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复习(1-9)
文章目录
- 《操作系统》复习(1-9)
- Ⅰ知识点概念
- 第一章操作系统导论
- 第二章进程描述与控制
-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死锁
- 第四章进程同步
- 第五章存储器管理
- 第六章虚拟存储器
- 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
- 第八章文件管理
- 第九章磁盘存储器管理
Ⅰ知识点概念
第一章操作系统导论
-
从用户的角度看,OS 是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
计算机开机后,OS 最终被加载到 RAM
-
与单道程序系统相比,多道程序系统的优点是 CPU 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设备利用率高
-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 中断功能(进程切换是中断)
-
OS 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
批处理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中断技术使得多道批处理系统和IO设备可与CPU并行工作
-
实时系统 允许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 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
分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比较快速地响应用户
-
最好采用实时系统平台是 航空订票系统,机床控制系统,股票交易系统
-
多任务OS 具有并发和并行的特点,需要实现对共享资源的保护
-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同一时间间隔内 发生,并行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同一时刻 发生。
-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都需要压栈以保护现场中断处理一定会保存而子 程序调用不需要保存其内容的
-
内部异常(内中断)可分为故障 (fault)、 陷入(trap) 和终止 (abort)3 类。
内部异常的产生与当前执行的指令相关,内部异常的检测由CPU 的内部逻辑实现,内部异常的响应发生在指令执行过程中,特殊情况下系统自动跳过中断指令
-
异常是指令执行过程中在处理机内部发生的特殊事件,中断是来自处理机外部的请求事件。
访问内存时缺页”属于异常(内中断),“整数除以零”属于异常, “DMA 传送结束”属于中断, “存储保护错”属于异常
-
处理外部中断时,应该由OS 保存的是 通用寄存器的内容
-
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中断处理程序
-
定时器产生时钟中断后,由时钟中断处理程序更新的部分内容是 内核中时钟变量的值,当前进程在时间片内的剩余执行时间,当前进程占用CPU 的时间
-
整数除以零(异常) ,read系统调用 会导致用户进程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操作(sin()函数调用是用户态)
-
原语 是0S中有一组特殊的程序,它们不能被系统中断。
-
OS提供给应用程序接口的是 系统调用
-
执行系统调用的过程是 传递系统调用参数–执行陷入(trap) 指令–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延回用户态
-
在执行系统调用服务程序的过程中,CPU 处于内核态OS 通过提供系统调用用户程序直接访问外设,系统调用是OS 内核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接口
-
若一个用户进程通过read系统河用法取一个磁集文件中的数据
若该文件的数据不在内存中,则该进程进人睡眠等待状态,请 求read系统调用会导致CPU 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
-
OS 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
-
现代OS 的基本特性是并发性、共享性、 虚拟性 和异步性
-
)系统执行原语操作时,要禁止中断
-
微内核OS 是指OS仅将应用必需的所有核心功能放入内,其他功能都放在内核之外,由处在用户态运行的服务进程实现
第二章进程描述与控制
-
程序运行时独占系统资源,只有程序本身才能改变系统资源状态,这是指: 程序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
-
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程序不能并发执行
-
进程的状态和优先级信息存放在 PCB
-
一般情况下,分时系统中处于 就绪状态 的进程最多
-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 最多只有一个进程能处于运行状态
-
已经获得除 CPU 以外的运行所需所有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
当一个进程 等待协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时,称其处于阻塞状态
-
一个进程的读磁盘操作完成后, OS 针对该进程必做的是: 修改进程状态为就绪状态
-
被高优先级进程抢占 会导致进程从执行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
进程P申请临界资源, 进程P从磁盘读数据 可能导致当前进程P 阻塞的事件
-
在实时系统中,当内存资源无法满足执行紧迫任务的需求时, OS 可能会将正在运行的进程的状态变为 静止就绪 状态
-
会导致创建新进程的操作是 用户登录成功 ,启动程序执行
-
进程对管道(缓冲区)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都可能被阻塞
-
管道通信是以 自然字符流 为单位进行写入和读出的
-
用信箱实现进程间互通信息的通信机制要有两个通信原语是: 发送原语和接收原语
-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各线程 共享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
在引入线程的OS 中,把 线程 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把进程 作为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
-
信号量机制既可以实现进程同步,又可以实现进程互斥
-
内核支持线程的调度由OS 完成,用户级线程间的切换比内核支持线程间的切换效率高,用户级线程可以在不支持内核支持线程的OS 上实现,OS 为每个用户级线程建立一个,多个PCB(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
进程P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P创建的若干线程中不能共享
-
同一进程中的线程间切换由于有许多上下文相同而可以被简化, 一个进程独占处理机时,其执行结果只取决于进程本身。如果在一个进程的工作没有完成之前,另一个进程就可以开始工作,则称这些进程具有并发性。并发进程是轮流占用处理机的。进程并发执行时,其执行结果与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有关。
-
挂起进程不能立即执行,挂起进程不一定在等待某一事件或某一资源,挂起进程改变进程状态需要原语,挂起进程可能提高CPU 利用率,挂起某进程与该进程的执行时间无关
-
进程的执行并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走走停停的,这种特征称为进程的 异步性
-
一个进程由 相关数据段,程序段,PCB 组成
-
OS通过 PCB 来感知进程的存在
-
信箱在逻辑上可分为 信箱头,信箱体
-
进程状态转换图: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死锁
-
若某单处理机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则 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进程正占用处理机,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
可能发生进程调度的时机是 正在执行的进程时间片用完,正在执行的进程提出I/O请求后进入等待状态,有新的用户登录系统(处理机空闲时),.等待硬盘读数据的进程获得了所需的数据(处理机空闲时)
-
时间片RR调度算法是为了 多个用户能及时干预系统 而设计的
4.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既有利于短作业,又兼顾长作业,还实现了FCFS-
时间片越短,进程切换的次数越多,系统开销越大,当前进程的时间片用完后,该进程的状态由执行状态变为就绪状态,时钟中断发生后,系统会修改当前进程在时间片内的剩余时间,影响时间片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响应时间、系统开销和进程数量等
-
对于相同的进程序列, SJF调度算法 的平均周转时间最短
-
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 进程时间片用完
-
在设计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时要考虑: 就绪队列的数量,就绪队列的优先级,**各就绪队列所采用的调度算法 **,进程在就绪队列间的迁移条件
-
RR算法 不会导致产生饥饿现象。
-
高响应比优先 调度算法,是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满足SJF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
-
银行家算法可以避免死锁,当系统处于安全时,系统中一定无死锁进程,当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系统中可能出现死锁进程,银行家算法破坏了死锁的“循环等待”条件
-
解除死锁的方法:资源剥夺法,撤销进程
-
进程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从 就绪 队列中挑选出一个进程,并分配给它 CPU。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 后备 状态的队列中先取适当的作业调人内存运行。
-
第四章进程同步
-
在OS中,要对并发进程进行同步的原因是 并发进程是异步的(进程同步是指进程之间以一种直接的协同工作关系并发执行,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些进程是异步的)
-
关于临界区, 访问不同临界资源的两个进程不要求必须互斥地进入临界区;临界区是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而不是包含临界资源的那段数据区。临界区不是用于进程同步的机制
-
临界区是 代码段、程序段、其特点是访问了临界资源或共享变量
-
实现让权等待的主要方法是 信号量机制
-
实现临界区互斥机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①空闲让进→Ⅱ;②忙则等待→1;③有限等待→Ⅲ;④让权等待。
-
同步机制遵循的准则是 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
根据信号量的物理含义: S.value>0表示有S.value个资源可用;S.value=0表示无资源可用;
S.value<0表示等待队列中有S.value的绝对值个进程。信号量的当前值为1,则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为1,没有等待该资源的进程。
-
对于记录型信号量,每执行一次P操作,信号量的值都会减1;当信号量的值小于0时,说明系统中无可用临界资源,进程变为阻塞状态。
-
在多道程序技术中,信号量机制是一种实现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有效工具。进程执行的前趋关系实质上是指进程的同步关系。进程的并发执行顺序是任意的,可以不需要信号量来控制。
-
管程是指由代表共享资源的数据结构,以及对该数据结构实施操作的一组过程所组成的资源管理程序。管程不仅用于实现进程的互斥,还用于实现进程的同步。
-
针对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实现进程间通信的低效问题,引入了管程的概念。管程就是由共享资源的数据结构及一组针对该资源的操作过程所构成的一个软件模块。
-
管道的本质: 实现读进程和写进程之间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
-
进程同步机制遵循的准则有: 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
多道程序环境下,进程之间的制约主要有: 直接相互制约关系和间接相互制约关系
-
在记录型信号量机制中,S.value>0时的值表示 可用的临界资源数目 ;每次P操作意味着 申请一个临界资源。因此应将S.value 减1;当S.value 小于0 时,进程应阻塞。
第五章存储器管理
-
在程序运行前,先将一个程序的所有模块以及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成的装配模块,这种链接方式称为 静态链接
-
程序链接是 根据目标模块大小和链接次序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
-
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用户程序的相对地址与装人内存后的实际物理地址不同,把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是OS的 地址重定向 功能
-
对换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内存利用率
-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设置界地址保护
-
在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存储保护是为了 避免内存中各程序相互干扰,防止地址越界和防止操作越权。
-
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个作业都分配 地址连续 的内存单元
-
基于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 首次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快速适应算法 基于索引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是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当某一作业完成、系统回收其内存空间时,回收分区可能存在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的情况,为此须修改空闲分区表,其中,造成空闲分区数减1的情况是 既有上邻空闲分区,又有下邻空闲分区
-
2.采用动态分区算法回收内存时,如果回收分区仅与空闲分区链插入点的前一个分区相邻接,那么需要在空闲分区表中 修改前一个分区表项的大小
-
可重定位内存的分区分配目的是 解决碎片问题
-
采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进行存储分配时产生的存储碎片,被称为 内部碎片
-
分页存储管理中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索引动态重定位 完成的
-
多级页表的优点: 减小页表所占的连续内存空间
-
在分段管理中: 以段为单位进行分配,每个段都是一个连续存储区,段与段之间不一定连续,每个段都是不一定等长的
-
.在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碎片处理问题可采用 拼接技术 进行解决
-
分段存储管理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
在内存管理中,内存利用率高且保护和共享容易的是 段页式存储管理 方式
-
OS将一组目标模块链接起来形成装入模块的方式有3种,分别是静态链接、装入时动态链接和 运行时动态链接
-
OS将程序装入内存的方式有3种,分别是绝对装入,可重定位装入 和 动态运行时装入
-
存储管理系统中,CPU每次要存取一个数据时,必须访问 3 次内存。(第一次获一级页表,第二次获二级页表,第三次存取数据)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若不考虑快表,则为了获得1条指令或数据,至少须访问3次内存 -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面向 用户 的地址空间划分是段式划分,面向 物理实现 地址空间划分是页式划分
第六章虚拟存储器
- 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逻辑上扩充内存
- 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 作业再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也不必一直驻留内存
- .虚拟存储只能基于离散分配技术,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外存容量的限制,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内存容量的限制
- 为使虚拟存储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应用程序应具备的特征是 良好局部性(时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局部性原理
- 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转换机构可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称为 编译
- 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虚拟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工作是由 硬件 完成的(物理地址=块地址*页面大小+页内偏)
-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 缺页故障
- 在缺页处理过程中,OS执行操作可能为 修改页表,磁盘I/O,分配页框
- 系统发生“抖动”(刚换出的页面很快又被访问)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撤销部分进程(减少要用到的页面数)
- 若用户进程在访问 内存时产生缺页,则下列选项中,OS可能执行的操作是 置换页,分配内存
- 可以加快虚/实地址转换的是 增大快表和让页面常驻内存(增大快表能提高快表的命中率,即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让页表常驻内存能使CPU不用通过访问内存来找页表,加快了虚/实地址转换速度。而增大交换区则只是对内存的一种扩充,对虚/实地址转换并无影响。)
- 关于(进程)页表的页表项,基本分页存储管方式和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均须设立的字段为 物理块号
- 分页存储管理中有页表若干项,当内存中某一页面被淘汰时,可能根据 “修改”标志 来决定是否将该页面写回外存。
- 关于缺页处理(当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中便产生一个缺页中断请求OS将所缺页面调入内存): 缺页是在地址转换时由CPU检测到的一种异常。.缺页处理是由OS提供的缺页处理程序完成的。缺页处理程序根据页故障地址从外存读入所缺失的页面。缺页处理完成后程序会返回发生缺页的指令处继续执行。
-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面分配策略与页面置换策略的组合有: 可变分配,全局置换 ;可变分配,局部置换;固定分配,局部置换
-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采用某些页面置换算法时会出现Belady异常现象,即进程的缺页次数会随着分配给该进程的页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FIFO页面置换算法 可能出现Belady异常现象。
-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缺页率与进程所分得的内存页面数、页面置换算法、进程页面流的走向 等因素有关。
- 影响请求分页系统有效(平均)访存时间的因素是 缺页率,磁盘读/写时间,内存访问时间,执行页处理程序的CPU时间
- “抖动”是指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由于 **页面置换算法(即页面淘汰算法)**设计不当或者进程分配的物理页面数量太少,刚被淘汰的页面很快又被调入内存,如此反复,使大量的CPU时间花费在了页面置换上的现象。
-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地址转换过程可能会因为 逻辑地址越界、缺页、访问权限错误 等原因而产生中断。
- 为了实现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满足页面换进/换出需要),应在基本分页的基础上增加 状态位、访问字段、修改位、外存地址 等数据项。
- 页存储管理系统中调页的策略有 预调页策略和请求调页策略 这两种。
- 页面置换算法主要有 FCFS,LRU
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
-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1/0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是: 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 为解决由通道不足所造成的瓶颈问题,可采取 多通路 技术
- 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中断处理程序
-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1/0请求后,系统的处理流程量: 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q其中用于计算数据所在磁盘的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的程序是:设备驱动程序
- 系统将数据从磁盘读到内存的过程包括以下操作:初始化DMA控制器并启动磁盘—从磁盘传输一块数据到内存缓冲区—DMA控制器发出中断请求—执行“DMA结束”中断处理程序
- 关于I/O控制方式,I/O通道(当一组数据传送完才请求CPU干预) 控制方式使对1/O操作的组织和数据的传送能最大限度地独立运行而无须处理机干预。
- 为提高OS自身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OS通过引入 逻辑设备 的概念实现了设备独立性
- 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志是 逻辑设备名
- 对于具备设备独立性的系统: 可以使用文件名访问物理设备;用户程序会使用逻辑设备与逻辑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用户程序中使用的是逻辑设备名;更换物理设备后无需修改访问该设备的应用程序
- OS中的SPOOLing技术,其实质是一种将 独占设备 转化为共享设备的技术
- 关于SPOOLing技术: 需要外存(磁盘)的支持;需要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支持;可以让多个作业共享一台独占设备
-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若干用户所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虚拟设备
- 为了缓和CPU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可提高CPU和/O设备的并行性,现代OS实现I/O设备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时几乎都用到了 缓冲区
- 在设备管理中,引人缓冲的主要原因包括: 缓和处理机和外设之间访问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少中频率,宽对处理机中响应时间的限制;提高处理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 系统总是访问磁盘的某个磁道而不响应对其他磁道的访问请求,这种现象称为磁臂粘着。下列磁盘调度算法中,不会导致磁臂粘着(反复对一个磁道进行I/0请求)的是 先进先出(FCFS)调度算法
- 从设备的共享属性角度来讲,系统设备可划分为 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
- 为支持I/0设备的即插即用,OS应当能够为新的 IO设备自动查找和安装相应的 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独立性软件模块
- I/O子系统的结构可分为5个层次:用户I/O软件、设备独立性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和硬件设备
- 中断处理的正确流程为: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现场环境—转入对应中断处理子程序—执行中断处理子程序—恢复被中渐进程的CPU现场环境
- 就I/O控制方式而言,直接存储器访问和通道I/O控制方式 支持内存和外存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输
- 为了实现设备的独立性(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必须:引入并区分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这两个概念;在应用程序中须使用逻辑设备名来请求和使用某类设备;OS应具备把逻辑设备名转化为物理设备名的功能
- 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包括:①接收由I/O进程发来的命令和参数,并将命令中的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将磁盘块号转换为磁盘的盘面、磁道号及扇区号);②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状态,传递有关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③发出I/O命令,如果设备空闲,便立即启动I/O设备去完成指定的I/O操作;如果设备处于忙碌状态,则将请求者的请求块挂在设备队列上进行等待;④及时响应由控制器或通道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如磁盘),OS对磁盘操作中的数据位置进行描述时,对 盘面号、磁道号、扇区号 进行合适的抽象以隐藏物理设备的实现细节。
- 计算机I/O控制方式主要有: 程序I/O控制方式、中断驱动I/O控制方法、DMA方式和通道I/O控制方式 等4种
- .设备驱动程序与 I/O设备的特性 密切相关,如果算机中有3个同种类型的彩色终端和2个同种类型的黑白终端,则可以为它们配置 2 个设备驱动程序。
- 虚拟设备通过 SPOOLING 技术独占设备变成了能被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 OS中采用缓存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CPU和设备之间的 并行 程度
- 磁盘是被广泛应用的存储介质,目前常用的磁盘名 活动磁头,访问时间是它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磁头访同时间包括 寻道时间、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第八章文件管理
- 从用户的度看,文件系统主要用于实现: 按名存取
- 文件名中不能包含下列任何字符:/ \:* ?< >
- 在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所被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FCB(是用来存放控制文件需要的各种信息的数据结构与文件一一对应,称文件控制块)
- 在一个文件被用户进程首次打开的过程中,OS需要做的是 将FCB读到内存中
- 若某文件系统的索引节点(incode)中有直接地址项和间接地址项,则下列选项中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因素是 索引节点的总数(文件总数)
- 逻辑文件时 从用户观点出发 的文件组织形式
- .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用户可见结构)形式是 记录式文件 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文件的数据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的字符流式文件。
- 文件的逻辑结构包含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其中有结构文件根据记录的长度可分为定长和不定长两类;若采用不同方式组织这些记录,则可形成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等逻辑结构。无结构文件也叫作字符流式文件,其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 文件目录作用是 按名存取(最主要最基本作用),提高对目录的检索速度,文件共享,允许文件重名
- 设置当前工作目录的主要目的是 加快文件的检索速度
- 使用绝对路径名访问文件是指从 根目录 开始按目录结构访问某个文件(绝对路径由从根目录到对应文件所经历的全部目录名和文件名);相对路径名是指从当前目录开始到数据文件为止所构成的路径名称
- 用多级目录结构后,不同用户文件的文件名 允许重名 ,用单级目录 不允许重名(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则通常采用 多级目录结构 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性
- 用户在删除某文件的过程中: OS会删除其对应的关联目录项和FCB同时释放文件的关联缓冲区,但此文件所在目录不会被删除;删除与此文件相关联的目录项;删除与此文件相对应的控制块;释放与此文件相关联的内存级缓冲区
- 就文件的共享方式来说,基于索引节点的共享方式 在文件除其共享文件后留下悬空指针
- 利用 符号链接(系统创建一个LINK型新文件,其中包含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实现文件共享时,只有文件主才拥有其索引节点的指针,而共享同一文件的其他用户仅拥有对应文件的路径名,故而不会造成文件主删除共享文件后遗留悬空指针的问题。
- 若多个进程共享同一个文件F: 在系统打开的文件表中仅有一个表项包含F的属性
- 关于文件共享方式,不论是基于索引节点的共享方式还是基于符号链接的共享方式,均存在:为每个文件共享用户额外配置索引节点导致空间开销加大的问题
- 对文件的访问由: 用户访问权限和文件属性 来共同限制
- .目录文件由一系列目录项组成,其中可能包含的内容有: 文件名,文件的所有者,文件大小,文件修改时间
- 文件目录是 FCB 的有序集合
第九章磁盘存储器管理
- 按文件的物理结构可将文件分为: 连续文件、链式文件、索引文件;按逻辑结构分为: 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
- 采用直接存取方法来读/写硬盘上的物理记录时,文件的效率: 索引文件>连续文件>链接文件
- 连续结构不易于文件扩展;索引结构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拓展;链式结构无法实现随机访问
- 支持CD-ROM 中视频文件的快速随机播放,播放性能最好(需要保证最短查询时间)的文件数据块组织方式是: 连续结构
- 索引分配支持文件长度可变;链接分配不支持随机访问;连续分配不支持长度可变;动态分区匹配是内存管理方式
- 在文件的物理结构类型中 顺序文件(一个文件中逻辑上连续的信息存放到依次相邻的盘块上所形成的文件) 可以方便地支持和实现直接存取。
- 在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连续结构,则FCB 中有关文件的物理位置的信息包括: 首块地址和文件长度
- 在磁盘上最容易导致产生存储碎片的文件物理结构是 顺序结构
- 在磁盘逻辑格式化之前完成的工作是:对磁盘进行分区和确定磁盘扇区校验码所占的位数磁盘逻辑格式化程序所做的工作是: 建立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和对保存空闲磁盘块信息的数据结构进行初始化
- 空闲链表法可用于 管理文件的空闲盘块组织
- UNIX系统采用空闲块成组链接法对空闲磁盘进行管理,即把所有的空闲块按照固定数量进行分组,组和组之间会形成链接关系
- 位示图可用于: 磁盘空间的管理
- 关于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式,成组链接法 要使用空闲盘块号栈
- 可用于文件系统管理空闲磁盘块的数据结构是: 位示图 、 空闲磁盘块链、 文件分配表
- 内存 是磁盘高速缓存设备
- 在系统内存中设置磁盘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减少磁盘I/O次数(访问磁盘的开销远大于访问内存的开销)
- 改善磁盘设备I/O设备性能的是: 重排I/O请求次序;预读和滞后写;优化文件物理块的分布
- 可以提高文件访问速度的优化方法是: 提前读(在读当前盘块的同时将下一个可能要访问的盘块中的数据读入缓冲区中 ;为文件分配连续的簇 ;延迟写 ;采用磁盘高速级存
- OS 以 块 为单位给文件分配磁盘空间。磁带、磁盘这样的存储设备都是以 块 为单位与内存进行信息交换的。
- 文件是带标志的信息的集合,可以通过标志对其内容 进行存取,该标志称为 FCB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两种,分别是 无结构 和 有结构 文件 信息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方式称为文件的 组织方式 ,其中,连续 组织方式具有存取速度快的优点,但不能支持动态增长
- 文件逻辑块映射到磁盘物理块的方法有 连续分配、链接组织和 索引组织
提前读**(在读当前盘块的同时将下一个可能要访问的盘块中的数据读入缓冲区中 ;为文件分配连续的簇 ;延迟写 ;采用磁盘高速级存
19. OS 以 块 为单位给文件分配磁盘空间。磁带、磁盘这样的存储设备都是以 块 为单位与内存进行信息交换的。
20. 文件是带标志的信息的集合,可以通过标志对其内容 进行存取,该标志称为 FCB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两种,分别是 无结构 和 有结构 文件 信息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方式称为文件的 组织方式 ,其中,连续 组织方式具有存取速度快的优点,但不能支持动态增长
21. 文件逻辑块映射到磁盘物理块的方法有 连续分配、链接组织和 索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