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盘前,快手业绩还没有发布,股价却先涨为敬,中信证券、彭博、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给出超预期业绩的预测。盘后公布的业绩确实超过市场的一致预期,市场在今天也给出正面回应,股价再次上扬,最高点达57.10。
根据财报显示,快手一季度营收252.2亿元,同比增长19.7%;净亏损8.76亿元,预估亏损16.2亿元。调整后净利润4200万元,同比转亏为盈,正式迈入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时代。
其实快手业绩向好本就是预期内的事情,这个结论不是妄言,而是有迹可循。
行业向上,视频平台发展熬过至暗时刻
在以前,长、短因为版权的问题纷争不断,对簿公堂是常有的事情,对平台来说,劳财伤身,对用户来说,体验感也甚是不佳。但伴随着腾讯和抖音的握手言和,长、短视频的纷争终于告一段落,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开放、包容总是利于多方共赢的。
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从长远来看,短视频和短视频,必须要互相依赖。”事实也是如此,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直接引入内容,快速实现资源互换和优势互补,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长视频与短视频之间的互补性和互补性,已经成为推动视听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也促使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版权合作不断加强。
去年七月,抖音与爱奇艺的合作,被认为是短视频平台缓和关系的一个标志,并且爱奇艺从中获益匪浅,爱奇艺一季度总营收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环比增长9.2%,基于去年一年爱奇艺推动降本增效,以及会员业务的强劲增长,本季度爱奇艺Non-GAAP运营利润增至10亿元,为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增长。而这一次,腾讯与抖音的合作,意味着这两家拥有数过亿用户的短视频平台,终于打破了僵持的局面,共同推动着行业向上。
合作、开放重塑行业生态
快手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像是一个“老好人”的存在,从来不会主动树敌,如果硬要给他找一个“敌人”的话,大概只有抖音了吧,扒一扒快手的合作历史就可以知道了,颇有意思。
2018年7月,快手小店正式上线,与腾讯生态中的有赞、淘宝、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为用户提供购物服务。
2019年双11期间,快手与天猫合作举办了「双11老铁狂欢夜」,快手拿出最顶级的战略资源,包括连续11天首页开屏都是双十一的预热广告等资源,为天猫双11活动提供支持。
2020年5月,快手与京东联盟达成合作,快手用户可以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形式展示和推广京东的商品,并实现商品交易和佣金结算。
2020年9月,快手与国美合作推出“真快乐”App,旨在通过快手平台推广国美的在线购物服务。
2021年6月,快手与美团达成合作,快手用户可以通过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实现商品订购和交易。
除了这些还有腾讯和百度的投资方,同时,快手还战略入股了知乎。
放眼望去,快手把善缘结到了互联网的每一处,笔者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利益交换的层面了,更多的是重塑和丰富行业生态,构建起起自己的长期壁垒,对自己的所有业务都是有所帮助的,所以这次快手一季报,线上营销服务(广告)、直播、其他服务(含电商)三大业务板块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也不是偶然。
三大板块齐头并进
得益于商业生态的建设,广告和电商的全链路销售渠道转化的十分成功,电商和在线营销相辅相成,相互成就。报告期内,快手电商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28.4%至2248亿元;月均入驻品牌数量同比提升约30%,品牌自播GMV同比提升约70%;电商月活跃买家数及客单价同比持续增长,月度下单频次同比上升。快手在电商领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小商家和个体户上,通过提供流量和闭环生态的转化效率优势来吸引他们。这种模式在商业生态建设中表现良好,使得快手在疫情反复、外部冲击连连的时代背景下,仍然能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俨然成为快手重要的增长引擎。受平台电商商品交易总额强增长推动,快手的内循环广告服务增长势头强劲。线上营销服务(广告)收入一季度同比增长15.1%达130.6亿元,占总收入的51.8%,品牌广告收入连续两季度同比增长超20%。
同时,用户获取及留存成本也在下降,在报告期内,快手应用创下用户规模新纪录,平均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8.3%达3.74亿,平均MAU(月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9.4%达6.54亿。互相关注用户累计达到296亿对,同比增长57.6%。快手应用的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也有突破,达到126.8分钟,而短视频及直播内容的总观看次数同比增长超10%,总观看次数增长率高于用户总时长增长。
快手以流量和高质量的内容共同构建起了生态优势,不仅保障了快手的行业地位,也让快手进入了盈利的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