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他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通过提供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的桥接结构,来实现二者的解耦。
什么叫抽象与它的实现分离,这并不是说,让抽象类与其派生类分离,因为这没有任何意义。实现指的是抽象类和他的派生类用来实现自己的对象。实现系统可能有多角度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可能变化,那么就把这种多角度分离出来让它们对立变化,减少它们之间的耦合。只要真正深入了解设计原则,很多设计模式其实就是原则的应用而以,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就在使用设计模式了。
桥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组合的方式建立两个类之间的关系,而并不通过继承来实现,桥接模式的核心在于解耦抽象和实现。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设计原则,那就是合成/聚合复用原则:即优先使用对象合成/聚合,而不是类继承。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的好处是,优先使用对象的合成/聚合将有助于你保持每个类并封装,并被集中在单个任务上。这样类和类继承层次会保持较小规模,并且不太可能增长为不可控制的庞然大物。
对象的继承关系是在编译时就定义好了,所以无法在运行时改变从父类继承的实现。子类的实现与它的父类有非常紧密的依赖关系,以至于父类实现中的任何变化必然会导致子类发生变化。当你需要复用子类时,如果继承下来的实现不适合解决新的问题,则父类必须重写或被其他更适合的类替换。这种依赖关系限制了灵活性并最终限制了复用性。
聚合表示一种弱的‘拥有’关系,体现的是a对象可以包含b对象,但b对象不是a对象的一部分;
合成则是一种强的拥有关系,体现了严格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生命周期一样。
结构图:
实例:
由于实现的方式有多种,桥接模式的核心意图就是把这些实现独立出来,让它们各自地变化。这就使得每种实现的变化不会影响其他实现,从而达到应对变化的目的。
优点:
桥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组合的方式建立两个类之间的关系,而并不通过继承来实现,桥接模式的核心在于解耦抽象和实现。(符合合成复用原则)
分离了抽象部分及其实现部分两个维度,实现了代码的解耦,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
扩展功能时只需要新增类,无需修改源代码,符合开闭原则。
缺点:
桥接模式的引入会增加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由于聚合关联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进行设计与编程
适用场景:
桥接模式就是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其实就是实现系统可能有多角度分类,每一种分类都可能变化,那么就把这种多角度分离出来让它们独立变化,减少它们之间的耦合。在发现我们需要多角度去分类实现对象,而只用继承会造成大量的类增加,不能满足开放-封闭原则时,就应该要考虑用桥接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