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Filter
- 1.概述
- 2.快速入门
- 2.1 开发步骤
- 2.2 代码演示
- 3.Filter执行流程
- 4. Filter拦截路径配置
- 5.过滤器链
- 5.1 概述
- 5.2 代码演示
- 5.3 问题
- Listener
- 1.概述
- 2. 分类
- 3.代码演示
- Ajax
- 1.概述
- 1.1作用
- 1.2 同步和异步
- 2.快速入门
- 2.1 服务端实现
- 2.2 客户端实现
- 2.3 测试
- 3.axios
- 3.1 基本使用
- 3.2 快速入门
- 3.3 请求方法别名
- 4.JSON
- 4.1 概述
- 4.2 基础语法
- 4.2.1 定义格式
- 4.2.2 代码演示
- 4.2.3 发送异步请求携带参数
- 4.3 JSON串和Java对象的相互转换
- 4.3.1 Fastjson 概述
- 4.3.2 Fastjson 使用
- 4.3.3 代码演示
- Vue
- 1.概述
- 2.快速入门
- 3. Vue 指令
- 3.1 v-bind & v-model 指令
- 3.2 v-on 指令
- 3.3 条件判断指令
- 3.4 v-for 指令
- 4.生命周期
学习视频: 黑马程序员JavaWeb学习视频
Filter
1.概述
Filter 表示过滤器,是 JavaWeb 三大组件(Servlet、Filter、Listener)之一。Servlet 我们之前都已经学习过了,Filter和Listener 我们今天都会进行学习。
过滤器可以把对资源的请求拦截下来,从而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
如下图所示,浏览器可以访问服务器上的所有的资源(servlet、jsp、html等)
而在访问到这些资源之前可以使过滤器拦截来下,也就是说在访问资源之前会先经过 Filter,如下图
拦截器拦截到后可以做什么功能呢?
==过滤器一般完成一些通用的操作。==比如每个资源都要写一些代码完成某个功能,我们总不能在每个资源中写这样的代码吧,而此时我们可以将这些代码写在过滤器中,因为请求每一个资源都要经过过滤器。
之前做的品牌数据管理的案例中就已经做了登陆的功能,而如果不登录能不能访问到数据呢?可以在浏览器直接访问首页 ,可以看到 查询所有
的超链接
当点击该按钮,居然可以看到品牌的数据
这显然和我们的要求不符。我们希望实现的效果是用户如果登陆过了就跳转到品牌数据展示的页面;如果没有登陆就跳转到登陆页面让用户进行登陆,要实现这个效果需要在每一个资源中都写上这段逻辑,而像这种通用的操作,我们就可以放在过滤器中进行实现。这个就是权限控制,以后还会进行细粒度权限控制。过滤器还可以做 统一编码处理
、 敏感字符处理
等等…
2.快速入门
2.1 开发步骤
进行 Filter
开发分成以下三步实现
-
定义类,实现 Filter接口,并重写其所有方法
-
配置Filter拦截资源的路径:在类上定义
@WebFilter
注解。而注解的value
属性值/*
表示拦截所有的资源 -
在doFilter方法中输出一句话,并放行
上述代码中的
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就是放行,也就是让其访问本该访问的资源。
2.2 代码演示
创建一个项目,项目下有一个 hello.jsp
页面,项目结构如下:
pom.xml
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groupId>org.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filter-demo</artifact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ackaging>war</packaging>
<properties>
<maven.compiler.source>8</maven.compiler.source>
<maven.compiler.target>8</maven.compiler.target>
</properties>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javax.servlet</groupId>
<artifactId>javax.servlet-api</artifactId>
<version>3.1.0</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build>
<plugins>
<plugin>
<groupId>org.apache.tomcat.maven</groupId>
<artifactId>tomcat7-mave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2.2</version>
<configuration>
<port>80</port>
</configuration>
</plugin>
</plugins>
</build>
</project>
hello.jsp
页面内容如下: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va" %>
<html>
<head>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h1>hello JSP~</h1>
</body>
</html>
我们现在在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filter-demo/hello.jsp
访问 hello.jsp
页面,这里是可以访问到 hello.jsp
页面内容的。
接下来编写过滤器。过滤器是 Web 三大组件之一,所以我们将 filter
创建在 com.itheima.web.filter
包下,起名为 FilterDemo
@WebFilter("/*")
public class FilterDemo implements Fil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FilterDemo...");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重启启动服务器,再次重新访问 hello.jsp
页面,这次发现页面没有任何效果,但是在 idea
的控制台可以看到如下内容
上述效果说明 FilterDemo
这个过滤器的 doFilter()
方法执行了,但是为什么在浏览器上看不到 hello.jsp
页面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 doFilter()
方法中添加放行的方法才能访问到 hello.jsp
页面。那就在 doFilter()
方法中添加放行的代码
//放行
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再次重启服务器并访问 hello.jsp
页面,发现这次就可以在浏览器上看到页面效果。
FilterDemo
过滤器完整代码如下:
@WebFilter("/*")
public class FilterDemo implements Fil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1.FilterDemo...");
//放行
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3.Filter执行流程
如上图是使用过滤器的流程,我们通过以下问题来研究过滤器的执行流程:
-
放行后访问对应资源,资源访问完成后,还会回到Filter中吗?
从上图就可以看出肯定 会 回到Filter中
-
如果回到Filter中,是重头执行还是执行放行后的逻辑呢?
如果是重头执行的话,就意味着
放行前逻辑
会被执行两次,肯定不会这样设计了;所以访问完资源后,会回到放行后逻辑
,执行该部分代码。
通过上述的说明,我们就可以总结Filter的执行流程如下:
通过代码验证一下,在 doFilter()
方法前后都加上输出语句,如下
同时在 hello.jsp
页面加上输出语句,如下
执行访问该资源打印的顺序是按照我们标记的标号进行打印的话,说明我们上边总结出来的流程是没有问题的。启动服务器访问 hello.jsp
页面,在控制台打印的内容如下:
以后我们可以将对请求进行处理的代码放在放行之前进行处理,而如果请求完资源后还要对响应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在放行后进行逻辑处理。
4. Filter拦截路径配置
拦截路径表示 Filter 会对请求的哪些资源进行拦截,使用 @WebFilter
注解进行配置。如:@WebFilter("拦截路径")
拦截路径有如下四种配置方式:
- 拦截具体的资源:/index.jsp:只有访问index.jsp时才会被拦截
- 目录拦截:/user/*:访问/user下的所有资源,都会被拦截
- 后缀名拦截:*.jsp:访问后缀名为jsp的资源,都会被拦截
- 拦截所有:/*:访问所有资源,都会被拦截
发现拦截路径的配置方式和 Servlet
的请求资源路径配置方式一样,但是表示的含义不同。
5.过滤器链
5.1 概述
过滤器链是指在一个Web应用,可以配置多个过滤器,这多个过滤器称为过滤器链。
如下图就是一个过滤器链,学习过滤器链主要是学习过滤器链执行的流程
上图中的过滤器链执行是按照以下流程执行:
- 执行
Filter1
的放行前逻辑代码 - 执行
Filter1
的放行代码 - 执行
Filter2
的放行前逻辑代码 - 执行
Filter2
的放行代码 - 访问到资源
- 执行
Filter2
的放行后逻辑代码 - 执行
Filter1
的放行后逻辑代码
以上流程串起来就像一条链子,故称之为过滤器链。
5.2 代码演示
-
编写第一个过滤器
FilterDemo
,配置成拦截所有资源@WebFilter("/*") public class FilterDemo implements Fil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1. 放行前,对 request数据进行处理 System.out.println("1.FilterDemo..."); //放行 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2. 放行后,对Response 数据进行处理 System.out.println("3.FilterDemo...");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
编写第二个过滤器
FilterDemo2
,配置炒年糕拦截所有资源@WebFilter("/*") public class FilterDemo2 implements Fil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1. 放行前,对 request数据进行处理 System.out.println("2.FilterDemo..."); //放行 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2. 放行后,对Response 数据进行处理 System.out.println("4.FilterDemo...");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
修改
hello.jsp
页面中脚本的输出语句<%@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va" %> <html> <head>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h1>hello JSP~</h1> <% System.out.println("3.hello jsp"); %> </body> </html>
-
启动服务器,在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filter-demo/hello.jsp
进行测试,在控制台打印内容如下从结果可以看到确实是按照之前说的执行流程进行执行的。
5.3 问题
上面代码中为什么是先执行 FilterDemo
,后执行 FilterDemo2
呢?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注解配置Filter,而这种配置方式的优先级是按照过滤器类名(字符串)的自然排序。
比如有如下两个名称的过滤器 : BFilterDemo
和 AFilterDemo
。那一定是 AFilterDemo
过滤器先执行。
Listener
1.概述
-
Listener 表示监听器,是 JavaWeb 三大组件(Servlet、Filter、Listener)之一。
-
监听器可以监听就是在
application
,session
,request
三个对象创建、销毁或者往其中添加修改删除属性时自动执行代码的功能组件。application
是ServletContext
类型的对象。ServletContext
代表整个web应用,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tomcat会自动创建该对象。在服务器关闭时会自动销毁该对象。
2. 分类
JavaWeb 提供了8个监听器:
这里面只有 ServletContextListener
这个监听器后期会接触到,ServletContextListener
是用来监听 ServletContext
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ServletContextListener
接口中有以下两个方法
void 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ServletContext
对象被创建了会自动执行的方法void 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ServletContext
对象被销毁时会自动执行的方法
3.代码演示
演示一下 ServletContextListener
监听器
- 定义一个类,实现
ServletContextListener
接口 - 重写所有的抽象方法
- 使用
@WebListener
进行配置
代码如下:
@WebListener
public class ContextLoaderListener implements ServletContext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
//加载资源
System.out.println("ContextLoader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
//释放资源
}
}
启动服务器,就可以在启动的日志信息中看到 contextInitialized()
方法输出的内容,同时也说明了 ServletContext
对象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被创建了。
Ajax
1.概述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的 JavaScript 和 XML。
JavaScript
表明该技术和前端相关;XML
是指以此进行数据交换。
1.1作用
AJAX 作用有以下两方面:
- 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通过AJAX可以给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将数据直接响应回给浏览器。如下图
先来看之前做功能的流程,如下图:
如上图,Servlet
调用完业务逻辑层后将数据存储到域对象中,然后跳转到指定的 jsp
页面,在页面上使用 EL表达式
和 JSTL
标签库进行数据的展示。
而学习了AJAX 后,就可以使用AJAX和服务器进行通信,以达到使用 HTML+AJAX来替换JSP页面了。如下图,浏览器发送请求servlet,servlet 调用完业务逻辑层后将数据直接响应回给浏览器页面,页面使用 HTML 来进行数据展示。
- 异步交互: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与服务器交换数据并更新部分网页的技术,如:搜索联想、用户名是否可用校验,等等…
在输入一些关键字(例如 奥运
)后就会在下面联想出相关的内容,而联想出来的这部分数据肯定是存储在百度的服务器上,而并没有看出页面重新刷新,这就是 更新局部页面 的效果。再如下图:
在用户名的输入框输入用户名,当输入框一失去焦点,如果用户名已经被占用就会在下方展示提示的信息;在这整个过程中也没有页面的刷新,只是在局部展示出了提示信息,这就是 更新局部页面 的效果。
1.2 同步和异步
知道了局部刷新后,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同步和异步:
- 同步发送请求过程如下
浏览器页面在发送请求给服务器,在服务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浏览器页面不能做其他的操作。只能等到服务器响应结束后才能,浏览器页面才能继续做其他的操作。
-
异步发送请求过程如下
浏览器页面发送请求给服务器,在服务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浏览器页面还可以做其他的操作。
2.快速入门
2.1 服务端实现
在项目的创建 com.itheima.web.servlet
,并在该包下创建名为 AjaxServlet
的servlet
@WebServlet("/ajaxServlet")
public class Ajax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1. 响应数据
response.getWriter().write("hello ajax~");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this.doGet(request, response);
}
}
2.2 客户端实现
在 webapp
下创建名为 01-ajax-demo1.html
的页面,在该页面书写 ajax
代码
-
创建核心对象,不同的浏览器创建的对象是不同的
var x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 code for IE6, IE5 x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发送请求
//建立连接 xhttp.open("GET", "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jaxServlet"); //发送请求 xhttp.send();
-
获取响应
x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this.status == 200) { // 通过 this.responseText 可以获取到服务端响应的数据 alert(this.responseText); } };
完整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1. 创建核心对象
var x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 code for IE6, IE5
x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2. 发送请求
xhttp.open("GET", "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jaxServlet");
xhttp.send();
//3. 获取响应
x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this.status == 200) {
alert(this.responseText);
}
};
</script>
</body>
</html>
2.3 测试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01-ajax-demo1.html
,在 01-ajax-demo1.html
加载的时候就会发送 ajax
请求,效果如下
可以通过 开发者模式
查看发送的 AJAX 请求。
3.axios
Axios 对原生的AJAX进行封装,简化书写。
Axios官网是:https://www.axios-http.cn
3.1 基本使用
axios 使用是比较简单的,分为以下两步:
-
引入 axios 的 js 文件
<script src="js/axios-0.18.0.js"></script>
-
使用axios 发送请求,并获取响应结果
-
发送 get 请求
axios({ method:"ge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1/aJAXDemo1?username=zhangsan" }).then(function (resp){ alert(resp.data); })
-
发送 post 请求
axios({ method:"pos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1/aJAXDemo1", data:"username=zhangsan" }).then(function (resp){ alert(resp.data); });
-
axios()
是用来发送异步请求的,小括号中使用 js 对象传递请求相关的参数:
method
属性:用来设置请求方式的。取值为get
或者post
。url
属性:用来书写请求的资源路径。如果是get
请求,需要将请求参数拼接到路径的后面,格式为:url?参数名=参数值&参数名2=参数值2
。data
属性:作为请求体被发送的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是post
请求的话,数据需要作为data
属性的值。
then()
需要传递一个匿名函数。将 then()
中传递的匿名函数称为 回调函数,意思是该匿名函数在发送请求时不会被调用,而是在成功响应后调用的函数。而该回调函数中的 resp
参数是对响应的数据进行封装的对象,通过 resp.data
可以获取到响应的数据。
3.2 快速入门
后端实现
定义一个用于接收请求的servlet,代码如下:
@WebServlet("/axiosServlet")
public class Axios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get...");
//1. 接收请求参数
String username = request.getParameter("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2. 响应数据
response.getWriter().write("hello Axio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post...");
this.doGet(request, response);
}
}
前端实现
-
引入 js 文件
<script src="js/axios-0.18.0.js"></script>
-
发送 ajax 请求
-
get 请求
axios({ method:"ge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username=zhangsan" }).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
post 请求
axios({ method:"pos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 data:"username=zhangsan" }).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
整体页面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src="js/axios-0.18.0.js"></script>
<script>
//1. get
/* axios({
method:"ge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username=zhangsan"
}).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2. post 在js中{} 表示一个js对象,而这个js对象中有三个属性
axios({
method:"pos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
data:"username=zhangsan"
}).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script>
</body>
</html>
3.3 请求方法别名
为了方便起见, Axios 已经为所有支持的请求方法提供了别名。如下:
-
get
请求 :axios.get(url[,config])
-
delete
请求 :axios.delete(url[,config])
-
head
请求 :axios.head(url[,config])
-
options
请求 :axios.option(url[,config])
-
post
请求:axios.post(url[,data[,config])
-
put
请求:axios.put(url[,data[,config])
-
patch
请求:axios.patch(url[,data[,config])
只关注 get
请求和 post
请求。
入门案例中的 get
请求代码可以改为如下:
axios.get("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username=zhangsan").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入门案例中的 post
请求代码可以改为如下:
axios.post("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username=zhangsan").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4.JSON
4.1 概述
概念: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avaScript 对象表示法.
如下是 JavaScript
对象的定义格式:
{
name:"zhangsan",
age:23,
city:"北京"
}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 JSON
的格式:
{
"name":"zhangsan",
"age":23,
"city":"北京"
}
通过上面 js 对象格式和 json 格式进行对比,发现两个格式特别像。只不过 js 对象中的属性名可以使用引号(可以是单引号,也可以是双引号);而 json
格式中的键要求必须使用双引号括起来,这是 json
格式的规定。json
格式的数据有什么作用呢?
作用:由于其语法格式简单,层次结构鲜明,现多用于作为数据载体,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如下图所示就是服务端给浏览器响应的数据,这个数据比较简单,如果现需要将 JAVA 对象中封装的数据响应回给浏览器的话,应该以何种数据传输呢?
对于ajax 是 异步的 JavaScript 和 xml。这里的 xml就是以前进行数据传递的方式,如下:
<student>
<name>张三</name>
<age>23</age>
<city>北京</city>
</student>
再看 json
描述以上数据的写法:
{
"name":"张三",
"age":23,
"city":"北京"
}
上面两种格式进行对比后就会发现 json
格式数据的简单,以及所占的字节数少等优点。
4.2 基础语法
4.2.1 定义格式
JSON
本质就是一个字符串,但是该字符串内容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的。 定义格式如下:
var 变量名 = '{"key":value,"key":value,...}';
JSON
串的键要求必须使用双引号括起来,而值根据要表示的类型确定。value 的数据类型分为如下
- 数字(整数或浮点数)
- 字符串(使用双引号括起来)
- 逻辑值(true或者false)
- 数组(在方括号中)
- 对象(在花括号中)
- null
示例:
var jsonStr = '{"name":"zhangsan","age":23,"addr":["北京","上海","西安"]}'
4.2.2 代码演示
创建一个页面,在该页面的 <script>
标签中定义json字符串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1. 定义JSON字符串
var jsonStr = '{"name":"zhangsan","age":23,"addr":["北京","上海","西安"]}'
alert(jsonStr);
</script>
</body>
</html>
通过浏览器打开,页面效果如下图所示
现在我们需要获取到该 JSON
串中的 name
属性值,应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它是一个 js 对象,我们就可以通过 js对象.属性名
的方式来获取数据。JS 提供了一个对象 JSON
,该对象有如下两个方法:
parse(str)
:将 JSON串转换为 js 对象。使用方式是:var jsObject = JSON.parse(jsonStr);
stringify(obj)
:将 js 对象转换为 JSON 串。使用方式是:var jsonStr = JSON.stringify(jsObject)
代码演示: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1. 定义JSON字符串
var jsonStr = '{"name":"zhangsan","age":23,"addr":["北京","上海","西安"]}'
alert(jsonStr);
//2. 将 JSON 字符串转为 JS 对象
let jsObject = JSON.parse(jsonStr);
alert(jsObject)
alert(jsObject.name)
//3. 将 JS 对象转换为 JSON 字符串
let jsonStr2 = JSON.stringify(jsObject);
alert(jsonStr2)
</script>
</body>
</html>
4.2.3 发送异步请求携带参数
后面我们使用 axios
发送请求时,如果要携带复杂的数据时都会以 JSON
格式进行传递,如下
axios({
method:"pos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
data:"username=zhangsan"
}).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请求参数不可能由我们自己拼接字符串吧?肯定不用,可以提前定义一个 js 对象,用来封装需要提交的参数,然后使用 JSON.stringify(js对象)
转换为 JSON
串,再将该 JSON
串作为 axios
的 data
属性值进行请求参数的提交。如下:
var jsObject = {name:"张三"};
axios({
method:"pos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
data: JSON.stringify(jsObject)
}).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而 axios
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我们只需要将需要提交的参数封装成 js 对象,并将该 js 对象作为 axios
的 data
属性值进行,它会自动将 js 对象转换为 JSON
串进行提交。如下:
var jsObject = {name:"张三"};
axios({
method:"post",
url:"http://localhost:8080/ajax-demo/axiosServlet",
data:jsObject //这里 axios 会将该js对象转换为 json 串的
}).then(function (resp) {
alert(resp.data);
})
注意:
- js 提供的
JSON
对象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因为axios
会自动对 js 对象和JSON
串进行想换转换。- 发送异步请求时,如果请求参数是
JSON
格式,那请求方式必须是POST
。因为JSON
串需要放在请求体中。
4.3 JSON串和Java对象的相互转换
学习完 json 后,接下来聊聊 json 的作用。以后我们会以 json 格式的数据进行前后端交互。前端发送请求时,如果是复杂的数据就会以 json 提交给后端;而后端如果需要响应一些复杂的数据时,也需要以 json 格式将数据响应回给浏览器。
在后端我们就需要重点学习以下两部分操作:
- 请求数据:JSON字符串转为Java对象
- 响应数据:Java对象转为JSON字符串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套 API,可以实现上面两部分操作。这套 API 就是 Fastjson
4.3.1 Fastjson 概述
Fastjson
是阿里巴巴提供的一个Java语言编写的高性能功能完善的 JSON
库,是目前Java语言中最快的 JSON
库,可以实现 Java
对象和 JSON
字符串的相互转换。
4.3.2 Fastjson 使用
Fastjson
使用也是比较简单的,分为以下三步完成
-
导入坐标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fastjson</artifactId> <version>1.2.62</version> </dependency>
-
Java对象转JSON
String jsonStr = JSON.toJSONString(obj);
将 Java 对象转换为 JSON 串,只需要使用
Fastjson
提供的JSON
类中的toJSONString()
静态方法即可。 -
JSON字符串转Java对象
User user = JSON.parseObject(jsonStr, User.class);
将 json 转换为 Java 对象,只需要使用
Fastjson
提供的JSON
类中的parseObject()
静态方法即可。
4.3.3 代码演示
-
引入坐标
-
创建一个类,专门用来测试 Java 对象和 JSON 串的相互转换,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FastJs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 将Java对象转为JSON字符串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Id(1); user.setUsername("zhangsan"); user.setPassword("123"); String jsonString = JSON.toJSONString(user); System.out.println(jsonString);//{"id":1,"password":"123","username":"zhangsan"} //2. 将JSON字符串转为Java对象 User u = JSON.parseObject("{\"id\":1,\"password\":\"123\",\"username\":\"zhangsan\"}", User.class); System.out.println(u); } }
Vue
1.概述
Vue 是一套前端框架,免除原生JavaScript中的DOM操作,简化书写。
之前学习过后端的框架 Mybatis
,Mybatis
是用来简化 jdbc
代码编写的;而 VUE
是前端的框架,是用来简化 JavaScript
代码编写的。之前学习的案例中进行了大量的DOM操作,如下
学习了 VUE
后,这部分代码就不需要再写了。那么 VUE
是如何简化 DOM 书写呢?
==基于MVVM(Model-View-ViewModel)思想,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将编程的关注点放在数据上。==之前是将关注点放在了 DOM 操作上;而要了解 MVVM
思想,必须先聊聊 MVC
思想,如下图就是 MVC
思想图解
C 就是咱们 js 代码,M 就是数据,而 V 是页面上展示的内容,如下图是之前写的代码
MVC
思想是没法进行双向绑定的。双向绑定是指当数据模型数据发生变化时,页面展示的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如果表单数据发生变化,绑定的模型数据也随之发生变化。接下来聊聊 MVVM
思想,如下图是三个组件图解:
图中的 Model
就是数据,View
是视图,也就是页面标签,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看到的内容;Model
和 View
是通过 ViewModel
对象进行双向绑定的,而 ViewModel
对象是 Vue
提供的。接下来看一下双向绑定的效果,下图是提前准备的代码,输入框绑定了 username
模型数据,而在页面上也使用 {{}}
绑定了 username
模型数据
通过浏览器打开该页面可以看到如下页面
当在输入框中输入内容,而输入框后面随之实时的展示输入的内容,这就是双向绑定的效果。
2.快速入门
Vue 使用起来是比较简单的,总共分为如下三步:
-
新建 HTML 页面,引入 Vue.js文件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
在JS代码区域,创建Vue核心对象,进行数据绑定
new Vue({ el: "#app", data() { return { username: "" } } });
创建 Vue 对象时,需要传递一个 js 对象,而该对象中需要如下属性:
el
: 用来指定哪儿些标签受 Vue 管理。 该属性取值#app
中的app
需要是受管理的标签的id属性值data
:用来定义数据模型methods
:用来定义函数。这个我们在后面就会用到
-
编写视图
<div id="app"> <input name="username" v-model="username" > {{username}} </div>
{{}}
是 Vue 中定义的插值表达式
,在里面写数据模型,到时候会将该模型的数据值展示在这个位置。
整体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
<input v-model="username">
<!--插值表达式-->
{{username}}
</div>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1. 创建Vue核心对象
new Vue({
el:"#app",
data(){ // data() 是 ECMAScript 6 版本的新的写法
return {
username:""
}
}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username:""
}
}*/
});
</script>
</body>
</html>
3. Vue 指令
**指令:**HTML 标签上带有 v- 前缀的特殊属性,不同指令具有不同含义。例如:v-if,v-for…
常用的指令有:
指令 | 作用 |
---|---|
v-bind | 为HTML标签绑定属性值,如设置 href , css样式等 |
v-model | 在表单元素上创建双向数据绑定 |
v-on | 为HTML标签绑定事件 |
v-if | 条件性的渲染某元素,判定为true时渲染,否则不渲染 |
v-else | |
v-else-if | |
v-show | 根据条件展示某元素,区别在于切换的是display属性的值 |
v-for | 列表渲染,遍历容器的元素或者对象的属性 |
3.1 v-bind & v-model 指令
-
v-bind
该指令可以给标签原有属性绑定模型数据。这样模型数据发生变化,标签属性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
<a v-bind:href="url">百度一下</a>
上面的
v-bind:"
可以简化写成:
,如下:<!-- v-bind 可以省略 --> <a :href="url">百度一下</a>
-
v-model
该指令可以给表单项标签绑定模型数据。这样就能实现双向绑定效果。例如:
<input name="username" v-model="username">
代码演示: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
<a v-bind:href="url">点击一下</a>
<a :href="url">点击一下</a>
<input v-model="url">
</div>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1. 创建Vue核心对象
new Vue({
el:"#app",
data(){
return {
username:"",
url:"https://www.baidu.com"
}
}
});
</script>
</body>
</html>
通过浏览器打开上面页面,并且使用检查查看超链接的路径,该路径会根据输入框输入的路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超链接和输入框绑定的是同一个模型数据
3.2 v-on 指令
我们在页面定义一个按钮,并给该按钮使用 v-on
指令绑定单击事件,html代码如下
<input type="button" value="一个按钮" v-on:click="show()">
而使用 v-on
时还可以使用简化的写法,将 v-on:
替换成 @
,html代码如下
<input type="button" value="一个按钮" @click="show()">
上面代码绑定的 show()
需要在 Vue 对象中的 methods
属性中定义出来
new Vue({
el: "#app",
methods: {
show(){
alert("我被点了");
}
}
});
注意:
v-on:
后面的事件名称是之前原生事件属性名去掉on。例如:
- 单击事件 : 事件属性名是 onclick,而在vue中使用是
v-on:click
- 失去焦点事件:事件属性名是 onblur,而在vue中使用时
v-on:blur
整体页面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
<input type="button" value="一个按钮" v-on:click="show()"><br>
<input type="button" value="一个按钮" @click="show()">
</div>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1. 创建Vue核心对象
new Vue({
el:"#app",
data(){
return {
username:"",
}
},
methods:{
show(){
alert("我被点了...");
}
}
});
</script>
</body>
</html>
3.3 条件判断指令
代码演示,在 Vue中定义一个 count
的数据模型,如下
//1. 创建Vue核心对象
new Vue({
el:"#app",
data(){
return {
count:3
}
}
});
现在要实现,当 count
模型的数据是3时,在页面上展示 div1
内容;当 count
模型的数据是4时,在页面上展示 div2
内容;count
模型数据是其他值时,在页面上展示 div3
。这里为了动态改变模型数据 count
的值,再定义一个输入框绑定 count
模型数据。html 代码如下:
<div id="app">
<div v-if="count == 3">div1</div>
<div v-else-if="count == 4">div2</div>
<div v-else>div3</div>
<hr>
<input v-model="count">
</div>
整体页面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v-if="count == 3">div1</div>
<div v-else-if="count == 4">div2</div>
<div v-else>div3</div>
<hr>
<input v-model="count">
</div>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1. 创建Vue核心对象
new Vue({
el:"#app",
data(){
return {
count:3
}
}
});
</script>
</body>
</html>
通过浏览器打开页面并在输入框输入不同的值,效果如下
然后我们在看看 v-show
指令的效果,如果模型数据 count
的值是3时,展示 div v-show
内容,否则不展示,html页面代码如下
<div v-show="count == 3">div v-show</div>
<br>
<input v-model="count">
浏览器打开效果如下:
通过上面的演示,发现 v-show
和 v-if
效果一样,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根据浏览器的检查功能查看源代码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v-show
不展示的原理是给对应的标签添加 display
css属性,并将该属性值设置为 none
,这样就达到了隐藏的效果。而 v-if
指令是条件不满足时根本就不会渲染。
3.4 v-for 指令
这个指令看到名字就知道是用来遍历的,该指令使用的格式如下:
<标签 v-for="变量名 in 集合模型数据">
{{变量名}}
</标签>
注意:需要循环那个标签,
v-for
指令就写在那个标签上。
如果在页面需要使用到集合模型数据的索引,就需要使用如下格式:
<标签 v-for="(变量名,索引变量) in 集合模型数据">
<!--索引变量是从0开始,所以要表示序号的话,需要手动的加1-->
{{索引变量 + 1}} {{变量名}}
</标签>
代码演示: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v-for="addr in addrs">
{{addr}} <br>
</div>
<hr>
<div v-for="(addr,i) in addrs">
{{i+1}}--{{addr}} <br>
</div>
</div>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1. 创建Vue核心对象
new Vue({
el:"#app",
data(){
return {
addrs:["北京","上海","西安"]
}
}
});
</script>
</body>
</html>
通过浏览器打开效果如下
4.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每触发一个生命周期事件,会自动执行一个生命周期方法,这些生命周期方法也被称为钩子方法。
下图是 Vue 官网提供的从创建 Vue 到效果 Vue 对象的整个过程及各个阶段对应的钩子函数
这些钩子方法只关注 mounted
就行了。
mounted
:挂载完成,Vue初始化成功,HTML页面渲染成功。而以后会在该方法中发送异步请求,加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