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网络编程(三)

news2025/1/11 8:08:25

TCP/IP网络编程读书笔记

  • 第14章 多播与广播
    • 14.1 多播
      • 14.1.1 多播的数据传输方式及流量方面的优点
      • 14.1.2 路由(Routing)和 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以及加入组的办法
      • 14.1.3 实现多播 Sender 和 Receiver
    • 14.2 广播
      • 14.2.1 广播的理解及实现方法
      • 14.2.2 实现广播数据的Sender和Receiver
    • 14.3 基于Windows的实现
    • 14.4 习题
  • 第15章 套接字和标准I/O
    • 15.1 标准I/O的优点
      • 15.1.1 标准I/O函数的两个优点
      • 15.1.2 标准I/O函数和系统函数之间的性能对比
      • 15.1.3 标准I/O函数的几个缺点
    • 15.2 使用标准I/O函数
      • 15.2.1 利用fdopen函数转换为FILE结构体指针
      • 15.2.2 利用fileno函数转换为文件描述符
    • 15.3 基于套接字的标准I/O函数使用
    • 15.4 习题
  • 第16章 关于I/O流分离的其他内容
    • 16.1 分离I/O流
      • 16.1.1 2次I/O流分离
      • 16.1.2 分离流的好处
      • 16.1.3 “流”分离带来的EOF问题
    • 16.2 文件描述符的复制和关闭
      • 16.2.1 终止“流”时无法半关闭的原因
      • 16.2.2 复制文件描述符
      • 16.2.3 dup和dup2
      • 16.2.4 复制文件描述符后“流”的分离
    • 16.3 习题
  • 第17章 优于select的epoll
    • 17.1 epoll理解与应用
      • 17.1.1 基于select的I/O复用技术速度慢的原因
      • 17.1.2 select也有优点
      • 17.1.3 实现epoll时必要的函数和结构体
      • 17.1.4 epoll_create
      • 17.1.5 epoll_ctl
      • 17.1.6 epoll_wait
      • 17.1.7 基于epoll的回声服务器端
    • 17.2 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
      • 17.2.1 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的区别在于发生事件的时间点
      • 17.2.2 掌握条件触发的事件特性:
      • 17.2.3 边缘触发的服务器端必知的两点
      • 17.2.4 实现边缘触发回声服务器端
      • 17.2.5 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孰优孰劣
    • 17.3 习题
  • 第18章 多线程服务器端的实现
    • 18.1 理解线程的概念
      • 18.1.1 引入线程背景
      • 18.1.2 线程和进程的差异
    • 18.2 线程创建及运行
      • 18.2.1 线程的创建和执行流程
      • 18.2.2 可在临界区内调用的函数
      • 18.2.3 工作(Worker)线程模型
    • 18.3 线程存在的问题和临界区
      • 18.3.1 多个线程访问同一变量的问题
      • 18.3.2 临界区位置
    • 18.4 线程同步
      • 18.4.1 同步的两面性
      • 18.4.2 互斥量
      • 18.4.3 信号量
    • 18.5 线程的销毁和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端的实现
      • 18.5.1 销毁线程的3种方法
      • 18.5.2 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端的实现
    • 18.6 习题
  • 第24章 制作HTTP服务器端
    • 24.1 HTTP概要
      • 24.1.1 理解Web服务器端
      • 24.1.2 HTTP
    • 24.2 实现简单的Web服务器端
      • 24.2.1 实现基于Windows的多线程Web服务器端
      • 24.2.2 实现基于Linux的多线程Web服务器端
    • 24.3 习题

第14章 多播与广播

14.1 多播

多播(Multicast)方式的数据传输是基于 UDP 完成的。因此 ,与 UDP 服务器端/客户端的实现方式非常接近。区别在于,UDP 数据传输以单一目标进行,而多播数据同时传递到加入(注册)特定组的大量主机。换言之,采用多播方式时,可以同时向多个主机传递数据

14.1.1 多播的数据传输方式及流量方面的优点

多播的数据特点可整理如下:

  • 多播服务器端针对特定多播组,只发送 1 次数据
  • 即使只发送 1 次数据,但该组内的所有客户端都会接收数据
  • 多播组数可以在 IP 地址范围内任意增加
  • 加入特定组即可接收发往该多播组的数据

多播组是 D 类IP地址(224.0.0.0~239.255.255.255),**「加入多播组」**可以理解为通过程序完成如下声明:

在 D 类IP地址中,我希望接收发往目标 239.234.218.234 的多播数据

多播是基于 UDP 完成的,也就是说,多播数据包的格式与 UDP 数据包相同。只是与一般的 UDP 数据包不同。向网络传递 1 个多播数据包时,路由器将复制该数据包并传递到多个主机。像这样,多播需要借助路由器完成。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若通过TCP或UDP向1000个主机发送文件,则共需要传递1000次。即便将10台主机合为1个网络,使99%的传输路径相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但此时若使用多播方式传输文件,则只需发送1次一个区域只需要发送一个数据包,然后由该区域的路由器转发给其他主机)。这时由1000台主机构成的网络中的路由器负责复制文件并传递到主机。就因为这种特性,多播主要用于“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

另外,理论上可以完成多播通信,但是不少路由器并不支持多播,或即便支持也因网络拥堵问题故意阻断多播。因此,为了在不支持多播的路由器中完成多播通信,也会使用隧道(Tunneling)技术(多播程序员不考虑)。

14.1.2 路由(Routing)和 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以及加入组的办法

接下来讨论多播相关编程方法。为了传递多播数据包,必须设置TTL。TTL 是Time to Live的简写,是决定”数据包传递距离“的主要因素。TTL用整数表示,并且每经过1个路由器就减1TTL变为0时,该数据包无法再被传递,只能销毁。因此,TTL的值设置过大将影响网络流量。当然,设置过小也会无法传递到目标,需要引起注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是 TTL 的设置方法。TTL 是可以通过第9章的套接字可选项完成的。与设置 TTL 相关的协议层为IPPROTO_IP ,选项名为 IP_MULTICAST_TTL。因此,可以用如下代码把 TTL 设置为 64:

int send_sock;
int time_live = 64;
...
send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0);
setsockopt(send_sock, IPPROTO_IP, IP_MULTICAST_TTL, (void*)&time_live, sizeof(time_live);
...

加入多播组也通过设置设置套接字可选项来完成。加入多播组相关的协议层为 IPPROTO_IP,选项名为IP_ADD_MEMBERSHIP 。可通过如下代码加入多播组:

int recv_sock;
struct ip_mreq join_adr;
...
rec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0);
...
join_adr.imr_multiaddr.s_addr = "多播组地址信息";
join_adr.imr_interface.s_addr = "加入多播组的主机地址信息";
setsockopt(recv_sock, IPPROTO_IP, IP_ADD_MEMBERSHIP. (void*)&join_adr, sizeof(join_adr);
...

ip_mreq结构体如下所示:

struct ip_mreq {
	struct in_addr imr_multiaddr;
	struct in_addr imr_interface;
}

第3章讲过in_addr结构体,因此只介绍结构体成员。首先,第一个成员imr_multiaddr中写入加入的组IP地址。第二个成员imr_interface是加入该组的套接字所属主机的IP地址,也可使用INADDR_ANY

14.1.3 实现多播 Sender 和 Receiver

多播中用“发送者”(以下称为Sender )和“接受者”(以下称为Receiver)替代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顾名思义,此处的Sender是多播数据的发送主体Receiver是需要多播组加入过程的数据接收主体。下面讨论即将给出的示例,该示例的运行场景如下:

  • Sender : 向 AAA 组广播(Broadcasting)文件中保存的新闻信息
  • Receiver : 接收传递到 AAA 组的新闻信息。

接下来是代码示例,Sender比Receiver简单,因为Receiver需要经过加入组的过程,Sender只需创建UDP套接字,并向多播地址发送数据。

// news_send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TTL 64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nd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mul_adr;
    int time_live = TTL;
    FILE *fp;
    char buf[BUF_SIZE];
    if (argc != 3) {
        printf ("Usage : %s <GroupIP> <PORT> \n", argv[0]);
        exit(1);
    }

    send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0);
    if (send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memset(&mul_adr, 0, sizeof(mul_adr));
    mul_adr.sin_family = AF_INET;
    mul_a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 Multicast IP
    mul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 Multicast Port

    setsockopt(send_sock, IPPROTO_IP, IP_MULTICAST_TTL, (void*)&time_live, sizeof(time_live));
    if ((fp = fopen("news.txt", "r")) == NULL)
        error_handling("fopen() error");

    while (!feof(fp)) {  // Broadcasting  判断文件是否结束
        fgets(buf, BUF_SIZE, fp);
        sendto(send_sock, buf, strlen(buf), 0, (struct sockaddr*)&mul_adr, sizeof(mul_adr));
        sleep(2);
    }
    fclose(fp);
    close(send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设置传输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重要的是,必须将IP地址设置为多播地址。实际传输数据的区域。基于UDP套接字传输数据,因此需要利用sendto函数。另外,第40行的sleep函数调用主要是为了给传输数据提供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添加的,没有其他特殊意义

下面是Receiver的程序:

// news_send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recv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adr;
    int str_len;
    char buf[BUF_SIZE];
    struct ip_mreq join_adr;

    if (argc != 3) {
        printf("Usage : %s <GroupIp> <IP> \n", argv[0]);
        exit(1);
    }

    rec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0);
    if (rec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memset(&adr, 0, sizeof(adr));
    adr.sin_family = AF_INET;
    a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if (bind(recv_sock, (struct sockaddr*)&adr, sizeof(adr)) == -1)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join_adr.imr_multi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join_adr.imr_interface.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tsockopt(recv_sock, IPPROTO_IP, IP_ADD_MEMBERSHIP, (void*)&join_adr, sizeof(join_adr));

    while (1) {
        str_len = recvfrom(recv_sock, buf, BUF_SIZE - 1, 0, NULL, 0);
        if (str_len < 0) 
            break;
        buf[str_len] = 0;
        fputs(buf, stdout);
    }
    close (rec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初始化结构体ip_mreg变量。第26行初始化多播组地址,第27行初始化待加入主机的IP地址。(使用INADDR_ANY)
利用套接字选项IP_ADD_MEMBERSHIP加入多播组。至此完成了接收第26行指定的多播组数据的所有准备。
通过调用recvfrom函数接收多播数据。如果不需要知道传输数据的主机地址信息,可以向recvfrom函数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参数分别传递NULL和0。

编译运行:

gcc news_sender.c -o sender
gcc news_receiver.c -o receiver
./sender 224.1.1.2 9190
./receiver 224.1.1.2 9190

结果:
这里跑不通,原因也暂时还没找到。

14.2 广播

广播(Broadcast)在「一次性向多个主机发送数据」这一点上与多播类似,但传输数据的范围有区别。多播即使在跨越不同网络的情况下,只要加入多播组就能接受数据。相反,广播只能向同一网络中的主机传输数据

14.2.1 广播的理解及实现方法

广播是向同一网络中的所有主机传输数据的方法。与多播相同,广播也是通过 UDP 来完成的。根据传输数据时使用的IP地址形式,广播分为以下两种:

  • 直接广播(Directed Broadcast)
  • 本地广播(Local Broadcast)

二者在实现上的差别主要在于IP地址。直接广播的IP地址中除了网络地址外,其余主机地址全部设置成1。例如,希望向网络地址 192.12.34 中的所有主机传输数据时,可以向 192.12.34.255 传输。换言之,可以采取直接广播的方式向特定区域内所有主机传输数据

数据通信中使用的IP地址是与 UDP 示例的唯一区别。默认生成的套接字会阻止广播,因此,只需通过如下代码更改默认设置。

int send_sock;
int bcast = 1;  // 对变量进行初始化以将SO_BROADCAST选项信息改为1。
...
send_sock=socket(PF_INET,SOCK_DGRAM,0);
...
setsockopt(send_sock, SOL_SOCKET, SO_BROADCAST, (void*)&bcast, sizeof(bcast));
...

调用setsockopt函数,将SO_BROADCAST选项设置为bcast变量中的值1。这意味着可以进行数据广播。当然,上述套接字选项只需在Sender中更改,Receiver的实现不需要该过程

14.2.2 实现广播数据的Sender和Receiver

下面首先实现广播的Sender。

// news_sender_brd.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TTL 64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nd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broad_adr;
    int so_brd = 1;
    FILE *fp;
    char buf[BUF_SIZE];
    if (argc != 3)
    {
        printf("Usage : %s <GroupIP> <PORT>\n", argv[0]);
        exit(1);
    }

    send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0); //创建  UDP 套接字
    memset(&broad_adr, 0, sizeof(broad_adr));
    broad_adr.sin_family = AF_INET;
    broad_a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必须将IP地址设置为多播地址
    broad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指定套接字中 TTL 的信息
    setsockopt(send_sock, SOL_SOCKET, SO_BROADCAST, (void *)&so_brd, sizeof(so_brd));
    if ((fp = fopen("news.txt", "r")) == NULL)
        error_handling("fopen() error");

    while (!feof(fp)) //如果文件没结束就返回0
    {
        fgets(buf, BUF_SIZE, fp);
        sendto(send_sock, buf, strlen(buf), 0, (struct sockaddr *)&broad_adr, sizeof(broad_adr));
        sleep(2);
    }
    fclose(fp);
    close(send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与多播不同的是,广播的Receiver中就不需要setsockopt了。

// news_receiver_brd.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recv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adr;
    int str_len;
    char buf[BUF_SIZE];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rec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0);
    memset(&adr, 0, sizeof(adr));
    adr.sin_family = AF_INET;
    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recv_sock, (struct sockaddr*)&adr, sizeof(adr)) == -1)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while (1) {
        str_len = recvfrom(recv_sock, buf, BUF_SIZE - 1, 0, NULL, 0);
        if (str_len < 0) break;
        buf[str_len] = 0;
        fputs(buf, stdout);
    }
    close(rec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编译运行:

gcc news_receiver_brd.c -o receiver
gcc news_sender_brd.c -o sender
./sender 255.255.255.255 9190
./receiver 9190

结果:

与多播的情况一样,不出来结果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先暂时放着,之后再来看看。

14.3 基于Windows的实现

暂略。

14.4 习题

第15章 套接字和标准I/O

我们之前采用的都是默认数据通信手段read & write函数以及各种系统I/O函数,这一章我们来学习使用C语言的标准I/O函数。

15.1 标准I/O的优点

15.1.1 标准I/O函数的两个优点

标准I/O函数的两大优点:

  • 标准 I/O 函数具有良好的移植性
  • 标准 I/O 函数可以利用缓冲提高性能

创建套接字时,操作系统会准备 I/O 缓冲。此缓冲在执行 TCP 协议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若使用标准 I/O 函数,将得到额外的缓冲支持。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标准I/O函数传输数据时,会经过两个缓冲。假设使用 fputs 函数进行传输字符串 「Hello」时,首先将数据传递到标准 I/O 缓冲,然后将数据移动到套接字输出缓冲,最后将字符串发送到对方主机。

设置缓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性能。从以下两点可以说明性能的提高:

  • 传输的数据量
  • 数据向输出缓冲移动的次数

比较 1 个字节的数据发送 10 次的情况和 10 个数据包发送 1 次的情况。发送数据时,数据包中含有头信息。头信与数据大小无关,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填入的。假设头信息占 40 个字节,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也存在较大区别:

  • 1个字节 10次 40×10=400字节
  • 10个字节 1次 40×1=40字节

另外,为了发送数据,向套接字输出缓冲移动数据也会消耗不少时间。但这同样与移动次数有关1个字节数据共移动10次花费的时间将近10个字节数据移动1次花费时间的10倍

15.1.2 标准I/O函数和系统函数之间的性能对比

接下来分别利用标准I/O函数和系统函数编写文件复制程序,检验缓冲提高性能的程度。首先是使用系统函数复制文件的示例:

// syscpy.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time.h>
#define BUF_SIZE 3  // 用最短数组长度构成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1, fd2;  // 文件描述符
    int len;
    char buf[BUF_SIZE];
    clock_t start, end;
    double cpu_time_used;

    fd1 = open("news.txt", O_RDONLY);
    fd2 = open("cpy.txt", O_WRONLY | O_CREAT|O_TRUNC);

    start = clock(); // 记录开始时间

    while (len = read(fd1, buf, sizeof(buf)) > 0)
        write(fd2, buf, len);

    end = clock(); // 记录结束时间
    cpu_time_used = ((double) (end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计算用时(秒)
    printf("程序用时:%f 秒。\n", cpu_time_used);

    close(fd1);
    close(fd2);
    return 0;
}

然后是标准I/O的复制:

// stdcpy.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define BUF_SIZE 3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ILE * fp1; // 保存在fp1中的是FILE结构体指针
    FILE * fp2; 
    char buf[BUF_SIZE];
    clock_t start, end;
    double cpu_time_used;
    
    fp1 = fopen("news.txt", "r");
    fp2 = fopen("cpy.txt", "w");

    start = clock(); // 记录开始时间

    while (fgets(buf, BUF_SIZE, fp1) != NULL)
        fputs(buf, fp2);

    end = clock(); // 记录结束时间
    cpu_time_used = ((double) (end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计算用时(秒)
    printf("程序用时:%f 秒。\n", cpu_time_used);
    
    fclose(fp1);
    fclose(fp2);
    return 0;
}

编译运行:

gcc syscpy.c -o syscpy
gcc stdcpy.c -o stdcpy
./syscpy
./stdcpy

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结果来看,这速度已经不用多分析了。

15.1.3 标准I/O函数的几个缺点

标准 I/O 函数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 不容易进行双向通信
  • 有时可能频繁调用 fflush 函数
  • 需要以 FILE 结构体指针的形式返回文件描述符

15.2 使用标准I/O函数

如前所述,创建套接字时返回文件描述符,而为了使用标准I/O函数,只能将其转换为FILE结构体指针。先介绍其转换方法。

15.2.1 利用fdopen函数转换为FILE结构体指针

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stdio.h>
FILE *fdopen(int fildes, const char * mode);
/*
成功时返回转换的 FILE 结构体指针,失败时返回 NULL
fildes : 需要转换的文件描述符
mode : 将要创建的 FILE 结构体指针的模式信息
*/

上述函数的第二个参数与fopen函数中的打开模式相同。常用的参数有读模式 “r” 和写模式 “w”。下面通过简单示例给出上述函数的使用方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FILE * fp;
    int fd = open("data.dat", O_WRONLY | O_CREAT|O_TRUNC);
    if (fd == -1) {
        fputs("file open error", stdout);
        return -1;
    }

    fp = fdopen(fd, "w");
    fputs("Network C progamming \n", fp);
    fclose(fp);
    return 0;
}

调用fdopen函数将文件描述符转换为FILE指针,此时第二个参数传递了“w“,因此返回写模式的FILE指针。然后调用标准输出函数fputs。使用fclose关闭fp之后,不需要再使用close关闭文件描述符,没有意义了。

编译运行:

gcc desto.c -o desto
./desto
cat data.dat

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示例中需要注意的是,文件描述符转换为FILE指针,并可以通过该指针调用标准I/O函数

15.2.2 利用fileno函数转换为文件描述符

接下来介绍与fdopen函数提供相反功能的函数,该函数在有些情况下非常有用。

#include <stdio.h>
int fileno(FILE * stream);
// 成功时返回转换后的文件描述符,失败时返回-1

下面是示例:

// todes.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FILE * fp;
    int fd = open("data.dat", O_WRONLY | O_CREAT|O_TRUNC);
    if (fd == -1) {
        fputs("file open error", stdout);
        return -1;
    }

    printf("First file descriptor: %d \n", fd);
    fp = fdopen(fd, "w");
    fputs("TCP/IP SOCKET PROGRAMMING \n", fp);
    printf("Second file descriptor: %d \n", fileno(fp));
    fclose(fp);
    return 0;
}

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次输出的文件描述符值相同,证明fileno函数正确转换了文件描述符

15.3 基于套接字的标准I/O函数使用

把第四章的回声客户端的代码改成基于标准I/O函数进行数据交换的形式。
服务端的代码如下:

// echo_stdserv.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clnt_adr_sz;
    int str_len, i;
    char message[BUF_SIZE];
    FILE * readfp;
    FILE * writefp;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er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clnt_adr_sz = sizeof(clnt_adr);

    for(i = 0; i < 5; i++) {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clnt_adr_sz);
        if (clnt_sock == -1) error_handling("accept() error");
        else printf("Connected client %d \n", i + 1);

        readfp = fdopen(clnt_sock, "R");
        writefp = fdopen(clnt_sock, "w");

        while (!feof(readfp)) {  // 这里就使用的是feof来判断是否结束了
            fgets(message, BUF_SIZE, readfp);
            fputs(message, writefp);
            fflush(writefp);
        }
        fclose(readfp);
        fclose(writefp);
    }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

调用基于字符串的fgets、fputs函数提供服务,并在第50行调用fflush函数。标准IO函数为了提高性能,内部提供额外的缓冲。因此,若不调用fflush函数则无法保证立即将数据传输到客户端 (这里直接记下来即可)。接下来给出回声客户端代码。

// echo_stdclie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char message[BUF_SIZE];
    int str_len;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FILE * readfp;
    FILE * writefp;
    if (argc != 3) {
        printf("Usage : %s <IP> <Port> \n", argv[0]);
        exit(1);
    }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if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connect() error");
    else puts("Connetced......");

    readfp = fdopen(sock, "r");
    writefp = fdopen(sock, "w");

    while (1) {
        fputs("Input message(Q to quit): ", stdout);
        fgets(message, BUF_SIZE, stdin);
        if (!strcmp(message, "q\n") || !strcmp(message, "Q\n"))
            break;
        
        fputs(message, writefp);
        fflush(writefp);
        fgets(message, BUF_SIZE, readfp);
        printf("Message from server: %s", message);
    }
    fclose(readfp);
    fclose(readfp);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这里收到message之后没有手动在末尾添加0,这是因为fgets会自己添加。
编译运行:

gcc echo_client.c -o estdclient
gcc echo_stdserv.c -o estdserv
./estdserv 9190
./estdclient 127.0.0.1 9190

结果:
结果和之前的回声服务器的结果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标准IO函数在套接字编程中的应用方法,因为需要编写额外的代码,所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常用。但某些情况下也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可以再次复习标准IO函数。

15.4 习题

第16章 关于I/O流分离的其他内容

调用fopen函数打开文件后可以与文件交换数据,因此说调用fopen函数后创建了“流”( Stream )。此处的“流”是指“数据流动”,但通常可以比喻为“以数据收发为目的的一种桥梁”。我们一般将“流”理解为数据收发路径

16.1 分离I/O流

「分离 I/O 流」是一种常用表达。有 I/O 工具可区分二者,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认为是分离了I/O 流。

16.1.1 2次I/O流分离

之前有两种分离方法:

  • 第一种是第 10 章的**「TCP I/O 过程分离」。通过调用 fork 函数复制出一个文件描述符,以区分输入和输出中使用的文件描述符。虽然文件描述符本身不会根据输入和输出进行区分,但我们分开了2 个文件描述符的用途**,因此,这也属于「流」的分离。
  • 第二种分离是在第 15 章。通过 2 次 fdopen 函数的调用,创建读模式 FILE 指针(FILE 结构体指针)和写模式 FILE 指针。换言之,我们分离了输入工具和输出工具,因此也可视为「流」的分离。下面是分离的理由。

16.1.2 分离流的好处

两次分离流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首先分析第10章“流”分离的目的:

  • 通过分开输入过程(代码)和输出过程降低实现难度
  • 与输入无关的输出操作可以提高速度

然后是第15章”流“分离的目的:

  • 为了将 FILE 指针按读模式和写模式加以区分
  • 可以通过区分读写模式降低实现难度
  • 通过区分 I/O 缓冲提高缓冲性能

16.1.3 “流”分离带来的EOF问题

第 7 章介绍过 EOF 的传递方法和半关闭的必要性。有一个语句:

shutdown(sock, SHUT_WR);

当时讲过调用shutdown函数的基于半关闭的EOF传递方法。第10章还利用这些技术在echo_mpclient.c示例中添加了半关闭相关代码。也就是说,第10章的“流”分离没有问题。但第15章的基于fdopen函数的“流”则不同,我们还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半关闭。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我们直接使用是不是可以针对输出模式的FLIE指针调用fclose函数呢? 这样可以向对方传递EOF,变成可以接收数据但无法发送数据的半关闭状态呀。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下面是服务器端的代码:

// sep_serv.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FILE * readfp;
    FILE * writefp;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clnt_adr_sz;
    char buf[BUF_SIZE];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listen(serv_sock, 5);
    clnt_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clnt_adr_sz);

    readfp = fdopen(clnt_sock, "r");
    writefp = fdopen(clnt_sock, "w");

    fputs("FROM SERVER: HI~ client? \n", writefp);
    fputs("I love all of the world \n", writefp);
    fputs("You are awesome! \n", writefp);
    fflush(writefp);

    fclose(writefp);
    fgets(buf, sizeof(buf), readfp);
    fputs(buf, stdout);
    fclose(readfp);
    return 0;
}

首先通过writefp向客户端发送消息,然后调用fflush函数。调用fclose函数终止套接字时,对方主机将收到EOF。但是后面还有fgets函数接收客户端的消息,这一部分怎么理解呢?我们接着往后看。以下是客户端的代码:

// sep_cl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FILE * readfp;
    FILE * writefp;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har buf[BUF_SIZE];

    if (argc != 3){
        printf("Usage : %s <IP> <port>\n", argv[0]);
        exit(1);
    }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_adr, sizeof(serv_adr));
    readfp = fdopen(sock, "r");
    writefp = fdopen(sock, "w");

    while (1) {
        if (fgets(buf, sizeof(buf), readfp) == NULL) break;
        fputs(buf, stdout);
        fflush(stdout);
    }

    fputs("FROM CLIENT: Thank you! \n", writefp);
    fflush(writefp);
    fclose(readfp);
    fclose(writefp);
    return 0;
}

当服务器端关闭后,会向客户端发送EOF,当客户端收到EOF之后,fgets为NULL,所以会退出循环,然后在收到EOF之后,再通过fputs向服务器端发送信息。这是我们猜想的结果,但是是这样的吗?

编译运行:

gcc sep_clnt.c -o clnt
gcc sep_serv.c -o serv
./serv 9190
./clnt 127.0.0.1 9190

结果:
服务器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结果和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服务器端并没有收到最后的信息!!!
很容易判断其原因: sep_serv.c示例的第38行调用的fclose函数完全终止了套接字而不是半关闭。以上就是需要通过本章解决的问题。半关闭在多种情况下都非常有用,我们必须能够针对fdopen函数调用时生成的FILE指针进行半关闭操作。(这是需要学习的!

16.2 文件描述符的复制和关闭

16.2.1 终止“流”时无法半关闭的原因

下图描述的是sep_serv.c中2个FILE指针、文件描述符以及套接字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对任意一个FILE指针调用fclose函数都会关闭文件描述符,也就是会终止套接字,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实现半关闭呢?其实很简单,创建FILE指针前先复制文件描述符即可,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补充一下一些知识:

  • 套接字属于操作系统的范畴,第十章使用fork创建多进程的时候,套接字并没有被复制,复制的只是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所以父进程和子进程是共享套接字的。也就是说一个套接字是可以有多个文件描述符的
  • 如果套接字对应有多个描述符,那就需要把所有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才能关闭套接字
  • 第十一章提到的管道也属于操作系统的范畴,所以进入子进程之后,需要先关闭父进程的相应文件描述符,才能保证最终完全关闭套接字。

所以我们这里是可以给套接字复制一份文件描述符的,需要把所有的文件描述符关闭,才能关闭套接字。这就为半关闭准备好了环境。
也就是说,针对写模式FILE指针调用fclose函数时,只能销毁与该FILE指针相关的文件描述符,无法销毁套接字,参考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所示,调用fclose函数后还剩1个文件描述符,因此没有销毁套接字。那此时的状态是否为半关闭状态?不是!!!
上图讲过,只是准备好了半关闭环境要进入真正的半关闭状态需要特殊处理。(还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仔细观察,还剩下一个文件描述符。而该文件描述符可以同时进行 I/O 。因此,不但没有发送 EOF而且仍然可以利用文件描述
符进行输出
。(所以我们后面的改进就是需要人为发送EOF

16.2.2 复制文件描述符

之前提到的文件描述符的复制与fork函数中进行的复制有所区别。调用fork函数时将复制整个进程,因此同一进程内不能同时有原件和副本。但此处讨论的复制并非针对整个进程,而是在同一进程内完成描述符的复制,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完成后,两个文件描述符都可以访问文件,但是编号不同。”复制“具有如下含义:

“为了访问同一文件或套接字,创建另一个文件描述符。”

16.2.3 dup和dup2

复制文件描述符的方法,通过下列函数完成:

#include <unistd.h>
int dup(int fildes);
int dup2(int fildes, int fildes2);
/*
成功时返回复制的文件描述符,失败时返回 -1
fildes : 需要复制的文件描述符
fildes2 : 明确指定的文件描述符的整数值。
*/

下面通过示例来验证dup的功能:

// dup.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cfd1, cfd2;
    char str1[] = "Hi~ \n";
    char str2[] = "It's a nice day~ \n";

    cfd1 = dup(1);
    cfd2 = dup2(cfd2, 7);

    printf("fd1 = %d, fd2 = %d \n", cfd1, cfd2);
    write(cfd1, str1, sizeof(str1));
    write(cfd2, str2, sizeof(str2));

    close(cfd1);
    close(cfd2);
    write(1, str1, sizeof(str1));
    close(1);
    write(1, str2, sizeof(str2));
    return 0;
}

将文件描述符1复制了两次,分别是3和7,然后进行测试,由于所有的都关闭了,最后一次write无法执行。

编译运行:

gcc dup.c -o dup
./dup

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2.4 复制文件描述符后“流”的分离

下面更改sep_serv.c和sep_cInt.c示例,使其能够正常工作(只需更改sep_serv.c示例)。所谓“正常工作”是指,通过服务器端的半关闭状态接收客户端最后发送的字符串。当然,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服务器端需要同时发送EOF。下面给出示例:

// sep_serv2.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FILE * readfp;
    FILE * writefp;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clnt_adr_sz;
    char buf[BUF_SIZE] = {0,};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listen(serv_sock, 5);
    clnt_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clnt_adr_sz);

    readfp = fdopen(clnt_sock, "r");
    writefp = fdopen(dup(clnt_sock), "w");  // 使用dup复制FILE指针

    fputs("FROM SERVER: HI~ client? \n", writefp);
    fputs("I love all of the world \n", writefp);
    fputs("You are awesome! \n", writefp);
    fflush(writefp);

    shutdown(fileno(writefp), SHUT_WR);  // 使用shutdown函数发送EOF
    fclose(writefp);
    fgets(buf, sizeof(buf), readfp);
    fputs(buf, stdout);
    fclose(readfp);
    return 0;
}

这个代码可以配合sep_clnt.c使用,运行结果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服务器端收到了Thank you!,说明确实是处于半关闭的状态,但是还能收到来自客户端的数据。

16.3 习题

第17章 优于select的epoll

17.1 epoll理解与应用

select 复用方法由来已久,因此,利用该技术后,无论如何优化程序性能也无法同时接入上百个客户端。这种 select 方式并不适合以 web 服务器端开发为主流的现代开发环境,所以需要学习 Linux 环境下的 epoll。

17.1.1 基于select的I/O复用技术速度慢的原因

第 12 章实现了基于 select 的 I/O 复用技术服务端,其中有不合理的设计如下:

  • 调用 select 函数后常见的针对所有文件描述符的循环语句
  • 每次调用 select 函数时都需要向该函数传递监视对象信息

上述两点可以从 echo_selectserv.c 得到确认,调用 select 函数后,并不是把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单独集中在一起,而是通过作为监视对象的 fd_set 变量的变化,找出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54,56行),因此无法避免针对所有监视对象的循环语句。而且,作为监视对象的 fd_set 会发生变化,所以调用 select 函数前应该复制并保存原有信息,并在每次调用 select 函数时传递新的监视对象信息
select的最大缺陷(也就是最消耗时间的点)不是针对所有对象的循环语句,而是每次调用select函数时向操作系统传递监视对象信息。准确的说,select 是监视套接字变化的函数。而套接字是操作系统管理的,所以 select 函数要借助操作系统才能完成功能。select 函数的这一缺点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弥补:

仅向操作系统传递一次监视对象,监视范围或内容发生变化时只通知发生变化的事项

这样就无需每次调用 select 函数时都想操作系统传递监视对象信息,但是前提操作系统支持这种处理方式。Linux 的支持方式是 epoll ,Windows 的支持方式是 IOCP

17.1.2 select也有优点

select 的兼容性比较高,这样就可以支持很多的操作系统,不受平台的限制,使用 select 函数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实还是很香的:

  • 服务器接入者少
  • 程序应该具有兼容性

17.1.3 实现epoll时必要的函数和结构体

epoll函数具有如下优点,这些优点正好就是select的缺点:

  • 无需编写以监视状态变化为目的的针对所有文件描述符的循环语句
  • 调用对应于 select 函数的 epoll_wait 函数时无需每次传递监视对象信息

下面介绍epoll服务器端实现中需要的3个函数:

  • epoll_create:创建保存epoll文件描述符的空间
  • epoll_ctl:向空间注册并注销文件描述符
  • epoll_wait:与select函数类似,等待文件描述符发生变化

select 函数中为了保存监视对象的文件描述符,直接声明了 fd_set 变量,但 epoll 方式下的操作系统负责保存监视对象文件描述符,因此需要向操作系统请求创建保存文件描述符的空间,此时用的函数就是epoll_create 。(操作系统直接保存监视对象文件描述符)

此外,为了添加和删除监视对象文件描述符,select 方式中需要 FD_SET、FD_CLR 函数。但在 epoll 方式中,通过 epoll_ctl 函数请求操作系统完成。最后,select 方式下调用 select 函数等待文件描述符的变化,而 epoll中调用 epoll_wait 函数。还有,select 方式中通过 fd_set 变量查看监视对象的状态变化,而 epoll 方式通过如下结构体 epoll_event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单独集中在一起。

struct epoll_event {
	__uint32_t events;
	epoll_data_t data;
}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
	void *ptr;
	int fd;
	__unit32_t u32;
	__unit64_t u64;
} epoll_data_t;

声明足够大epoll_event 结构体数组后,传递给 epoll_wait 函数时,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信息将被填入数组。因此,无需像 select 函数那样针对所有文件描述符进行循环。(数组中装的内容就是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接下来给出这些函数的详细说明。

17.1.4 epoll_create

epoll 是从 Linux 的 2.5.44 版内核开始引入的。通过以下命令可以查看 Linux 内核版本:

cat /proc/sys/kernel/osrelease

下面是epoll_create函数的定义:

#include<sys/epoll.h>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 成功时返回epoll文件描述符,失败时返回-1
// size: epoll实例的大小

调用 epoll_create 函数时创建的文件描述符保存空间称为**「epoll 例程」,但有些情况下名称不同,需要稍加注意。通过参数 size 传递的值决定 epoll 例程的大小,但该值只是向操作系统提出的建议**。换言之,size 并不用来决定 epoll 的大小,而仅供操作系统参考。(size值只是给操作系统的建议)

Linux 2.6.8之后的内核将完全忽略传入epoll_create函数的size参数,因为内核会根据情况调整epoll例程的大小。但撰写本书时 Linux版本未达到2.6.8,因此无法在忽略size参数的情况下编写程序。

epoll_create 函数创建的资源与套接字相同,也由操作系统管理。因此,该函数和创建套接字的情况相同,也会返回文件描述符,也就是说返回的文件描述符主要用于区分 epoll 例程。需要终止时,与其他文件描述符相同,也要调用 close 函数。

17.1.5 epoll_ctl

生成例程后,应在其内部注册监视对象文件描述符,此时使用 epoll_ctl 函数。

#include<sys/epoll.h>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
成功时返回 0 ,失败时返回 -1
epfd:用于注册监视对象的 epoll 例程的文件描述符
op:用于制定监视对象的添加、删除或更改等操作
fd:需要注册的监视对象文件描述符
event:监视对象的事件类型
*/

与其他 epoll 函数相比,该函数看起来有些复杂,但通过调用语句就很容易理解,假设按照如下形式调用 epoll_ctl 函数:

epoll_ctl(A, EPOLL_CTL_ADD, B, C);

第二个参数 EPOLL_CTL_ADD 意味着「添加」,上述语句有如下意义:

epoll 例程 A 中注册文件描述符 B ,主要目的是为了监视参数 C 中的事件

再介绍一个调用语句:

epoll_ctl(A, EPOLL_CTL_DEL, B, NULL);

上述语句中第二个参数意味这「删除」,有以下含义:

epoll 例程 A 中删除文件描述符 B

从上述示例中可以看出,从监视对象中删除时,不需要监视类型,因此向第四个参数可以传递为 NULL下面是第二个参数的含义:

  • EPOLL_CTL_ADD:将文件描述符注册到 epoll 例程
  • EPOLL_CTL_DEL:从 epoll 例程中删除文件描述符
  • EPOLL_CTL_MOD:更改注册的文件描述符的关注事件发生情况

关于EPOLL_CTL_MOD常量稍后讲解,下面讲解一下epoll_ctl函数的第四个参数,其类型是epoll_event结构体指针。
之前说过,epoll_event 结构体用于保存发生事件的文件描述符结合。但也可以在 epoll 例程中注册文件描述符时用于注册关注的事件。该函数中epoll_event 结构体的定义并不显眼,因此通过调用语句说明该结构体在epoll_ctl 函数中的应用。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
event.events = EPOLLIN;  // 发生需要读取数据的情况(事件)时
event.data.fd = sockfd;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sockfd, &event);
......

上述代码将 sockfd 注册到 epoll 例程 epfd 中,并在需要读取数据的情况下产生相应事件。接下来给出epoll_event 的成员 events 中可以保存的常量及所指的事件类型。

  • EPOLLIN:需要读取数据的情况
  • EPOLLOUT:输出缓冲为空,可以立即发送数据的情况
  • EPOLLPRI:收到 OOB 数据的情况
  • EPOLLRDHUP:断开连接或半关闭的情况,这在边缘触发方式下非常有用
  • EPOLLERR:发生错误的情况
  • EPOLLET:以边缘触发的方式得到事件通知
  • 发生一次事件后,相应文件描述符不再收到事件通知。因此需要向 epoll_ctl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传递 EPOLL_CTL_MOD ,再次设置事件。

可以通过位或运算同时传递上述多个参数,关于“边缘触发”稍后讲解,目前只需要记住EPOLLIN的情况即可。

17.1.6 epoll_wait

epoll_wait是与select所对应的函数,其定义如下:

#include<sys/epoll.h>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
成功时返回发生事件的文件描述符,失败时返回 -1
epfd : 表示事件发生监视范围的 epoll 例程的文件描述符
events : 保存发生事件的文件描述符集合的结构体地址值
maxevents : 第二个参数中可以保存的最大事件数
timeout : 以 1/1000 秒为单位的等待时间,传递 -1 时,一直等待直到发生事件
*/

该函数的调用方式如下。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个参数所指缓冲需要动态分配

int event_cnt;
struct epoll_event* ep_events;
......
ep_events = malloc(sizeof(struct epoll_event)*EPOLL_SIZE); // EPOLL_SIZE是宏常量
......
event_cnt = epoll_wait(epfd, ep_events, EPOLL_SIZE, -1);
......

调用函数后,返回发生事件的文件描述符,同时在第二个参数指向的缓冲中保存事件发生的文件描述符集合。因此,无需像select那样插入针对所有文件描述符的循环。(目前来说,epoll_event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注册的时候,第二个是调用epoll_wat的时候)

17.1.7 基于epoll的回声服务器端

下面是基于epoll的回声服务器端,注意和第12章的基于select的回声服务器端进行对比。

// echo_epollserv.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define BUF_SIZE 100
#define EPOLL_SIZE 5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adr_sz;
    int str_len, i;
    char buf[BUF_SIZE];

    struct epoll_event *ep_events;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int epfd, event_cnt;

    if(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epfd = epoll_create(EPOLL_SIZE);
    ep_events = malloc(sizeof(struct epoll_event)*EPOLL_SIZE);
    
    event.events = EPOLLIN;
    event.data.fd = serv_sock;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serv_sock, &event);

    while(1) {
        event_cnt = epoll_wait(epfd, ep_events, EPOLL_SIZE, -1);
        if (event_cnt == -1) {
            puts("epoll_wait() error");
            break;
        }

        for (i = 0; i < event_cnt; i++) {
            if (ep_events[i].data.fd == serv_sock) {  // 如果是服务器端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
                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adr_sz);
                event.events = EPOLLIN;
                event.data.fd = clnt_sock;  // 将新来的客户端加到监听中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lnt_sock, &event);
                printf("connect client: %d \n", clnt_sock);
            }
            else {
                str_len = read(ep_events[i].data.fd, buf, BUF_SIZE);
                if (str_len == 0) {  // close request!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ep_events[i].data.fd, NULL);
                    close(ep_events[i].data.fd);
                    printf("closed client: %d \n", ep_events[i].data.fd);
                }
                else {
                    write(ep_events[i].data.fd, buf, str_len);  // echo!
                }
            }
        }
    }
    close(serv_sock);
    close(epfd);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上述代码的整体逻辑和12章的select的逻辑基本是类似的,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基于select的服务器端的代码贴在下面: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time.h>
#include <sys/select.h>

#define BUF_SIZE 3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truct timeval timeout;
    fd_set reads, cpy_reads;

    socklen_t adr_sz;
    int fd_max, str_len, fd_num, i;
    char buf[BUF_SIZE];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er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error()");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FD_ZERO(&reads);
    FD_SET(serv_sock, &reads);
    fd_max = serv_sock;

    while (1) {
        cpy_reads = reads;
        timeout.tv_sec = 5;
        timeout.tv_usec = 5000;

        if ((fd_num = select(fd_max + 1, &cpy_reads, 0, 0, &timeout)) == -1)  // 监视失败
            break;
        if (fd_num == 0) continue;  // 超时

        for (i = 0; i < fd_max + 1; i++) {
            if (FD_ISSET(i, &cpy_reads)) {
                if (i == serv_sock) { // Connect request!
                    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struct sockaddr*)&serv_adr, &adr_sz);
                    FD_SET(clnt_sock, &reads);
                    if (fd_max < clnt_sock) fd_max = clnt_sock;
                    printf("connected client: %d \n", clnt_sock);
                } 
                else {  // read message!
                    str_len = read(i, buf, BUF_SIZE);
                    if (str_len == 0) {  // close request!
                        FD_CLR(i, &reads);
                        close(i);
                        printf("closed client: %d \n", i);
                    }
                    else {
                        write(i, buf, str_len);  // echo!
                    }
                }
            }
        }
    }
    close (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可以看出,二者的逻辑是很像的。但是基于epoll的服务器端不用每次都传递监视对象信息,只用传一次,后面只需要传改变的即可。(基于select每次都需要复制一份新的,这里就有明显的区别)然后基于select的是对所有的文件描述符都进行循环遍历,包括没有发生的,所以后面就需要多一个判断if (FD_ISSET(i, &cpy_reads)),而基于epoll的对ep_events进行遍历,这里面都是发生的事件,并没有对没有发生的事件进行遍历。

编译运行:

gcc echo_epollserv.c -o serv
./serv 9190

上述的函数可以搭配任意一个回声客户端使用,运行的结果如下: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运行结果和以前 select 实现的和 fork 实现的结果一样,都可以支持多客户端同时运行,但是epoll的效率比select高。
总结一下epoll的流程:

  1. epoll_create创建一个保存epoll文件描述符的空间,可以没有参数
  2. 动态分配内存,给将要监视的epoll_wait
  3. 利用epoll_ctl控制 添加 删除 监听事件
  4. 利用epoll_wait来获取改变的文件描述符,来执行程序

17.2 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

学习 epoll 时要了解条件触发(Level Trigger)和边缘触发(Edge Trigger)。

17.2.1 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的区别在于发生事件的时间点

条件触发的特性:

条件触发方式中,只要输入缓冲有数据就会一直通知该事件。

例如,服务器端输入缓冲收到 50 字节数据时,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将通知该事件(注册到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但是服务器端读取 20 字节后还剩下 30 字节的情况下,仍会注册事件。也就是说,条件触发方式中,只要输入缓冲中还剩有数据,就将以事件方式再次注册

边缘触发的特性:
边缘触发中输入缓冲收到数据时仅注册 1 次该事件。即使输入缓冲中还留有数据,也不会再进行注册。

17.2.2 掌握条件触发的事件特性:

接下来通过代码了解条件触发的事件注册方式。下列代码是稍微修改之前的echo_epollserv.c示例得到的。epoll默认以条件触发方式工作,因此可以通过该示例验证条件触发的特性。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define BUF_SIZE 4
#define EPOLL_SIZE 5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adr_sz;
    int str_len, i;
    char buf[BUF_SIZE];

    struct epoll_event *ep_events;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int epfd, event_cnt;

    if(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epfd = epoll_create(EPOLL_SIZE);
    ep_events = malloc(sizeof(struct epoll_event)*EPOLL_SIZE);
    
    event.events = EPOLLIN;
    event.data.fd = serv_sock;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serv_sock, &event);

    while(1) {
        event_cnt = epoll_wait(epfd, ep_events, EPOLL_SIZE, -1);
        if (event_cnt == -1) {
            puts("epoll_wait() error");
            break;
        }

        puts("return epoll_wait");
        for (i = 0; i < event_cnt; i++) {
            if (ep_events[i].data.fd == serv_sock) {  // 如果是服务器端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
                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adr_sz);
                event.events = EPOLLIN;
                event.data.fd = clnt_sock;  // 将新来的客户端加到监听中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lnt_sock, &event);
                printf("connect client: %d \n", clnt_sock);
            }
            else {
                str_len = read(ep_events[i].data.fd, buf, BUF_SIZE);
                if (str_len == 0) {  // close request!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ep_events[i].data.fd, NULL);
                    close(ep_events[i].data.fd);
                    printf("closed client: %d \n", ep_events[i].data.fd);
                }
                else {
                    write(ep_events[i].data.fd, buf, str_len);  // echo!
                }
            }
        }
    }
    close(serv_sock);
    close(epfd);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上述示例与之前的代码的差异如下:

  • 将调用read函数时使用的缓冲大小缩减为4个字节
  • 插入验证epoll_wait函数调用次数的语句

减少缓冲大小是为了阻止服务器端一次性读取接收的数据。换之,调用read函数后,输入缓冲中仍有数据需要读取。而且会因此注册新的事件并从epoll_wait函数返回时将循环输出“returnepoll_wait”字符串。

编译运行:

gcc echo_EPLTserv.c -o serv
./serv 9190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的代码是修改后的边缘触发方式的代码,仅仅是把上面的代码改为:

event.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define BUF_SIZE 4
#define EPOLL_SIZE 50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adr_sz;
    int str_len, i;
    char buf[BUF_SIZE];

    struct epoll_event *ep_events;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int epfd, event_cnt;

    if(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epfd = epoll_create(EPOLL_SIZE);
    ep_events = malloc(sizeof(struct epoll_event)*EPOLL_SIZE);
    
    event.events = EPOLLIN;
    event.data.fd = serv_sock;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serv_sock, &event);

    while(1) {
        event_cnt = epoll_wait(epfd, ep_events, EPOLL_SIZE, -1);
        if (event_cnt == -1) {
            puts("epoll_wait() error");
            break;
        }

        puts("return epoll_wait");
        for (i = 0; i < event_cnt; i++) {
            if (ep_events[i].data.fd == serv_sock) {  // 如果是服务器端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
                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adr_sz);
                event.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event.data.fd = clnt_sock;  // 将新来的客户端加到监听中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lnt_sock, &event);
                printf("connect client: %d \n", clnt_sock);
            }
            else {
                str_len = read(ep_events[i].data.fd, buf, BUF_SIZE);
                if (str_len == 0) {  // close request!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ep_events[i].data.fd, NULL);
                    close(ep_events[i].data.fd);
                    printf("closed client: %d \n", ep_events[i].data.fd);
                }
                else {
                    write(ep_events[i].data.fd, buf, str_len);  // echo!
                }
            }
        }
    }
    close(serv_sock);
    close(epfd);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印了一次,说明使用边缘触发的方式只会注册一次! 但是为什么回声客户端没有回答呢?
我们首先学习一下puts("return epoll_wait");为什么能够检测两种触发方式?
puts("return epoll_wait"); 语句可以检测是条件触发还是边缘触发的原因是,当使用边缘触发时,在非阻塞模式下 epoll_wait 函数只会返回一次触发事件,因此在 for 循环内部只会处理一个事件,再次调用 epoll_wait 函数会阻塞直到有新的事件发生。我们这里使用的回声服务器是改进版本的,存在如下的代码:

while (recv_len < str_len) {
    recv_cnt = read(sock, &message[recv_len], BUF_SIZE - 1);
    if (recv_cnt == -1) error_handling("read() error");
    recv_len += recv_cnt;
}

要一直等接收到发送的长度才行,所以会卡住,如果我们使用最开始版本的回声客户端,没有这个限制的话,就可以有回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BUF_SIZE是2,并且没有做字符末尾的处理,这里只能返回前两个,并且没有回车。
select模型是以条件触发的方式工作的。

17.2.3 边缘触发的服务器端必知的两点

下面讲解边缘触发服务器的实现方法,下面两点是必备的知识:

  • 通过errno变量验证错误原因
  • 为了完成非阻塞(Non-blocking)I/O ,更改了套接字特性

Linux 套接字相关函数一般通过 -1 通知发生了错误。虽然知道发生了错误,但仅凭这些内容无法得知产生错误的原因。因此,为了在发生错误的时候提供给额外的信息,Linux 声明了如下全局变量:

int errno;

为了访问该变量,需要引入 error.h 头文件,因此此头文件有上述变量的 extren 声明。另外,每种函数发生错误时,保存在 errno 变量中的值都不同。这里我们以下面的情况举例说明:

read 函数发现输入缓冲中没有数据可读时返回 -1,同时在 errno 中保存 EAGAIN 常量

稍后通过示例给出errno的使用方法。下面讲解套接字改为非阻塞方式的方法。Linux提供更改或读取文件属性的如下方法:

#include <fcntl.h>
int fcntl(int filedes, int cmd, ...);
/*
成功时返回 cmd 参数相关值,失败时返回 -1
filedes : 属性更改目标的文件描述符
cmd : 表示函数调用目的
*/

从上述声明可以看出 fcntl 有可变参数的形式。如果向第二个参数传递 F_GETFL ,可以获得第一个参数所指的文件描述符属性(int 型)。反之,如果传递 F_SETFL ,可以更改文件描述符属性。若希望将文件(套接字)改为非阻塞模式,需要如下 2 条语句

int flag = fcntl(fd, F_GETFL, 0);
fcntl(fd, F_SETFL, flag | O_NONBLOCK);

通过第一条语句,获取之前设置的属性信息,通过第二条语句在此基础上添加非阻塞 O_NONBLOCK 标志。调用 read/write 函数时,无论是否存在数据,都会形成非阻塞文件(套接字)fcntl 函数的适用范围很广,学习到一个就要学会总结一个。

17.2.4 实现边缘触发回声服务器端

之所以介绍读取错误原因的方法和非阻塞模式的套接字创建方法,原因在于二者都与边缘触发的服务器端实现有密切联系。首先说明为何需要通过errno确认错误原因

边缘触发方式中,接收数据时仅注册1次该事件

所以,就因为这种特点,一旦发生输入相关事件,就应该读取输入缓冲中的全部数据。因此需要验证输入缓冲是否为空。

read 函数返回 -1,变量 errno 中的值变成 EAGAIN 时,说明没有数据可读。

既然如此,为何还需要将套接字变成非阻塞模式?边缘触发方式下,以阻塞方式工作的read& write函数有可能引起服务器端的长时间停顿。因此,边缘触发方式中一定要采用非阻塞read &write函数。接下来给出以边缘触发方式工作的回声服务器端示例。也正是说之前收的数据不完整,所以需要做相应的改进: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errno.h>

#define BUF_SIZE 4  // 为了验证边缘触发的工作方式,将缓冲设置为4字节
#define EPOLL_SIZE 50
void setnonblockingmode(int fd);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socklen_t adr_sz;
    int str_len, i;
    char buf[BUF_SIZE];

    struct epoll_event *ep_events;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int epfd, event_cnt;

    if(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epfd = epoll_create(EPOLL_SIZE);
    ep_events = malloc(sizeof(struct epoll_event)*EPOLL_SIZE);
    
    setnonblockingmode(serv_sock);
    event.events = EPOLLIN;
    event.data.fd = serv_sock;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serv_sock, &event);

    while(1) {
        event_cnt = epoll_wait(epfd, ep_events, EPOLL_SIZE, -1);
        if (event_cnt == -1) {
            puts("epoll_wait() error");
            break;
        }

        puts("return epoll_wait");  // 为观察事件发生数而添加的输出字符串的语句
        for (i = 0; i < event_cnt; i++) {
            if (ep_events[i].data.fd == serv_sock) {  // 如果是服务器端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
                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adr_sz);
                setnonblockingmode(clnt_sock);  // 将accept函数创建的套接字改为非阻塞模式
                event.events = EPOLLIN|EPOLLET;  // 将套接字事件注册方式改为边缘触发
                event.data.fd = clnt_sock;  // 将新来的客户端加到监听中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lnt_sock, &event);
                printf("connect client: %d \n", clnt_sock);
            }
            else {
                while(1) {  // 之前的条件触发回声服务器端中没有该while循环。边缘触发方式中,发生事件时需要读取输入缓冲中的所有数据,因此需要循环调用read函数
                    str_len = read(ep_events[i].data.fd, buf, BUF_SIZE);
                    if (str_len == 0) {  // close request!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ep_events[i].data.fd, NULL);
                        close(ep_events[i].data.fd);
                        printf("closed client: %d \n", ep_events[i].data.fd);
                        break;
                    }
                    else if (str_len < 0) {
                        if(errno == EAGAIN) break;  // read函数返回-1且errno值为EAGAIN时,意味着读取了输入缓冲中的全部数据,因此需要通过break语句跳出循环
                    }
                    else {
                        write(ep_events[i].data.fd, buf, str_len);  // echo!
                    }
                }
            }
        }
    }
    close(serv_sock);
    close(epfd);
    return 0;
}

void setnonblockingmode(int fd) {
    int falg = fcntl(fd, F_GETFL, 0);
    fcntl(fd, F_GETFL, falg | O_NONBLOCK);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可以配合改进版本的回声客户端使用。
编译运行:

gcc echo_EPETserv.c -o serv
./serv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经过改进之后的代码只会注册一次,所以在服务器端只会打印一次。由于使用了while进行read,所以在客户端也可以收到发出去的数据。

17.2.5 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孰优孰劣

边缘触发方式可以做到这点:

可以分离接收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时间点!

可以结合下面的图更加深入地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流程如下:

  • 服务器端分别从 A B C 接收数据
  • 服务器端按照 A B C 的顺序重新组合接收到的数据
  • 组合的数据将发送给任意主机

为了完成这个过程,如果可以按照如下流程运行,服务端的实现并不难:

  • 客户端按照 A B C 的顺序连接服务器,并且按照次序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 需要接收数据的客户端应在客户端 A B C 之前连接到服务器端并等待

但是实际情况中可能是下面这样:

  • 客户端 C 和 B 正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但是 A 并没有连接到服务器
  • 客户端 A B C 乱序发送数据
  • 服务端已经接收到数据,但是要接收数据的目标客户端并没有连接到服务器端

因此,即使输入缓冲收到数据,服务器端也能决定读取和处理这些数据的时间点,这样就给服务器端的
实现带来很大灵活性。(这也就是边缘触发的优点)
此外,边缘触发更有可能带来高性能,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使用边缘触发就一定能提高速度”。

17.3 习题

第18章 多线程服务器端的实现

18.1 理解线程的概念

18.1.1 引入线程背景

第 10 章介绍了多进程服务端的实现方法。多进程模型与 select 和 epoll 相比的确有自身的优点,但同时也有问题。如前所述,创建(复制)进程的工作本身会给操作系统带来相当沉重的负担。而且,每个进程都具有独立的内存空间,所以进程间通信的实现难度也会随之提高。换言之,多进程的缺点可概括为:

  • 创建进程的过程会带来一定的开销
  • 为了完成进程间数据交换,需要特殊的 IPC 技术(管道技术)。

但是下面的缺点是最大的:

每秒少则数十次、多则数千次的‘上下文切换’是创建进程时的最大开销。

对于1个CPU(准确地说是CPU地运算设备核心)的系统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这是因为系统将CPU时间分成多个微小的块后分配给了多个进程。为了分时使用CPU,需要**“上下文切换”**过程。下面了解一下“上下文切换”的概念。运行程序前需要将相应进程信息读入内存,如果运行进程A后需要紧接着运行进程B,就应该将进程A相关信息移出内存,并读入进程B相关信息。这就是上下文切换 (信息不断进出内存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为所谓上下文切换)。但此时进程A的数据将被移动到硬盘,所以上下文切换需要很长时间。即使通过优化加快速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

为了保持多进程的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缺点,人们引入的线程(Thread)的概念。这是为了将进程的各种劣势降至最低程度(不是直接消除)而设立的一种**「轻量级进程」**。线程比进程具有如下优点:

  • 线程的创建和上下文切换比进程的创建和上下文切换更快
  • 线程间交换数据时无需特殊技术

18.1.2 线程和进程的差异

线程是为了解决:为了得到多条代码执行流而复制整个内存区域的负担太重
每个进程的内存空间都由保存全局变量的「数据区」、向 malloc 等函数动态分配提供空间的堆(Heap)、函数运行时间使用的栈(Stack)构成。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这种空间,多个进程的内存结构如图所示:(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如果以获得多个代码执行流为主要目的,则不应该像上图那样完全分离内存结构,而只需分离栈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如下优势。

  • 上下文切换切换时不需要切换数据区和堆
  • 可以利用数据区和堆交换数据

实际上这就是线程。线程为了保持多条代码执行流而隔开了栈区域,其内存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所示,多个线程将共享数据区和堆。为了保持这种结构,线程将在进程内创建并运行。也就是说,进程和线程可以定义为:

  • 进程:在操作系统构成单独执行流的单位
  • 线程:在进程构成单独执行流的单位

操作系统、进程、线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通过代码进一步理解线程的含义。

18.2 线程创建及运行

POSIX是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Computer Environment(适用于计算机环境的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的简写,是为了提高UNIX系列操作系统间的移植性而制定的API规范。下面要介绍的线程创建方法也是以POSIX标准为依据的。因此,它不仅适用于Linux,也适用于大部分UNIX系列的操作系统。

18.2.1 线程的创建和执行流程

线程具有单独的执行流,因此需要单独定义线程的main函数,还需要请求操作系统在单独的执行流中执行该函数,完成该功能的函数如下: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 restric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 restrict attr
					void * (*start_routine)(void *), void * restrict arg);
/*
成功时返回 0 ,失败时返回 -1
thread : 保存新创建线程 ID 的变量地址值。线程与进程相同,也需要用于区分不同线程的 ID
attr : 用于传递线程属性的参数,传递 NULL 时,创建默认属性的线程
start_routine : 相当于线程 main 函数的、在单独执行流中执行的函数地址值(函数指针)
arg : 通过第三个参数传递的调用函数时包含传递参数信息的变量地址值
*/

要想理解好上述函数的参数,需要熟练掌握restrict关键字和函数指针相关语法。但如果只关注使用方法(当然以后要掌握restrict和函数指针),那么该函数的使用比想象中要简单。下面通过简单示例了解该函数的功能。

// thread1.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void* thread_main(void* arg);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t_id;
    int thread_param = 5;

    // 请求创建一个线程,从thread_main调用开始,在单独的执行流中运行,同时传递参数
    if (pthread_create(&t_id, NULL, thread_main, (void*)&thread_param) != 0) {
        puts("pthread_create() error");
        return -1;
    }

    sleep(2);  // 延迟进程终止时间
    puts("end of main");
    return 0;
}

void* thread_main(void *arg) {  // 传入的参数是pthread_create的第四个
    int i;
    int cnt = *((int*)arg);
    for (i = 0; i < cnt; i++) {
        sleep(1);
        puts("running thread");
    }
    return NULL;
}

编译运行:

gcc thread1.c -o tr1 -lpthread // 线程相关代码编译时需要添加 -lpthread 选项声明需要连接到线程库
./tr1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程序的执行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程序在主进程没有结束时,生成的线程每隔一秒输出一次 running thread ,但是如果主进程没有等待十秒,而是直接结束,这样也会强制结束线程,不论线程有没有运行完毕。(如果将sleep(10)改为sleep(2)就会很快结束)

那是否意味着主进程必须每次都 sleep 来等待线程执行完毕?并不需要,可以通过以下函数解决。
sleep的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使用sleep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正常执行流,而且也无法计算线程具体运行的时间,所以使用sleep时不合理且不方便的。
下面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同时了解线程ID的用法。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 status);
// 成功时返回0,失败时返回其他值
// thread : 该参数值 ID 的线程终止后才会从该函数返回
// status : 保存线程的 main 函数返回值的指针的变量地址值

简言之,调用该函数的进程(或线程)将进入等待状态,直到第一个参数为ID的线程终止为止。而且可以得到线程的main函数返回值,所以该函数比较有用。下面通过示例了解该函数的功能。

// thread2.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void *thread_main(void* arg);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t_id;
    int thread_param = 5;
    void *thr_ret;

    // 请求创建一个线程,从thread_main调用开始,在单独的执行流中运行,同时传递参数
    if (pthread_create(&t_id, NULL, thread_main, (void*)&thread_param) != 0) {
        puts("pthread_create() error");
        return -1;
    }

    // main函数将的等待ID保存在t_id变量中的线程终止
    if (pthread_join(t_id, &thr_ret) != 0) {
        puts("pthread_join() error");
        return -1;
    }

    printf("Thread return message : %s \n", (char *)thr_ret);
    free(thr_ret);
    return 0;
}

void* thread_main(void* arg) {
    int i;
    int cnt = *((int *)arg);
    char* msg = (char *)malloc(sizeof(char)*50);
    strcpy(msg, "Hello, I'm thread~ \n");

    for (i = 0; i < cnt; i++) {
        sleep(1);
        puts("running thread");
    }
    return (void*)msg;
}

上述代码中,有几个地方需要解释一下:thread_main的返回值怎么定?上面那个例子返回值没什么别的作用,所以返回值就是NULL。而这个例子的返回值为什么是(void*)msg呢?这是由于这个地方的返回值将保存到pthread_join的第二个参数thr_ret中。需要注意的是,该返回值是thread_main函数内部动态分配的内存空间地址值,使用了malloc关键字,最后要使用free释放。

编译运行:

gcc thread2.c -o tr2 -lpthread
./tr2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这个代码中在main里面没有使用sleep,也会等到线程执行完才结束运行。
下图可以更好理解这个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8.2.2 可在临界区内调用的函数

之前的示例中只创建了1个线程,接下来的示例将开始创建多个线程。当然,无论创建多少线程,其创建方法没有区别。但关于线程的运行需要考虑**“多个线程同时调用函数时(执行时)可能产生问题”**。这类函数内部存在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也就是说,多个线程同时执行这部分代码时,可能引起问题。临界区中至少存在1条这类代码。

下面是关于临界区概念的一一些补充:
在同步的程序设计中,临界区块(Critical section)指的是一个访问共享资源(例如:共享设备或是共享存储器)的程序片段,而这些共享资源有无法同时被多个线程访问的特性
当有线程进入临界区块时,其他线程或是进程必须等待(例如:bounded waiting 等待法),有一些同步的机制必须在临界区块的进入点与离开点实现,以确保这些共享资源是被异或的使用,例如:semaphore。只能被单一线程访问的设备,例如:打印机。

根据临界区是否引起问题,函数可以分为下面2类:

  • 线程安全函数
  • 非线程安全函数

线程安全函数被多个线程同时调用时也不会引发问题。反之,非线程安全函数被同时调用时会引发问题。但这并非关于有无临界区的讨论,线程安全的函数中同样可能存在临界区。只是在线程安全函数中,同时被多个线程调用时可通过一些措施避免问题。
幸运的是,大多数标准函数都是线程安全的函数。更幸运的是,我们不用自己区分线程安全的函数和非线程安全的函数(在Windows程序中同样如此)。因为这些平台在定义非线程安全函数的同时,提供了具有相同功能的线程安全的函数。比如,第8章介绍过的如下函数就不是线程安全的函数:

struct hostent * gethostbyname(const char * hostname);

同时提供线程安全的同一功能的函数:

struct hostent * gethostbyname_r(const char * name, struct hostent * result, char * buffer, int buflen. int * h_errnop);

在Linux中,线程安全函数的后缀名通常为r。可以看到,同样的功能,线程安全函数的定义和参数非常复杂,如果我们在多线程的开发中全部使用这种的话,代码的可读性很差,并且也会给程序员增加负担。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自动将gethostbyname函数调用改为gethostbyname_r函数调用!

声明头文件前定义_REENTRANT宏

另外,不用刻意添加define语句定义宏,可以在编译的时候添加-D_REENTRANT选项定义宏

gcc -D_REENTRANT mythread.c -o mthread -lpthread

18.2.3 工作(Worker)线程模型

下面将介绍创建多个线程的情况。
将要介绍的示例将计算1到10的和,但并不是在main函数中进行累加运算,而是创建2个线程,其中一个线程计算1到5的和,另一个线程计算6到10的和,main函数只负责输出运算结果。这种方式的编程模型称为“工作线程(Worker thread)模型”计算1到5之和的线程与计算6到10之和的线程将成为main线程管理的工作(Worker )。(main函数可以理解为主线程)下面是程序的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是示例,由于线程的代码执行流程可能会比较复杂,要会画上面这种图进行分析。上面这个图是一个一个线程运行的,并不是交替执行的。

// thread3.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void* thread_summation(void* arg);
int sum = 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id_t1, id_t2;
    int range1[] = {1, 5};
    int range2[] = {6, 10};

    pthread_create(&id_t1, NULL, thread_summation, (void *)range1);
    pthread_create(&id_t2, NULL, thread_summation, (void *)range2);

    pthread_join(id_t1, NULL);  // 这里不需要啥返回值,所以是NULL
    pthread_join(id_t1, NULL);
    printf("result: %d \n", sum);
    return 0;
}

void* thread_summation(void* arg) {
    int start = ((int*)arg)[0];
    int end = ((int*)arg)[1];

    while (start <= end) {
        sum += start;
        start++;
    }
    return NULL;
}

根据代码我们可以看到,2个线程都直接访问全局变量sum,这个从代码的角度看起来很理所当然,但是支持这个操作的前提是2个线程共享保存全局变量的数据区

编译运行:

gcc thread3.c -D_REENTRANT -o tr3 -lpthread
// gcc -D_REENTRANT thread3.c  -o tr3 -lpthread 把宏放在前面也可以
./tr3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结果是55,虽然正确,但示例本身存在问题。此处存在临界区相关问题,因此再介绍另一示例。该示例与上述示例相似,只是增加了发生临界区相关错误的可能性,即使在高配置系统环境下也容易验证产生的错误。

// thread.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NUM_THREAD 100

void* thread_inc(void* arg);
void* thread_des(void* arg);
long long num = 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thread_id[NUM_THREAD];
    int i;

    printf("sizeof long long: %ld \n", sizeof(long long));  // 查看long long的大小
    for (i = 0; i < NUM_THREAD; i++) {
        if (i % 2) pthread_create(&(thread_id[i]), NULL, thread_inc, NULL);
        else pthread_create(&(thread_id[i]), NULL, thread_des, NULL);
    }

    for (i = 0; i < NUM_THREAD; i++) pthread_join(thread_id[i], NULL);


    printf("result: %lld \n", num);
    return 0;
}

void* thread_inc(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50000000; i++) num += 1;
    return NULL;
}

void* thread_des(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50000000; i++) num -= 1;
    return NULL;
}

上述示例中共创建了100个线程,其中一半执行thread_inc函数中的代码,另一半则执行thread_des函数中的代码。理想的结果应该是0的,下面我们看看结果是不是如我们所想。

编译运行:

gcc -D_REENTRANT thread4.c -o tr4 -lpthread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结果并不是0!而且每次运行的结果均不同。虽然其原因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对于线程的应用是个大问题

18.3 线程存在的问题和临界区

下面分析thread4.c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18.3.1 多个线程访问同一变量的问题

上面的例子存在的问题就是:2个线程正在同时访问全局变量num
不止全局变量,任何内存空间只要被同时访问都有可能发生问题。下面同时示例解释”同时访问“的含义,并说明为何会引起问题。一个线程访问num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应有的操作,就被其他线程过去访问了,此时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线程访问变量num时应该阻止其他线程访问,知道该线程完成操作。这就是这就是同步(Synchronization)

18.3.2 临界区位置

那么在刚才代码中的临界区位置是:

函数内同时运行多个线程时引发问题的多条语句构成的代码块

全局变量 num 不能视为临界区,因为他不是引起问题的语句,只是一个内存区域的声明。临界区通常位于由线程运行的函数内部,下面是刚才代码的两个 main 函数。

void *thread_inc(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50000000; i++)
	num += 1;//临界区
	return NULL;
}
void *thread_des(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50000000; i++)
	num -= 1;//临界区
	return NULL;
}

由上述代码可知,临界区并非 num 本身,而是访问 num 的两条语句,这两条语句可能由多个线程同时运行,也是引起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2 个线程同时执行 thread_inc 函数
  • 2 个线程同时执行 thread_des 函数
  • 2 个线程分别执行 thread_incthread_des 函数

需要关注第三点,2条语句由不同的线程执行,也有可能构成临界区。前提是这2条语句访问同一内存空间。

补充一点:pthread_join是会阻塞线程的,如果存在多个线程,某一个线程使用了pthread_join,就会进入阻塞状态,直到该线程结束,才会开始其他线程。上面的例子中即使使用了pthread_join将当前的线程阻塞,但实际上线程的顺序和时间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避免竞态条件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使用线程同步来解决。

18.4 线程同步

18.4.1 同步的两面性

线程同步用于解决线程访问顺序引发的问题。需要同步的情况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考虑。

  • 同时访问同一内存空间时发生的情况
  • 需要指定访问同一内存空间的线程执行顺序的情况

下面是第二种情况的解释:假设有A、B两个线程,线程A负责向指定内存空间写入(保存)数据,线程B负责取走该数据。这种情况下**,线程A首先应该访问约定的内存空间并保存数据**。万一线程B先访问并取走数据,将导致错误结果。像这种需要控制执行顺序的情况也需要使用同步技术。

18.4.2 互斥量

互斥锁(英语:英语:Mutual exclusion,缩写 Mutex)是一种用于多线程编程中,防止两条线程同时对同一公共资源(比如全域变量)进行读写的机制。该目的通过将代码切片成一个一个的临界区域(critical section)达成。临界区域指的是一块对公共资源进行访问的代码,并非一种机制或是算法。一个程序、进程、线程可以拥有多个临界区域,但是并不一定会应用互斥锁。通俗的说就互斥量就是一把优秀的锁,当临界区被占据的时候就上锁,等占用完毕然后再放开。接下来介绍互斥量的创建及销毁函数。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 attr);
int pthread_mutex_destory(pthread_mutex_t * mutex);
/*
成功时返回 0,失败时返回其他值
mutex : 创建互斥量时传递保存互斥量的变量地址值,销毁时传递需要销毁的互斥量地址
attr : 传递即将创建的互斥量属性,没有特别需要指定的属性时传递 NULL
*/

从上述函数声明中可以看出,为了创建相当于锁系统的互斥量,需要声明如下 pthread_mutex_t 型变量:

pthread_mutex_t mutex;

该变量的地址值传递给 pthread_mutex_init 函数,用来保存操作系统创建的互斥量(锁系统)。调用pthread_mutex_destroy 函数时同样需要该信息。如果不需要配置特殊的互斥量属性,则向第二个参数传递 NULL 时,可以利用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进行如下声明: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但是不推荐使用这个方法,还是老老实实使用pthread_mutex_init进行互斥量的创建。接下来介绍利用互斥量锁住或释放临界区时使用的函数: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 mutex);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 mutex);
// 成功时返回0,失败时返回其他值

函数名本身含有lock、unlock等词汇,很容易理解其含义。进入临界区前调用的函数就是pthread_mutex_lock。调用该函数时,发现有其他线程已进入临界区,则pthread_mutex_lock函数不会返回,直到里面的线程调用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数退出临界区为止。也就是说,其他线程让出临界区之前,当前线程将一直处于阻塞状态lock发现其他线程在使用公共资源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线程阻塞,直到其他线程完成了对公共资源的操作)。接下来整理一下保护临界区的代码块编写方法。创建好互斥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如下结构保护临界区。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临界区的开始
// ......
// 临界区的结束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简言之,就是利用lock和unlock函数围住临界区的两端。此时互斥量相当于一把锁,阻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线程退出临界区时,如果忘了调用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数,那么其他为了进入临界区而调用pthread_mutex_lock函数的线程就无法摆脱阻塞状态。这种情况称为**“死锁”( Dead-lock )**,需要格外注意。接下来利用互斥量解决示例thread4.c中遇到的问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NUM_THREAD 100

void* thread_inc(void* arg);
void* thread_des(void* arg);
long long num = 0;
pthread_mutex_t mutex;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thread_id[NUM_THREAD];
    int i;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printf("sizeof long long: %ld \n", sizeof(long long));  // 查看long long的大小
    for (i = 0; i < NUM_THREAD; i++) {
        if (i % 2) pthread_create(&(thread_id[i]), NULL, thread_inc, NULL);
        else pthread_create(&(thread_id[i]), NULL, thread_des, NULL);
    }

    for (i = 0; i < NUM_THREAD; i++) pthread_join(thread_id[i], NULL);


    printf("result: %lld \n", num);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return 0;
}

void* thread_inc(void* arg) {
    int i;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for (i = 0; i < 50000000; i++) num += 1;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return NULL;
}

void* thread_des(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50000000; i++)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num -= 1;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return NULL;
}

编译运行:

gcc mutex.c -D_REENTRANT -o mutex -lpthread
./mutex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和我们想象的结果是一样的。
观察代码,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线程函数中锁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对于thread_inc:

void* thread_inc(void* arg) {
    int i;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for (i = 0; i < 50000000; i++) num += 1;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return NULL;
}

以上临界区划分范围较大,但这是考虑到如下优点所做的决定:

最大限度减少互斥量lock、unlock函数的调用次数。

但是对于thread_des,居然调用了50000000次lock和unlock。从时间的成本来看,好像临界区越大越好,但是对于thread_inc,当num的值增加到50000000的时间内都不允许其他线程访问,这样也存在不合理。所以临界区的大小,需要根据需求以及编程经验来确定。

18.4.3 信号量

下面介绍信号量。信号量与互斥量极为相似,在互斥量的基础上很容易理解信号量。此处只涉及利用**“二进制信号量”(只用0和1)完成“控制线程顺序”**为中心的同步方法。下面给出信号量创建及销毁方法。

#include <semaphore.h>

int sem_init(sem_t * sem,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int sem_destory(sem_t * sem);
/*
成功时返回 0 ,失败时返回其他值
sem : 创建信号量时保存信号量的变量地址值,销毁时传递需要销毁的信号量变量地址值
pshared : 传递其他值时,创建可由多个继承共享的信号量;传递 0 时,创建只允许 1 个进程内部
使用的信号量。需要完成同一进程的线程同步,故为0
value : 指定创建信号量的初始值
*/

上述函数的pshared参数超出了我们关注的范围,故默认向其传递0。稍后讲解通过value参数初始化的信号量值究竟是多少。接下来介绍信号量中相当于互斥量lock、unlock的函数。

#include <semaphore.h>
int sem_post(sem_t * sem);
int sem_wait(sem_t * sem);
// 成功时返回0,失败时返回其他值
// sem : 传递保存信号量读取值的变量地址值,传递给 sem_post 的信号量增1,传递给 sem_wait 时信号量减1

上述的sem_post相当于unlock,sem_wait相当于lock!!不要弄混了,具体的解释如下:

调用sem_init函数时,操作系统将创建信号量对象,此对象中记录着“信号量值”( Semaphore Value)整数。该值在调用sem_post函数时增1,调用sem_wait函数时减1。但信号量的值不能小于0,因此,在信号量为0的情况下调用sem_wait函数时,调用函数的线程将进入阻塞状态(因为函数未返回) (这里就跟lock的时候,如果其他线程已经lock了,自己的lock就不会返回,处于阻塞的状态)。当然,此时如果有其他线程调用sem_post函数,信号量的值将变为1,而原本阻塞的线程可以将该信号量重新减为0并跳出阻塞状态(这里就和unlock的机制是一样的)。

可以这么理解:信号量值就是能够同时访问某个共享资源的线程或进程的最大数量。如果是二进制信号量的话,实现的功能其实就和互斥量是一样的了。

可以通过如下形式同步临界区(假设信号量的初始值是1):

sem_wait(&sem);  // 信号量变为0
// 临界区的开始
// ......
// 临界区的结束
sem_post(&sem);  // 信号量变为1

上述代码结构中,调用sem_wait函数进入临界区的线程在调用sem_post函数前不允许其他线程进入临界区。信号量的值在0和1之间跳转,因此,具有这种特性的机制称为“二进制信号量”。接下来给出信号量相关示例。即将介绍的示例并非关于同时访问的同步,而是关于控制访问顺序的同步 (解决的是第二种)。该示例的场景如下:

线程A从用户输入得到值后存入全局变量num,此时线程B将取走该值并累加。该过程共进行5次,完成后输出总和并退出程序。

为了按照上述要求构建程序,应按照线程A、线程B的顺序访问变量num,且需要线程同步。接下来给出示例:

// semaphore.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emaphore.h>

void * read(void * arg);
void * accu(void * arg);
static sem_t sem_one;
static sem_t sem_two;
static int num;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id_t1, id_t2;
    sem_init(&sem_one, 0, 0);
    sem_init(&sem_two, 0, 1);  // 两个信号量,一个信号量的值是0,另一个为1

    pthread_create(&id_t1, NULL, read, NULL);  // 不需要传参数,最后一个参数也是NULL
    pthread_create(&id_t2, NULL, accu, NULL);

    pthread_join(id_t1, NULL);
    pthread_join(id_t2, NULL);

    sem_destroy(&sem_one);
    sem_destroy(&sem_two);
}

void* read(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5; i++) {
        fputs("Inputs num: ", stdout);

        sem_wait(&sem_two);
        scanf("%d", &num);
        sem_post(&sem_one);
    }
    return NULL;
}

void* accu(void* arg) {
    int sum = 0, i;
    for (i = 0; i < 5; i++) {
        sem_wait(&sem_one);
        sum += num;
        sem_post(&sem_two);
    }
    printf("Result: %d \n", sum);
    return NULL;
}

acc的信号量初始值设置为0,是为了防止最开始没有值的时候调用了acc,从而出现错误。利用信号量变量sem_two调用wait函数和post函数。这是为了防止在调用accu函数的线程还未取走数据的情况下,调用read函数的线程覆盖原值。利用信号量变量sem_one调用wait和post函数。这是为了防止调用read函数的线程写入新值前,accu函数取走(再取走旧值)数据。

编译运行:

gcc semaphore.c -D_REENTRANT -o sema -lpthread
./sema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在多线程的基础上编写服务器端。

18.5 线程的销毁和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端的实现

线程的销毁同样也很重要,下面介绍线程的销毁:

18.5.1 销毁线程的3种方法

Linux线程并不是在首次调用的线程main函数返回时自动销毁,所以用如下2种方法之一加以明确。否则由线程创建的内存空间将一直存在。

  • 调用pthread_join函数
  • 调用pthread_detach函数

之前调用过pthread_join函数。调用该函数时,不仅会等待线程终止,还会引导线程销毁。但该函数的问题是,线程终止前,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进入阻塞状态。因此,通常通过如下函数调用引导线程销毁。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 成功时返回0,失败时返回其他值
// thread : 终止的同时需要销毁的线程 ID

调用上述函数不会引起线程终止或进入阻塞状态,可以通过该函数引导销毁线程创建的内存空间。调用该函数后不能再针对相应线程调用 pthread_join 函数。其他的方法和pthread_detach结果上没有太大差异,我们重点掌握这个就可以了。

18.5.2 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端的实现

下面介绍一个可以交换信息的简单的聊天程序:

// chat_serv.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BUF_SIZE 100 
#define MAX_CLNT 256  // 最大客户数

void * handle_clnt(void* arg);
void send_msg(char* msg, int len);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sg);

int clnt_cnt = 0;
int clnt_socks[MAX_CLNT];  // 这两行管理接入的客户端套接字的变量和数组。访问这两个变量的代码将构成临界区
pthread_mutex_t mutex;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int clnt_adr_sz;
    pthread_t t_id;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er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5)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while (1) {
        clnt_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clnt_adr_sz);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clnt_socks[clnt_cnt++] = clnt_sock;  // main函数其实也看作一个线程,这里涉及到临界区,所以也要使用互斥锁。其作用是每当有新连接时,将相关信息写入变量clnt_cnt和clnt_socks中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pthread_create(&t_id, NULL, handle_clnt, (void*)&clnt_sock);  // 创建线程向新接入的客户端提供服务,执行handle_clnt函数的内容
        pthread_detach(t_id);  // 从内存中销毁已经终止的线程
        printf("Connected client IP : %s \n", inet_ntoa(clnt_adr.sin_addr));
    }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handle_clnt(void* arg) {
    int clnt_sock = *((int*)arg);
    int str_len = 0, i;
    char msg[BUF_SIZE];

    while ((str_len = read(clnt_sock, msg, sizeof(msg))) != 0)
        send_msg(msg, str_len);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for (i = 0; i < clnt_cnt; i++) {   // 删除该线程的东西,这里牵涉到二者的同步变动,所以也要加锁
        if (clnt_sock == clnt_socks[i]) {
            while(i++ < clnt_cnt - 1)
                clnt_socks[i] = clnt_socks[i + 1];
            break;
        }
    }
    clnt_cnt--;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close(clnt_sock);
    return NULL;
}

void send_msg(char* msg, int len) {  // 该函数负责向所有连接的客户端发送消息
    int i;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for (i = 0; i < clnt_cnt; i++)
        write(clnt_socks[i], msg, len);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sg) {
    fputs(msg,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对于上述代码,我们需要掌握的是临界区的构成形式。上面的例子临界区有如下特点:

访问全局变量clnt_cnt和数组clnt_socks的代码将构成临界区

添加或删除客户端时,变量clnt_cnt和数组cInt_socks同时发生变化。因此,在如下情形中均会导致数据不一致,从而引发严重错误。

  • 线程A从数组clnt_socks中删除套接字信息,同时线程B读取clnt_cnt变量
  • 线程A读取变量cInt_cnt,同时线程B将套接字信息添加到clnt_socks数组

总之就是会导致二者不匹配。所以访问变量cInt_cnt和数组cInt _socks的代码应组织在一起并构成临界区

在充分理解这个代码之前,我查找了一些前面没有说清楚的问题:

  • 首先是pthread_join的理解,问题就是既然pthread_join会阻塞线程,那为什么还需要锁呢? 当一个线程被调用pthread_join函数等待时,其他线程仍然可以独立地运行和访问共享资源(受并发控制保护),所以是需要锁来控制共享资源只被一个线程使用的。
  • 其次是pthread_detach的理解,我感觉这一块本书讲的并不是很好,本书仅仅讲的是使用这个函数进行线程的销毁与内存释放(当然这是其最后的一部分功能)。pthread_detach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将线程设置为分离状态,并在该线程结束后自动从内存中销毁。在这种情况下,该线程的资源(如内存、CPU 时间等)都被操作系统回收,不再占用额外的系统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线程被设置为分离状态之后,该线程不再具有 joinable 属性,主线程也不能通过调用pthread_join来等待该线程结束。因此在线程相关的工作结束后,最好使用pthread_exit显式地让线程结束,而不是依赖于分离属性自动回收线程资源。
  • pthread_create(&t_id, NULL, handle_clnt, (void*)&clnt_sock);这个t_id虽然每次都是一个,但是当主线程接收到一个新客户端连接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来处理该客户端的请求,并将子进程的标识符返回给t_id变量。所以说这个t_id是不一样的嘞

下面就是while(1) 中代码的理解:首先服务器端使用accept会阻塞,一旦服务器端有请求,accept就会返回给clnt_sock。接下来就涉及到临界区了,由于涉及到clnt_cnt和serv_socks都是临界区的代码,所以即使在main中,也需要加锁。然后就是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线程,并使用pthread_detach将线程设置为分离状态,不接受主线程的管辖,最后打印IP信息。一次循环就执行完毕了。接下来accept函数会继续阻塞,直到下一个客户端发起请求,则会继续相同的事情。

handle_clnt中不断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并将数据发给所有的客户端。下面的代码部分是当客户端发送q的时候,read就读不到东西了,代表这个线程也就结束了,这里是将这个线程的东西删除。但是数组没有删除的操作,只能替换。需要注意的是,clnt_cnt和clnt_socks需要同步改变,所以这里也需要加锁,防止混乱。

接下来介绍聊天客户端,客户端示例为了分离输入和输出过程而创建了线程。

// chat_cl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BUF_SIZE 100
#define NAME_SIZE 20

void *send_msg(void *arg);
void *recv_msg(void *arg);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sg);

char name[NAME_SIZE] = "[DEFAULT]";
char msg[BUF_SIZ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pthread_t snd_thread, rcv_thread;
    void *thread_return;
    if (argc != 4)
    {
        printf("Usage : %s <IP> <port> <name>\n", argv[0]);
        exit(1);
    }

    sprintf(name, "[%s]", argv[3]);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if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 -1)
        error_handling("connect() error");

    pthread_create(&snd_thread, NULL, send_msg, (void *)&sock); //创建发送消息线程
    pthread_create(&rcv_thread, NULL, recv_msg, (void *)&sock); //创建接受消息线程
    pthread_join(snd_thread, NULL);
    pthread_join(rcv_thread, NULL);
    close(sock);
    return 0;
}

void *send_msg(void *arg) // 发送消息
{
    int sock = *((int *)arg);
    char name_msg[NAME_SIZE + BUF_SIZE];
    while (1)
    {
        fgets(msg, BUF_SIZE, stdin);
        if (!strcmp(msg, "q\n") || !strcmp(msg, "Q\n"))
        {
            close(sock);
            exit(0);
        }
        sprintf(name_msg, "%s %s", name, msg);
        write(sock, name_msg, strlen(name_msg));
    }
    return NULL;
}

void *recv_msg(void *arg) // 读取消息
{
    int sock = *((int *)arg);
    char name_msg[NAME_SIZE + BUF_SIZE];
    int str_len;
    while (1)
    {
        str_len = read(sock, name_msg, NAME_SIZE + BUF_SIZE - 1);
        if (str_len == -1)
            return (void *)-1;
        name_msg[str_len] = 0;
        fputs(name_msg, stdout);
    }
    return NULL;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sg)
{
    fputs(msg,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编译运行:

gcc chat_server.c -D_REENTRANT -o cserv -lpthread
gcc chat_clnt.c -D_REENTRANT -o cclnt -lpthread
./cserv 9191
./cclnt 127.0.0.1 9191 lilei
./cclnt 127.0.0.1 9191 hanmeimei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能更清楚了解线程的运行,我在两个while循环中加了printf语句,来看调用的时机:

while (1)
{
	printf("hello1 \n");
    str_len = read(sock, name_msg, NAME_SIZE + BUF_SIZE - 1);
    if (str_len == -1)
        return (void *)-1;
    name_msg[str_len] = 0;
    fputs(name_msg, stdout);
}
    
while (1)
{
	printf("hello2 \n");
    str_len = read(sock, name_msg, NAME_SIZE + BUF_SIZE - 1);
    if (str_len == -1)
        return (void *)-1;
    name_msg[str_len] = 0;
    fputs(name_msg, stdout);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打印了hello1和hello2之后就阻塞了,send_msg是因为fgets阻塞了,recv_msg是因为没有读到来自于服务器的信息,所以二者都阻塞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一个good之后就可以解除两个阻塞了,然后通过recv_msg打印结果。之后就会进行新的阻塞。如果将recv_msg的read语句删除,那么将会一直打印hello2,但是此时的send_msg是阻塞的,这也证明了一个线程阻塞不会影响其他线程的工作

但是将pthread_join换成pthread_detach的话,程序会直接结束。按理来说将线程分离,也是可以正常运行的,这里还没想明白,先放这儿记录一下。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基于多线程服务器的例子。

18.6 习题

第24章 制作HTTP服务器端

24.1 HTTP概要

本章以编写真实应用程序为目标,在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编写HTTP (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服务器端,即Web服务器端。

24.1.1 理解Web服务器端

Web服务器端是以HTTP协议为基础传输超文本的服务器端,从结果上来看,实现该协议相当于实现Web服务器端。

24.1.2 HTTP

下面详细讨论HTTP协议。虽然它相对简单,但要完全驾驭也并非易事。接下来只介绍编写Web服务器端时的必要内容。
无状态的Stateless协议
为了在网络环境下同时向大量客户提供服务,HTTP协议的请求及响应方式设计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到,服务器端响应客户端请求后立即断开连接。换言之,服务器端不会维持客户端状态。即使同一客户端再次发送请求,服务器端也无法辨认出是原先那个,而会以相同方式处理新请求。因此,HTTP又称“无状态的Stateless协议”。

Cookie 和 Session
为了弥补 HTTP无法保持连接的缺点,Web 编程中通常会使用Cookie 和Session 技术。

请求消息(Request Message)的结构
下面介绍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的请求消息的结构。Web服务器端需要解析并响应客户端请求,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请求方式标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请求消息可以分为请求头、消息头、消息体 3 个部分。其中,请求行含有请求方式(请求目的)信息。典型的请求方式有 GET 和 POST ,GET 主要用于请求数据,POST 主要用于传输数据。为了降低复杂度,我们实现只能响应 GET 请求的 Web 服务器端,下面解释图中的请求行信息。其中「GET/index.html HTTP/1.1」 具有如下含义:

请求(GET)index.html文件,希望以1.1版本的HTTP协议进行通信

请求行只能通过 1 行(line)发送,因此,服务器端很容易从 HTTP 请求中提取第一行,并分别分析请求行中的信息。
请求行下面的消息头中包含发送请求的(将要接收响应信息的)浏览器信息、用户认证信息等关于HTTP消息的附加信息。最后的消息体中装有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输的数据,为了装入数据,需要以POST方式发送请求。但我们的目标是实现GET方式的服务器端,所以可以忽略这部分内容。另外,消息体和消息头之间以空行分开,因此不会发生边界问题。

响应消息(Response Message)的结构
下面介绍Web服务器端向客户端传递的响应信息的结构。从下图可以看到,该响应消息由状态行、头信息、消息体等3个部分构成。状态行中含有关于请求的状态信息,这是其与请求消息相比最为显著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到,第一个字符串状态行中含有关于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结果。例如,客户端请求index.html文件时,表示index.html文件是否存在、服务器端是否发生问题而无法响应等不同情况的信息将写入状态行。图中的“HTTP/1.1 200 OK”具有如下含义:

我想用HTTP1.1版本进行响应,你的请求已正确处理(200 OK)

表示“客户端请求的执行结果”的数字称为状态码,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 200 OK : 成功处理了请求
  • 404 Not Found : 请求的文件不存在
  • 400 Bad Request : 请求方式错误,请检查

消息头中含有传输的数据类型和长度等信息。图中的消息头含有如下信息:

服务端名为SimpleWebServer,传输的数据类型为 text/html。数据长度不超过 2048 个字节。

最后插入一个空行后,通过消息体发送客户端请求的文件数据。以上就是实现 Web 服务端过程中必要的 HTTP 协议。

24.2 实现简单的Web服务器端

24.2.1 实现基于Windows的多线程Web服务器端

暂略

24.2.2 实现基于Linux的多线程Web服务器端

实现该服务器端使用标准I/O函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BUF_SIZE 1024
#define SMALL_BUF 100

void* request_handler(void* arg);
void send_data(FILE* fp, char* ct, char* file_name);
char* content_type(char* file);
void send_error(FILE* fp);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 clnt_adr;
    int clnt_adr_sz;
    char buf[BUF_SIZE];
    pthread_t t_id;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er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 error");
    memset(&serv_adr, 0, sizeof(serv_adr));
    serv_a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if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r, sizeof(serv_adr)) == -1)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if (listen(serv_sock, 20) == -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while (1) {
        clnt_adr_sz = sizeof(clnt_a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r, &clnt_adr_sz);
        printf("Connection Request : %s:%d\n",
            inet_ntoa(clnt_adr.sin_addr), ntohs(clnt_adr.sin_port));
        pthread_create(&t_id, NULL, request_handler, &clnt_sock);
        pthread_detach(t_id);
    }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request_handler(void* arg) {
    int clnt_sock = *((int*)arg);
    char req_line[SMALL_BUF];
    FILE* clnt_read;
    FILE* clnt_write;

    char method[10];
    char ct[15];
    char file_name[30];

    // printf("hello world");
    clnt_read = fdopen(clnt_sock, "r");
    clnt_write = fdopen(dup(clnt_sock), "w");  // dup表示复制一个文件描述符,这里想用标准I/O函数来进行传输
    fgets(req_line, SMALL_BUF, clnt_read);  // 得到请求信息
    if (strstr(req_line, "HTTP/") == NULL) {  // strstr:查找字串
        send_error(clnt_write);
        fclose(clnt_read);
        fclose(clnt_write);
        return NULL;
    }

    int name_len = strlen(req_line);
    for (int i = 0; i < name_len; i++) {
        printf("%c", req_line[i]);
    }
    printf("\n");

    strcpy(method, strtok(req_line, " /"));  // 通过" /"分割req_line,并将其存在method中
    strcpy(file_name, strtok(NULL, " /"));  // 传递NULL,就是从刚刚的分割位置,继续向后找" /"进行分割,并将其存在file_name中

    strcpy(ct, content_type(file_name));  // 文本的类型
    if (strcmp(method, "GET") != 0) {  // 如果不是请求消息
        send_error(clnt_write);
        fclose(clnt_read);
        fclose(clnt_write);
        return NULL;
    }

    fclose(clnt_read);
    send_data(clnt_write, ct, file_name);
}

void send_data(FILE* fp, char* ct, char* file_name) {
    char protocol[] = "HTTP/1.0 200 OK\r\n";  // 虽然在LInux中字符串的结尾是"\n",但是在HTTP协议中,行结尾应该使用"\r\n"作为标准
    char server[] = "Server:Linux Web Server \r\n";
    char cnt_len[] = "Content-length:2048\r\n";
    char cnt_type[SMALL_BUF];
    char buf[BUF_SIZE];
    FILE* send_file;

    sprintf(cnt_type, "Content-type:%s\r\n\r\n", ct);  // 这里有两个\r\n前面一个是参数值和后面的数据进行分割,后面的是分割消息头部分和正文部分的,这部分之间通常有一行空行
    send_file = fopen(file_name, "r");

    if (send_file == NULL) {
        printf("here\n");
        send_error(fp);
        return;
    }

    // 传输头信息
    fputs(protocol, fp);
    fputs(server, fp);
    fputs(cnt_len, fp);
    fputs(cnt_type, fp);

    // 传输请求数据
    while (fgets(buf, BUF_SIZE, send_file) != NULL) {
        fputs(buf, fp);
        fflush(fp);
    }
    fflush(fp);
    fclose(fp);
}

char* content_type(char* file) {
    char extension[SMALL_BUF];
    char file_name[SMALL_BUF];
    strcpy(file_name, file);
    strtok(file_name, ".");
    strcpy(extension, strtok(NULL, "."));  // 文件扩展名,这里是.html

    if(strcmp(extension, "html") || strcmp(extension, "htm"))
        return "text/html";
    else
        return "text/plain";
}

void send_error(FILE* fp) {
    char protocol[] = "HTTP/1.0 400 Bad Request\r\n";
    char server[] = "Server:Linux Web Server \r\n";
    char cnt_len[] = "Content-length:2048\r\n";
    char cnt_type[] = "Content-type:text/html\r\n\r\n";
    char content[] = "<html><head><title>NETWORK</title></head>"
        "<body><font size=+5><br>发生错误! 查看请求文件名和请求方式!"
        "</font></body></html>";

    fputs(protocol, fp);
    fputs(server, fp);
    fputs(cnt_len, fp);
    fputs(cnt_type, fp);
    fflush(fp);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下面是代码的一些说明:主要是strtok函数的说明:

char *strtok(char *str, const char *delim)// 该函数返回被分解的第一个子字符串,如果没有可检索的字符串,则返回一个空指针
// str:要被分解成一组小字符串的字符串
// delim:包含分隔符的 C 字符串

注意是包含分隔符的C字符串,只要需要的包含在里面就可以了。如果str传入的值为NULL,那就从上一次分割的地方开始下一次分割。
上面的代码中:

strcpy(method, strtok(req_line, " /"));  // 通过" /"分割req_line,并将其存在method中
strcpy(file_name, strtok(NULL, " /"));  // 传递NULL,就是从刚刚的分割位置,继续向后找" /"进行分割,并将其存在file_name中

我们知道,req_line为请求第一行,为:"GET /index.html HTTP/1.1"
我们使用" /"分割,所以method就是GET,然后传入的参数是NULL,代表从这个点继续往后分割,遇到了空格就开始分割,因为空格包含在了” /“中,所以file_name就是index.html。

编译运行:

gcc webserv_linux.c -D_REENTRANT -o serv -lpthread
./web_serv 9190

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请求index2,不会打印错误信息,会一直转圈。这里我将源码也做了测试,还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暂时没搞明白。

24.3 习题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49680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使用mybatisX逆向生成数据表实体类(pojo,dao),mapper,service

先看使用mybatisX后生成的文件。 1.先在idea安装mybatisX插件&#xff0c;在file->setting->plugins&#xff0c;搜索mybatisX插件&#xff0c;重新启动idea即可。 2.在idea编辑器右侧点击Database&#xff0c;点击“”链接你的数据库类型&#xff0c;这里我选mysql。 输…

Vue核心 列表渲染 数据监视

1.13.列表渲染 1.13.1.基本列表 v-for指令 用于展示列表数据语法&#xff1a;&#xff0c;这里key可以是index&#xff0c;更好的是遍历对象的唯一标识可遍历&#xff1a;数组、对象、字符串&#xff08;用的少&#xff09;、指定次数&#xff08;用的少&#xff09; <!…

尚硅谷大数据技术NiFi教程-笔记01【NiFi(基本概念、安装、使用)】

视频地址&#xff1a;尚硅谷大数据NiFi教程&#xff08;从部署到开发&#xff09;_哔哩哔哩_bilibili 尚硅谷大数据技术NiFi教程-笔记01【NiFi&#xff08;基本概念、安装、使用&#xff09;】尚硅谷大数据技术NiFi教程-笔记02【NiFi&#xff08;使用案例&#xff0c;同步文件、…

Kafka 权威指南

Kafka 权威指南 这本书于 2021 年看完&#xff0c;2022 年又看了一遍&#xff0c;感觉书读百遍&#xff0c;其义自现。 这本书侧重于 Kafka 的理论知识&#xff0c;虽然书有点老&#xff0c;但是其中关于 Kafka 的基础知识的章节讲得确实不错&#xff0c;适合学习 Kafka 的新手…

深入篇【C++】类与对象:运算符重载详解 -上

深入篇【C】类与对象&#xff1a;运算符重载详解 -上 ⏰.运算符重载&#x1f553;Ⅰ.<运算符重载&#x1f550;Ⅱ.>运算符重载&#x1f552;Ⅲ.运算符重载&#x1f551;Ⅳ.运算符重载①.格式1.改进12.改进2 ②.默认成员函数1.功能2.不足 ⏰.运算符重载 内置类型(int /do…

二分法相关使用

文章目录 1. 在一个有序数组中,找某个数是否存在2. 在一个有序数组中,找大于等于某个数最左侧的位置3. 在一个有序数组中, 找小于等于某个数最右侧的位置4. 局部最大值问题 1. 在一个有序数组中,找某个数是否存在 在线OJ&#xff1a;704. 二分查找 有序数组下的二分思路如下:…

亚马逊:分布式计算宣言

文章目录 分布式计算宣言背景关键概念基于服务的模型基于工作流的模型和数据域应用概念跟踪状态变化对进行中的工作流程元素进行更改工作流程和 DC 客户订单处理 分布式计算宣言 创建时间&#xff1a; 1998 年 5 月 24 日 修订日期&#xff1a; 1998 年 7 月 10 日 背景 很…

uni-app nvue页面中使用video视频播放组件

我遇到的问题是&#xff0c;在nvue页面引用video组件&#xff0c;然后啥也没显示的&#xff0c;显示了无法控制播放&#xff0c;折腾了好久&#xff0c;在这里记录下来&#xff01;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人 我的代码是这样的&#xff08;src换成官方的举例&#xff09; <vi…

查看mysql数据库版本的方式(cmd命令和navicat)

目录 一、使用场景 二、查看方式 &#xff08;一&#xff09;cmd命令方式 &#xff08;二&#xff09;navicat16软件里面查看 &#xff08;三&#xff09;navicat试用版本查看的方式 一、使用场景 在有些时候需要调试系统的时候&#xff0c;就要看数据库的版本&#xff…

【致敬未来的攻城狮计划】— 连续打卡第二十三天:RA2E1的存储器基础知识

系列文章目录 1.连续打卡第一天&#xff1a;提前对CPK_RA2E1是瑞萨RA系列开发板的初体验&#xff0c;了解一下 2.开发环境的选择和调试&#xff08;从零开始&#xff0c;加油&#xff09; 3.欲速则不达&#xff0c;今天是对RA2E1 基础知识的补充学习。 4.e2 studio 使用教程 5.…

【MySQL】数据库基础操作一:建库与建表

目录 &#x1f31f;前言 &#x1f308;1、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 &#x1f31f;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x1f308;1、常用数据库的操作 &#x1f308;2、常用的数据类型 &#x1f308;3、表的基本操作 &#x1f345;创建表的一个小练习 &#x1f31f;前言 &#x1f…

基于Python的特征工程:数据预处理(一)

一、概述 特征工程是机器学习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xff0c;它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模型可理解的形式。数据和特征的质量决定了机器学习的上限&#xff0c;而模型和算法则是逼近这个上限的手段。因此&#xff0c;特征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工作涉及特征的采集、预处…

干货 | 带你用Process完成中介效应检验

Hello&#xff0c;大家好&#xff01; 这里是壹脑云科研圈&#xff0c;我是喵君姐姐~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下平常常用的也很简单的操作&#xff0c;如何使用spss中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Process的功能很强大&#xff0c;它的下载也是免费开源的&#xff0c;在spss的…

springboot项目:瑞吉外卖 前后端 代码、思路 详细分析 part5

part1 part2 part3 part4 part5 本页 6 移动端短信发送和手机验证码登入 6.1 短信发送 6.2 手机验证码登入 6.1 短信发送 6.1.1整体分析 2. 3. 注册登入阿里云账户。找到短信服务&#xff0c;设置短信签名&#xff08;上面图片的阿里云、菜鸟裹裹、天猫…&#xff09;&…

体验 Dolly V2

体验 Dolly V2 1. 什么是 Dolly V22. Github 地址3. 安装 Miniconda34. 创建虚拟环境5. 部署 Dolly V26. 编写测试程序7. 运行测试程序 1. 什么是 Dolly V2 Databricks的dolly-v2-12b&#xff0c;是一个在 Databricks 机器学习平台上训练的指令跟随型大型语言模型&#xff0c;…

【2023/05/06】EDSAC

Hello&#xff01;大家好&#xff0c;我是霜淮子&#xff0c;2023倒计时第1天。 Share 去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xff0c;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 &#xff08;出处&#xff1a;乔治艾略特&#xff09; Day1 EDSAC&#xff1a;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开山之作。 part1 EDSAC&…

redis(3)

redis客户端登陆: redis-cli -h host -p port -a password String类型的应用场景: 1)String通常用于保存单个字符串或者JSON格式的字符串数据 2)因为String类型通常是二进制安全的&#xff0c;因此你完全可以把一个图片内容当作字符串来进行存储 3)计数器&#xff0c;是常规的k…

java错题总结(31-33页)

假定Base b new Derived&#xff08;&#xff09;; 调用执行_360笔试题_牛客网 ABDC 只要是被子类重写的方法&#xff0c;不被super调用都是调用子类方法 ------------------------------------------------------------------------------------------- --------…

【Linux】Linux安装Redis(图文解说详细版)

文章目录 前言第一步&#xff0c;下载安装包第二步&#xff0c;上传安装包到/opt下&#xff08;老规矩了&#xff0c;安装包在opt下&#xff09;第三步&#xff0c;解压安装包第四步&#xff0c;编译第五步&#xff0c;安装第六步&#xff0c;配置redis第七步&#xff0c;设置开…

Matplotlib 初使用

五一假期时候&#xff0c;我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 matplotlib 安装步骤请转至&#xff1a;matplotlib 安装介绍 现在&#xff0c;我终于可以在自己电脑上学习 matolotlib 数学绘图库了&#xff0c; 说终于两个字&#xff0c;是完全是在安装过程中确实历经了折磨&#xff0c;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