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概念
1.1. 构成
1.1.1. 接收者和发送者
1.1.1.1. 参与者既发送信息,又接收反馈,是一体的
1.1.2. 信息(Message)
1.1.2.1. 多个参与者之间需要分享的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组成物
1.1.2.2. 信息的存在方式被定义为符号
1.1.2.2.1. (Symbol)
1.1.2.2.2. 语言符号
1.1.2.2.2.1. 用来描述具体实物的具体符号(Concrete Symbol)
1.1.2.2.2.2. 用来描述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的抽象符号(Abstract Symbol)
1.1.2.2.3. 非语言符号(Nonverbal symbol)
1.1.2.2.3.1. 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
1.1.3. 渠道(Channel)
1.1.3.1. 信息在参与者之间进行传递的途径
1.1.3.2. 通道、媒介
1.1.3.3. 潜在的沟通渠道数量
1.1.3.3.1. M=n * (n- 1)/2 ,其中 n >= 1
1.1.3.3.1.1. 【19上选55】
1.1.3.3.2. 当n=1时,即参与者与自身进行沟通,M=0
1.1.3.3.3. 当n=2时,也就是参与者有2人,即2个人面对面的交流,M=1
1.1.4. 反馈(Feedback)
1.1.4.1. 参与者之间针对信息的反应过程
1.1.5. 噪音(Noise)
1.1.5.1. 发生在参与者之间,能够干扰和阻碍理解和解释信息的因素
1.1.5.2. 外部噪音
1.1.5.2.1. 自于沟通环境
1.1.5.3. 内部噪音
1.1.5.3.1. 参与者的头脑中
1.1.5.4. 语义噪音
1.1.5.4.1. 不利于理解沟通的情况
1.1.5.4.1.1. 文化背景
1.1.5.4.1.2. 语言背景
1.1.5.4.1.3. 宗教背景
1.1.5.4.1.4. 阶层背景
1.1.6. 环境(Environment)
1.2. 沟通的方式
1.2.1. 参与讨论
1.2.1.1. 头脑风暴
1.2.2. 征询
1.2.2.1. 调查问卷
1.2.3. 推销(说明)
1.2.3.1. 劝说鼓动
1.2.4. 叙述
1.2.4.1. 【21下选54】
1.2.4.2. 叙述解释
1.2.5. 选择
1.2.5.1. 掌握信息的能力
1.2.5.2. 是否需要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1.2.5.3. 是否需要控制信息内容
1.3. 沟通渠道的选择
1.3.1. 即时性维度
1.3.1.1. 高度互动
1.3.1.2. 中等互动
1.3.1.3. 低等互动
1.3.2. 表达方式维度
1.3.2.1. 文字
1.3.2.1.1. 可永久性保存,容易查询
1.3.2.1.1.1. 【22下选53】
1.3.2.1.2. 节约时间,阅读速度要高于语言速度
1.3.2.1.3. 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速度进行调整
1.3.2.1.4. 无地理位置要求
1.3.2.1.5. 更为精确和准确
1.3.2.1.6. 理论上可以多次无损复制传播
1.3.2.1.7. 损失了大量非语言符号,不利于情感的传递
1.3.2.1.8. 对于阅读者的选择没有控制力
1.3.2.1.9. 无法控制何时,以及是否被阅读
1.3.2.2. 语言
1.3.2.2.1. 可以传递情感
1.3.2.2.2. 可以同时进行跨地域沟通
1.3.2.2.3. 比邮件快
1.3.2.2.4. 不需要保存传递信息的优先选择渠道
1.3.2.2.5. 不利于建立促进个人关系(与面对面相比)
1.3.2.2.6. 无法表现肢体语言
1.3.2.2.7. 做不到文字资料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把握细节的能力不足
1.3.2.2.8. 说的速度比阅读速度相对要慢
1.3.2.2.8.1. 【19下选54】
1.3.2.3. 混合
1.3.3. 必须有适当的条件
1.3.3.1. 时间
1.3.3.2. 地点
1.3.3.3. 网络条件
1.3.3.3.1. 网络视频会议
1.3.3.4. 软件条件
1.3.3.4.1. 网络演示、协同工作时
1.3.3.5. 如果需要保留相关信息,要做额外的工作,如录像,会议纪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