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背后往往折射出艺术家人生的广度和厚度。
先锋篆刻、书画艺术家孙溟㠭,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篆刻,
至今,20载有余,积累了4000多方篆刻作品。
在他创作纪念吴品超院士的作品《药生尘》时,
我们拍到了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手,
质朴、真实,还带着刻刀划破的鲜血,
终于明白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含义。
孙溟㠭作品《药生尘》
孙溟㠭说:“创作时最费功夫的是构思阶段,一个作品有了灵感后,创作的过程往往是酣畅淋漓的,从选材至创作再到最终成品,创作者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精神享受很难用语言形容。”
在创作《药生尘》时,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但孙溟㠭情趣所致,即使刻刀划破虎口处流出鲜血也分毫不受影响,一笔一划,一刀刀刻下去,石屑飞溅,白文呼之欲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篆刻艺术同样是大美至朴。
美国学者威廉·罗肯特曾说篆刻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代表了世界美学的最高成就。”他还说,从事这门艺术的专家是能使石头唱歌的艺术大师。愿篆刻艺术家们保持初心,用这样一双双质朴的手,为人间,创造更多的佳作。
文| HJD
图| 伊利、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