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的分层重构
Hi,我是阿昌
,今天学习记录的是关于代码的分层重构
的内容。
来看看如何重构整体的代码,也就是如何对代码分层。
一、遗留系统中常见的模式
一个学校图书馆的借书系统。当时的做法十分“朴素”,在点击“借阅”按钮的事件处理器中,直接读取借书列表中的书籍 ID,然后连接数据库,执行一条 update 语句,把这些书籍的借阅者字段改成当前的学生 ID。
Eric Evans 的《领域驱动设计》这本书,才发现这种做法就是书中介绍的 Smart UI 模式
。它虽然简单好理解,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面向过程
的编程思想。
一旦逻辑变得更复杂,这种模式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借书前需要校验学生的类型,本科生最多可以借 3 本,而研究生最多可以借 10 本。
如果本科生借阅了 5 本书,在点击按钮的时候就会弹出错误消息。我们用伪代码来表示就是:
var bookCount = bookDataTable.count
var studentType = DB.query("SELECT TYPE FROM STUDENTS WHERE ID = " + studentId)
if (studentType = "本科生" && bookCount > 3)
MessageBox.error("本科生一次最多借阅3本图书")
if (studentType = "研究生" && bookCount > 10)
MessageBox.error("研究生一次最多借阅10本图书")
for(var book in bookDataTable.values)
DB.update("UPDATE BOOKS SET BORROWER_ID = " + studentId + " WHERE BOOK_ID = " + book.id)
也许只是添加这几行代码,并不觉是什么大问题,但紧接着教师的借阅数量也需要校验,讲师和教授的借阅数量也会有不同的限制。
当逻辑越来越复杂,这种过程式的代码就只能向一个地方堆代码。即使可以抽一些函数出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其实还有更严重的问题:由于将界面展示、业务逻辑、数据库访问都放在一个文件中,发散式变化的坏味道十分严重。
调整界面布局要改这个文件,修改业务逻辑要改这个文件,甚至修改表名、列名也要修改这个文件。除了早期的桌面客户端应用,还有在 JSP 和 ASP 中直接写业务逻辑并访问数据库的,也属于 Smart UI。
除此之外,Martin Fowler 在《企业应用架构模式》还提出了事务脚本(Transaction Script)模式
。
该模式分离了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但仍然还是按数据的方式去组织业务,没有建立对象模型。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人们开始重构这种模式。
将界面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库访问分离开来,形成了 UI、Service、Dao 这样的三层结构。
上面的代码也就变成了下面这样(让从伪代码切换回 Java)。
// UI层
BookService bookService = new BookService();
bookService.borrowBook(userData, bookDataList);
// Service层
if ("教师".equals(userData.getType())) {
if ("讲师".equals(userData.getLevel()) || "助教".equals(userData.getLevel())) {
if (bookDataList.count() > 20) {
throw new BookBorrowException("讲师和助教一次最多借阅20本图书");
}
}
else if ("教授".equals(userData.getLevel()) || "副教授".equals(userData.getLevel())) {
if (bookDataList.count() > 50) {
throw new BookBorrowException("教授和副教授一次最多借阅50本图书");
}
}
}
else if ("学生".equals(userData.getType())) {
if ("本科生".equals(userData.getLevel())) {
if (bookDataList.count() > 3) {
throw new BookBorrowException("本科生一次最多借阅3本图书");
}
}
else if ("研究生".equals(userData.getLevel())) {
if (bookDataList.count() > 10) {
throw new BookBorrowException("研究生一次最多借阅50本图书");
}
}
}
BookDao bookDao = new BookDao();
bookDao.borrowBook(userData.getUserId(), bookDataList)
// Dao层
for(var book in bookDataList)
DB.update("UPDATE BOOKS SET BORROWER_ID = " + userId + " WHERE BOOK_ID = " + book.getId())
感觉是不是跟平时编写的代码十分类似?这样的分层仍然是过程式
的,和事务脚本相比,并没有本质区别。
它虽然在 Service 层向 Dao 层传递数据时使用了对象,但这种不含任何行为的贫血模型也只是起了数据传递的作用。而且,像代码中的 UserData 和 BookData 所定义的位置往往都是很随意的,有时定义在 UI 层,有时定义在 Service 层,有时定义在 Dao 层。
上面图中所画的箭头只是代表了数据流动的方向
,而不是对象依赖的方向。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当逻辑变得复杂时,服务层的代码会变得越来越臃肿,不同的服务之间也很难相互调用和复用逻辑,每一个服务类都将变成上帝类(God Class)。
二、领域模型
随着面向对象编程范式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对象为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模型(Domain Model),用对象来描述问题中的不同元素。
元素中所有的数据和行为都将在对象中有所体现。也就是说,不再用过程来控制逻辑,而是将逻辑分别放入不同的对象中。
对于上面借书的例子,如果把各种判断借书数量是否合规的逻辑,放到不同的 User 对象中去,将书籍借阅的逻辑,也就是设置书籍借阅状态的逻辑,放到 Book 中去,就会得到这样的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Us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borrow(Book[] books);
}
public class UndergraduateStudent extends 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borrow(Book[] books) {
if (books.length > 3) {
throw new BookBorrowException("本科生一次最多借阅3本图书");
}
for(Book book : books) {
book.lendTo(this);
}
}
}
public class Book {
public void lendTo(User user) {
status = BookStatus.LEND_OUT;
borrowerId = user.getId();
}
}
可以看到,这段代码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继承和封装的优势,分解了原来的复杂逻辑,将其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
乍一看也许有点困惑,因为逻辑十分分散,而且想看懂一个业务场景,要在不同的对象之间来回跳转,远不如过程式代码那样直观。而且还会有各种纠结的地方,比如到底是“人借阅书”,还是“书借给人”。但这其实就是面向对象的优雅之处,它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建模,但是并不需要完全去照搬客观世界。
“人借阅书”还是“书借给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更顺畅地编写代码。例子中,既有“人借阅书”,又有“书借给人”。“人借阅书”是为了解决在借阅时的校验问题,“书借给人”是为了将人的信息标记在书上。
在了解了领域模型模式后,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把事务脚本模式的代码都重构成领域模型了吧?
这个重构过程中,可能分辨不出自己的代码到底属于哪种模式。一个小技巧,就是看要获取一个值的时候,是从对象中获取,还是直接从数据库中查询。
比如想查询一本书是否被借出了,查询数据库 BOOKS 表,如果 BORROWER_ID 这个字段为空,就返回 1,那这就是事务脚本模式:
String sql = "SELECT COUNT(*) FROM BOOKS WHERE BOOK_ID = :bookId AND BORROWER_ID IS NULL";"
boolean isBorrowed = DB.query(sql) == 0;
这种处理方式把数据和模型割裂开了,而且 IS NULL 和 ==0 大概率会把人搞晕,认知负载非常高。
如果用 SQL 去获取一个模型,然后在代码中判断 getBorrowerId 方法的返回值是否为空,那就是贫血模型模式
: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BOOKS WHERE BOOK_ID = :bookId";
Book book = DB.query(sql);
if (book.getBorrowerId() != null) { }
这种处理方式把模型当做数据的载体,比单纯的事务脚本要好很多。但是所有判断逻辑都会落在客户端代码处。
如果用 SQL 去获取一个模型,然后调用模型的 isBorrowed 方法来判断书籍是否被借出,就是领域模型模式
: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BOOKS WHERE BOOK_ID = :bookId";
Book book = DB.query(sql);
if (book.isBorrowed()) { }
这种处理方式把模型当做数据和行为的载体,把行为封装在了领域模型内部。
领域模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随着业务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尽管上面的模型对于大学编程课的作业,可能还说得过去,但真实的借阅场景显然更复杂。比如,我希望查询一本书籍的所有借阅历史。
书籍的借阅是有有效期的,当有效期快到了的时候,我希望给用户发短信提醒,有效期过了就会有相应的惩罚逻辑。当“借阅”这个名词在业务的描述中频繁出现时,就是一种要为它建模的信号了。
对于现在的模型来说,“借阅”体现在 Book 对象的 borrowerId 这个字段上。也可以继续在 Book 上添加 validTo 这种字段来表示借阅的有效期,但显然借阅历史是无法表示出来的。
对于持久化来讲,借阅历史的多条数据显然无法用书籍的一条数据来表示。这时,我们就需要为“借阅”来单独建模了。作为书籍和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它其实是某种关联对象(Association Object)。
public class Borrowing {
private User user;
private Book book;
}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List<Borrowing> borrowings;
public void borrow(Book[] books) {
for(Book book : books)
borrowings.add(new Borrowing(this, book));
}
}
当 Borrowing 这个模型建立起来后,它就可以持久化起来作为借阅的历史记录,也可以在它上面添加各种业务字段
,如有效期等。
三、数据映射器和仓库
在上面的代码中,并没有添加任何数据访问相关的逻辑。这也是领域模型模式的一个难点。
领域模型中的字段需要与数据库中的表字段进行双向映射,通常来说,可以继续使用之前的 Dao 来实现这种映射。
例如当一个借阅发生时,你可以:
public class BorrowingDao {
public void insert(Borrowing borrowing) {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BORROWINGS...";
// 执行SQL
}
}
把这种方式叫做数据映射器(Data Mapper)模式
,它分离了领域模型和数据库访问代码的细节,也封装了数据映射的细节。
然而不管是叫 BorrowingDao 还是 BorrowingMapper,都暗示了它们与数据库的关系。
在领域模型中,往往希望模型更加“干净”,希望使用的是一种和数据访问无关的组件。
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导致表和领域对象的一一对应
。在简单的业务场景下这并不是问题,但在复杂的情况下,你就无法设计出合理的模型。比如上面的例子,一个借阅就是一个 Borrowing,这时你很可能放弃给 User 和 Book 建模,而直接去构建 Borrowing 模型,这就又回到事务脚本的老路上去了。
还有一点就是,当查询的需求变得复杂时,数据映射器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时需要使用的是仓库(Repository)模式
,让它来负责协调领域模型和数据映射器。仓库模式又被翻译为资源库或者仓储,不过我更倾向于翻译为仓库。在领域驱动设计中,构造一个新的复杂的领域模型时,我们可以使用工厂(Factory)模式,那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要放到仓库中了。
Repository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知识库”或“智囊团”。之所以把它放在数据映射器之前,就是因为它比数据映射器更懂得如何去查询领域对象,你可以基于它来设计任何你想要的查询。
仓库的接口与集合的接口十分接近,可以向仓库中添加对象,也可以从中删除对象,就好像是在操作内存中的集合一样。而实际上,真正执行操作的,是封装在仓库内部的数据映射器。
仓库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更加面向对象的方式,将领域对象和数据访问隔离开来。
public class UserRepository {
public void add(User user) { }
public void save(User user) { }
public User findById(long userId) { }
}
还可以为各个仓库创建接口,定义在领域对象所在的包中。将仓库的实现类和数据映射器定义在一起,这样领域模型不依赖任何数据访问的组件,就显得十分整洁了。
在使用仓库模式时,只从领域对象的源头操作。不会去对 Borrowing 创建一个 BorrowingRepository,而是将 Borrowing 放到 User 内部,然后通过 UserRepository 去获取 User,进而获取到当前 User 所有的 Borrowing。
这么做的原因是,Borrowing 只是一个关联对象,并不是一个所谓的“源头”。如果用领域驱动设计中的术语来说就是,Borrowing 不是一个聚合根(Aggregate Root)。
也可以将这个“源头”理解为工厂模式创建出来的产品。要去仓库中取的是一个产品(聚合根),而不是这个产品的某个零件(关联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在 DDD 中,仓库只是针对聚合根的,只有聚合根才有仓库,聚合根上的其他实体或值对象是没有仓库的。
最后,由于仓库的接口是面向集合的,复杂查询自然也不在话下。我们在实际设计时,为了实现依赖倒置,即领域层不依赖数据访问组件,可以将仓库的接口定义在领域层,而将实现类和数据映射器定义在数据访问层。
四、应用服务
解决了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分离的问题,把目光向“前”看,看看业务逻辑之前的逻辑应该如何处理。
一个软件系统,除了业务逻辑之外,还存在一些非业务的逻辑。比如用户认证、事务、日志记录等。
像前面说过的如果一个借阅快到期了就发送通知,这种对于第三方(短信通知)服务的编排,也属于这类逻辑。
Martin Fowler 等人把这类逻辑叫做应用逻辑
(Application Logic)。可以理解成是因为有了应用程序,才会有的逻辑。
为了把业务逻辑和应用逻辑分离,可以使用服务层(Service Layer)模式
。它是一组在领域模型之上构建的应用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
,用来处理某个业务场景相关的应用逻辑。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服务层是对领域模型的封装,可以对 UI 层提供更加友好的接口。由于它跟业务场景一一对应,所以 Bob 大叔在整洁架构里,管它叫做用例(Usecase)
。
对于短信通知的场景,应用服务的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BorrowingValidityService {
public void validate(long userId) {
User user = userRepository.findById(userId);
for(Borrowing borrowing : users.allBorowings()) {
if(!borrowing.isValid()) {
notificationService.send(new BorrowingInvalidMessage(borrowing.getBook()));
}
}
}
}
注意,判断一个借阅是否有效属于业务逻辑,而在无效时发送短信则属于应用逻辑,要在应用服务中处理。
这相当于,领域模型提供了判断借阅是否有效的能力,而如何使用这种能力,是应用逻辑来决定的,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用法。
而对于借阅的应用服务,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BorrowService {
public void borrow(long userId, long[] bookIds) {
User user = userRepository.findById(userId);
Book[] books = bookRepository.findByIds(bookIds);
user.borrow(books);
userRepository.update(user);
}
}
在应用服务中,通过仓库获取领域模型,调用领域模型中的方法,然后再通过仓库更新领域模型。
如果了解领域驱动设计(DDD)
,一定会相当熟悉应用服务、领域模型、仓库这些模式。但这些模式并不只属于 DDD。
在 DDD 诞生之前,这些模式就已经存在了,《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中甚至还提出了很多可以替代的模式。
DDD 只是把这些模式进行组合,形成了一套以领域模型模式为基础的最佳实践。
五、总结
遗留系统中常见的代码样例说起,将一个事务脚本一步步重构成了 DDD 中常见的分层架构。
这期间穿插着介绍了领域模型、数据映射器、仓库、应用服务等多种模式。不管系统位于这个路线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有能力把它重构好。项目业务没有这么复杂,事务脚本也能解决绝大部分应用场景。
没错,事务脚本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领域逻辑位置的模式,这条路最终会走向混乱。
有的时候,之所以觉得业务没那么复杂,是因为在脑子里将业务映射成了数据库表,那么写出的代码自然是事务脚本。
如果不用大脑做这一层映射,而是先将业务直接反映到领域模型中,然后再用代码去实现到数据库表的映射,往往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应该刻意培养自己领域建模的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绝大多数软件对你来说,都只不过是 CR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