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进程间通信
11.1 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过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
进程间通信,意味着两个不同的进程中可以交换数据。下图是基于管道(PIPE)的进程间通信的模型:
可以看出,为了完成进程间通信,需要创建管道。管道并非属于进程的资源,而是和套接字一样,属于操作系统(也就不是 fork 函数的复制对象)。所以,两个进程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内存空间进行通信。下面是创建管道的函数:
#include <unistd.h>
int pipe(int filedes[2]);
/*
成功时返回 0 ,失败时返回 -1
filedes[0]: 通过管道接收数据时使用的文件描述符,即管道出口
filedes[1]: 通过管道传输数据时使用的文件描述符,即管道入口
*/
父进程调用函数时将创建管道,同时获取对应于出入口的文件描述符,此时父进程可以读写同一管道。但父进程的目的是与子进程进行数据交换,因此需要将入口或出口中的 1 个文件描述符传递给子进程。下面的例子是关于该函数的使用方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BUF_SIZE 3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s[2]; // 用于存储管道的文件描述符,fds[0] 用于读取,fds[1] 用于写入
char str[] = "Who are you?"; // 待写入管道的字符串
char buf[BUF_SIZE]; // 用于存储从管道读取的数据
pid_t pid;
// 调用 pipe 函数创建管道,fds 数组中保存用于 I/O 的文件描述符
pipe(fds);
pid = fork(); // 创建子进程,子进程将同时拥有创建管道获取的2个文件描述符,复制的并非管道,而是文件描述符
if (pid == 0) // 子进程
{
write(fds[1], str, sizeof(str)); // 将字符串写入管道的写入端
}
else // 父进程
{
read(fds[0], buf, BUF_SIZE); // 从管道的读取端读取数据
puts(buf); // 将读取的数据打印到屏幕上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可以从程序中看出,首先创建了一个管道,子进程通过 fds[1] 把数据写入管道,父进程从 fds[0] 再把数据读出来。可以从下图看出:
通过管道进行进程间双向通信:
下图可以看出双向通信模型:
下面是双向通信的代码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BUF_SIZE 3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s[2];
char str1[] = "Who are you?";
char str2[] =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char buf[BUF_SIZE];
pid_t pid;
pipe(fds);
pid = fork();
if (pid == 0)
{
write(fds[1], str1, sizeof(str1));
sleep(2);
read(fds[0], buf, BUF_SIZE);
printf("Child proc output: %s \n", buf);
}
else
{
read(fds[0], buf, BUF_SIZE);
printf("Parent proc output: %s \n", buf);
write(fds[1], str2, sizeof(str2));
sleep(3);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红色结果是正常运行的结果,蓝色是注释掉sleep(2)这行代码之后的结果。
向管道传递数据时,先读的进程会把数据取走。数据在进入管道之后成为无主数据,也就是先通过read函数先读到数据的进程将得到数据,即使是 该进程将此数据传到了管道中。因此,若注释掉那行代码,子进程将读会自己之前向管道放入的数据,结果就是,父进程掉用read函数后无限期等待数据放入管道。
当一个管道不满足需求时,就需要创建两个管道,各自负责不同的数据流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使用两个管道可以避免程序流程的预测和控制。用上述模型改进的代码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BUF_SIZE 3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s1[2], fds2[2];
char str1[] = "Who are you?";
char str2[] =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char buf[BUF_SIZE];
pid_t pid;
pipe(fds1), pipe(fds2);
pid = fork();
if (pid == 0)
{
write(fds1[1], str1, sizeof(str1));
read(fds2[0], buf, BUF_SIZE);
printf("Child proc output: %s \n", buf);
}
else
{
read(fds1[0], buf, BUF_SIZE);
printf("Parent proc output: %s \n", buf);
write(fds2[1], str2, sizeof(str2));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上面通过创建两个管道实现了功能,此时,不需要额外再使用 sleep 函数。运行结果和上面一样。
11.2 运用进程间通信
保存消息的回声服务器:
下面对第 10 章的服务器端代码进行改进,添加一个功能:
将回声客户端传输的字符串按序保存到文件中。
实现该任务将创建一个新进程,从向客户端提供服务的进程读取字符串信息,下面是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void read_childproc(int sig);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int fds[2]; // 用于管道的文件描述符数组
pid_t pid;
struct sigaction act;
socklen_t adr_sz;
int str_len, state;
char buf[BUF_SIZE];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s <port>\n", argv[0]);
exit(1);
}
act.sa_handler = read_childproc; // 防止僵尸进程
sigemptyset(&act.sa_mask);
act.sa_flags = 0;
state = sigaction(SIGCHLD, &act, 0); // 注册信号处理器,将成功的返回值给 state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 创建服务端套接字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 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 进入等待连接请求状态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pipe(fds); // 创建管道,fds[0] 用于从子进程读取数据,fds[1] 用于向子进程写入数据
pid = fork();
if (pid == 0)
{
// 子进程运行区域,此部分从客户端接收数据并写入文件
FILE *fp = fopen("echomsg.txt", "wt");
char msgbuf[BUF_SIZE];
int i, len;
for (int i = 0; i < 10; i++)
{
len = read(fds[0], msgbuf, BUF_SIZE); // 从管道读取数据
fwrite((void *)msgbuf, 1, len, fp); // 将数据写入文件
}
fclose(fp);
return 0;
}
while (1)
{
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 *)&clnt_adr, &adr_sz);
if (clnt_sock == -1)
continue;
else
puts("new client connected...");
pid = fork();
if (pid == 0)
{
// 子进程运行区域,此部分向客户端提供回声服务
close(serv_sock); // 关闭服务器套接字,因为从父进程传递到了子进程
while ((str_len = read(clnt_sock, buf, BUFSIZ)) != 0)
{
write(clnt_sock, buf, str_len); // 回送数据给客户端
write(fds[1], buf, str_len); // 将数据写入管道,供子进程读取写入文件
}
close(clnt_sock);
puts("client disconnected...");
return 0;
}
else
close(clnt_sock); // 通过 accept 函数创建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已经复制给子进程,因为服务器端要销毁自己拥有的
}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void read_childproc(int sig)
{
pid_t pid;
int status;
pid = waitpid(-1, &status, WNOHANG);
printf("removed proc id: %d \n", pid);
}
该代码创建了一个服务器,并使用多进程处理客户端连接。每当有新的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时,会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来处理与该客户端的通信。子进程将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并将数据回送给客户端。同时,子进程还会将收到的数据写入到名为"echomsg.txt"的文件中。父进程用于接受客户端的连接,并通过管道将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传递给子进程进行处理。
配合第十章的客户端代码运行结果:
服务器端:
客户端:
生成的txt文件:
从图上可以看出,服务端已经生成了文件,把客户端的消息保存下来。
习题 :
1、什么是进程间通信?分别从概念和内存的角度进行说明。
从概念上讲,进程间通信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共享资源或进行通信的机制。它允许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协作和资源共享。
从内存的角度来看,进程间通信意味着不同进程之间需要访问彼此的内存空间。由于每个进程有独立的虚拟内存空间,进程间不能直接访问对方的内存。因此,需要通过特定的IPC机制,如管道、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信号量等,来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共享。
2、进程间通信需要特殊的 IPC 机制,这是由于操作系统提供的。进程间通信时为何需要操作系统的帮助?
为了进行进程间通信,需要管道的帮助,但是管道不是进程的资源,它属于从操作系统,所以,两个进程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内存空间进行通信。
操作系统作为进程的管理者和协调者,提供了特殊的IPC机制。这样,进程间可以协同工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复杂的计算和任务。同时,操作系统对进程间通信进行控制和保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管道」是典型的 IPC 技法。关于管道,请回答以下问题:
i、管道是进程间交换数据的路径。如何创建此路径?由谁创建?
使用 pipe 函数进行创建,由操作系统创建。父进程调用该函数时将创建管道。+
ii、为了完成进程间通信。2 个进程要同时连接管道。那2 个进程如何连接到同一管道?
数组中有两个文件描述符,父子进程调用相关函数时,通过 fork 函数,把 1 个文件描述符传递给子进程。
iii、 管道允许 2 个进程间的双向通信。双向通信中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向管道传输数据时,先读的进程会把数据取走。简言之,就是数据进入管道后会变成无主数据,会被先调用read函数的进程读取,这个进程可能是自己。所以有时候为了防止错误,需要多个管道来进程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