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这篇文章主要来写路由选择
五、路由协议
1>动态路由
1.距离向量算法(RIP协议);适用于小型网络
1》规定:
1>记录跳数(Hop count)最少的路径。
2>RIP允许一条路由最多15个路由器,距离为16表示网络不可达。
3>RIP默认在任意两个使用RIP的路由器之间每30S广播一次RIP路由更新信息,以便动态维护
2》特点(VS OSPF):RIP是应用层协议,使用UDP传送数据。
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2>交换的信息仅是当前路由器知道的全部信息
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3》距离——向量算法:
每个路由表项目数据:《目的网络,距离d,下一跳路由器地址x》
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直接相连的网络距离为1;
练习:
优点:
实现简单、开销小、收敛快;
(缺点)但
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网络;
网络规模越大开销越大;
网络出现故障时会出现慢收敛现象,即"坏消息传的慢"
2>开放最短路径OPSF
特点:
1>OSPF向本自治系统内的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
2>发送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
3>只有当链路发生变化时,才会发送消息,而RIP是定时发送消息;
4>不会出现“坏消息传的慢”的问题
5>OSPF是网络层协议,直接用IP数据报传输;而RIP是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UDP
基本工作原理:
所有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该数据库全网一致;
然后每个路由器根据这个全网的拓扑结构图,使用迪杰斯特拉算法计算从自己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此后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该路径。
3>边际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BGP)应用层,基于TCP
边界网关协议(BGP)只求能找到一条尽量好的路由,而不是找到一条最佳路由。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每个自治系统选择一个代理路由器作为(发言人),该发言人与其他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时要先建立TCP连接
4>三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六、IP组播
6.1.组播的概念
1.组播一定仅应用于UDP
2.主机可通过IGMP加入组播组来接收组播信息
6.2.IP组播地址
七、移动IP
八、网络层设备
8.1.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8.2.路由表和路由转发
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