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
两分,需要计算的选择题
系统工程概述
- 系统
- 由交互的元素组织起来的组合,用于实现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目的
- 一组综合的元素、子系统或组件,用以完成一个确定的目标
- 系统元素
- 软硬件、人、流程、程序等
- 系统元素组成系统,系统组成系统体系(系统之系统,SoS)
- 系统工程
- 运用系统方法,对系统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组织管理技术
- 为最好地实现系统的目的,对系统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研究的科学方法
- 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
- 从系统观念出发,以最优化方法求得系统整体最优的、综合化的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 一个视角、流程、或一门专业
- 系统工程视角:目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控制结构
- 系统工程核心
- 分析和设计与其部分截然不同的整体
- 坚持全面看问题
- 考虑所有的侧面
- 考虑一切可变因素
- 把问题的社会方面与技术方面联系起来
系统工程方法论
- 霍尔三维结构
- 特点: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标准化
- 时间维7步骤: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 逻辑维7阶段: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
- 知识维n领域: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
切克兰德方法
- 解决问题:
- 硬科学 --> 软科学
- 最优化 --> 比较与探寻
- 逻辑维7阶段
- 认识问题、根底定义、建立概念模型、比较及探寻、选择、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馈
并行工程方法
- 目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 重点强调
- 设计开发期间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需求等结合起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质量完成
- 各项工作由与此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进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随时或定期反馈信息,并对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
- 依据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反馈与协调整个项目的进行。利用现代CIM技术,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期间,辅助项目的并行化
综合集成方法
- 钱学森方法
- 简单系统 --》简单巨系统–》巨系统–》复杂巨系统
- 主要性质
- 开放性、复杂性、进化和涌现性,层次性,巨量性
- 基本原则
- 整体论原则,相互联系,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
- 主要特点
-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贯穿全过程
- 科学理论与经验知识结合,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识综合集成解决问题
- 应用系统思想把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 根据复杂巨系统的层次结构,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统一起来
- 必须有大型计算机系统支持,不仅有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功能,而且还要有综合集成的功能
WSR 系统方法
- 物理 Wuli
- 应用自然科学中的各种科学方法
- 事理 Shili
- 使用各种运筹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控制论和一些数学方法
- 人理 Renli
- 关系、感情、习惯、知识、利益、斗争、和解、和谐和管理等
- 实践准则: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
- 逻辑维 7 步骤
- 理解意图,制定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协调关系,实现构想
系统工程生命周期
- 生命周期阶段(时间维):规划、设计、开发、制造、安装、运行、更新
- 探索性研究阶段:识别利益攸关者的需求,探索创意和技术
- 概念阶段:细化利益攸关者的需求,探索可行概念,提出有望实现的解决方案
- 开发阶段:细化系统需求,创建解决方案的描述,构建系统,验证并确认系统
- 生产阶段:生产系统并进行检验和验证
- 实用阶段:运行系统以满足用户需求
- 保障阶段:提供持续的系统能力
- 退役阶段:存储、退档或退出系统
系统 工程开发方法
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方法)
-
计划驱动方法:类比结构化
- 始终遵守规定流程
- 特别关注文档的完整性
- 特别关注需求的可追溯性
- 特别关注每种表示的事后验证
-
渐进迭代式开发
- 需求不清晰、不确定、或客户希望引入新技术
- 较小的,不复杂的系统
- 灵活性
- 通过剪裁突出了产品开发的核心活动
-
精益开发
- 准时化
- 消除浪费
- 一种整体性的范式
- 动态的、只是驱动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过程
-
敏捷开发
- 工作原则:尽早、拥抱变化、持续交付
- 个人原则:可持续、简洁艺术
- 沟通原则:一起工作、面对面、产品度量进度
- 团队原则:自组织团队、定期反思
MBSE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MBSE:MBSE 是建模方法的形式化应用,以使建模方法支持系统需求、分析、设计、验证和确认等活动,这些活动从概念性设计阶段开始,持续贯穿到设计开发以及后来的所有生命周期阶段
- 核心思想
- 采用形式化、图形化、关联化的建模语言及相应的建模工具,改造系统工程的技术过程,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建模(含分析、优化、仿真)工作,为系统实现、验证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整个研制过程的效率。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三阶段工具
- 需求分析
- 需求图
- 用例图
- 包图
- 功能分析与分配
- 顺序图
- 活动图
- 状态机图
- 设计综合
- 模块定义图
- 内部块图
- 参数图
三支柱
- 建模语言:SysML《extends UML 2.0》
- 建模工具:以建模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和网络环境
- 建模思路:设计团队如何利用系统建模语言的各种图形建立系统模型,根据组织机构特点,研究适合自身的工作流程
系统性能
-
系统性能指标
- 主频:时钟频率
- 运算速度
- PDR:数据处理速率
- 运算精度
- 内存容量:主存容量
- 性价比
- 硬盘速度:外存存储周期
- RASI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完整性、安全性
- 可扩充性
- 兼容性
- 各种响应时间
- 各种利用率
- 吞吐率
- 平均故障响应时间
-
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
- 吞吐率
- 吞吐量
- 上下文切换时间
- 响应时间
- 资源利用率
- 可靠性
- 可移植性
-
网络的性能指标
- 吞吐量
- 用户级性能指标
- 应用级性能指标
- 网络级性能指标
- 设备级性能指标
-
数据库的性能指标
- 数据库大小
- 单表大小
- 单记录大小
- 数据库表数量
- 表索引数量
- 数据库索引数量
- 表记录数量
- 日志文件大小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性能指标
- 最大并发事务处理能力
- 最大连接数
- 查询语句性能
- 负载均衡能力
-
应用系统的性能指标
- 资源占用
- 可用性
- 响应时间
- 并发用户数
-
web 服务器的性能指标
- 上下文切换
- 资源利用率
- 响应时间
- 吞吐率
- 吞吐量
- 可移植性
- 可靠性
系统性能计算
MIPS 计算
每秒处理的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衡量CPU速度的指标
每秒指令数:IPS = 指令数⁄执行时间
每秒百万指令数:MIPS = 指令数⁄执行时间 x 1⁄106
频率、周期
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
周期: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频率 X 周期 = 1
CPU 晶振、时钟频率、时钟周期
时钟频率,又称时钟频率速度或主频。
时钟通过晶振提供了某个频率的规律信号。
通常用千兆赫兹(GHz),即十亿周期每秒来表示
主频 = 1 / 时钟周期
指令周期
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
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
是从取指令、分析指令到完成所需的全部时间
还有好多公式不方便展现,这部分多刷几道题就行了
系统性能设计
-
性能瓶颈:某个硬件或软件接近其容量限制时发生并显示出来的事件或情况
-
性能调整:
- 性能管理的主要活动
- 调整参数以调整性能
-
识别性能约束
-
指定系统负载
-
设定性能目标
-
收集-分析-配置-测试-收集
服务器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应用系统 |
---|---|---|
CPU使用率 内存使用率 硬盘剩余空间 | 数据库设计优化,SQL语句优化 进程和线程状态, 日志文件大小 系统资源占用 | 可用性,响应时间 并发用户数 系统资源占用 |
- 阿姆达尔定律(Amdahl’s Law)
- 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定量原理之一
- 定义:加速比=不使用增强部件时完成整个任务的时间/使用增强部件时使用整个增强部件的时间=原执行时间/新执行时间
系统中对某一部件采用更快执行方式所能获得的系统性能改进程度,取决于这种执行方式被使用的频率,或所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
-
负载均衡: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方式组成对等服务器集群。每台服务器地位等价,可单独对外提供服务。
-
负载均衡集群:
- 高性能:提高系统性能,增加系统处理能力
- 高并发:增加系统吞吐量
- 高可用:故障侦测(HTTP/TCP/UDP),自动转移
- 可扩展:提高系统可伸缩性
- 增安全:访问控制列表(ACL)
-
负载均衡类型:
- 软件<–>硬件
- 全局<–>本地
-
负载均衡技术
- 基于DNS的负载均衡
- 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
- 混合型负载均衡
- 地址转换网关负载均衡
-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 网络地址转换负载均衡
- 协议内部支持负载均衡
-
负载均衡算法
- 静态算法:无集群服务器状态参与
- (加权)随机算法
- (加权)轮询算法
- 源地址哈希算法
- 动态算法:需要集群服务器状态参与计算
- (加权)最少连接数算法
- (加权)响应时间算法
- 自适应算法(基于资源的算法)
- 加权算法:各服务器可能因配置不同导致处理能力不同
- 静态算法:无集群服务器状态参与
系统性能评估
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 时钟频率法:以时钟频率高低衡量
- 指令执行速度法:以MIPS为单位量化计算机性能
- 等效指令速度法:将指令比例不同问题纳入考量,通过各指令在程序中的占比计算出结果
- 数据处理速率法:综合考量CPU、主存整体计算机性能
- 综合理论性能法:使用MTOPS表示
- 计算出处理部件每个计算单元的有效计算率
- 按不同字长加以调整,得出该计算单元的理论性能
- 所有组成该处理部件的计算单元理论性能之和
- 基准程序法:目前一致承认的测试系统性能的较好方法,依靠评价程序来评价机器性能
- 基准测试程序:应用程序中用的最多、最频繁的那部分核心程序作为评估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 基准测试程序分类:核心程序、小型基准程序、合成基准程序、基准程序测试组
web服务器性能评估
系统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