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dis使用场景相关问题
0. 单机版Redis部署
系统环境:CentOS7
1、下载Redis所需要的镜像
yum install -y gcc tcl
2、下载redis安装包
mkdir /soft
cd /soft
wget https://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6.2.4.tar.gz
3、解压缩:
tar -xvf redis-6.2.4.tar.gz
4、进入redis目录:
cd redis-6.2.4
5、运行编译命令:
make && make install
如果中间没有报错,就表示redis安装成功了。
6、修改redis.conf文件中的一些配置:
# 把绑定地址注释掉
# bind 127.0.0.1
# 把安全模式关了
protected-mode no
7、启动Redis:
redis-server redis.conf
# 进入redis客户端
redis-cli
停止redis服务:
redis-cli shutdown
1. Redis的持久化策略有哪些
1.1 Redis数据的持久化是怎么做的?
-
Redis有两种持久化方案,分别是RDB和AOF;
-
RDB是一个快照文件(Redis数据备份文件),它是把redis内存存储的数据写到磁盘上,当redis实例宕机恢复数据的时候,方便从RDB的快照文件中恢复数据;(RDB默认是开启的)
-
AOF的含义是追加文件,当redis进行写操作时,都会把每一个写命令记录在AOF文件(命令日志文件),当redis实例宕机恢复数据的时候,会从这个AOF文件中再次执行一遍命令来恢复数据;(AOF默认是关闭的,需要修改redis.conf配置开启AOF)
RDB和AOF哪种恢复的比较快?
- RDB因为是二进制文件,在保存的时候体积也是比较小的,它恢复的比较快,但是它有可能会丢数据;
- 我们通常在项目中也会使用AOF来恢复数据,虽然AOF恢复的速度慢一些,但是它丢数据的风险要小很多,在AOF文件中可以设置刷盘策略,默认刷盘策略是everysec表示每秒批量写入一次命令。
1.2 RDB执行时机和原理
Redis何时会创建rdb文件:
- 手动执行save命令;(由主进程执行rdb,会阻塞所有命令)
- 手动执行bgsave命令;(开启子进程执行rdb,避免主进程受到影响)
- Redis停机时;
- 触发RDB条件时。
示例:RDB持久化操作
(1)Redis停机时,会自动执行一次save命令,实现RDB持久化。
(2)手动执行save命令,实现RDB持久化。(由Redis主进程来执行RDB,会阻塞所有命令)
(3)手动执行bgsave命令,实现RDB持久化。(开启子进程执行RDB,避免主进程受到影响)
(4)修改RDB触发条件,实现自动保存(Redis内部有触发RDB的机制,可以在redis.conf文件中找到,默认是开启的)
# 900秒内,如果至少有1个key被修改,则执行bgsave , 如果是save "" 则表示禁用RDB
save 900 1
save 300 10 #满足300秒内有10条数据修改,则执行bgsave存盘
save 60 10000
#save "" #禁用RDB
RDB的其它配置也可以在redis.conf文件中设置:
# 是否压缩 ,建议不开启,压缩也会消耗cpu,磁盘的话不值钱(省磁盘费cpu)
rdbcompression yes
# RDB文件名称
dbfilename dump.rdb
# 文件保存的路径目录, ./表示当前目录
dir ./
修改配置文件后,重启redis服务即可。
RDB的执行原理:
当执行bgsave时,主进程会调用fork函数创建子进程,子进程共享主进程的内存数据(拷贝页表,页表里面存储映射数据)。最后子进程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RDB文件。
fork采用的是copy-on-write技术:
- 当主进程执行读操作时,访问共享内存;
- 当主进程执行写操作时,则会拷贝一份数据,执行写操作。
1.3 AOF原理
AOF全称为Append Only File(追加文件)。Redis处理的每一个写命令都会记录在AOF文件,可以看做是命令日志文件。
1.4 AOF配置和刷盘策略
AOF配置:
AOF默认是关闭的,需要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来开启AOF:
# 禁用RDB(去除rdb持久化配置)
save ""
# 是否开启AOF功能,默认是no
appendonly yes
# AOF文件的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重启redis:
# 关闭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6.2.4]# redis-cli shutdown
# 开启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6.2.4]# redis-server redis.conf
刷盘策略:
AOF的命令记录的频率也可以通过redis.conf文件来配:
# 表示每执行一次写命令,立即记录到AOF文件
appendfsync always
# 写命令执行完先放入AOF缓冲区,然后表示每隔1秒将缓冲区数据写到AOF文件,是默认方案(推荐使用)
appendfsync everysec
# 写命令执行完先放入AOF缓冲区,由操作系 统决定何时将缓冲区内容写回磁盘
appendfsync no
配置项 | 刷盘时机 | 优点 | 缺点 |
---|---|---|---|
always | 同步刷盘 | 可靠性高,几乎不丢数据 | 性能影响大 |
everysec | 每秒刷盘 | 性能适中 | 最多丢失1秒数据 |
no | 操作系统控制 | 性能最好 | 可靠性较差,可能丢失大量数据 |
1.5 AOF文件重写
因为是记录命令,AOF文件会比RDB文件大的多。而且AOF会记录对同一个key的多次写操作,但只有最后一次写操作才有意义。通过执行bgrewriteaof命令,可以让AOF文件执行重写功能,用最少的命令达到相同效果。
Redis也会在触发阈值时自动去重写AOF文件。阈值也可以在redis.conf中配置:
# 当前AOF文件比上次文件增长超过多少百分比时则触发重写,例如超过100%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AOF文件体积最小多大以上才触发重写 ,例如超过60m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1.6 RDB与AOF对比
如果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在实际开发中往往会结合两者来使用。(也就是两都开启)
RDB | AOF | |
---|---|---|
持久化方式 | 定时针对整个内存做快照 | 记录每次执行的命令 |
数据完整性 | 不完整,两次备份之间会丢失 | 相对完整,取决于刷盘策略 |
文件大小 | 会有压缩,文件体积小 | 记录命令,文件体积很大 |
宕机恢复速度 | 很快 | 慢 |
数据恢复优先级 | 低,因为数据完整性不如AOF | 高,因为数据完整性更高 |
系统资源占用 | 高,大量CPU和内存消耗 | 低,主要是磁盘IO资源,但AOF重写时会占用大量CPU和内存资源 |
使用场景 | 可以容忍数分钟的数据丢失,追求更快的启动速度 | 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常见 |
总结:RDB方式恢复数据速度快但会丢失数据基于快照实现,AOF恢复数据速度慢但数据完整性高基于命令实现。
2. 什么是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就是黑客根据接口去请求缓存中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每次请求都查数据库,从而数据库宕机。
解决方案:
- 缓存空数据
- 布隆过滤器
解决方案1:缓存空数据
缓存空数据:当数据库查询的数据为空,就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例如 {key:10010,value:null}
- 优点:实现简单
- 缺点:消耗内存,可能会发生数据不一致问题
解决方案2:布隆过滤器
优点:内存占用较少,没有多余key
缺点:实现复杂,存在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