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回复:非常非常非常难,几乎不能。
举个简单例子:
高考报志愿,能走到高考这一步的并取得成绩的,从幼儿园到高中,3+6+3+3,这个赛道奔跑了15年。
大部分人这里指的是考生自己,花费在填报志愿专业的时间总和,按每天8小时,有几个人能超过10天,也就是80小时,花个2周时间认真思考?(15年vs2周)
奔跑了15年,决定4年高校生活和未来社会起点的关键一环,也许就花钱听听填报老师吹水,或者家人亲朋好友推荐,自己思考1小时完事。
对未来没有规划,没有长远目标,就是古语所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磋磋砣砣,20岁到30岁这黄金版宝贵的青春岁月就这么没了。
决策失败率非常高,具体数值不列了,列出又G了……
从2050回顾2020,职业规划与技术路径(节选)补充
有朋友指出我一些博客有矛盾:
全力推进加速到来的机器人时代 2022
机器人行业的信息孤岛(2020)
以如上两篇为例吧。其实角度不同而已。
机器人行业发展好,和普通人能从这个行业切到蛋糕不是一回事情啊。
有个词,“机器换人”,机器都能换人,那么“机器人必然也可以换人”,
“机器人加人工智能更可以换人”。
有一部分朋友卷入到这个行业中,时至今日,遍体鳞伤,苦不堪言。
AI:
普通人决策正确率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 引入外部意见:多听取外部意见,尤其是来自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人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问题,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 核查清单:制定核查清单,将关键因素和可能的结果列出,这有助于我们在决策时更全面地考虑问题,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 了解其他观点:对于一个决策,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了解其他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筛选和分析信息,识别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避免被误导或者欺骗。
- 制定决策原则: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制定出一套决策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你在面对各种决策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 实践和学习:通过实践和学习来积累经验和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 意识到偏差:了解自己的认知偏差,例如过度自信、确认偏误等,避免这些偏差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 考虑风险和回报:在决策时,考虑可能的风险和回报,并评估每种可能的后果。通过权衡风险和回报,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的来说,提高决策正确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收集信息、分析情况、了解不同观点、遵循决策原则以及持续学习和实践。通过这些方法,普通人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没啥用吧……
自我放弃的人,其实他人很难帮上忙了。
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也很难有别人会信任。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 决策类
class Decision {
public:
virtual void makeDecision() = 0;
};
// 具体决策类1
class ConcreteDecision1 : public Decision {
public:
void makeDecision() {
cout << "执行具体决策1" << endl;
}
};
// 具体决策类2
class ConcreteDecision2 : public Decision {
public:
void makeDecision() {
cout << "执行具体决策2" << endl;
}
};
// 决策者类
class DecisionMaker {
public:
DecisionMaker(Decision* decision) {
this->decision = decision;
}
void makeDecision() {
decision->makeDecision();
}
private:
Decision* decision;
};
int main() {
// 创建具体决策1和具体决策2的实例
ConcreteDecision1 decision1;
ConcreteDecision2 decision2;
// 创建决策者实例,并将具体决策实例传入构造函数中
DecisionMaker decisionMaker1(&decision1);
DecisionMaker decisionMaker2(&decision2);
// 调用决策者的makeDecision方法,执行具体决策
decisionMaker1.makeDecision();
decisionMaker2.makeDecision();
return 0;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Decision
类作为抽象类,它有一个纯虚函数makeDecision()
,表示具体的决策行为。然后我们创建了两个具体的决策类ConcreteDecision1
和ConcreteDecision2
,它们都继承自Decision
类,并实现了makeDecision()
函数。
我们还定义了一个DecisionMaker
类作为决策者类,它接受一个Decision
类的实例作为参数,并在makeDecision()
方法中调用具体决策的makeDecision()
方法来执行具体的决策行为。在main()
函数中,我们创建了两个具体决策的实例,并将它们分别传入两个决策者实例的构造函数中。然后我们调用决策者的makeDecision()
方法来执行具体的决策行为。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chrono>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
int main() {
// 设置时间循环间隔为100毫秒
auto interval = 100ms;
// 创建计时器
auto timer = high_resolution_clock::now();
while (true) {
// 计算已经过去的时间
auto duration = duration_cast<milliseconds>(high_resolution_clock::now() - timer);
// 输出当前时间戳
cout << duration.count() << endl;
// 等待100毫秒
this_thread::sleep_for(interval);
// 更新计时器
timer = high_resolution_clock::now();
}
return 0;
}
这段代码中,我们使用了C++的std::chrono
库来控制时间循环间隔,使用high_resolution_clock
来获取当前时间戳,并使用this_thread::sleep_for()
函数等待一定的时间。在循环中,我们不断输出当前时间戳,并在每次循环结束后等待一定的时间,以模拟禅定的状态。这段代码没有具体的功能,但是它能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流动,从而进入一种禅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