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或者 并发数 = QPS*平均响应时间
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传输的事物处理个数),即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TPS包括一条消息入和一条消息出,加上一次用户数据库访问。(业务TPS = CAPS × 每个呼叫平均TPS)
TPS是软件测试结果的测量单位。一个事务是指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应的过程。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用的时间和完成的事务个数。一般的,评价系统性能均以每秒钟完成的技术交易的数量来衡量。系统整体处理能力取决于处理能力最低模块的TPS值。
QPS
每秒查询率QPS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在因特网上,作为域名系统服务器的机器的性能经常用每秒查询率来衡量。
对应fetches/sec,即每秒的响应请求数,也即是最大吞吐能力。
qps即每秒处理事务数,包括了用户请求服务器、服务器自己的内部处理、服务器返回给用户。这三个过程,每秒能够完成N个这三个过程,Tps也就是N;Qps基本类似于Tps,但是不同的是,对于一个页面的一次访问,形成一个Tps;但一次页面请求,可能产生多次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对这些请求,就可计入“Qps”之中。
系统吞吐量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并发数: 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 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系统响应时长变化
随着并发数的增加,系统响应时间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低负载阶段,系统资源利用率很低,系统响应时间随着并发数增加变化不明显,也可以理解为并发数增加并未对系统响应时长造成太大影响。
第二阶段
高负载阶段,系统利用率较高,系统响应时长随着并发数增加出现大幅增长,在此阶段并发数对系统响应时长的影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系统资源满载了,请求数量大于 CPU 的核心数,导致进程或者线程不断切换,响应耗时增大。
第二阶段
过载阶段,系统利用率接近最大,系统过载。由于请求数量远大于 CPU 核心数量,系统为了处理如此大量的请求,进程(线程)频繁切换,导致系统响应时长成指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