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
1.地址编号从80000H到BFFFFH且按字节编址的内存容量为(5)KB,若用16KX4bit的存储芯片够成该内存,共需(6)片。
(5)A.128 B.256 C.512 D.1024
(6)A.8 B.16 C.32 D.64
【答案】B 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的18次方)
从80000H到BFFFFH的编址单元共3FFFF (即218 )个,按字节编址的话,对应的容量为28KB, HP 256KB,若用16KX4bit的芯片构成该内存,构成一个16KB存储器需要2片,256+16=16,共需要32片。
2.若用256K×8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地址40000000H到400FFFFFH且按字节编址的内存区域,则需(5)片芯片。
(5)A.4 B.8 C.16 D.3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知识。
地址400000000H到4000FFFFFH共有FFFFFH (即220)个以字节为单位的编址单元,而256KX8bit的存储器芯片可提供218个以字节为单位的编址单元,因此需要4片 (220/218)这种芯片来构成上述内存区域。
3.内存按字节编址从B3000H到DABFFH的区域,其存储容量为(4)。
(4)A.123KB B.159KB C.163KB D.194KB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组成基础知识。
直接计算16进制地址包含的存储单元个数即可。
DABFFH - B3000H + 1 = 27C00H = 162816 = 159K,按字节编址,故此区域的存储容量为159KB。
4.内存按字节编址,从A1000H到B13FFH的区域的存储容量为(1)KB。
(1)A.32 B.34 C.65 D.67
【答案】C
【解析】
存储容量=B13FFH-A1000H+1=B1400H-A1000H=10400H=1 0000 0100 0000 0000=100 0001K=65KB。
5.若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内存容量为2GB,按字编址,则可寻址范围为(4)。
(4)A.1024M B.1GB C.512M D.2GB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内存容量2GB=2*1024*1024*1024*8位,按字编址时,存储单元的个数为2*1024*1024*1024*8/32=512*1024*1024,即可寻址范围为512MB。
题型二:
1.使用150DPI的扫描分辨率扫描一幅3×4英寸的彩色照片,得到原始的24位真彩色图像的数据量是(5)Byte。
(5)A.1800 B.90000 C.270000 D.810000
【答案】D
【解析】
DPI是指每英寸的像素,每英寸就是150*150个点,现在3×4英寸,点的个数就是150*3*150*4。使用150DPI的扫描分辨率扫描一幅3×4英寸的彩色照片,得到原始的24位真彩色图像的数据量是150*3*150*4*24/8=810000Byte。
2.使用图像扫描仪以300DPI的分辨率扫描一幅 3x4 英寸的图片,可以得到(7)像 素的数字图像。
(7)A.300 x300 B.300 x400 C.900 x4 D.900 x1200
【答案】D
【解析】
例如要冲洗3*4英寸的照片,扫描精度是300dpi,那么文件尺寸应该是(3*300)*(4*300)=900像素*1200像素。
题型三:
海明码校验:
1.一对有效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15)。如果信息为10位,要求纠正1位错,按照海明编码规则,最少需要增加的校验位是(16)位。
(15)A.两个码字的比特数之和 B.两个码字的比特数之差
C.两个码字之间相同的位数 D.两个码字之间不同的位数
(16)A.3 B.4 C.5 D.6
【答案】D B
【解析】
m+k+1<2^k M=10 k=4 增加4位
2.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其方法是为需要校验的数据位增加若干校验位,使得校验位的值 决定于某些被校位的数据,当被校数据出错时,可根据校验位的值的变化找到出错位,从而 纠正错误。对于 32 位的数据,至少需要增加(6)个校验位才能构成海明码。
以10位数据为例,其海明码表示为D9D8D7D6D5D4P4D3D2D1P3D0P2P1中,其中 Di(0<=i<=9)表示数据位,Pj(1<=j<=4)表示校验位,数据位 D9 由 P4 P3 和 P2 进行校验(从右至左 D9 的位序为 14,即等于 8+4+2,因此用第8位的 P4,第4位的P3和第2位的 P2 校验),数据位D5由(7)进行校验。
(6)A.3 B.4 C.5 D.6
(7)A.P4 P1 B.P4 P2 C.P4 P3 P1 D.P3P2P1
【答案】D B
【解析】
海明不等式:校验码个数为K,2的K次方个校验信息,1个校验信息用来指出“没有错误”,满足m+k+1<=2k。所以32位的数据位,需要6位校验码。
第二问考察的是海明编码的规则,构造监督关系式,和校验码的位置相关:
数据位D9受到P4、P3、P2监督(14=8+4+2),那么D5受到P4、P2的监督(10=8+2)。
循环校验码: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1)若要发送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即变成了110101101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2)若要发送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变成了0,即变成了110101100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采用 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由上面运算结果可知需要添加的余数为1110.
题型四:
假如有3块容量是300G的硬盘做RAID5阵列,则这个RAID5的容量是(63)。
(63)A.300G B.4500 C.600G D.900G
【答案】C
【解析】
Raid5阵列可用率是n-1/n,所以3*300*0.8=600G
题型五:
CSMA/CD(冲突检测)
两个站点采用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进行避让,3次冲突之后再次冲突的概率是(59)。
(59)A.0.5 B.0.25 C.0.125 D.0.0625
【答案】D
【解析】
以太网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解决碰撞问题。这种算法让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不是等待信道变为空闲后就立即再发送数据,而是推迟一个随机的时间。这样做是为了使的重传时再次发生冲突的概念减少。具体的退避算法如下:
(1)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2t。
(2)从整数集合[0,1,…, (2k-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r。重传应退后的时间为r倍的争用期。上面的参数k按下面公式计算:
k = Min[重传次数, 10]
可见当重传此数不超过10时,参数k等于重传此数,但当重传次数超过10时,k就不再增大而一直等于10。
(3)当重传次数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则表明同时打算发送数据的站太多,以至连续发生冲突,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例如,在第一次重传时,k=1,随机数r从整数【0、1】中选择一个数。因此重传的站可选择重传推迟时间为0或2t,在这两个时间内随机选择一个。
如果再发生碰撞,则在第2次重传时,k=2,随机数r就从整数{0,1,2、3}中选择一个数。因此重传推迟时间为0、2t、4t、6t,这四个时间内选择一个。
第3次重传,K=3,随机数r就从整数{0,1,2、3、4、5、6、7}中选择一个数。因此重传推迟时间为0、2t、4t、6t、8 t、10 t、12 t、14 t,这8个时间内选择一个。
3次重传后还继续有冲突产生,那么K=4,最后就是从16个时间选择一个。几率是0.0625。
同理,依次类推,
当重传此数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则表明同时打算发送数据的站太多,以至连续发生冲突,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题型六:
对于选择重发ARQ协议,如果帧编号字段为k位,则窗口大小为(21)。
(21)A.W≤2k-1 B.W≤2k-1 C.W=2k D.W<2k-1
【答案】B
【解析】
如果顿编号字段为k位,对于选择重发ARQ协议,发送窗口大小为W≤2的(k-1)次方 ;对于后退N帧ARQ协议,则窗口大小为W≤2的k次方-1。
注:卫星通信中,差错控制主要3种方法,选择重传ARQ,前项差错控制FEC,多站分集的自动反馈重发。
题型七:
假设生产管理网络系统采用B/S工作方式,经常上网的用户数为150个,每用户每分钟产生8个事务处理任务,平均事务章大小为0.05MB,则这个系统需要的信息传输速率为(68)。
(68)A.4 Mb/s B.6 Mb/s C.8 Mb/s D.12 Mb/s
【答案】C
【解析】
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应用需要的传输信息速率:
总信息传输速率=平均事务量大小X每字节位数X每个会话事务数X平均用户数/平均会话时长
根据这个公式,结算结果为:0.05X8X8X150/ 60=8Mb/s
题型八:最小帧长
1.一个运行CSMA/CD协议的以太网,数据速率为1Gb/s,网段长1km,信号速率为200,000km/sec,则最小帧长是(62)比特。
(62)A.1000 B.2000 C.10000 D.200000
【答案】C
【解析】
2.采用CSMA/CD协议的基带总线,其段长为1000m,中间没有中继器,数据速率为10Mb/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为了保证在发送期间能够检测到冲突,则该网络上的最小帧长应为(64)比特。
(64)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B
【解析】
带冲突检测的监听算法把浪费带宽的时间减少到检测冲突的时间。对局域网来说这个时间是很短的。通过分析确定,在基带系统中检测冲突需要的最长时间为2t,即网络传播延迟时间的两倍。
与冲突窗口相关的参数是最小帧长。如果在时间内帧已经发送完毕,这样发送站站在整个发送期间将检测不到冲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网络标准中根据设计的数据速率和最大网段长度规定了最小帧长Lmin:
Lmin=2R×d/v
这里是网络数据速率,d为最大段长,v是信号传播速度。有了最小帧长的限制,发送站必须对较短的帧增加填充位,使其等于最小帧长。接收站对收到的帧要检查长度,小于最小帧长的帧被认为是冲突碎片而丢弃。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计算如下:
Lmin =2R×d/v=2×10Mb/s X 1000m/200m/μs = l00bit
3.在CSMA/CD以太网中,数据速率为100Mb/s,网段长2km,信号速率为200m/us,则此网络的最小帧长是(60)比特。
(60)A.1000 B.2000 C.10000 D.200000
【答案】B
【解析】
为了检测冲突:
传输时延>=2倍传播时延
X/100000000>=2*2000/200000000
算出X=2000
为了确保发送数据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要不小于两倍的传播时延。由此引出了CSMA/CD总线网络中最短帧长的计算关系式:
(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
1.在相隔400km的两地间通过电缆以4800b/s的速率传送3000比特长的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数据需要的时间是(13)。
(13)A.480ms B.607ms C.612ms D.627ms
【答案】D
【解析】
一个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成的时间包含两部分:发送时间tf和传播延迟时间tp,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计算如下。
对电缆信道:tp=400km/(200km/ms)=2ms,tf=3000bit/4800b/s=625ms,tp+tf=627ms.
2.在相隔2000km的两地间通过电缆以4800b/s的速率传送3000比特长的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数据需要的时间是(19),如果用50Kb/s的卫星信道传送,则需要的时间是(20)。
(19)A.480ms B.645ms C.630ms D.635ms
(20)A.70ms B.330ms C.500ms D.600ms
【答案】D B
【解析】
一个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成的时间包含发送时间tf和传播延迟时间tp两部分,可以计算如下:
对电缆信道:tp=2000km/(200km/ms)= 10ms, tf=3000b/4800b/s=625ms, tp+tf=635ms.
对卫星信道:tp=270ins, tf=3000b/50kb/s=60ms, tp+tf=270ms+60ms:=330ms.
3.A、B是局域网上两个相距1km的站点, A 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 1Mb/s的速率 向 B 发送长度为 200,000 字节的文件。假定数据帧长为 128 比特,其中首部为 48 比特: 应答帧为 22 比特, A 在收到 B 的应答帧后发送下一帧。传送文件花费的时间为(15)s,有效的数据速率为(16)Mb/s(传播速率为200m/us)
(15)A.1.6 B.2.4 C.3.2 D.3.6
(16)A.0.2 B.0.5 C.0.7 D.0.8
【答案】C B
【解析】
总时间的=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先算总的传输时延:
一共200000*8=1600000位,数据帧是128位,那么一共1600000/(128-48)=20000帧。一帧的传输时延是128/1000000,那么总的传输时延是20000*128/1000000=2.56s,而由于是必须等待应答信号,所以应答信号的总传输时延是20000*22/1000000=0.44s。
再算总的传播时延:2*20000*1000/200000000=0.2s。所以总时延等于3.2s。
而算有效数据速率的话,1600000/X=3.2S,那么有效速率是0.5Mbps。
4.以100Mb/s以太网连接的站点A和B相隔2000m,通过停等机制进行数据传输,传播速率为200m/us,有效的传输速率为()Mb/s.
A.80.8
B.82.9
C.90.1
D.92.3
答案:A
一个数据帧帧长最大为1518字节。其中数据帧发送时间=1518*8/100Mb/s=121.44us数据帧传播时间=2000m/200m/us=10us。
停等协议是发送一帧,收到确认后再发下一帧,确认帧是64B,则发送时间=64*8/100mbps=5.12us
则总时间=121.44us+5.12us+10us+10us=146.56us。
发送一个数据帧的有效速率=1500*8/146.56=81.87mbps。又因为还有排队时间、处理时间未计算进去,所以总时间还应该是要更多的,分母越大,最终结果就会要小于81.87mbps。
题型九:流水线
通常可以将计算机系统中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分为取指令、分析和执行指令3步,若取指令时间为4Δt,分析时间为2Δt,执行时间为3Δt,按顺序方式从头到尾执行完600条指令所需时间为(3)Δt;若按照执行第i条、分析第i+1条、读取第i+2条重叠的流水线方式执行指令,则从头到尾执行完600条指令所需时间为(4)Δt。
(3)A.2400 B.3000 C.3600 D.5400
(4)A.2400 B.2405 C.3000 D.3009
【答案】D B
【解析】本题考査指令系统基础知识。
指令顺序执行时,每条指令需要9Δt (4Δt+2Δt+3Δt),执行完600条指令需要5400Δt,若采用流水方式,则在分析和执行第1条指令时,就可以读取第2条指令,当第1条指令执行完成,第2条指令进行分析和执行,而第3条指令可进行读取操作。因此,第1条指令执行完成后,每4Δt就可以完成1条指令,600条指令的总执行时间为 9Δt+599X4Δt=2405Δt。
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
流水线的吞吐率=任务数/处理完成多个任务所用的时间
或者
=1/max(t1,t2,t3....)
题型十:香农定理,奈奎斯特定理
1.设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则信道可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约为(15) b/s。
(15)A.10000 B.20000 C.30000 D.40000
【答案】C
【解析】
按照香农(Shannon)定理,噪声信道的极限数据速率由下面的公式计算:
本题中,F=3000Hz,信噪比为30dB,即S/N=1000,所以
C=3000×log2(1+1000)≈30000b/s。
2.设信号的波特率为1000Baud,信道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为2000b/s,则信道采用
的调制技术为()
·A.BPSK B.QPSK D.BFSK D.4B5B
【答案】B
【解析】B=Blog₂N 2000=1000log₂N N=4,只有QPSK是4相调制
3.电话信道的频率为0-4kHZ ,若信噪比为30dB,则信道容量为(12)kb/s ,要达到此容量,至少需要(13)个信号状态。
(12)A.4 B.20 C.40 D.80
(13)A.4 B.8 C.16 D.32
【答案】C D
【解析】
用香农定理C=Wlog2(1+S/N),又因为DB=10log10(S/N),所以C=40Kbps,而回到奈奎斯特定律,如果R=2Wlog2(N),算出N=32。
4.注意区分两种题型(重点中的重点)
假设模拟信号的频率为10~16MHz,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时,才能使得到的样本信号不失真。
A.8MHz
B.10MHz
C.20MHz
D.32MHz
答案:D
奈奎斯特取样定理:如果取样速率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则可以用得到的样本中恢复原来的模拟信号。
8条模拟信道采用TDM复用成1条数字信道,TDM帧的结构为8字节加1比特同步开销(每条模拟信道占1个字节)。若模拟信号频率范围为10~16kHz样本率至少为32样本/秒,此时数字信道的数据速率为(12)Mbps。
A.0.52
B.0.65
C.130
D. 2.08
答案:D
TDM帧的结构为8字节加1比特同步开销,其中1字节为8比特,即一共有8*8+1=65bit。1个采样样本占65比特,则数据速率为32k*65=2080kbps=2.08mbps
传输信道频率范围为10~16MHz,采用QPSK调制,支持的最大速率为()Mbps。
A.12
B.16
C.24
D.32
答案:C
B=2W;W=16-10=6MHzR=BxlogN
QPSKN=4.R=2*6*2=24
题型十一:
总线宽度为32bit,时钟频率为200MHz,若总线上每5个时钟周期传送一个32bit的字,则该总线的带宽为(4)MB/S。
(4)A.40 B.80 C.160 D.20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总线宽度是指总线的线数,即数据信号的并行传输能力,也体现总线占用的物理空间和成本;总线的带宽是指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即每秒传输的数据总量。总线宽度与时钟频率共同决定了总线的带宽。
32bit/8=4Byte, 200MHz/5X4Byte=160MB/s
题型十二:
设备A的可用性为0.98,如下图所示将设备A并联以后的可用性为(46)。
(46)A.0.9604 B.0.9800 C.0.9996 D.0.9999
【答案】C
【解析】
A=1-(1-A)(1-A) 1-0.0004=0.9996
题型十三:
某计算机系统页面大小为 4K ,进程的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若进程的逻辑地址 为 2D16H 。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8)。
(8)A.2048H B.4096H C.4D16H D.6D16H
【答案】C
【解析】
页面大小是4K(2的12次方),逻辑地址是2D16H,转为二进制是0010 1101 0001 0110,那么后12位是业内地址,前0010是页号,通过查表物理块号是4,所以物理地址是4D16H。
题型十四:
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其中5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1KB字节。若要访问文件的逻辑块号分别为5和518,则系统应分别采用(8)。
(8)A.直接地址索引和一级间接地址索引
B.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C.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D.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一级间接地址索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文件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根据题意,磁盘索引块为1KB字节,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故每个磁盘索引块可存放1024/4=256个物理块地址。又因为文件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其中5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这意味着逻辑块号为0〜4的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这意味着第一个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中存放逻辑块号为5〜260的物理块号,第一个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中存放逻辑块号为261〜516的物理块号;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该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存放了256个间接索引表的地址,这256个间接索引表存放逻辑块号为517〜66052的物理块号。
经上分析不难得出,若要访问文件的逻辑块号分别为5和518,则系统应分别采用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题型十五:
某机器字长为n,最高位是符号位,其定点整数的最大值为(2)。
(2)A.2n-1 B.2n-1-1 C.2n D.2n-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中数据表示基础知识。
机器字长为n,最高位为符号位,则剩余的n-1位用来表示数值,其最大值是这n-1位都为1,也就是2 的(n-1)次方-1。
题型十六:数据速率和码元速率
1.正交幅度调制16-QAM的数据速率是码元速率的(15)倍。
(15)A.2 B.4 C.8 D.16
【答案】B
【解析】
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是把两个幅度相同但相位相差90°的模拟信号合成为一个载波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后把数据组合映射到星座图上,如下图所示。
QAM调制实际上是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的组合,同时利用了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传递数据信息。与单纯的PSK调制相比,在最小距离相同的条件下,QAM星座图中可以容纳更多的载波码点,可以实现更高的频带利用率。16-QAM是用一个码元表示4比特二进制数据,它的数据速率是码元速率的4倍。目前最高可以达到1024-QAM,即用一个码元表示10比特数据。
补充:数据速率是码元速率的两倍
2.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1位奇偶位和1位终止位,每秒钟传送100个字符,采用DPSK调制,则码元速率为(14),有效数据速率为(15)。
(14)A.200波特 B.500波特 C.1000波特 D.2000波特
(15)A.200b/s B.500b/s C.700b/s D.1000b/s
【答案】C C
【解析】
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1位奇偶位和1位终止位,每秒钟传送100个字符,采用DPSK调制,则码元速率为1000波特,有效数据速率为是700bps。
3.
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奇偶位和2位终止位,若有效数据速率为800b/s ,采用QPSK调制,则码元速率为(16)波特。
(16)A.600 B.800 C.1200 D.1600
【答案】A
【解析】
有效数据速率为800bps,因此可知传输速率为:1200bit/s。QPSK调制技术,4种码元,对应需要用二位二进制表示。因此每2位二进制表示一种码元,码元速率为二进制数据速率的一半。
4.在异步传输中,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2位停止位,1位校验位,每秒传输200字符,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有效数据速率是()kb/s,最大波特率为()baud。
(13)A.1.2
B.1.4
C.2.2
D.2.4
(14)A.700
B.2200
C.1400
D.4400
【答案】B,B
【解析】
每秒传200字符,而每个字符有1+7+2+1=11位,那么每秒传200*11=2200bit,即2.2kb/s,有效数据位占7/11,故有效率为7/11*2.2kb/s=1.4kb/s;或者直接字符数量*每个字符的有效数据位:200*7=1400bit/s=1.4kb/s。
错解:最大码元速率(波特率)B=2W=2*2.2k=4.4k Baud=4400 Baud
正解:R=BlogzN=2Wlog2N 2.2kb/s=Blog22 B=2200 Baud
题型十七
1.设16位浮点数,其中阶符1位、阶码值6位、数符1位,尾数8位。若阶码用移码表示,尾数用补码表示,则该浮点数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3)。
(3)A.-264~(1-2-8)264 B.-263~(1-2-8)263
C.-(1-2-8)264~(1-2-8)264 D.-(1-2-8)263~(1-2-8)263
【答案】B
【解析】
如果浮点数的阶码(包括1位阶符)用R位的称码表示,尾数(包括1位数符)用M位的补码表示,则浮点数表示的数值范围如下。
2.浮点数的表示分为阶和尾数两部分。两个浮点数相加时,需要先对阶,即(1)(n为阶差的绝对值)。
(1)A.将大阶向小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左移n位
B.将大阶向小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右移n位
C.将小阶向大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左移n位
D.将小阶向大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右移n位
【答案】D
【解析】
浮点数加、减运算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对阶就是使两数的阶码相等,对阶原则是小阶向大阶看齐,即阶码小的数尾数右移,每右移一位,阶码加1,直刭两数的阶码相等为止。
题型十八:
主机甲和主机乙建立一条TCP连接,采用慢启动进行拥塞控制,TCP 最大段长度为 1000 字节。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第 1 个段并收到主机乙的确认,确认段中接收窗口大小为3000 字节,则此时主机甲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24)字节。
(24)A.1000 B.2000 C.3000 D.4000
【答案】B
【解析】
慢开始算法: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如果立即所大量数据字节注入到网络,那么就有可能引起网络拥塞,因为现在并不清楚网络的负荷情况。因此,较好的方法是先探测一下,即由小到大逐渐增大发送窗口,也就是说,由小到大逐渐增大拥塞窗口数值。通常在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先把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而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把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最大报文段的数值。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可以使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题型十九:
载波速率和数据速率
下图所示的调制方式是(11),若数据速率为1kb/s ,则载波速率为(12)Hz。
(11)A.DPSK B.BPSK C.QPSK D.MPSK
(12)A.1000 B.2000 C.4000 D.8000
【答案】A B
【解析】
根据图形可知是以载波的相对初始相位变化来实现数据的传送,并且初始相位与前一码元的发生180度变化为二进制0,无变化为1.因此可知采用的调制技术为DPSK(差分相移键控)。对应的码元速率和二进制数据速率相同,而载波速率为其两倍。
题型二十:
5个64kb/s 的信道按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在一条主线路上传输,主线路的开销为4% ,假定每个子信道利用率为90% ,那么这些信道在主线路上占用的带宽为(17)kb/s。
(17)A.128 B.248 C.300 D.320
【答案】C
【解析】
个子信道利用率为90%,因此复用后速率为:5*64kbps*90%=288kbps,又因为开销占了4%,因此实际传送的数据只占96%,所以实际要占288/0.96=300kbps。
题型二十一
IP数据报经过MTU较小的网络时需要分片。假设一个大小为1500的报文分为2个较小报文,其中 一个报文大小为800字节,则另一个报文的大小至少为(22)字节。
(22)A.700 B.720 C.740 D.800
【答案】C
题型二十二:
假设某分时系统采用简单时间片轮转法,当系统中的用户数为n,时间片为q时,系统对每个用户的响应时间T=(10)。
(10)A.n B.q C.nXq D.n+q
【答案】C
【解析】
在分时系统中是将把CPU的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各个终端用户,当系统中的用户数为n、时间片为q时,那么系统对每个用户的响应时间等于nXq。
题型二十三:
1.某企业有生产部和销售部,生产部负责生产产品并送入仓库,销售部从仓库取出产品销售。假设仓库可存放n件产品。用PV操作实现他们之间的同步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信号量S1和S2为同步信号量,初值分别为n和0; S是一个互斥信号量,初值为(9)。
(9)A.0 B.1 C.n D.-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PV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识。
根据题意,可以通过设置三个信号量S、S1、S2,其中,S是一个互斥信号量,初值为1,因为仓库是一个互斥资源,所以将产品送仓库时需要执行进行P (S)操作,当产品放入仓库后需要执行V (S)操作。
2.假设系统有n个进程共享资源R,且资源R的可用数为3,其中n≥3 。若采用PV操作,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应为(9)。
(9)A.-1~n-1 B.-3~3 C.-(n-3)~3 D.-(n-1)~1
【答案】C
【解析】
比如,有三个某类资源,假设四个进程A、B、C、D要用该类资源,最开始S=3,当A进入,S=2,当B进入S=1,当C进入时S=0,表明该类资源刚好用完,D进入S=-1,表明有一个进程被阻塞了,当A用完该类资源时,进行V操作,S=0,释放该类资源,这时候,S=0,表明还有进程阻塞在该类资源上,然后再唤醒一个。
题型二十四
8条模拟信道采用TDM复用成1条数字信道,TDM帧的结构为8字节加1比特同步开销(每条模拟信道占1个字节),若模拟信号频率范围为10-16kHz,样本串至少为(11)样本/秒,此时数字信道的数据速率为(12)Mbps。
(11)A.8k
B.10k
C.20k
D.32K
(12)A.0.52
B.0.65
C.1.30
D.2.08
【答案】D,D
【解析】
11)样本串至少大于频率的两倍,12)数字信道包含8个模拟信道,即(8*8+1)*32K=2080kbps=2.08Mbps
题型二十五:
假设有一个LAN,每10分钟轮询所有被管理设备一次,管理报文的处理时间是50ms,网络延迟为1ms,没有明显的网络拥塞,单个轮询需要时间大约为0.2s,则该管理站最多可支持(46)个设备。
A.4500
B.4000
C.3500
D.3000
【答案】D
【解析】10分钟=600s轮询一遍,每个设备耗时0.2s,即600/0.2=3000个设备。
题型二十六:
某文件系统采用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若计算机系统的字长为64位,磁盘的容量为
1024GB,物理块的大小为4MB,那么位示图的大小需要()个字。
答案:
A.1200
B.2400
C.4096
D.9600
解析:
位示图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的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当其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盘块空闲;为《1》时,表示已经分配。系统中字长为64位,可记录64个物理块的使用情况
根据题意,若磁盘的容量为1024GB,物理块的大小为4MB,那么该磁盘就有256x1024个物理块,位示图的大小为256x1024/64=4096个字节。
题型二十七:
以太网的最大帧长为1518字节,每个数据帧前面有8个字节的前导字段,帧间隔为9.6us。传输
240000bit的IP数据报,采用100BASE-TX网络,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A.1.23ms
B.12.3ms
C.2.63ms
D.26.3ms
答案:C
解析:
IP数据包的长度是240000比特,一共30000字节,封装在以太帧里面,需要分片,一共分20片(实际应该是21片,此题以20片计算)。
每个以太帧的传输时间是(1518+8)*8/100Mbps=0.00012208s。20个以太帧的传输时间是
20*0.00012208=0.0024416s。
20个帧中间会存在20个帧间间隔时间192us。所以总时间=2441.6+192=2633.6us=2.6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