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结束后,作为“穷游”之城的南京,且具有高性价比的六朝古都,来旅行的人们也是络绎不绝,恰逢暑假之时更为火爆。即便在炎炎夏日,也依然抵挡不住开源人的那颗赤诚之心。
此次活动不仅是本地的开源人,花1~2个小时从江南来到江北,更是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合肥等地的开源人。因为话题至为重要,软件产业的基石及许可的解读,更加不用提正在风口上的“大模型”,充满了机会的混乱......
KCC南京(KAIYUANSHE City Community:开源社南京城市社区)秉持开源社宗旨,以“开源知行,笃实刚健”为理念使得这次活动圆满落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下8月5日KCC南京的开源读书读会活动。下午活动的大体议程是这个样子的。
分享嘉宾简介 | 时间 | 分享标题 | 内容概要 |
签到 | 13:30~ 14:00 | 签到 | 签到 |
庄表伟,开源社理事兼执行长; 董吉甫,KCC南京负责人。 | 14:00 ~ 14:10 | 开源社、KCC 、KCC 南京介绍 | 开源社、KCC 、KCC 南京介绍 |
张俊,南京芯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4:10 ~ 14:20 | 元宇宙产业 | 介绍江苏元宇宙产业及产品(此次活动场地赞助商) |
陶冶,知识产权律师。 | 14:20 ~ 15:00 | 《科斯的企鹅、Linux和公司的本质》 | Yochai Benkler 教授 在 TED上分享过对开源经济的思考。作为法学教授,Yochai Benkler 对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和财产分配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 |
适兕,作者,「开源之道」主创。 | 15:00 ~ 16:30 | 揭开软件许可的神秘面纱 | 当我们阅读各类开源许可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疑问,这些规则很容易遵守,那么为什么没有人遵守?那么有没有人遵守闭源许可?如果有人违反闭源许可,也是和开源许可一样,没有人追究?那么整个的软件市场又是什么塑造的?这个市场的秩序又该如何维护?软件的许可到底有何作用?如果你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疑问的话,那么不妨和适兕一起来阅读这本《the software license unveiled》。 |
全体参与人员自由讨论:庄表伟老师牵头。 | 16:30 ~ 17:30 | 1、Llma2 许可是否算开源? 2、大模型下开源将如何应对? 3、商业力量如何制衡其它? | Meta 发布了Llma2大模型,自称是以开源的模式进行的,当然,OSI 所定义的开源并没有涉足到大模型领域,我们该如何看待?在没有明确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探讨。 |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更加灵活和随意,讲到哪里算哪里~
南京KCC第一次活动只有四位同学参加,第二次活动就这么热闹且精彩非凡。
——孙乐,南京迪码科技,开源社顾问委员会成员
活动形式轻松愉快,交互沟通自由舒适。开源共建,互相学习,互利共生。随着互联网发展迭代,相关的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既熟悉又陌生,希望未来能在知产法律方面能酌情增加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和分析。让相关从业者、参与者、贡献者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杨如森,软月
形式自由,氛围轻松。
——王长金,中兴通信
希望以后能多多举行此次类型活动。
——自由如风
活动非常好,希望后面还有机会继续交流。
——刘丰,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南京KCC读书会,有一种独特的场域,与其说是交流分享,不如说是思想“家宴”——每个分享人带来自己的“拿手好菜”,组织者/志愿者还为大家准备了可口的茶歇;活动现场也是一个很有科技感的展厅,一旁的展台上都是各式各样新潮的头戴式AR/VR眼镜设备。这种毫无违和感的融合,恰很好地诠释了这里多元包容的氛围。
——张立秋,源造书院
这是一次思想盛宴的课堂,学习到了不少知识,希望下次有机会能继续参与这么棒的活动。
——王越,北京建恒
这次南京站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惊喜,惊喜于KCC南京站两位负责人的热情而充分地准备,惊喜于参会者中律师群体的占比之多。这次的主题也很精彩,特别讲了开源、软件和知识产权相关的内容,陶冶律师分享的这本《科斯的企鹅》从经济学角度带大家看开源参与者的行为逻辑,特别提到了 Peer Production 的概念,其中重点强调了:整合和质量控制机制的失效、单边私有化和商用带来的个人利益这三个会影响到Peer Production效果的因素,包括后来总结出的激励公式,还是很耳目一新的,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受益匪浅。此外,适兕老师的分享也勾起了大家对知识产权和软件许可的讨论,互动非常活跃,令人印象深刻,只可惜场地时间有限,不然我们可以讨论的更畅快~
——李明康(小明),开源社理事、社区合作组组长
这次读书会有一半法律人、一半技术人,这样的交流感觉真的很棒,我自己在与律师朋友的交流中,也有很多的收获,期待下一次聚会。
—— 庄表伟,开源社理事
此次活动,适兕老师和陶冶律师的分享书籍演讲时为精彩绝伦,启发了听众们无限思考空间。记得适兕老师有一页内容是关于说许可——“本土的反思”,让我感触较为深刻,同时也引发了律师们与开源人在讨论许可话题的内容,其许可与规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企业的软件及硬件许可需要参照标准,在不同区域(地区及技术)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有些创新的东西也可能还没有标准,那没有标准的许可,如这时发生争议可能就需要最终社会结果反馈及法院来判定了。陶冶律师所分享的内容——“激励”那一页的公式解说,让听众们思考许久,人的激励不止于金钱,还有更多的方式去实现。
当然还有张俊总,于大家一起体验AR/VR/XR等穿戴设备也很棒,人工智能、元宇宙应用实为未来趋势。还有后面由庄老师牵头的讨论“大模型”与“开源”的话题让我们沉思,沉思于开源人如何去推进这混乱的机遇,如何能够帮助到大众也能受益等问题。
读书会当然还有赠书环节,由于大家太过投入交流,不知不觉就接近了活动时间的尾声,适兕老师从北京带来的书籍《商业开源》 、《知识产权与商业:无形资产的力量》以闪送的方式完成。
还有此次活动现场每一位参会者的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本次活动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
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厂商中立、公益、非盈利”的特点,才使得我们的每次交流都很纯粹,很自由。有的人会说我们就是一群疯子、一群傻子;是的,我们就是别人口中所说,这样的一群疯子和傻子。但这能使我们快乐,且我们也乐意为之。因为“开源知行,笃实刚健”,因为这就是开源文化。
期待志同道合的你,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欢迎常回家(一同参与KCC南京各种团聚活动),也欢迎各界的朋友以后常来KCC南京团聚。
——董吉甫,KCC南京负责人
本次活动让我了解到开源背后的法律问题,也了解到了开源背后的“激励”。老师们的认真且热情的讲述,大家积极且热情互相分享和讨论,休息阶段体验了各种先进的虚拟现实设备,了解很多元宇宙的知识。经过这次活动,我拓展了视野,学到了知识,交到了朋友。欢迎热爱开源的你加入我们的队伍,让我们一起把南京的开源做的更好。
——马证,KCC南京联合创始人
KCC南京负责人兼活动主持人董吉甫介绍今日活动内容
开源社理事兼执行长庄表伟老师介绍开源社,以及KCC的理念和目标。
活动场地赞助商-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张俊总介绍江苏元宇宙产业
陶冶律师为大家分享《科斯的企鹅》经典论文,介绍Peer Production ~
CoasesPenguin.pdf
一切都是成本的分析,人的激励不止于金钱的激励。
志愿者精心安排的茶歇供应,此次活动饮品茶歇由南京感动科技马证赞助。(非常感谢此次活动志愿者——KCC南京马证、田士伦、张娟等人的支持)
茶歇期间,大家在穿戴VR/AR进行元宇宙体验
「开源之道」·适兕 准备分享他精心准备的议题,一本至关重要的书籍《揭开软件许可的面纱:法律如何通过许可控制软件访问的》。
分享的材料下载:
the-software-license-unveiled-by-kuosi-as-reader.pdf
「开源之道」·适兕 试图通过手势来和大家表达清楚哪些关于知识财产权法的哲学名词和观念。
来自中兴通讯开源项目办公室的袁丽雅向大家介绍自己。
适兕老师的精彩演讲分享燃爆全场,意犹未尽。
现场向律师们请教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
参会成员逐一进行自我介绍
庄表伟开始主持,邀请知识产权的律师们发表意见。
KCC 南京负责人,本次meetup的主要策划人董吉甫谈自己对于开源和许可的看法。
陶律师论大模型对于法律的挑战。
来自中兴通讯的李响博士,抢过话筒,批判Meta 的LlMa2 并非开源!
源造书院-张立秋老师,以哲学的角度探讨解析当下大模型的经济思辨。
还有更多关于大模型与开源及许可、知识产权展开了的火热讨论,及活动送书等内容这里就不一一给大家陈述了,让我们一起期待KCC南京的下一场活动吧。
大合照来袭~
会后小聚留影,饭桌才是放松交谈的最佳选择,非常感谢中兴通讯开源项目办公室的慷慨赞助(原计划AA参与)。我们已经开始策划下一场的主题了。从人工智能最火热的应用大模型开始。
原创丨KCC@南京
编辑丨张可芯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KCC@成都:COSCon 2023 Open Start 读书会
历史与今天的交融:KCC@杭州 Meetup 圆满完成
Night Of AI|KCC@新加坡 X 早早聊喊你来参加 AI 之夜啦~
开源社简介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项目孵化”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2017 年,开源社转型为完全由个人成员组成,参照 ASF 等国际顶级开源基金会的治理模式运作。近九年来,链接了数万名开源人,集聚了上千名社区成员及志愿者、海内外数百位讲师,合作了数百家赞助、媒体、社区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