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架构图
- 1、MySQL架构图
- 2、InnoDB架构图
- 二、落盘分析
- 1.第一阶段
- 2.第二阶段
- 3.第三阶段
- 4.第四阶段
- 5.第五阶段
- 6.第六阶段
前言
在上一章中我们聊到了事务有四大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本篇文章就持久性重点聊一下,在高性能MySql一书中,对持久性的定义是:一旦事务提交,则起所做的修改就会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此时即使数据库或系统崩溃,修改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持久性这个概念有点模糊,因为实际上持久性也是分很多种不同的级别的,有些持久性策略能够提供很强的安全保障,有些则未必,并且不可能有能做到100%安全保障的持久性策略,下面我们逐步展开MySQL种事务持久性的真正含义。
ps:基于innodb存储引擎
一、架构图
首先通过几张图片宏观上了解MySQL和innodb的架构
1、MySQL架构图
2、InnoDB架构图
通过以下两张innodb的架构图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innodb数据落盘过程
二、落盘分析
本节是将MySQL落盘过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分析,来达到理解落盘过程的目的。
1.第一阶段
假设此时MySQL修改数据后直接写入磁盘,就会有一个问题,数据写入磁盘时随机写的,性能极差,于是有了第二阶段。
2.第二阶段
此阶段增加了缓存这一步,即MySQL修改数据后保存在缓存中,然后由后台线程异步写入磁盘,这个过程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当数据还在缓存中尚未写入磁盘时系统崩溃,会导致数据丢失,安全级别相当差,于是有了第三阶段。
3.第三阶段
此阶段增加了redo log,即更新缓存后,并且同步将redo log写入磁盘,由于redo log是顺序写词盘,所以效率也并不低。这时遇到数据还在缓存中尚未写入磁盘时系统崩溃的情况,MySQL重启是可以根据redo log的内容进行落盘。
但是此时会有脏读,不可重复读等问题,破坏了事务的隔离性。比如A事务更新了缓存但事务尚未提交,B事务去读就会读取到A事务的更新。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问了,那A事务更新的时候锁定数据不让B事务读可以吗?可以是可以,但是会导致读性能太差。于是有了第四阶段。
4.第四阶段
此阶段增加了undo log,即在更新缓存前先把对应的反向逻辑日志写到undo log buffer,这样B事务读取事务读取历史版本即可(MVCC机制)。
但是仔细一想还是有问题,那就是MySQL数据落盘是以页为单位的,其大小是16KB,而操作系统的页大小是4KB,如果在落盘的时候操作系统写了12KB时崩溃了,咋办?还有4KB数据呢(这种情况被称为部分写失效),这种情况下MySQL重启如何恢复??
可能有些同学会想通过redo log来恢复,这是不行的,因为redo log记录的是对页的物理操作,如偏移量800,写’aaa’记录,所以redo log生效的前提必须是MySQL数据页是完整的(姜承尧.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
此时在MySQL崩溃重启恢复应用redo log前,需要一个页的副本,当发生部分写失效时,先通过该页的副本来还原该页后再应用redo log,这里所谓的页副本,这种策略就是double write。于是有了第五阶段。
PS:关于undo log落盘
用户定义的临时表的 undo log不刷盘,非临时表的undo log要刷盘的,undo log记录了事务修改前逻辑日志,本质上是数据,和正常表区别不大,它的内容除了记录到undo tablespaces,也会被记录到redo log。其中刷盘到undo tablespaces的机制和正常表数据一致(异步刷盘),刷盘到redo log的机制是和该undo log其对应的redo log一起刷盘的。
5.第五阶段
此阶段增加了double write buffer,先将缓存中的数据搬到该缓冲区,再刷到共享表空间和各个独立表空间,细节如下:
double write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内存中的double write buffer,大小为2MB,另一部分是物理磁盘上共享表空间中连续的128个页,即2个区(extent),大小同样为2MB。在对缓冲池的脏页进行刷新时,并不直接写磁盘,而是会通过memcpy函数将脏页先复制到内存中的double write buffer,之后通过double write buffer再分两次,每次1MB顺序地写入共享表空间的物理磁盘上,然后马上调用fsync函数,同步磁盘,避免缓冲写带来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因为double write页是连续的,因此这个过程是顺序写的,开销并不是很大。在完成double write页的写入后,再将double write buffer中的页写入各个表空间文件中,此时的写入则是随机的,开销大。
这样就完美解决了 部分写失效 问题,即使写共享表空间失败,因为还没有写独立表空间,此时直接通过redo log恢复即可,如果写共享表空间成功,写独立表空间部分失败,先通过共享表空间的副本页恢复,再通过redo log恢复。
6.第六阶段
我们知道,在实际项目中,MySQL很少单节点,一般至少主从,双主等,此时必须开启binlog用于主从同步,那么binlog与redo log落盘关系如何呢?
如图所示,此时引入了XA分布式协议,保证binlog和redo log提交顺序。
- prepare 阶段
redo log落盘,此时redo log是prepare标志 - commit 阶段
binlog落盘,此时把redo log标志又prepare变更为commit,表示redo log完整提交。
在MySQL崩溃恢复时,为了保证主从数据一致,检测到binlog完整(redo log至少prepare了),此时提交数据,如果binlog不完整或没有,则回滚数据,回滚用的redo log中的undo log的redo log(太绕了,好好梳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