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安德鲁∙马歇尔,英国顶尖婚姻咨询机构RELATE的资深专家,拥有
30年丰富的咨询经验,并为《泰晤士报》《观察家》和《星期日快报》撰写专栏文章。已出版19部作品,并被翻译成20种语言。
关于本书
《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的七段旅程分别指:了解爱,积极的争吵,共同的目标,亲密的游戏,平衡爱与自我,互相给予和学习。
核心内容
1.理解亲密关系中冲突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利用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2.如何重燃爱情中最容易消失的东西:依恋感。
3.通过一些沟通练习,重新建立一套伴侣之间的沟通模式,这套沟通方式可以帮助你直达问题本质,有助于避免伴侣之间大部分的无效争吵。
前言
《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
这本书的原名是“I Love You But I'm Not in Love with You”,可以理解为“我爱你,但我没有恋爱的感觉”。许多情侣和夫妻,他们仍然关心对方,不愿意伤害对方,但他们已经失去了激情,只想分手。本书认为,失去了恋爱的感觉,不代表不爱了,更不代表亲密关系的结束。我们需要了解爱,或者爱这个字背后代表的一系列复杂的感情。
本书作者安德鲁∙马歇尔,是英国顶尖婚姻咨询机构RELATE的资深专家,拥有30年丰富的咨询经验。马歇尔发现,心理学的专业文献中,有很多互相憎恨的夫妻,但对于这样“爱得不够深”的夫妻的讨论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的情况可以用一个句式来概括:“我虽然很爱你,但是……”,比如“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觉得不快乐。”“虽然我很爱你,但是你让我很烦恼。”“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想离婚,自己一个人呆着。”
很多人认为会出现这种感觉,是因为感情被时间磨损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时间只会损耗爱而非增添爱吗?是时间的错,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本书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精准地指出了生活中的某些习惯,我们往往以为那是在维护日常关系,其实是在损耗关系,比如不停安抚。而某些看似损耗关系的事情,比如吵架,实际上有利于促进亲密关系。
《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的七段旅程分别指:了解爱,积极的争吵,共同的目标,亲密的游戏,平衡爱与自我,互相给予和学习。为了方便你理解和记忆,我将这七段旅程提炼为三个关键词:冲突、依恋感和正向沟通。
在今天的听书中,首先,我们来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理解冲突的本质是什么,探寻如何利用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第二部分中, 我们来重燃爱情中最容易消失的东西:依恋感。第三部分,我们来通过一些沟通练习,重新建立一套伴侣之间的沟通模式,这套沟通方式可以帮助你直达问题本质,有助于避免伴侣之间大部分的无效争吵。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亲密关系中最令人头疼的部分:吵架。
让很多情侣和夫妻结束感情的,往往是一场毁灭性的争吵。吵架过后,往往没有进一步的沟通和复盘,伤口没能愈合,还渐渐溃烂。马歇尔认为,吵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世界上没有不发生冲突不争吵的亲密关系。吵
架也是一种交流,比冷战和忍耐要好得多,我们要学会利用吵架让问题显现,这样才有机会解决问题。
这个说法可能有相当多人不同意,如果不吵架,双方各自忍耐一下,说不定就消化了习惯了,不是更好吗?马歇尔认为,这样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可疑的,这可能会让本可以解决的小小不满累积成一种无法解决的恶意。一方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痛苦,默默忍耐,而另一方只会不停安抚,表示“我就是这样的,本性难移,辛苦你忍耐一下”,会造成被安慰方的心底滋生仇恨。因为安抚是阻止问题暴露,阻止沟通,逼迫对方忍受他难以忍受的情绪。要记住,安抚不应该是互动的全部,后面必须承接着一次深刻理性的沟通。
没错,有架要吵,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产生了重大冲突,就马上想换一个人, 任性对成长是没有帮助的。即使换了另一个人,两个人也依然会产生冲突, 没有所谓完美的爱情。重要的是你得承认,冲突中没有全然的谁对谁错,大部分冲突的双方往往是半斤八两。借着冲突,我们不仅仅可以认清对方,也会让我们认清自己的一些不可触碰的底线。注意,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要求对方,而是了解自己。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曾经大吵一架,至今没能好好解决,我们可以用书中提到的“80/20原则”来重新审视这次冲突。
这里的80和20分别指什么呢?那些难以解决的冲突,往往有80%是跟过去有关,仅仅20%跟现在发生的事情有关。童年时期的经历,会大大影响你成年后的关系。比如有一对情侣,布莱恩和安迪,他们经常因为购买家居用品而吵架,客厅里到底应该买一张昂贵的羊毛地毯还是廉价的化纤地毯,就能让他们大吵一架。这看似是品位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其实八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想买一张羊毛地毯的安迪,生长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家里钱一直很充裕,直到父亲酗酒,事业失败了,家境才变得窘迫。安迪认为,有钱的时候就应该尽情享受,客厅里的一张羊毛地毯能给她带来赤脚行走的幸福感。而布莱恩来自并不富裕的工人家庭,他有六个兄弟姐妹。他最深的童年记忆,就是有一次在沙滩上捡到十块钱,他开心地把它交给母亲,那个星期,母亲就用这笔钱给一家人加了几个肉菜。布莱恩
认为,赚钱很难,应该勤俭节约,买一张化纤地毯做做样子,已经足够了, 像安迪那样有钱就花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你看,亲密关系不只是对方的问题,也不只是你的问题,而是因为你和他的过往经历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看法。这句话能概括大部分情侣之前的冲突和争吵。冲突可以暴露出你们的不同,你们只需要再就这些不同达成共识,就能拥有一段真实的令人幸福的亲密关系。
除了“80/20原则”,我们还可以做一个练习,进一步搞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不满和愤怒。请你在纸上列出你的配偶经常惹恼你的一些小事情,比如,随手乱放账单,在你工作的时候在旁边打电话。仔细逐个审视这些“坏习惯”,问一下自己,这些问题为什么会把你惹毛?他的坏习惯唤醒了你的什么回忆?如果你这么做,你的父母亲是否会责备你?你的前任男女朋友会怎么说?你的父母经常因为什么事情困扰呢?回想一下,你的童年里相关的回忆。马歇尔举了一个例子,基蒂非常反感她的男朋友不会开车,也不打算学会开车,每次她的男朋友理所应当地坐上副驾驶的时候,她就有些生气, 最后忍不住跟男朋友大吵一架,而男朋友根本不明白她在不满什么。
她做了这个小练习以后,她在自己的童年中寻找到了答案。原来她最早的记忆是她的父亲出了车祸被拖走,从那以后,父亲就失明了。这以后永远都是妈妈在开车,年复一年,很爱玩的妈妈偶尔会因为自己再也不能喝酒而十分沮丧。妈妈的沮丧当然也不只是不能喝酒,很可能是因为父亲失明,太多的责任都落在她的身上,而且,就连她想要饮酒这一点放松的机会,也都被必须开车给剥夺了。
除了事件,你也可以回想,你父母最爱对你说的话。它可能是一句大道理, 比如“你想怎么被别人对待,就怎么对待别人”“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也可能是针对个人的,“你看看你哥哥”或者“女孩就应该不争不抢”“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这些话,是如何一点一点地影响了你的人格或世界观呢?你和配偶之间有争议的问题,有多少是基于这些见解?这些话一定是对的吗?你以后依然打算按照这些想法来指导你的生活吗?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揪出你和伴侣大部分隐蔽的问题,再回归到我们自己身上。
第二部分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让很多人对婚姻产生了恐惧,它好像在说,跟爱情比,婚姻是一种很差的结果,婚姻毁掉了爱情中那种美妙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感觉。
上一代人勉强在一起,也许是因为经济需求,也许只是到了结婚的时候。分手,往往意味着出了很严重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要求变高了,爱的程度不够也会成为离婚的理由。我们只想活在令自己兴奋的关系中,但是,对爱的要求多了也高了,相互的关系很可能会变得更加紧张了。这种情况听上去真让人失望,但我们不着急把它诉诸情绪。既然造成了这种感觉,那么,我们就应该分析一下:我们刚刚所说的“爱”究竟是什么?消失的究竟是什么?
先说本书的观点:婚姻中,大多数伴侣消失的不是爱,而是依恋感。爱没有消失,爱的意涵非常广泛。爱不仅仅是恋爱时的疯狂的日子,也可以是相处十年后,轻抚对方双手的那种确定彼此的感觉。可惜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 爱” 这个字, 粗暴地概括了很多复杂的情感, 我们需要细细厘清。“爱”包括三种非常不同的情感:第一种是指,恋爱初期的热情;第二种,朝夕相处的亲密感;第三种,保护孩子的本能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很多时候,情侣双方的争执,是因为对爱的定义不同而造成了困惑。厘清爱和爱之间的差异,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爱。
如果忽视了依恋,伴侣间就会出现疏离,从“爱”变成了“关爱”。关爱意味着我们关心某人,希望他们得到最好的,不愿意他们受到伤害。但是,这样一来,对方与我们命运交织的方式就变了,变成了相爱却不相恋。这样的“我爱你”变成了“我关爱、关怀你”,两个人不再互相吸引,而成了一种沉重的义务。
恢复两个人之间的依恋感,需要双方学会重新表达爱意,比如,创造优质的相处时间,充满感情的肢体接触或是表达感激。依恋感主要依靠目光传达, 情歌里唱的“我的眼里只有你”是有道理的,当情侣直视彼此的眼睛,大脑会释放苯基乙胺,这是一种天然的内啡肽,会让我们产生欢愉感,让人有陷入恋爱的感觉。有实验显示,热恋中的情侣在交谈时,有75%的时间注视
着彼此,但满足度不高的情侣只有30%~60%。的确,当人的另一半注视自己,停下来全心全意关心着自己,那是一个人最能感到被爱的时刻。
马歇尔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练习,你可以试试:呼唤恋人的名字,或者把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你可以轻轻用力,把对方的头从电脑屏幕或者他注意的地方转开,让对方注视着你。耐心等候对方的注意力都在你的身上,直视你的眼睛,纳闷发生了什么。这时你也直视着对方的眼睛,不需要超过一秒,否则会像是一种威胁,然后在对方嘴唇上亲吻一下。你的另一半可能会很困惑,问你怎么了。你不需要说什么,可以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走开。第二天重复这样做。
如果对方问起了你亲吻这件事,不要采取防御的态度,比如说:“难道给我一个吻都不行吗?”甚至发动攻击:“我就是要亲你一下,你从来都不主动吻我。”这会引发另一场争吵。你只需要解释你一直非常喜欢你们刚开始约会时的目光接触,这样的练习一开始似乎有点尴尬,但不久后,就会融入你的生活,你会渐渐习惯表达你的爱意。
不幸福的婚姻理由各不相同,而婚姻成功的夫妻,往往都在不知不觉中都有主动表达爱意的好习惯。表示感谢就是表达爱意的重要途径,有的妻子说,“我为什么要感谢我丈夫洗碗?好像那些碗是我的一样,难道两个人一起做家务不是应该的吗?”如果这样想,这一对夫妻终生都有吵不完的架。夫妻间郑重表达的赞美、感谢或者关心的举动,是强有力的,而且往往会让你的另一半印象深刻。你偶尔一句“我有没有说过你的眼睛很美?”或者“我真的很感激你在我妈生病这段时间替我张罗”,都会被你的伴侣牢记在心。深情的感谢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因为这句话只有在你那里才能听到。所以,不要吝啬,展现你的深情吧,这比争吵有效多了。
另一个方法,是每天晚上挪出十五分钟聊聊白天发生的事情,在彼此身上投资时间。这种日常的小事情比不能定期去做的旅行更易于实现,也会成为一个可以持续的习惯。或者,你们也可以约定一起吃晚饭,吃饭的时候注意, 不要开电视或者玩手机,别让其他分心的事情打扰你们说话。如果其中一个人提早回家,先吃点别的垫肚子,尽量不破坏两个人一起用餐的习惯。在这个餐桌上,平和地说说你的感受,通过沟通,两个人都会更愿意承担生活中
的困难。具体怎么对话,稍后在第三部分,我们来详细说说。记住,你们俩是伴侣,而不是饭搭子。
在任何沟通开始之前,我们都要谨记:说“他错了”,比说“我错了”要容易得多,怪罪对方比省察自己容易得多。怪罪伴侣会让我们不尊重对方,而且变得越来越冷酷。如果你对一个人心怀轻蔑,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在言行举止中,没人希望不被尊重。不管发生了什么,你的伴侣都是你的爱人,不是你伺机报复的仇人。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我们来通过一些练习,重新建立一套恋人之间的温柔而有效的沟通模式。
启动这套沟通前,建议你和你的伴侣之间做一个“迷恋练习”,这也是全书我认为最立竿见影的练习——就是问一问:“我们当初是怎么在一起的? 第一次见面是怎样的?”请你回忆你们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本书作者马歇尔曾经为杂志撰写一个名人伴侣专栏,她发现,不管这对伴侣目前的关系如何,每当她请两人回忆第一次相遇的场景,屋子里的气氛就会变得喜悦甜蜜。那些行程很紧凑的名人们,甚至往往会主动延长访谈的时间。
当你开始回忆往事的时候,你们两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柔的爱意重现。人们一般不好意思提起这段故事,会把这个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这是不够的。你们一定要多问几个问题,通常是问上三四个问题,才能让人进入回忆的情绪。而且你问得越详细越好,因为温暖感受藏在细节里。比如你可以问,当时你们在哪一家餐厅吃饭?你们穿着什么衣服?你们点了什么菜?你的另一半看起来是怎样的?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样主动地回忆,能让人回到迷恋期的高潮,每个人都想在甜蜜的回忆中多停留一会儿。
第二个建议,是主动送礼物,不需要什么原因。礼物是爱的一部分,婚戒也是一种礼物,也是婚礼仪式的重心。礼物的真正的意义是“我一直都想着你”,而不是“贵重”。贵重只是礼物的一个衡量维度,但不能取代用心程度,如果你们二人相爱,用心的礼物比贵重的礼物更好。一张亲手写的小卡片,就比随便买的香水更好。再比如,一起做点傻事,你们还可以试试,一
起尝试一件两个人都觉得困难的事情,比如溜冰,给对方挠痒痒,一起去儿童动物园玩,跟对方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在海边用沙子筑起一座城堡,一起画一幅画。不要让夫妻两人共处的活动只剩下严肃的社交生活,只是一起请客应酬,那么伴侣会变成像同事一样,你们之间需要一些甜蜜和孩子气的共同活动。
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最近一次既不是因为过生日,也不是因为特殊理由,仅仅是因为喜欢他,给另一半送礼物是什么时候?我最近一次和另一半单独约会是什么时候?我最近一次在日常生活中以温柔关爱的方式触碰另一半是什么时候?你还可以继续追问自己,检测是否你讲的话是不是充满爱的语言: 我最近一次赞美另一半是什么时候?我最近一次在对方并无要求的情况下帮做家务是什么时候?如果答案是一周内,那么你做得非常好;如果某些问题的答案超过一个月,或者无法回答,建议你再阅读一遍文稿的第三部分,寻找一个让你舒服的表达爱意的方式,今天就试试吧。
最重要的一条沟通法则是,时刻谨记,表达的时候,要强调事情的正面意义。说你想要什么,而不是你讨厌什么。你可以试着写下三个你想抱怨的事情,然后把它变成一个正向要求,再写下怎样才算是这个目标达成了。举个例子,如果我的另一半总是和朋友玩,很少有时间陪伴我。我原来想说的是:“你总是和朋友出去。”换成正向表述,可以说:“我喜欢我们在一起玩。”具体目标是:“我们星期三可以一起去看电影吗?”再比如,我原来想说的是:“为什么总是我在打扫卫生?你什么都不管。”我们能想象,这句话一出口,家里是什么气氛。换成正向表述,我可以说:“你帮着家里打扫卫生,我真的很感激。”如果设置一个具体目标,就可以是:“如果你能每天帮我倒一下垃圾,那就太好了。你真好。”
当你的感觉不好的时候,你可以用三段叙述法来表达你的感受。“当你…… 的时候,我觉得……,因为……”这个结构能帮你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避免无意义的争论。举个例子:“当你忽视我的时候,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一直尽力去改变,让你更喜欢我。”你看,这就是一个感性的、没有攻击性的有效沟通的开始。
当一对厌烦彼此的情侣重新找到爱的感觉,他们会对他们的关系更有信心。这种信心是什么?就是幸福的夫妻之间都存在这三条共识:第一,爱需要努力。这句话看似平常,很多人却不知如何去实践。在理想的婚姻里,无论感受如何,双方随时都会照料彼此的需求。这种额外的付出,往往是会让对方最感激你的。第二,爱是付出和接受。如果你收到的爱和付出的爱不平等, 请用刚刚提到的方式,主动发起友好的沟通。第三,爱是鼓励。在理想的婚姻里,互相分享缺点和问题,然后彼此鼓励。但你不必把对方的问题扛到自己肩上,替对方解决问题可能会形成一种心理消耗,让你陷入“我已经做得够多了”的感觉。一对夫妻,如果他们爱已经永远消失了,后来却找到方法将爱火重新点燃,这种失而复得的依恋感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结语
你可能会觉得,维持好一段感情真的好难啊。不过我想跟你说的是,爱的功课艰辛,但绝对值得。不管你拥有多少金钱和名望,给予爱和接受爱,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能让我们感到幸福和存在的意义的事。
你可以回忆一段你的某段亲密关系,问问自己,当初彼此为什么互相吸引? 你喜欢对方的美貌,学识,幽默感还是温和好相处的脾气?每个人都在童年时期通过观察父母的婚姻,形成了自己对于婚姻的看法。一个人如果经历过父母某一方的出轨,毫无疑问,他在亲密关系问题上会比常人更敏感。一个孩子如果目睹了母亲在家庭中失落、愤怒、隐瞒情感的状态,面对母亲的情绪,父亲是关怀母亲还是无视,甚至争吵,而母亲是得到了支持,平静下来,还是被冷落了,陷入了自怨自艾的情绪,又或是与父亲陷入了规模更大的争吵,升级了战争……这些,都会改变孩子和他另一半的相处方式。
而且你会发现,你爱上的人,既像你,又不像你。对方往往能和你形成互补,ta可能有一些你不具备的品质,比如一个生长在压抑气氛的家庭的男孩,很容易被快乐自由的女孩吸引,但与此同时,你们又关心相似的问题, 面临着同样的挑战。比如你们都在忙于同一个项目或者同一场考试,再比如,你们都关心小动物,你们都喜欢打球。想想你当初爱上对方的哪一点, 其实就能明白:我们爱人,是我们认为自己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了一种美,而这种美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你会发现,当初让你爱上的他,现在身上依然留存着你最爱的品质。变的是什么呢?不变的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1. 爱的功课艰辛,但绝对值得。不管你拥有多少金钱和名望,给予爱和接受爱,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能让我们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