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TL迭代器适配器(详解)

news2024/10/6 8:50:41

STL迭代器适配器

C++ STL迭代器适配器是什么?

通过学习 C++ STL 标准库中的容器我们知道,无论是序列式容器还是关联式容器(包括哈希容器),要想遍历容器中存储的数据,就只能用使用该容器模板类中提供的迭代器。

《C++ STL迭代器》一节提到,C++ STL 标准库中迭代器大致分为 5 种类型,分别是输入迭代器、输出迭代器、前向迭代器、双向迭代器以及随机访问迭代器。值得一提的是,这 5 种迭代器是 STL 标准库提供的最基础的迭代器,很多场景中遍历容器的需求,它们并不适合。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 list 容器,现在需要逆序输出该容器中存储的所有元素。要知道,list 容器模板类提供的是双向迭代器,如果使用该类型迭代器实现逆序操作,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d::list<int> values{1,2,3,4,5};
    //找到遍历的开头位置和结尾位置
    std::list<int>::iterator begin = --values.end();
    std::list<int>::iterator end = --values.begin();
    //开始遍历
    while (begin != end)
    {
        cout << *begin << " ";
        --begin;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5 4 3 2 1

相比上面这种实现思路,C++ STL 标准库中还提供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迭代器适配器。

关于适配器,在讲解容器适配器时就已经做过详细的讲解,这里不再做过多赘述,读者可阅读《C++ STL容器适配器》一节做详细了解。

所谓迭代器适配器,其本质也是一个模板类,比较特殊的是,该模板类是借助以上 5 种基础迭代器实现的。换句话说,迭代器适配器模板类的内部实现,是通过对以上 5 种基础迭代器拥有的成员方法进行整合、修改,甚至为了实现某些功能还会添加一些新的成员方法。由此,将基础迭代器“改头换面”,就变成了本节要讲的迭代器适配器。

本质上讲,迭代器适配器仍属于迭代器,可以理解为是基础迭代器的“翻新版”或者“升级版”。同时,“xxx 迭代器适配器”通常直接称为“xxx 迭代器”。

C++ STL迭代器适配器种类

C++ 11 标准中,迭代器适配器供有 4 类,它们各自的名称和功能如表 1 所示。

​ 表 1 C++ STL迭代器适配器种类

名称功能
反向迭代器(reverse_iterator)又称“逆向迭代器”,其内部重新定义了递增运算符(++)和递减运算符(–),专门用来实现对容器的逆序遍历。
安插型迭代器(inserter或者insert_iterator)通常用于在容器的任何位置添加新的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迭代器不能被运用到元素个数固定的容器(比如 array)上。
流迭代器(istream_iterator / ostream_iterator) 流缓冲区迭代器(istreambuf_iterator / ostreambuf_iterator)输入流迭代器用于从文件或者键盘读取数据;相反,输出流迭代器用于将数据输出到文件或者屏幕上。 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用于从输入缓冲区中逐个读取数据;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用于将数据逐个写入输出流缓冲区。
移动迭代器(move_iterator)此类型迭代器是 C++ 11 标准中新添加的,可以将某个范围的类对象移动到目标范围,而不需要通过拷贝去移动。

以上 4 种迭代器的用法,后续章节会做详细介绍。

实际上,前面在学习各种容器的迭代器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反向迭代器。下面样例,演示了用反向迭代器适配器遍历 list 容器的实现过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d::list<int> values{ 1,2,3,4,5 };
    //找到遍历的起点和终点,这里无需纠结定义反向迭代器的语法,后续会详细讲解
    std::reverse_iterator<std::list<int>::iterator> begin = values.rbegin();
    std::reverse_iterator<std::list<int>::iterator> end = values.rend();
    while (begin != end) {
        cout << *begin << " ";
        //注意,这里是 ++,因为反向迭代器内部互换了 ++ 和 -- 的含义
        ++begin;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5 4 3 2 1

可以看到,程序中通过调用 list 容器模板类提供的 rbegin() 和 rend(),就可以获得逆序遍历容器所需要的反向迭代器,从而轻松实现逆序输出容器中存储的所有数据。

C++ STL 反向迭代器适配器(reverse_iterator)详解

我们知道,C++ 11 的 STL 标准库提供有 4 种迭代器适配器,本节开始将一一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用法,这里先讲解反向迭代器适配器。

反向迭代器适配器(reverse_iterator),可简称为反向迭代器或逆向迭代器,常用来对容器进行反向遍历,即从容器中存储的最后一个元素开始,一直遍历到第一个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反向迭代器底层可以选用双向迭代器或者随机访问迭代器作为其基础迭代器。不仅如此,通过对 ++(递增)和 --(递减)运算符进行重载,使得:

  • 当反向迭代器执行 ++ 运算时,底层的基础迭代器实则在执行 – 操作,意味着反向迭代器在反向遍历容器;
  • 当反向迭代器执行 – 运算时,底层的基础迭代器实则在执行 ++ 操作,意味着反向迭代器在正向遍历容器。

另外,实现反向迭代器的模板类定义在 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使用反向迭代器时,需包含如下语句: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注意,第二行代码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不用,则程序中只要创建该迭代器时,必须手动注明 std 命名空间(强烈建议初学者使用)。

反向迭代器的模板类定义如下:

template <class Iterator>
    class reverse_iterator;

注意,Iterator 模板参数指的是模板类中所用的基础迭代器的类型,只能选择双向迭代器或者随机访问迭代器。

这意味着,如果想使用反向迭代器实现逆序遍历容器,则该容器的迭代器类型必须是双向迭代器或者随机访问迭代器。

C++ STL反向迭代器的创建

reverse_iterator 模板类中共提供了 3 种创建反向迭代器的方法,这里以 vector 容器的随机访问迭代器作为基础迭代器为例。

  1. 调用该类的默认构造方法,即可创建了一个不指向任何对象的反向迭代器,例如: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 my_reiter;

由此,我们就创建好了一个没有指向任何对象的 my_reiter 反向迭代器。

  1. 当然,在创建反向迭代器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将一个基础迭代器作为参数传递给新建的反向迭代器。例如: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myvector 容器
std::vector<int> myvector{1,2,3,4,5};
//创建并初始化 my_reiter 迭代器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 my_reiter(myvector.end());

我们知道,反向迭代器是通过操纵内部的基础迭代器实现逆向遍历的,但是反向迭代器的指向和底层基础迭代器的指向并不相同。以上面创建的 my_reiter 为例,其内部的基础迭代器指向的是 myvector 容器中元素 5 之后的位置,但是 my_reiter 指向的却是元素 5。

也就是说,反向迭代器的指向和其底层基础迭代器的指向具有这样的关系,即反向迭代器的指向总是距离基础迭代器偏左 1 个位置;反之,基础迭代器的指向总是距离反向迭代器偏右 1 个位置处。它们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img

​ 图 1 反向迭代器和基础迭代器的关系

其中,begin 和 end 表示基础迭代器,r(begin) 和 r(end) 分别表示有 begin 和 end 获得的反向迭代器。

  1. 除了第 2 种初始化方式之外,reverse_iterator 模板类还提供了一个复制(拷贝)构造函数,可以实现直接将一个反向迭代器复制给新建的反向迭代器。比如: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vector 容器
std::vector<int> myvector{1,2,3,4,5};
//调用复制构造函数初始化反向迭代器的 2 种方式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 my_reiter(myvector.rbegin());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 my_reiter = myvector.rbegin();

由此,my_reiter 反向迭代器指向的就是 myvector 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也就是 5)之后的位置。

C++ STL reverse_iterator模板类中的成员

前面在学习每一种容器时,都提供有大量的成员函数。但迭代器模板类不同,其内部更多的是对运算符的重载。

reverse_iterator模板类中,重载了如表 1 所示的这些运算符。

​ 表 1 reverse_iterator重载的运算符

重载运算符功能
operator*以引用的形式返回当前迭代器指向的元素。
operator+返回一个反向迭代器,其指向距离当前指向的元素之后 n 个位置的元素。此操作要求基础迭代器为随机访问迭代器。
operator++重载前置 ++ 和后置 ++ 运算符。
operator+=当前反向迭代器前进 n 个位置,此操作要求基础迭代器为随机访问迭代器。
operator-返回一个反向迭代器,其指向距离当前指向的元素之前 n 个位置的元素。此操作要求基础迭代器为随机访问迭代器。
operator–重载前置 – 和后置 – 运算符。
operator-=当前反向迭代器后退 n 个位置,此操作要求基础迭代器为随机访问迭代器。
operator->返回一个指针,其指向当前迭代器指向的元素。
operator[n]访问和当前反向迭代器相距 n 个位置处的元素。

下面程序演示了表 1 中部分运算符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vector 容器
    std::vector<int> myvector{ 1,2,3,4,5,6,7,8 };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反向迭代器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 my_reiter(myvector.rbegin());//指向 8
    cout << *my_reiter << endl;// 8
    cout << *(my_reiter + 3) << endl;// 5
    cout << *(++my_reiter) << endl;// 7
    cout << my_reiter[4] << endl;// 3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8
5
7
3

可以看到,首先 my_reiter 方向迭代器指向 myvector 容器中元素 8,后续我们调用了如下几个运算符:

  • 通过重载的 * 运算符,输出其指向的元素 8;
  • 通过重载的 + 运算符,输出了距离当前指向位置为 3 的元素 5;
  • 通过重载的前置 ++ 运算符,将反向迭代器前移了 1 位,即指向了元素 7,并将其输出;
  • 通过重载的 [ ] 运算符,输出了距离当前位置为 4 的元素 3。

除此之外,reverse_iterator 模板类还提供了 base() 成员方法,该方法可以返回当前反向迭代器底层所使用的基础迭代器。举个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vector 容器
    std::vector<int> myvector{ 1,2,3,4,5,6,7,8 };
    //创建并初始化反向迭代器 begin,其指向元素 1 之前的位置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 begin(myvector.begin());
    //创建并初始化反向迭代器 begin,其指向元素 8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 end(myvector.end());
    //begin底层基础迭代器指向元素 1,end底层基础迭代器指向元素 8 之后的位置
    for (auto iter = begin.base(); iter != end.base(); ++iter) {
        std::cout << *iter << ' ';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1 2 3 4 5 6 7 8

注意程序中第 13 行代码,begin 和 end 都是反向迭代器,通过调用 base() 成员方法,可以获取各自底层对应的基础迭代器。由于基础迭代器类型为随机访问迭代器,因此其 ++ 操作实现的就是普通意义上的正向遍历。

C++ STL插入迭代器适配器(insert_iterator)

《C++ STL反向迭代器》一节讲解了反向迭代器适配器的功能和用法,本节继续讲解 C++ STL 标准库提供的另一类型迭代器适配器,即插入迭代器适配器。

插入迭代器适配器(insert_iterator),简称插入迭代器或者插入器,其功能就是向指定容器中插入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插入位置的不同,C++ STL 标准库提供了 3 种插入迭代器,如表 1 所示。

​ 表 1 C++ STL插入迭代器适配器种类

迭代器适配器功能
back_insert_iterator在指定容器的尾部插入新元素,但前提必须是提供有 push_back() 成员方法的容器(包括 vector、deque 和 list)。
front_insert_iterator在指定容器的头部插入新元素,但前提必须是提供有 push_front() 成员方法的容器(包括 list、deque 和 forward_list)。
insert_iterator在容器的指定位置之前插入新元素,前提是该容器必须提供有 insert() 成员方法。

接下来,将逐个对表 1 中这 3 种插入迭代器的用法做详细的讲解。

C++ STL back_insert_iterator迭代器

back_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可用于在指定容器的末尾处添加新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类型迭代器的底层实现需要调用指定容器的 push_back() 成员方法,这就意味着,此类型迭代器并不适用于 STL 标准库中所有的容器,它只适用于包含 push_back() 成员方法的容器。

C++ STL 标准库中,提供有 push_back() 成员方法的容器包括 vector、deque 和 list。

另外,back_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定义在 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使用该类型迭代器之前,程序应包含如下语句: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注意,第二行代码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不用,则程序中只要创建该类型的迭代器,就必须手动注明 std 命名空间(强烈建议初学者使用)。

和反向迭代器不同,back_insert_iterator 插入迭代器的定义方式仅有一种,其语法格式如下:

std::back_insert_iterator<Container> back_it (container);

其中,Container 用于指定插入的目标容器的类型;container 用于指定具体的目标容器。

举个例子:

//创建一个 vector 容器
std::vector<int> foo;
//创建一个可向 foo 容器尾部添加新元素的迭代器
std::back_insert_iterator< std::vector<int> > back_it(foo);

当然,如果程序中已经引入了 std 命名空间,则以上程序中所有的 std:: 都可以省略。

在此基础上,back_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模板类中还对赋值运算符(=)进行了重载,借助此运算符,我们可以直接将新元素插入到目标容器的尾部。例如: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一个 vector 容器
    std::vector<int> foo;
    //创建一个可向 foo 容器尾部添加新元素的迭代器
    std::back_insert_iterator< std::vector<int> > back_it(foo);
    //将 5 插入到 foo 的末尾
    back_it = 5;
    //将 4 插入到当前 foo 的末尾
    back_it = 4;
    //将 3 插入到当前 foo 的末尾
    back_it = 3;
    //将 6 插入到当前 foo 的末尾
    back_it = 6;
    //输出 foo 容器中的元素
    for (std::vector<int>::iterator it = foo.begin(); it != foo.end(); ++it)
        std::cout << *it << '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5 4 3 6

通过借助赋值运算符,我们依次将 5、4、3、6 插入到 foo 容器中的末尾。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每次插入新元素时,该元素都会插入到当前 foo 容器的末尾。换句话说,程序中 11-17 行的每个赋值语句,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这 2 行代码:

//pos表示指向容器尾部的迭代器,value 表示要插入的元素
pos = foo.insert(pos,value);
++pos;

可以看到,每次将新元素插入到容器的末尾后,原本指向容器末尾的迭代器会后移一位,指向容器新的末尾。

除此之外,C++ STL 标准库为了方便用户创建 back_insert_iterator 类型的插入迭代器,提供了 back_inserter() 函数,其语法格式如下:

template <class Container>
    back_insert_iterator<Container> back_inserter (Container& x);

其中,Container 表示目标容器的类型。

显然在使用该函数时,只需要为其传递一个具体的容器(vector、deque 或者 list)做参数,此函数即可返回一个 back_insert_iterator 类型的插入迭代器。因此,上面程序中的第 9 行代码,可替换成如下语句:

std::back_insert_iterator< std::vector<int> > back_it = back_inserter(foo);

通过接收 back_inserter() 的返回值,我们也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 back_it 插入迭代器。

有关此类型迭代器的底层实现,C++ STL back_insert_iterator官方手册给出了具体的实现代码,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前往查看。

C++ STL front_insert_iterator迭代器

和 back_insert_iterator 正好相反,front_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的功能是向目标容器的头部插入新元素。

并且,由于此类型迭代器的底层实现需要借助目标容器的 push_front() 成员方法,这意味着,只有包含 push_front() 成员方法的容器才能使用该类型迭代器。

C++ STL 标准库中,提供有 push_front() 成员方法的容器,仅有 deque、list 和 forward_list。

另外,front_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定义在 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使用该类型迭代器之前,程序应包含如下语句: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值得一提的是,定义 front_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的方式和 back_insert_iterator 完全相同,并且 C++ STL 标准库也提供了 front_inserter() 函数来快速创建该类型迭代器。

举个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include <forward_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一个 forward_list 容器
    std::forward_list<int> foo;
    //创建一个前插入迭代器
    //std::front_insert_iterator< std::forward_list<int> > front_it(foo);
    std::front_insert_iterator< std::forward_list<int> > front_it = front_inserter(foo);
    //向 foo 容器的头部插入元素
    front_it = 5;
    front_it = 4;
    front_it = 3;
    front_it = 6;
    for (std::forward_list<int>::iterator it = foo.begin(); it != foo.end(); ++it)
        std::cout << *it << '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6 3 4 5

同样,C++ STL back_insert_iterator官方手册也给出了此类型迭代器底层实现的参考代码,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前往查看。

C++ STL insert_iterator迭代器

当需要向容器的任意位置插入元素时,就可以使用 insert_iterator 类型的迭代器。

需要说明的是,该类型迭代器的底层实现,需要调用目标容器的 insert() 成员方法。但幸运的是,STL 标准库中所有容器都提供有 insert() 成员方法,因此 insert_iterator 是唯一可用于关联式容器的插入迭代器。

和前 2 种插入迭代器一样,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也定义在 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使用该类型迭代器之前,程序应包含如下语句: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不同之处在于,定义 insert_iterator 类型迭代器的语法格式如下:

std::insert_iterator<Container> insert_it (container,it);

其中,Container 表示目标容器的类型,参数 container 表示目标容器,而 it 是一个基础迭代器,表示新元素的插入位置。

和前 2 种插入迭代器相比,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除了定义时需要多传入一个参数,它们的用法完全相同。除此之外,C++ STL 标准库中还提供有 inserter() 函数,可以快速创建 insert_iterator 类型迭代器。

举个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include <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初始化为 {5,5}
    std::list<int> foo(2,5);
    //定义一个基础迭代器,用于指定要插入新元素的位置
    std::list<int>::iterator it = ++foo.begin();
    //创建一个 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
    //std::insert_iterator< std::list<int> > insert_it(foo, it);
    std::insert_iterator< std::list<int> > insert_it = inserter(foo, it);
    //向 foo 容器中插入元素
    insert_it = 1;
    insert_it = 2;
    insert_it = 3;
    insert_it = 4;
    //输出 foo 容器存储的元素
    for (std::list<int>::iterator it = foo.begin(); it != foo.end(); ++it)
        std::cout << *it << '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5 1 2 3 4 5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insert_iterator 迭代器的目标容器为关联式容器,由于该类型容器内部会自行对存储的元素进行排序,因此我们指定的插入位置只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即帮助关联式容器从指定位置开始,搜索正确的插入位置。但是,如果提示位置不正确,会使的插入操作的效率更加糟糕。

C++ STL insert_iterator官方手册中给出了此类型迭代器底层实现的参考代码,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前往查看。

总结

本节讲解了 3 种插入迭代器,虽然它们都可以借助重载的赋值运算符,实现向目标容器的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通常和 copy() 函数连用,即作为 copy() 函数的第 3 个参数。

有关 copy() 函数的具体用法,由于不是本节重点,这里不再赘述,后续章节会做详细讲解。

C++ STL流迭代器(istream_iterator和ostream_iterator)

流迭代器也是一种迭代器适配器,不过和之前讲的迭代器适配器有所差别,它的操作对象不再是某个容器,而是流对象。即通过流迭代器,我们可以读取指定流对象中的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写入到流对象中。

通常情况下,我们经常使用的 cin、cout 就属于流对象,其中 cin 可以获取键盘输入的数据,cout 可以将指定数据输出到屏幕上。除此之外,更常见的还有文件 I/O 流等。关于什么流,更详细的介绍可阅读《C++流类和流对象》一文。

介于流对象又可细分为输入流对象(istream)和输出流对象(ostream),C++ STL 标准库中,也对应的提供了 2 类流迭代器:

  • 将绑定到输入流对象的迭代器称为输入流迭代器(istream_iterator),其可以用来读取输入流中的数据;
  • 将绑定到输出流对象的迭代器称为输出流迭代器(ostream_iterator),其用来将数据写入到输出流中。

接下来,就分别讲解这 2 个流迭代器的用法。

C++ STL输入流迭代器(istream_iterator)

输入流迭代器用于直接从指定的输入流中读取元素,该类型迭代器本质上就是一个输入迭代器,这意味着假设 p 是一个输入流迭代器,则其只能进行 ++p、p++、*p 操作,同时输入迭代器之间也只能使用 == 和 != 运算符。

实际上,输入流迭代器的底层是通过重载 ++ 运算符实现的,该运算符内部会调用operator >>读取数据。也就是说,假设 iit 为输入流迭代器,则只需要执行 ++iit 或者 iit++,即可读取一个指定类型的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istream_iterator 定义在<iterator>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使用此迭代器之前,程序中应包含如下语句: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第二行代码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不用,则程序中在创建该类型的迭代器时,必须手动注明 std 命名空间(强烈建议初学者使用)。

创建输入流迭代器的方式有 3 种,分别为:

  1. 调用 istream_iterator 模板类的默认构造函数,可以创建出一个具有结束标志的输入流迭代器。要知道,当我们从输入流中不断提取数据时,总有将流中数据全部提取完的那一时刻,这一时刻就可以用此方式构建的输入流迭代器表示。

例如:

std::istream_iterator<double> eos;

由此,即创建了一个可读取 double 类型元素,并代表结束标志的输入流迭代器。

  1. 除此之外,还可以创建一个可用来读取数据的输入流迭代器,比如:
std::istream_iterator<double> iit(std::cin);

这里创建了一个可从标准输入流 cin 读取数据的输入流迭代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通过此方式创建的输入流迭代器,其调用的构造函数中,会自行尝试去指定流中读取一个指定类型的元素。

  1. istream_iterator 模板类还支持用已创建好的 istream_iterator 迭代器为新建 istream_iterator 迭代器初始化,例如,在上面 iit 的基础上,再创建一个相同的 iit2 迭代器:
std::istream_iterator<double> iit2(iit1);

由此,就创建好了一个和 iit1 完全相同的输入流迭代器。

下面程序演示了输入流迭代器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用于接收输入流中的数据
    double value1, value2;
    cout << "请输入 2 个小数: ";
    //创建表示结束的输入流迭代器
    istream_iterator<double> eos;
    //创建一个可逐个读取输入流中数据的迭代器,同时这里会让用户输入数据
    istream_iterator<double> iit(cin);
    //判断输入流中是否有数据
    if (iit != eos) {
        //读取一个元素,并赋值给 value1
        value1 = *iit;
    }
    //如果输入流中此时没有数据,则用户要输入一个;反之,如果流中有数据,iit 迭代器后移一位,做读取下一个元素做准备
    iit++;
    if (iit != eos) {
        //读取第二个元素,赋值给 value2
        value2 = *iit;
    }
    //输出读取到的 2 个元素
    cout << "value1 = " << value1 << endl;
    cout << "value2 = " << value2 << endl;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请输入 2 个小数: 1.2 2.3
value1 = 1.2
value2 = 2.3

注意,只有读取到 EOF 流结束符时,程序中的 iit 才会和 eos 相等。另外,Windows 平台上使用 Ctrl+Z 组合键输入 ^Z 表示 EOF 流结束符,此结束符需要单独输入,或者输入换行符之后再输入才有效。

C++ STL输出流迭代器(ostream_iterator)

和输入流迭代器恰好相反,输出流迭代器用于将数据写到指定的输出流(如 cout)中。另外,该类型迭代器本质上属于输出迭代器,假设 p 为一个输出迭代器,则它能执行 ++p、p++、*p=t 以及 *p++=t 等类似操作。

其次,输出迭代器底层是通过重载赋值(=)运算符实现的,即借助该运算符,每个赋值给输出流迭代器的元素都会被写入到指定的输出流中。

值得一提的是,实现 ostream_iterator 迭代器的模板类也定义在<iterator>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使用此类型迭代器时,程序也应该包含以下 2 行代码: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ostream_iterator 模板类中也提供了 3 种创建 ostream_iterator 迭代器的方法。

  1. 通过调用该模板类的默认构造函数,可以创建了一个指定输出流的迭代器:
std::ostream_iterator<int> out_it(std::cout);

由此,我们就创建了一个可将 int 类型元素写入到输出流(屏幕)中的迭代器。

  1. 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写入的元素之间指定一个分隔符,例如:
std::ostream_iterator<int> out_it(std::cout,",");

和第一种写入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此方式在向输出流写入 int 类型元素的同时,还会附带写入一个逗号(,)。

  1. 另外,在创建输出流迭代器时,可以用已有的同类型的迭代器,为其初始化。例如,利用上面已创建的 out_it,再创建一个完全相同的 out_it1:
std::ostream_iterator<int> out_it1(out_it);

下面程序演示了 ostream_iterator 输出流迭代器的功能: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一个输出流迭代器
    ostream_iterator<string> out_it(cout);
    //向 cout 输出流写入 string 字符串
    *out_it = "http://c.biancheng.net/stl/";//此处*可不要
    cout << endl;
    //创建一个输出流迭代器,设置分隔符 ,
    ostream_iterator<int> out_it1(cout, ",");
    //向 cout 输出流依次写入 1、2、3
    *out_it1 = 1;
    *out_it1 = 2;
    *out_it1 = 3;
    return 0;
}

程序输出结果为:

http://c.biancheng.net/stl/
1,2,3,

在实际场景中,输出流迭代器常和 copy() 函数连用,即作为该函数第 3 个参数。比如: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terator>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 std::copy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一个 vector 容器
    vector<int> myvector;
    //初始化 myvector 容器
    for (int i = 1; i < 10; ++i) {
        myvector.push_back(i);
    }
    //创建输出流迭代器
    std::ostream_iterator<int> out_it(std::cout, ", ");
    //将 myvector 容器中存储的元素写入到 cout 输出流中
    std::copy(myvector.begin(), myvector.end(), out_it);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1, 2, 3, 4, 5, 6, 7, 8, 9,

有关 copy() 函数,由于不是本节重点,这里不再介绍,后续章节会做详细讲解。

C++ STL流缓冲区迭代器(streambuf_iterator)

《C++ STL流迭代器》一节中,讲解了输入流迭代器和输出迭代器的功能和用法,在此基础上,本节继续讲解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

在学习本节之前,读者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缓冲区,可阅读《进入缓冲区(缓存)的世界》一节做详细了解。

我们知道在 C++ STL 标准库中,流迭代器又细分为输入流迭代器和输出流迭代器,流缓冲区迭代器也是如此,其又被细分为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和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

  • 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istreambuf_iterator):从输入流缓冲区中读取字符元素;
  • 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ostreambuf_iterator):将连续的字符元素写入到输出缓冲区中。

流缓冲区迭代器和流迭代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会将元素以字符的形式(包括 char、wchar_t、char16_t 及 char32_t 等)读或者写到流缓冲区中,由于不会涉及数据类型的转换,读写数据的速度比后者要快。

接下来,将一一对它们的功能和用法做讲解。

C++ STL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istreambuf_iterator)

istreambuf_iterator 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功能是从指定的流缓冲区中读取字符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该类型迭代器本质是一个输入迭代器,即假设 p 是一个输入流迭代器,则其只能进行 ++p、p++、*p 操作,同时迭代器之间也只能使用 == 和 != 运算符。

另外,实现该类型迭代器的模板类也定义在<iterator>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创建并使用该类型迭代器之前,程序中应包含如下代码: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第二行代码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不用,则程序中在创建该类型的迭代器时,必须手动注明 std 命名空间(强烈建议初学者使用)。

创建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常用方式,有以下 2 种:

  1. 通过调用 istreambuf_iterator 模板类中的默认构造函数,可以创建一个表示结尾的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要知道,当我们从流缓冲区中不断读取数据时,总有读取完成的那一刻,这一刻就可以用此方式构建的流缓冲区迭代器表示。

举个例子:

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 end_in;

其中,<> 尖括号中用于指定从流缓冲区中读取的字符类型。

  1. 当然,我们还可以指定要读取的流缓冲区,比如:
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 in{ std::cin };

除此之外,还可以传入流缓冲区的地址,比如:

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 in {std::cin.rdbuf()};

其中,rdbuf() 函数的功能是获取指定流缓冲区的地址。

无论是传入流缓冲区,还是传入其地址,它们最终构造的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是一样的。

下面程序演示了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 std::cin, std::cout
#include <iterator>     // std::istreambuf_iterator
#include <string>       // std::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结束流缓冲区迭代器
    istreambuf_iterator<char> eos;
    //创建一个从输入缓冲区读取字符元素的迭代器
    istreambuf_iterator<char> iit(cin);
    string mystring;
    cout << "向缓冲区输入元素:\n";
    //不断从缓冲区读取数据,直到读取到 EOF 流结束符
    while (iit != eos) {
        mystring += *iit++;
    }
    cout << "string:" << mystring;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向缓冲区输入元素:
abc ↙
^Z ↙
string:abc

注意,只有读取到 EOF 流结束符时,程序中的 iit 才会和 eos 相等。在 Windows 平台上,使用 Ctrl+Z 组合键输入 ^Z 表示 EOF 流结束符,此结束符需要单独输入,或者输入换行符之后再输入才有效。

C++ STL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ostreambuf_iterator)

和 istreambuf_iterator 输入流缓冲区迭代器恰恰相反,ostreambuf_iterator 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用于将字符元素写入到指定的流缓冲区中。

实际上,该类型迭代器本质上是一个输出迭代器,这意味着假设 p 为一个输出迭代器,则它仅能执行 ++p、p++、*p=t 以及 *p++=t 操作。

另外,和 ostream_iterator 输出流迭代器一样,istreambuf_iterator 迭代器底层也是通过重载赋值(=)运算符实现的。换句话说,即通过赋值运算符,每个赋值给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字符元素,都会被写入到指定的流缓冲区中。

需要指出的是,istreambuf_iterator 类模板也定义在<iterator>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使用该类型迭代器,程序中需要包含以下代码: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在此基础上,创建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的常用方式有以下 2 种:

  1. 通过传递一个流缓冲区对象,即可创建一个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比如:
std::ostreambuf_iterator<char> out_it (std::cout);

同样,尖括号 <> 中用于指定要写入字符的类型,可以是 char、wchar_t、char16_t 以及 char32_t 等。

  1. 还可以借助 rdbuf(),传递一个流缓冲区的地址,也可以成功创建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
std::ostreambuf_iterator<char> out_it (std::cout.rdbuf());

下面程序演示了输出流缓冲区迭代器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 std::cin, std::cout
#include <iterator>     // std::ostreambuf_iterator
#include <string>       // std::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 std::copy
int main() {
    //创建一个和输出流缓冲区相关联的迭代器
    std::ostreambuf_iterator<char> out_it(std::cout); // stdout iterator
    //向输出流缓冲区中写入字符元素
    *out_it = 'S';
    *out_it = 'T';
    *out_it = 'L';
    //和 copy() 函数连用
    std::string mystring("\nhttp://c.biancheng.net/stl/");
    //将 mystring 中的字符串全部写入到输出流缓冲区中
    std::copy(mystring.begin(), mystring.end(), out_it);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STL
http://c.biancheng.net/stl/

有关 copy() 函数的具体用法,后续章节会做详细讲解。

C++ STL move_iterator移动迭代器用法详解

C++ 11 还为 STL 标准库增添了一种迭代器适配器,即本节要讲的 move_iterator 移动迭代器适配器。

move_iterator 迭代器适配器,又可简称为移动迭代器,其可以实现以移动而非复制的方式,将某个区域空间中的元素移动至另一个指定的空间。

举个例子,前面讲了 vector 容器,该类型容器支持如下初始化的方式(程序一):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list>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vector 容器
    vector<string> myvec{ "STL","Python","Java" };
    //再次创建一个 vector 容器,利用 myvec 为其初始化
    vector<string>othvec(myvec.begin(), myvec.end());
  
    cout << "myvec:" << endl;
    //输出 myvec 容器中的元素
    for (auto ch : myvec) {
        cout << ch << " ";
    }
    cout << endl << "othvec:" << endl;
    //输出 othvec 容器中的元素
    for (auto ch : othvec) {
        cout << ch << " ";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myvec:
STL Python Java
othvec:
STL Python Java

注意程序第 11 行,初始化 othvec 容器是通过复制 myvec 容器中的元素实现的。也就是说,othvec 容器从 myvec 容器中复制了一份 “STL”、“Python”、“Java” 并存储起来,此过程不会影响 myvec 容器。

那么,如果不想采用复制的方式,而就是想 myvec 容器中存储的元素全部移动到 othvec 容器中,该怎么办呢?没错,就是采用移动迭代器。

值得一提的是,实现移动迭代器的模板类定义在 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使用该类型迭代器时,程序中应包含如下代码: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第二行代码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不用,则程序中在创建该类型的迭代器时,必须手动注明 std 命名空间(强烈建议初学者使用)。

实现 move_iterator 移动迭代器的模板类定义如下:

template <class Iterator>
    class move_iterator;

可以看到,在使用此迭代器时,需要传入一个基础迭代器 Iterator。

注意,此基础迭代器的类型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该模板类中某些成员方法的底层实现,需要此基础迭代器为双向迭代器或者随机访问迭代器。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 Iterator 类型仅仅是输入迭代器,则某些成员方法将无法使用。

实际上,在 move_iterator 模板类中就包含有指定 Iterator 类型的基础迭代器,整个模板类也是借助此基础迭代器实现的。关于 move_iterator 的底层实现,C++ STL move_iterator手册给出了详细的参考代码,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研究。

C++ STL move_iterator的创建

move_iterator 模板类中,提供了 4 种创建 move_iterator 迭代器的方法。

  1. 通过调用该模板类的默认构造函数,可以创建一个不指向任何对象的移动迭代器。比如:
//将 vector 容器的随机访问迭代器作为新建移动迭代器底层使用的基础迭代器
typedef std::vector<std::string>::iterator Iter;
//调用默认构造函数,创建移动迭代器
std::move_iterator<Iter>mIter;

如果程序中引入了 std 命名空间,则上面代码中所有的 std:: 都可以省略。

由此,我们就创建好了一个 mIter 移动迭代器,该迭代器底层使用的是 vector 容器的随机访问迭代器,但这里没有为此基础迭代器明确指向,所以 mIter 迭代器也不知向任何对象。

  1. 当然,在创建 move_iterator 迭代器的同时,也可以为其初始化。比如:
//创建一个 vector 容器
std::vector<std::string> myvec{ "one","two","three" };
//将 vector 容器的随机访问迭代器作为新建移动迭代器底层使用的基础迭代器
typedef std::vector<std::string>::iterator Iter;
//创建并初始化移动迭代器
std::move_iterator<Iter>mIter(myvec.begin());

这里,我们创建了一个 mIter 移动迭代器,同时还为底层使用的随机访问迭代器做了初始化,即令其指向 myvec 容器的第一个元素。

  1. move_iterator 模板类还支持用已有的移动迭代器初始化新建的同类型迭代器,比如,在上面创建好 mIter 迭代器的基础上,还可以向如下这样为新建的移动迭代器初始化:
std::move_iterator<Iter>mIter2(mIter);
//还可以使用 = 运算符,它们是等价的
//std::move_iterator<Iter>mIter2 = mIter;

这样创建的 mIter2 迭代器和 mIter 迭代器完全一样。也就是说,mIter2 底层会复制 mIter 迭代器底层使用的基础迭代器。

  1. 以上 3 种创建 move_iterator 迭代器的方式,其本质都是直接调用 move_iterator 模板类中的构造方法实现的。除此之外,C++ STL 标准库还提供了一个 make_move_iterator() 函数,通过调用此函数可以快速创建一个 move_iterator 迭代器。

C++ STL 标准库中,make_move_iterator() 是以函数模板的形式提供的,其语法格式如下:

template <class Iterator>
  move_iterator<Iterator> make_move_iterator (const Iterator& it);

其中,参数 it 为基础迭代器,用于初始化新建迭代器。同时,该函数会返回一个创建好的移动迭代器。

举个例子:

typedef std::vector<std::string>::iterator Iter;
std::vector<std::string> myvec{ "one","two","three" };
//将 make_move_iterator() 的返回值赋值给同类型的 mIter 迭代器
std::move_iterator<Iter>mIter = make_move_iterator(myvec.begin());

下面程序对程序一做了修改,即运用移动迭代器为 othvec 容器初始化: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list>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vector 容器
    vector<string> myvec{ "STL","Python","Java" };
    //再次创建一个 vector 容器,利用 myvec 为其初始化
    vector<string>othvec(make_move_iterator(myvec.begin()), make_move_iterator(myvec.end()));
   
    cout << "myvec:" << endl;
    //输出 myvec 容器中的元素
    for (auto ch : myvec) {
        cout << ch << " ";
    }
    cout << endl << "othvec:" << endl;
    //输出 othvec 容器中的元素
    for (auto ch : othvec) {
        cout << ch << " ";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myvec:

othvec:
STL Python Java

通过和程序一做对比不难看出它们的区别,由于程序第 11 行为 othvec 容器初始化时,使用的是移动迭代器,其会将 myvec 容器中的元素直接移动到 othvec 容器中。

注意,即便通过移动迭代器将容器中某区域的元素移动到了其他容器中,该区域内仍可能残留有之前存储的元素,但这些元素是不能再被使用的,否则极有可能使程序产生各种其他错误。

和其他迭代器适配器一样,move_iterator 模板类中也提供有 base() 成员方法,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获取到当前移动迭代器底层所使用的基础迭代器。

举个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list>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typedef std::vector<std::string>::iterator Iter;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vector 容器
    vector<std::string> myvec{ "STL","Java","Python" };
    //创建 2 个移动迭代器
    std::move_iterator<Iter>begin = make_move_iterator(myvec.begin());
    std::move_iterator<Iter>end = make_move_iterator(myvec.end());
    //以复制的方式初始化 othvec 容器
    vector <std::string> othvec(begin.base(), end.base());
   
    cout << "myvec:" << endl;
    //输出 myvec 容器中的元素
    for (auto ch : myvec) {
        cout << ch << " ";
    }
    cout << endl << "othvec:" << endl;
    //输出 othvec 容器中的元素
    for (auto ch : othvec) {
        cout << ch << " ";
    }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myvec:
STL Java Python
othvec:
STL Java Python

显然,通过调用 base() 成员方法,初始化 othvec 容器的方式转变为以复制而非移动的方式,因此 myvec 容器不会受到影响。

C++ STL advance()函数用法详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讲解了 C++ STL 标准库中所有的基础迭代器以及迭代器适配器的用法。但除此之外,为了方便用户操作这些迭代器,C++ STL 标准库中还提供有一些辅助函数,如表 1 所示。

​ 表 1 C++ STL迭代器辅助函数

迭代器辅助函数功能
advance(it, n)it 表示某个迭代器,n 为整数。该函数的功能是将 it 迭代器前进或后退 n 个位置。
distance(first, last)first 和 last 都是迭代器,该函数的功能是计算 first 和 last 之间的距离。
begin(cont)cont 表示某个容器,该函数可以返回一个指向 cont 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
end(cont)cont 表示某个容器,该函数可以返回一个指向 cont 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之后位置的迭代器。
prev(it)it 为指定的迭代器,该函数默认可以返回一个指向上一个位置处的迭代器。注意,it 至少为双向迭代器。
next(it)it 为指定的迭代器,该函数默认可以返回一个指向下一个位置处的迭代器。注意,it 最少为前向迭代器。

本节先讲解 advance() 函数,其他函数后续章节会做详细介绍。

C++ STL advance()函数

advance() 函数用于将迭代器前进(或者后退)指定长度的距离,其语法格式如下:

template <class InputIterator, class Distance>
    void advance (InputIterator& it, Distance n);

其中 it 指的是目标迭代器,n 通常为一个整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it 为输入迭代器或者前向迭代器,则 n 必须为一个正数,即表示将 it 右移(前进) n 个位置;反之,如果 it 为双向迭代器或者随机访问迭代器,则 n 为正数时表示将 it 右移(前进) n 个位置,n 为负数时表示将 it 左移(后退) n 个位置。

另外,根据 it 类型是否为随机访问迭代器,advance() 函数底层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机制:

  • 当 it 为随机访问迭代器时,由于该类型迭代器支持 p+n 或者 p-n(其中 p 就是一个随机访问迭代器)运算,advance() 函数底层采用的就是 it+n 操作实现的;
  • 当 it 为其他类型迭代器时,它们仅支持进行 ++ 或者 – 运算,这种情况下,advance() 函数底层是通过重复执行 n 个 ++ 或者 – 操作实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advance() 函数定义在<iterator>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程序在使用该函数之前,应包含如下 2 行代码: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第二行代码不是必须的,但如果不引用,则后续在使用 advance() 函数时,需要额外标注 std 命名空间(强烈建议初学者使用)。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知晓 advance() 函数的功能,首先以 forward_list 容器(仅支持使用前向迭代器)为例,下面程序演示了 advance() 函数的功能:

#include <iostream>     // std::cout
#include <iterator>     // std::advance
#include <forward_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一个 forward_list 容器
    forward_list<int> mylist{1,2,3,4};
    //it为前向迭代器,其指向 mylist 容器中第一个元素
    forward_list<int>::iterator it = mylist.begin();
    //借助 advance() 函数将 it 迭代器前进 2 个位置
    advance(it, 2);
    cout << "*it = " << *it;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it = 3

此程序中,由于 it 为前向迭代器,其只能进行 ++ 操作,即只能前进(右移),所以 advance() 函数的第 2 个参数只能为正数。

下面程序以 vector 容器为例,演示了 advance() 函数的功能:

#include <iostream>     // std::cout
#include <iterator>     // std::advance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一个 vector 容器
    vector<int> myvector{1,2,3,4};
    //it为随机访问迭代器,其指向 myvector 容器中第一个元素
    vector<int>::iterator it = myvector.begin();
    //借助 advance() 函数将 it 迭代器前进 2 个位置
    advance(it, 2);
    cout << "1、*it = " << *it << endl;
    //继续使用it,其指向 myvector 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之后的位置
    it = myvector.end();
    //借助 advance() 函数将 it 迭代器后退 3 个位置
    advance(it, -3);
    cout << "2、*it = " << *it;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1、*it = 3
2、*it = 2

注意,advance() 函数本身不会检测 it 迭代器移动 n 个位置的可行性,如果 it 迭代器的移动位置超出了合理范围,it 迭代器的指向将无法保证,此时使用 *it 将会导致程序崩溃。

C++ STL distance()函数用法详解(一看就懂)

我们知道,作用于同一容器的 2 个同类型迭代器可以有效指定一个区间范围。在此基础上,如果想获取该指定范围内包含元素的个数,就可以借助本节要讲的 distance() 函数。

distance() 函数用于计算两个迭代器表示的范围内包含元素的个数,其语法格式如下:

template<class InputIterator>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InputIterator>::difference_type distance (InputIterator first, InputIterator last);

其中,first 和 last 都为迭代器,其类型可以是输入迭代器、前向迭代器、双向迭代器以及随机访问迭代器;该函数会返回[first, last)范围内包含的元素的个数。

注意,first 和 last 的迭代器类型,直接决定了 distance() 函数底层的实现机制:

  • 当 first 和 last 为随机访问迭代器时,distance() 底层直接采用 last - first 求得 [first, last) 范围内包含元素的个数,其时间复杂度为O(1)常数阶;
  • 当 first 和 last 为非随机访问迭代器时,distance() 底层通过不断执行 ++first(或者 first++)直到 first==last,由此来获取 [first, last) 范围内包含元素的个数,其时间复杂度为O(n)线性阶。

另外,distance() 函数定义在<iterator>头文件,并位于 std 命名空间中。因此在使用此函数前,程序中应包含如下代码: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下面程序以 list 容器(其迭代器类型为双向迭代器)为例,演示了 distance() 函数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 std::cout
#include <iterator>     // std::distance
#include <list>         // std::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创建一个空 list 容器
    list<int> mylist;
    //向空 list 容器中添加元素 0~9
    for (int i = 0; i < 10; i++) {
        mylist.push_back(i);
    }
    //指定 2 个双向迭代器,用于执行某个区间
    list<int>::iterator first = mylist.begin();//指向元素 0
    list<int>::iterator last = mylist.end();//指向元素 9 之后的位置
    //获取 [first,last) 范围内包含元素的个数
    cout << "distance() = " << distance(first, last);
    return 0;
}

程序执行结果为:

distance() = 10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91331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搜狗拼音占用了VSCode及微信小程序开发者工具快捷键Ctrl + Shit + K 搜狗拼音截图快捷键

修改搜狗拼音的快捷键 右键--更多设置--属性设置--按键--系统功能快捷键--系统功能快捷键设置--取消Ctrl Shit K的勾选--勾选截屏并设置为Ctrl Shit A 微信开发者工具设置快捷键 右键--Command Palette--删除行 微信开发者工具快捷键 删除行&#xff1a;Ctrl Shit K 或…

世界上第一台无人机长啥样?

2023 世界上第一台无人机长啥样&#xff1f; 01 无人机&#xff08;英文通常为drone或unmanned aerial vehicle&#xff0c;简称为UAV&#xff09;即无人驾驶的飞机&#xff0c;是相对于载人飞机而言&#xff0c;它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身的程序控制装置来完成空中的飞行任务…

通讯应用目标客户匹配,电商界都在用的营销技巧

马克扎克伯格&#xff08;Mark Zuckerburg&#xff09;对通讯应用说过一句话&#xff1a;未来是私有的。他暗示&#xff0c;社交互动的未来将在私人消息应用上。本文将帮助您使用消息应用目标客户匹配在你和现有客户之间打开一个消息应用沟通渠道。 什么是目标客户匹配&#xf…

【高危】WinRAR<6.23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CVE-2023-40477)

漏洞描述 WinRAR 是一款适用于 Windows 系统的压缩包管理器&#xff0c;其恢复卷功能用于修复损坏或丢失的压缩文件数据。 WinRAR 6.23之前版本的恢复卷功能未对用户提供的数据有效验证从而导致内存越界访问&#xff0c;攻击者可诱使用户使用 WinRAR 打开恶意文件&#xff0c…

【SkyWalking】分布式服务追踪与调用链系统

1、基本介绍 SkyWalking是一个开源的观测平台&#xff0c;官网&#xff1a;Apache SkyWalking&#xff1b; 可监控&#xff1a;分布式追踪调用链 、jvm内存变化、监控报警、查看服务器基本配置信息。 2、SkyWalking架构原理 在整个skywalking的系统中&#xff0c;有三个角色&am…

APP外包开发上线问题解决

在APP上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xff0c;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技术、审核、发布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xff0c;但通过充分的准备、测试和持续的改进&#xff0c;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并提升应用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xff0c;希望…

面试想拿13K,HR说你只值10K,该怎样反驳?

最近&#xff0c;有一个朋友跑来跟我吐槽说&#xff0c;刚刚一场面试&#xff0c;笔试面试都过了&#xff0c;部门领导对他也很满意&#xff0c;就只剩最后hr面谈了。以为只是走走流程&#xff0c;谈谈入职时间的事&#xff0c;没想到hr上来就说&#xff1a; 求职表上你写的期…

使用StorageClass动态创建pv

rook-ceph安装部署到位后&#xff0c;就可以开始来尝试使用StorageClass来动态创建pv了。 有状态的中间件在kubernetes上落地基本上都会用到StorageClass来动态创建pv&#xff08;对于云上应用没有那么多烦恼&#xff0c;云硬盘很好用&#xff0c;但是对于自己学习和练习来说还…

2023年护网总结报告

目录 一、 概况 二、 演习背景 三、 护网前期工作准备 3.1 成立工作小组 3.2 攻击面自查自检 3.3 制定演习方案 3.4 加强监测设施 四、 护网工作落实情况 4.1 严格落实值班制度 4.2 威胁情报收集 4.3 强化应急响应 4.4 严格管控 4.5 保障业务连续性 五、 演习评估…

开发第一个gPRC的开发

&#x1f337;&#x1f341; 博主猫头虎 带您 Go to New World.✨&#x1f341; &#x1f984; 博客首页——猫头虎的博客&#x1f390; &#x1f433;《面试题大全专栏》 文章图文并茂&#x1f995;生动形象&#x1f996;简单易学&#xff01;欢迎大家来踩踩~&#x1f33a; &a…

利用anaconda安装指定版本tensorflow的两种方法,并配置于Pycharm上

引言 作为一个跨专业到人工智能的小白&#xff0c;刚开始学习Deep learning时难免会遇到很多安装python开源库的问题&#xff0c;经过自己这段时间的摸索&#xff0c;总结出了两种安装tensorflow指定版本的方法&#xff08;可以衍生到安装其他python开源库&#xff0c;方法一样…

17.2.2 【Linux】通过systemctl观察系统上所有的服务

使用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会将系统上所有的服务通通列出来&#xff5e;而不像 list-units 仅以 unit 分类作大致的说明。 至于 STATE 状态就是前两个小节谈到的开机是否会载入的那个状态项目。主要有 enabled / disabled / mask / static 等等。 假设我不想要知道这么多…

mybatis动态SQL的运用

一、mybatis动态SQL update 表名 set name?,age? where id? 如果我们的前台没有传参&#xff0c;比如没有传入我们的name值&#xff0c;name就会把字段值改为null&#xff0c;这就违背了我们编码的初衷。 许多人会使用类似于where 1 1 来作为前缀&#xff0c;在代码中会用i…

Socket编程入门

Socket编程 套接字的类型 套接字分为两种类型 Stream Sockets&#xff0c;流格式&#xff0c;传输使用的是TCP协议Datagram Sockets&#xff0c;数据包格式&#xff0c;传输使用的是UDP协议 结构体 在不同类型电脑中&#xff0c;字节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xff1a;大端序…

uniapp项目添加人脸识别功能,可用作登录,付款,流程审批前的安全校验

本案例使用了hbuilder插件商城中的活体检验插件&#xff0c;可自行前往作者处下载查看&#xff0c; 效果图如下 此插件需要在manifest.json中勾选 实现流程 1&#xff1a;前往hbuilder插件市场下载插件 2&#xff1a;在页面中导入import face from "/uni_modules/mcc-…

成集云 | 维格表会员/租约/合同到期同步企微提醒 | 解决方案

源系统成集云目标系统 方案介绍 维格表是一种新一代的团队数据协作和项目管理工具&#xff0c;由深圳维格智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它结合了可视化数据库、电子表格、实时网络协同、低代码开发技术四项功能&#xff0c;且支持API与可视化看板&#xff0c;操作简单&#xff0c;能…

【数据结构入门指南】二叉树

【数据结构入门指南】二叉树 一、二叉树的概念二、现实中的二叉树三、特殊的二叉树四、二叉树的性质五、二叉树的存储结构5.1 顺序结构5.2 链式结构 一、二叉树的概念 二叉树是一棵特殊的树。一棵二叉树是结点的一个有限集合&#xff0c;该节点&#xff1a; ①&#xff1a;或者…

Vue 2 插槽

可以先阅读组件基础-简单了解通过插槽分发内容。 一、插槽定义 插槽将子组件标签间的内容分发到子组件模板的<slot>标签位置。 如果没有<slot>标签&#xff0c;那么该内容将被丢弃。 二、编译作用域 内容在哪个作用域编译&#xff0c;就可以访问哪个作用域的数据…

SMS 与 WhatsApp 营销,哪个方式最适合你的业务?

SMS和 WhatsApp营销越来越受欢迎&#xff0c;因为它们为企业提供了接触目标受众的有效方式。超过 91%的客户希望收到来自企业的 SMS消息&#xff0c;使用WhatsAppAPI发送的消息的打开率高达99% &#xff0c;这证明了这两种形式的消息传递对于希望及时与客户沟通的企业来说变得重…

火山引擎发布自研视频编解码芯片 压缩效率提升30%

8月22日&#xff0c;火山引擎视频云宣布其自研的视频编解码芯片已成功出片。经验证&#xff0c;该芯片的视频压缩效率相比行业主流硬件编码器可提升30%以上&#xff0c;未来将服务于抖音、西瓜视频等视频业务&#xff0c;并将通过火山引擎视频云开放给企业客户。 火山引擎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