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ockaddr_in结构体
//老的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
unsigned short sa_family; //地址类型,AF_xxx
char sa_data[14]; //14字节的端口和地址
}
struct sockaddr_in{
short int sin_family; //地址类型
unsigned short int sin_port; //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地址
unsigned char sin_zero[8]; //为了保持与struct sockaddr一样的长度
}
struct in_addr{
unsigned long s_addr; //地址
}
2.gethostbyname
下面这段代码可以替换为
if ( (h = gethostbyname(argv[1])) == 0 ) // 指定服务端的ip地址。
{ printf("gethostbyname failed.\n"); close(sockfd); return -1; }
|/|/|/|/|/|/|/|/|/|/|/|/|/|/|/|/|/|/|/|/|/|/|/|/|/|/|/|/|/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 指定ip地址。
但是gethostbyname支持域名,主机名解析。
struct hostent
{
char *h_name; //主机名,即官方域名
char **h_aliases; //主机所有别名构成的字符串数组,同一IP可绑定多个域名
int h_addrtype; //主机IP地址的类型,例如IPV4(AF_INET)还是IPV6
int h_length; //主机IP地址长度,IPV4地址为4,IPV6地址则为16
char **h_addr_list; /* 主机的ip地址,以网络字节序存储。若要打印出这个IP,需要调用inet_ntoa()。*/
};
#define h_addr h_addr_list[0]
/*
这里有两个socket,listen只负责客户端的连接事件
accept返回的socket是用来跟客户端通信的
*/
3. bind
小于1024的端口号通常被通用的知名端口占用了,例如http的端口是80.
3.1服务端的端口释放后可能会处于TIME_WAIT状态,等待两分钟之后才能再被使用?
//设置SO_REUSEADDR
int opt = 1;
unsigned int len = sizeof(opt);
setsockopt(listenfd, SOL_SOCKET,SO_REUSEADDR,&opt,len);
4.accept
从已准备好的连接队列中获取一个请求,如果队列为空,accept函数将阻塞
5.listen
- 服务端在调用listen()之前,客户端不能向服务端发起连接请求
- 服务端调用listen()函数后,服务端的socket开始监听客户端的连接
- 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向服务端发起连接请求
- 在tcp底层,客户端和服务端握手后建立起通信通道,如果有多个客户端请求,在服务端就会形成一个已准备好的连接队列
- 服务端调用accet()函数从队列中获取一个已准备好的连接,函数返回一个新的socket,新的socket用于与客户端通信,listen的socket只负责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linux内核会为listen状态的socket维护两个队列:不完全连接请求队列(SYN_RECV状态)和等待accept建立socket的队列(ESTABLISHED状态)
TCP建立连接要三次握手,建立过程中,服务端会收到两次消息,分别对应连接的半连接状态和全连接状态。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一次握手信息,放入半连接队列,收到两次握手信息放入全连接队列。accept函数是从全连接队列中取出已经建立的连接的。
6.send
函数返回已发送的字节数
send有发送缓冲区,当缓冲区满的时候会阻塞等待
send可能存在写入数据不完整的情况
7.recv
recv函数可能存在读取的报文不完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