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对项目非常重要,如果对需求认识不清晰不明确,往往会导致需求不完整,需求重复等问题,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因此如何认识需求,需要思考哪些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5大因素,是我们认识需求时重点需思考的问题。
1、需要≠需求
产品需求是指用户对某个具体产品的需要,此种需要可以用用户行动去衡量。
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需求,需要不等于需求。只有当用户非常需要某产品,且能够承担起支付成本,此需要才可能成为需求。人们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和得到它要支付的成本密切相关。
2、找到需求真正的提出者
需求是有主体的,我们需要明确这个需求是谁提出的。
因为有时候,需求从主体到产品经理,往往经过多人的二次传播。如果我们不能最终确认某需求的主体,那么就无法真正验证此需求是否被满足。
如甲方让A告知B,做一张设计图,如果B没有仔细考虑此需求的主体的话,直接动手制作,那么他最终的产品就无法保障满足甲方的需求,因为我们无法保证A是否能够完整传递甲方的需求内容。因为需求本身是甲方提出的,最终需要甲方验证,因此对B来说,确认甲方的真正需求尤为重要。
3、痛点归属问题
痛点天然带有角色属性,我们在分析痛点时,首先需要思考这是谁的痛点。如果需求提出者与所有者的痛点是冲突的,我们需要考虑产品究竟为谁服务,谁在为我们创造价值,需求属于谁的。
如一套考勤计算产品,客户老板提出午休的1小时从工时中去除掉,而产品用户即员工意见很大,认为午休也依然被要求工作,那么这个时间不能从工时中去掉。客户的痛点和用户的痛点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我们需要考虑谁在为我们创造价值,需求属于谁。这个问题解决方案,在利益受损方看来一无是处,但这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和商业价值间的取舍。
4、考虑投入产出比ROI
需求的实现,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因此我们不仅仅要从需求满足角度考虑问题,也需要关注投入产出比ROI。
如果为了满足一个需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等资源,但并不能获得一个好的价值回报,这并不可取。我们只有真正洞察了需求后,做出合适的响应,尽可能保障高成本高回报。
为了减少投入,节约时间,降低返工几率,CoCode开发元的Co-Project智能项目管理工具,近期推出了需求条目化功能,使用AI能够将用户需求自动生成标准用户故事,这让我们无需再手动一一录入需求,大大减轻了工作量,节省了开发时间。
而需求分析工具,使用AI精准锁定和快速修复需求缺陷,提高需求分析质量,降低返工几率。工具使用快速功能点估算方法,通过调整功能点值(复杂度、修改类型、重用程度)和设置计算调整因子(系统特征因子、工作量因子、费用调整因子),多角度多层级地调整影响因子,从而能够更精准地自动估算项目规模、工作量和产品报价,使用此工具能够节省15-25%的开发成本。
5、自我收益
需求被响应后,一般会为需求提出者带来收益、实际利益或情感上的满足等。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需求提出者获得收益,这能否为我们产品带来收益,如用户情感诉求是否被满足,产品粘性是否更高等。如果最终不能落地到产品或公司利益上,我们很难成为一个自带价值的产品经理。
如我饿了,我想吃饭。需求真正提出者是没带午餐的白领,痛点是饥饿,响应是告诉他可以点我们平台的外卖送到公司楼下,收益:需求提出者生理满足,平台收益是流量和抽成。
目前CoCode发布一系列AI开发工具:Co-Project智能项目管理工具(需求条目化、自动生成测试用例)、需求分析工具、评审分析工具。CMMI落地工具上线,全面支持CMMI3-5级高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