag的作用而已。当一个线程想要给一个表的行加行锁时,就先给这个表加一个意向锁,那么另一个线程想要加表锁前,看一下有没有意向锁就行,就不用全表扫描了。所以意向锁的作用就是快速判断表里是否有记录被加锁。
三、行级锁
3.1 分类
行级锁的类型主要有四类:
-
记录锁,Record Lock,也就是仅仅把一条记录锁上;
-
间隙锁,Gap Lock,锁定一个范围,但是不包含记录本身。可以形象地理解,因为没有锁记录,只是锁了记录的边边,所以叫间隙锁。
-
Next-Key Lock:Record Lock + Gap Lock 的组合,锁定一个范围,并且锁定记录本身。
-
插入意向锁:一个事务在插入一条记录的时候,需要判断插入位置是否已被其他事务加了间隙锁或next-key lock (也包含间隙锁)。如果有的话,插入操作就会去排队阻塞等待,直到拥有间隙锁的那个事务提交为止(释放间隙锁的时刻),在此期间会生成一个插入意向锁,表明有事务想在某个区间插入新记录,但是现在处于等待状态。
3.2 命令
//对读取的记录加共享锁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对读取的记录加排它锁
select ... for update;
解疑答惑
之前只学了共享锁(读锁)和排它锁(写锁),属于上面的全局锁,表级锁还是行级锁呢?
都不属于,因为共享锁和排它锁只是一个概念,表级锁可以是共享锁也可以是排它锁,行级锁也可以是共享锁或排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