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度汽车透露了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车头部位的设计细节,车前灯和车前盖处激光雷达的设计清晰可见。至此,集度汽车的车前盖、前向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首次曝光。
集度汽车官方也称,“双激光雷达”设计方案极具创新性,激光雷达所处的位置不仅特色鲜明,外观非常加分,其双激光雷达的配置也显示出安全优势。
对于这个特殊的设计,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想给出了自己看法:“在车顶上放一个,和在机盖或保险杠放两个,性能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头顶的单颗性能会更好。”而此番言论一出便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同时集度汽车CEO夏一平也与李想进行了多轮隔空对话。
多颗激光雷达或为安全考量
据悉,集度汽车在这款概念车上采用的是禾赛科技的AT128,产品全名为“AT128车规级混合固态长距激光雷达”。而巧合的是,理想汽车将要发布的L9也使用了同款激光雷达,只不过数量为一颗,且位置放置在了车顶。
集度智驾负责人王伟宝认为,除了外观上的加分,使用两颗激光雷达所带来的更多还是安全方面的优势。
首先,双激光雷达的点云视场更广、更安全。相比单雷达方案的120度FOV(Field of view,视场角),车头双雷达方案可实现水平180度的FOV覆盖。在“鬼探头”、左右有遮挡物等行车场景中,对左右横穿行人或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更强。
其次,双激光雷达方案对车辆重点区域的识别更精准。在车辆正前方60度FOV的区域内,双激光雷达可做到加倍重叠,目标物上的点云数据更多,识别准确率更高。在高阶自动驾驶的冗余安全方面,双激光雷达可互为安全冗余,比单激光雷达方案的可靠性更强。
“120度的FOV和180度FOV的还是不一样,解决的Corner Cases(极端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产品的能力上和体验上甚至是安全性还是有差别的。”夏一平说。
理论而言,搭载更多激光雷达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感知精度,增加安全冗余,而车企也开始在激光雷达数量上做文章。
小鹏G9、极狐阿尔法S、哪吒S、沙龙机甲龙、威马M7、阿维塔11、智己L7等多款新车都搭载两颗及以上的激光雷达,沙龙机甲龙更是配备了四颗之多,并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喊出了“4颗以下不要说话”的口号。
“激光雷达并非性能越高越好,也并非数量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结合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装。”雷奥中国CTO顾剑民公开表示,“所有传感器背后都有成本,还涉及到系统协调性、算力和功耗等因素,装这么多,能不能都用到、用好呢?”
安装在什么位置最佳?
激光雷达数量之余,其安装位置也是集度汽车和理想汽车产品之间的差异。在李想看来:“在行人碰撞、维修成本,和震动控制(链接主体车)上,(放置激光雷达在)车顶都是最优的。唯一的问题是,车顶激光雷达的造型会需要适应,因为太像机动战士——高达了。”
公开资料显示,激光雷达的技术原理是,由激光发射器发射出一束超短激光脉冲,激光投射到目标物上,发生漫反射,再由激光接收器收到漫反射光,通过测量激光束在空中的飞行时间,计算出目标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从理论上而言,激光雷达放置在前挡风玻璃后方最佳,如同行车记录仪一般做隐藏式设计。但是,挡风玻璃并非完全平面玻璃,且国标GB9656-2016规定下的挡风玻璃透光率只是不低于70%,还不足以称之为高透光玻璃。
上述情况这也导致了如将激光雷达放置在挡风玻璃后,就犹如戴上了近视眼镜,感知能力将打折扣。虽然目前苹果也公布了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的激光雷达的专利,但是距离量产还有很长的距离,并且成本也高到离谱。
目前业内有多种激光雷达的放置方式,例如蔚来ET7、威马M7、理想L9将激光雷达安置在车顶;小鹏P5、小鹏G9、阿维塔11等车型则将激光雷达安置在中网或者车身前雾灯位置;而集度汽车所采用的将激光雷达放置在发动机盖的方案则较为少见。
对此,有分析称,从功能、性能的角度来说,安装在车顶处的激光雷达可以兼做感知和定位,而激光雷达在车前灯下方两侧的位置则更适合感知功能。车企选择将激光雷达安置在什么位置,与车辆空间限制、成本、功耗,以及激光雷达的尺寸等因素都有关,需要权衡多个原因。
不过,李想表示:“我认为(集度汽车)量产的时候,激光雷达并不会布置在图片所示的机盖位置上,应该只是试验车的摆放位置。如果前部采用2~3颗激光雷达,大概率会布置在保险杠和翼子板上,风阻和造型都会更好,虽然成本更高。目前这个位置,最新的行人碰撞法规这一关过不了。”
据悉,集度汽车的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将在今年发布,在2023年上市交付,届时该车激光雷达安装位置是否会有调整,其性能表现如何?业内将持续关注。
作者: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8472033/answer/24984575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AVOD,AVOD输入RGB图像及BEV(Bird Eye View),利用FPN网络得到二者全分辨率的特征图,再通过Crop和Resize提取两个特征图对应的区域进行融合,挑选出3D proposal来进行3D物体检测,整个流程如图Fig.5所示。
Fig.5 AVOD Architecture, figure from reference[4]
在KITTI 3D object Detection的评测结果如下图Fig.6,目前领先的算法主要集中于使用激光数据、或激光和单目融合的方法,纯视觉做3D目标检测的方法目前在准确度上还不能和上述两种方法相提并论,在相关算法上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在工业界有较大的实用性需求,本次分享主要集中在目前比较新的纯视觉单目3D目标检测。
02 问题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