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第二章 进程管理
- FCFS、SJF、HRRN调度算法
- (一)先来先服务(FCFS, First Come First Serve)
- (二)短作业优先(SJF, Shortest Job First)
- 对FCFS和SJF两种算法的思考
- (三)高响应比优先(HRRN,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
- 小结
第二章 进程管理
FCFS、SJF、HRRN调度算法
调度算法
- 先来先服务(FCFS)
- 短作业优先(SJF)
- 高响应比优先(HRRN)
Tips:各种调度算法的学习思路
1、算法思想。每一种算法的提出,它是想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出于什么目的。
2、算法规则。为了解决问题,它采用了怎样的算法规则。
3、这种调度算法是用于 作业调度 还是 进程调度?用于作业调度和用于进程调度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区别。
4、抢占式?非抢占式?各种算法,可能有抢占式的版本、非抢占式的版本。
5、优点和缺点。
6、是否会导致饥饿。
饥饿:某进程/作业长期得不到服务,它就处于饥饿状态。
(一)先来先服务(FCFS, First Come First Serve)
1、算法思想
主要从“公平”的角度考虑。(类似于我们生活中排队买东西的例子)
2、算法规则
按照作业/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服务。
3、用于作业/进程调度
用于作业调度时,考虑的是哪个作业先到达后备队列;(后备队列之前讲过,是在外存中的)
用于进程调度时,考虑的是哪个进程先到达就绪队列。(就绪队列,是在内存中的)
4、是否可抢占
非抢占式的算法。
也就是对于当前正在占用处理机的那个进程或作业,只有它主动放弃处理机的时候,才会进行调度,才会根据这个算法规则再去选择下一个进行调度。
【例题】
各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时间、需要的运行时间如下表所示。使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计算各进程的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进程 | 到达时间 | 运行时间 |
---|---|---|
P1 | 0 | 7 |
P2 | 2 | 4 |
P3 | 4 | 1 |
P4 | 5 | 4 |
等待时间 = 等待被服务的时间 = 周转时间 - 运行时间 - I/O操作的时间
(本例是纯计算型的进程,不涉及I/O操作,因此,其要么在等待被调度、要么在运行。但如果有I/O操作的进程,也要考虑到)
周转时间 = 完成时间 - 提交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 周转时间 / 运行时间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调度,事实上就是等待时间越久的越优先得到服务。
因此,调度顺序为:P1 → P2 → P3 → P4
周转时间:P1 = 7-0 = 7; P2 = 11-2 = 9; P3 = 12-4 = 8; P4 = 16-5 = 11
带权周转时间:P1 = 7/7 = 1; P2 = 9/4 = 2.25; P3 = 8/1 = 8; P4 = 11/4 = 2.75
等待时间:P1 = 7-7 = 0; P2 = 9-4 = 5; P3 = 8-1 = 7; P4 = 11-4 = 7
平均周转时间 = 8.75;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 3.5; 平均等待时间 = 4.75
对于上例,可以注意到,对于P3来说,它的带权周转时间为8,是非常大的。意味着,这个进程本来需要运行很短的时间,但是它需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处理。对于P3的用户来说,他的体验就是特别糟糕的。
5、优缺点
优点:公平、算法实现简单
缺点:排在长作业(进程)后面的短作业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很大,对短作业来说用户体验不好。即,FCFS算法对长作业有利,对短作业不利。
6、是否会导致饥饿
不会。
不管是哪个作业,只要它一直等着,它前面的那些作业总会被进行完,它总会得到服务的。
(二)短作业优先(SJF, Shortest Job First)
对于先来先服务算法,其各项指标其实都是不太优秀的。因此又提出了短作业优先算法。
1、算法思想
追求最少的平均等待时间,最少的平均周转时间,最少的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2、算法规则
最短的作业/进程优先得到服务(所谓“最短”,是指要求服务时间最短)
3、用于作业/进程调度
既可用于作业调度,也可用于进程调度。用于进程调度时称为“短进程优先(SPF, Shortest Process First)算法”。
4、是否可抢占
SJF和SPF是非抢占式的算法。但是也有抢占式的版本——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SRTN, Shortest Remaining Time Next)。
【例题】
各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时间、需要的运行时间如下表所示。使用非抢占式的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计算各进程的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本例为进程调度的场景,所以严格来说,用于进程调度应该称为: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SPF))
进程 | 到达时间 | 运行时间 |
---|---|---|
P1 | 0 | 7 |
P2 | 2 | 4 |
P3 | 4 | 1 |
P4 | 5 | 4 |
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每次调度时选择当前已到达且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进程。
因此,调度顺序为:P1 → P3 → P2 → P4
周转时间 = 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
P1 = 7-0 = 7; P3 = 8-4 = 4; P2 = 12-2 = 10; P4 = 16-5 = 11
带权周转时间 = 周转时间 / 运行时间
P1 = 7/7 = 1; P3 = 4/1 = 4; P2 = 10/4 = 2.5; P4 = 11/4 = 2.75
等待时间 = 周转时间 - 运行时间
P1 = 7-7 = 0; P3 = 4-1 = 3; P2 = 10-4 = 6; P4 = 11-4 = 7
平均周转时间 = 8;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 2.56; 平均等待时间 = 4
对比FCFS算法的结果,显然SPF算法的平均等待/周转/带权周转时间都要小。
【例题】
各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时间、需要的运行时间如下表所示。使用抢占式的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计算各进程的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抢占式的短作业优先算法又称“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SRTN)”)
进程 | 到达时间 | 运行时间 |
---|---|---|
P1 | 0 | 7 |
P2 | 2 | 4 |
P3 | 4 | 1 |
P4 | 5 | 4 |
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每当有进程加入就绪队列改变时就需要调度,如果新到达的进程剩余时间比当前运行的进程剩余时间更短,则由新进程抢占处理机,当前运行进程重新回到就绪队列。另外,当一个进程完成时也需要调度。
需要注意的是,当有新进程到达的时候就绪队列就会改变,就要按照上述规则进行检查。以下Pn(m)表示当前Pn进程剩余时间为m。各个时刻的情况如下:
0时刻(P1到达):P1(7)
2时刻(P2到达):P1(5)、P2(4)
4时刻(P3到达):P1(5)、P2(2)、P3(1)
5时刻(P3完成、P4到达):P1(5)、P2(2)、P4(4)
7时刻(P2完成):P1(5)、P4(4)
11时刻(P4完成):P1(5)
周转时间 = 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
P1=16-0=16;P2=7-2=5;P3=5-4=1;P4=11-5=6
带权周转时间 = 周转时间 / 运行时间
P1=16/7=2.28;P2=5/4=1.25;P3=1/1=1;P4=6/4=1.5
等待时间 = 周转时间 - 运行时间
P1=16-7=9;P2=5-4=1;P3=1-1=0;P4=6-4=2
平均周转时间=7;平均带权周转时间=1.5;平均等待时间=3
在抢占式的短作业优先算法中,这些进程的执行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如上例中P1、P2),这和之前我们的例子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其各个指标的计算要注意一下。
对比非抢占式的短作业优先算法,显然抢占式的这几个指标又要更低。
注意几个小细节:
1.如果题目中未特别说明,所提到的“短作业/进程优先算法”默认是非抢占式的。
2.很多书上都会说:“SJF调度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最少”。但是,根据刚才的例子可见,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即抢占式的SJF)还要更少。
因此,严格来说,这个表述是不严谨的。应该这样说:
在所有进程同时可运行时,采用SJF调度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最少。
或者说:在所有进程都几乎同时到达时,采用SJF调度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最少。
如果不加上这些前提条件,则应该说:抢占式的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N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最少。
3.虽然严格来说,SJF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不一定最少(与SRTN相比)。但是它相比于其它算法(如FCFS),SJF依然可以获得较少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
4.如果选择题中遇到“SJF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最少”的选项,那最好判断其他选项是不是有明显的错误,如果没有更合适的选项,那也应该选择此选项。
5、优缺点
优点:“最短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
缺点:不公平。对短作业有利,对长作业不利。如果有源源不断的短作业进来的话,可能长作业会产生饥饿现象。另外,作业/进程的运行时间的由用户提供的,并不一定真实,不一定能做到真正的短作业优先。
6、是否会导致饥饿
会。如果源源不断地有短作业/进程到来,可能使长作业/进程长时间得不到服务,产生“饥饿”现象。如果一直得不到服务,则称为“饿死”。
对FCFS和SJF两种算法的思考
FCFS算法是在每次调度的时候选择一个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进程)为其服务。但是没有考虑到作业的运行时间,因此导致了对短作业不友好的问题。
SJF算法是选择一个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为其服务。但是又完全不考虑各个作业的等待时间,因此导致了对长作业不友好的问题,甚至还会造成饥饿问题。
能不能设计一个算法,既考虑到各个作业的等待时间,也能兼顾运行时间呢?
基于这种想法,人们就提出了高响应比优先算法。
(三)高响应比优先(HRRN,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
1、算法思想
要综合考虑作业/进程的等待时间和要求服务的时间。
2、算法规则
在每次调度时先计算各个作业/进程的响应比,选择响应比最高的作业/进程为其服务。
响应比
=
等待时间
+
要求服务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响应比 = \frac{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要求服务时间}
响应比=要求服务时间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
(不难看出,响应比
这一参数一定是≥1
的)
3、用于作业/进程调度
既可以用于作业调度,也可以用于进程调度。
4、是否可抢占
非抢占式的算法。因此只有当前运行的作业/进程主动放弃处理机时,才需要调度,才需要计算响应比。
【例题】
各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时间、需要的运行时间如下表所示。使用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计算各进程的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进程 | 到达时间 | 运行时间 |
---|---|---|
P1 | 0 | 7 |
P2 | 2 | 4 |
P3 | 4 | 1 |
P4 | 5 | 4 |
高响应比优先算法:非抢占式的调度算法,只有当前运行的进程主动放弃CPU时(正常/异常完成,或主动阻塞),才需要进行调度,调度时计算所有就绪进程的响应比,选响应比最高的进程上处理机。
响应比 = (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 / 要求服务时间
0时刻:只有P1到达就绪队列,P1上处理机
7时刻(P1主动放弃CPU):就绪队列中有P2(响应比=(5+4)/4=2.25)、P3((3+1)/1=4)、P4((2+4)/4=1.5)
8时刻(P3完成):P2(2.5)、P4(1.75)
小技巧:P2和P4要求服务时间一样,P2到达时间更早(等待时间更长),所以计算出来必然是P2响应比更大。
12时刻(P2完成):就绪队列中只剩下P4
5、优缺点
综合考虑了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要求服务时间)
等待时间相同时,要求服务时间短的优先(SJF的优点)
要求服务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长的优先(FCFS的优点)
对于长作业来说,随着等待时间越来越久,其响应比也会越来越大,从而避免了长作业饥饿的问题。
6、是否会导致饥饿
不会。
小结
注:
这几种算法主要关心对用户的公平性、平均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评价系统整体性能的指标,但是不关心“响应时间”,也并不区分任务的紧急程度,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交互性很糟糕。因此这三种算法一般适合用于早期的批处理系统,当然,FCFS算法也常结合其他的算法使用,在现在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适合用于交互式系统的调度算法将在下个小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