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栈的基本概念💫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只允许在固定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操作,进行数据的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作栈顶,另外一端称作栈底。栈不支持随机访问,栈的数据元素遵循后进先出的原则,即LIFO(Late In First Out)。
也许有人曾经听说过压栈和入栈的术语,以下是它们的定义:
压栈:栈的插入操作叫做进栈/压栈/入栈,插入数据是在栈顶
出栈:栈的删除操作叫做出栈/弹栈,删除数据也是在栈顶
我们结合动图来理解栈的后进先出:
二. 栈实现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2.1 引入
我们可以使用顺序存储结构或者链式存储结构来实现栈。换句话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之前学习过的顺序表或者链表来实现栈,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
2.2 用顺序表来实现
以下是动态顺序表实现栈的结构体声明和图示:
typedef struct StackList
{
STDataType* a; //指向动态开辟的空间
int top; //栈顶所在下标,相当于元素个数
int capacity;//顺序表容量
}ST;
优点:由于栈的插入和删除数据符合 后进先出的原则,我们 把顺序表末端当作栈顶,则插入数据和删除数据就是 尾插和 尾删 。而前面我们知道 顺序表的尾插和尾删效率非常高 ,时间复杂度为O(1)。
缺点: 存在容量限制,当容量不足是需要扩容,扩容需要成本。
2.3 用链表来实现
2.3.1 单链表实现(尾为栈顶)
typedef struct StackNode
{
STDataType x;//数据域
StackNode* nest;//指针域,指向下一结点
}ST;
struct Stack
{
ST* phead;//指向第一个结点
ST* tail;//指向尾结点
}
假如我们使用链表尾当作栈顶,则对应的插入删除就是尾插和尾删。我们知道单链表的尾插和尾删要先找到链表尾,时间复杂度是O(N)。可能有人会想,那我定义一个尾指针来记录链表尾部,想法很好,但是这样虽然解决了尾插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尾删除了要找到最后一个结点,还要找到其前面的结点,由于链表单向,最终还是要遍历链表,没有什么意义。
2.3.2 单链表实现(头为栈顶)
我们知道,和顺序表相反,单链表头插和头删效率较高,时间复杂度为O(1)。我们就可以将链表头当作栈顶,这样插入就相当于头插,删除就相当于头删,如下:
2.3.3 双向链表实现
如果一定要使用链表以及把链表尾当作栈顶,为了解决删除需要找到尾结点的前驱结点时间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双向链表来实现栈。双向链表除了后继指针还增加了前驱指针来指向上一个结点,利用这个结构可以直接得到上一个结点,无需再遍历链表,时间复杂度为O(1)。
typedef struct StackNode
{
STDataType x;//数据域
StackNode* nest;//后继指针域,指向下一结点
StackNode* prev;//前驱指针域,指向上一结点
}ST;
struct Stack
{
ST* phead;//指向第一个结点
ST* tail;//指向尾结点
}
2.3.4 总结
如果 没有要求栈顶的位置,则我们还是使用 单链表来实现,将头作为栈顶。这是因为 双向链表比单链表的结点多占用了一个前驱指针的空间,虽然现代计算机空间已然构不成太大问题,但是能省则省,大伙们懂的 😏。
如果题目要求栈顶在链表尾的话,那还是老老实实用 双向链表实现吧。
使用链表的缺点就是每次插入都要malloc新结点,会消耗一定的时间成本。
2.4 选择
我们推荐采用 顺序表来实现对栈的操作,原因如下:
1. 栈的特性完美避开了顺序表尾插尾删效率过低的问题,虽然需要扩容,但是链表创建结点也同样需要成本,而 顺序表扩容频率不像链表一样如此频繁。
2. 我们知道CPU与主存速度上存在巨大差距,为了提高效率,CPU和主存之间还存在着 cache高速缓存。 CPU访问cache的速度是快于主存的。每次CPU取数据时会访问cache看看存不存在所需的数据,如果不存在才会访问主存,然后将数据所在的内存块加载到cache中。由于顺序表空间是连续的,根据cache的 空间局部性原理,采用顺序表 cache的命中率会高于链表,效率高。
三. 接口的实现✈
3.1 栈的声明
本文我们采用动态顺序表来实现栈,结构体的声明如下:
typedef int S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List
{
STDataType* a;//指向动态开辟的空间
int top; //栈顶所在下标,相当于元素个数
int capacity;//栈的容量
}ST;
和前面链表顺序表一样,我们不直接指定数据的类型,而是将类型重定义为STDataType,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3.2 初始化和销毁
和其他数据结构一样,当我们使用栈结构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当我们不再使用它是要对它进行销毁,具体代码如下:
//初始化栈
void StackInit(ST* ps) //需要改变实参,传指针
{
assert(ps);//确保传入的指针不为空
ps->a = (STDataType*)malloc(4 * sizeof(STDataType));//起初先分配四个字节空间
ps->capacity = 4;
ps->top = 0;
}
//销毁栈
void StackDestroy(ST* ps)
{
assert(ps);
free(ps->a);//将栈空间释放掉
//将栈结构中的信息清空
ps->capacity = 0;
ps->top = 0;
ps->a = NULL;
}
3.3 入栈
由于栈只允许在固定的一端插入,我们又将末端当作栈顶,因此入栈就是尾插。而顺序表的尾插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往栈顶所在下标放入数据,然后栈顶下标加1即可。效果和代码如下:
//入栈
void StackPush(ST* ps, STDataType x)
{
assert(ps);
if (ps->top == ps->capacity) //元素个数等于容量,栈满了,先扩容
{
STDataType* temp = (STDataType*)realloc(ps->a, 2 * ps->capacity*sizeof(STDataType));
if (temp == NULL)//失败则退出程序
{
printf("扩容失败\n");
exit(-1);
}
else
{
ps->a = temp;
ps->capacity *= 2;
temp = NULL;
}
}
(ps->a)[ps->top] = x;//入栈
(ps->top)++;//更新栈顶位置
}
3.4 出栈
和入栈一样,出栈也只在固定的一端进行。入栈是尾插,则出栈就是尾删。而我们用顺序表来实现栈,因此尾删只需要将栈顶退后一位即可。
这里有人可能会将栈顶的元素置0然后再将栈顶位置后退一位。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可取,有以下两种原因:
1. 如果栈顶的元素本身就是0,那我们的行为就失去了意义。
2. 栈的元素类型不一定是整形,如果是浮点型或者结构体,我们赋值为0显然是不妥的。
//出栈
void StackPop(ST* ps)
{
assert(ps);//确保传入指针不为空
assert(ps->top);//确保栈存在元素
(ps->top)--;//更新栈顶
}
3.5 求栈顶元素
很简单,我们可以直接根据栈顶所在的下标得到栈顶元素,如下:
//求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ackTop(ST* ps)
{
assert(ps);
assert(ps->top);//确保栈中存在元素
return ps->a[ps->top - 1];//栈顶元素所在下标即为top-1
}
3.6 判空
在我们设计的栈结构中,top实际上就等价于元素个数,通过判断top是否为0就可以知道栈是否为空。我们使用了C语言stdbool.h头文件中的bool类型,其只能用来存放true(1)和false(0)两个值,分别代表真和假。代码如下:
//判空
bool StackEmpty(ST* ps)
{
assert(ps);
return ps->top;//top为0则返回false,不为零返回true
}
3.7 求栈的元素个数
根据我们构造的栈结构体,栈顶top的值就是栈的元素个数,直接返回即可:
//求栈的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 ps)
{
assert(ps);
return ps->top;
}
3.8 思考
会不会有人会有以下思考:
1. 求栈顶元素,判空,求元素个数都是用一行直接返回,这些接口会不会有些许多余,直接访问结构体相应成员不就好了?
2. 为什么没有实现查找,打印,修改等接口?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要知道,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在本文我们将栈元素个数作为栈顶的下标,那可不可以将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作为栈顶下标呢?实际上完全可以。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使用别人已经封装好的栈,我们要怎么知道栈顶元素下标是top还是top-1呢?我们要怎么知道是top=0为空还是top=-1为空呢?我们要怎么知道元素个数是top还是top+1呢?我们完全不知道,只有设计者才知道,因此设计者往往会将这些功能再封装成函数,供我们直接调用。
这是因为栈是一种限制型数据结构,其不支持随机访问,只允许在固定的一端(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不允许在其他的位置进行任何操作。因此,栈不存在查找,打印,修改等对除栈顶之外的位置进行操作的接口,否则会破坏栈的特性。为了遵循栈的特性,我们就不实现这些接口。
四. 完整代码及效果展示🌠
按照以往惯例,我们采用多文件编写的形式,将上述接口的定义实现放在Stack.c文件中,然后将接口的声明和结构体的定义放于Stack.h头文件中,以达到封装的效果。这样我们如果需要使用栈,就只需要在文件中包含对应的头文件Stack.h就可以使用我们上面定义的各种接口。以下为本文实现的栈完整代码以及效果展示:
//Stack.h文件,用于声明接口函数,定义结构体
#pragma once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assert.h>
#include<stdbool.h>
typedef int S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List
{
STDataType* a;//指向动态开辟的空间
int top; //栈顶所在下标,相当于元素个数
int capacity;//栈的容量
}ST;
//初始化
void StackInit(ST* ps);
//销毁
void StackDestroy(ST* ps);
//出栈
void StackPop(ST* ps);
//入栈
void StackPush(ST* ps, STDataType x);
//求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ackTop(ST* ps);
//求栈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 ps);
//判空
bool StackEmpty(ST* ps);
//Stack.c文件,用于定义接口函数
#include"Stack.h"
//初始化栈
void StackInit(ST* ps) //需要改变实参,传指针
{
assert(ps);//确保传入的指针不为空
ps->a = (STDataType*)malloc(4 * sizeof(STDataType));//起初先分配四个字节空间
ps->capacity = 4;
ps->top = 0;
}
//入栈
void StackPush(ST* ps, STDataType x)
{
assert(ps);
if (ps->top == ps->capacity) //元素个数等于容量,栈满了,先扩容
{
STDataType* temp = (STDataType*)realloc(ps->a, 2 * ps->capacity * sizeof(STDataType));
if (temp == NULL)//失败则退出程序
{
printf("扩容失败\n");
exit(-1);
}
else
{
ps->a = temp;
ps->capacity *= 2;
temp = NULL;
}
}
(ps->a)[ps->top] = x;//入栈
(ps->top)++;//更新栈顶位置
}
//出栈
void StackPop(ST* ps)
{
assert(ps);//确保传入指针不为空
assert(ps->top);//确保栈存在元素
(ps->top)--;//更新栈顶
}
//求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ackTop(ST* ps)
{
assert(ps);
assert(ps->top);//确保栈中存在元素
return ps->a[ps->top - 1];//栈顶元素所在下标即为top-1
}
//求栈的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 ps)
{
assert(ps);
return ps->top;
}
//判空
bool StackEmpty(ST* ps)
{
assert(ps);
return ps->top;//top为0则返回false,不为零返回true
}
//销毁栈
void StackDestroy(ST* ps)
{
assert(ps);
free(ps->a);//将栈空间释放掉
//将栈结构中的信息清空
ps->capacity = 0;
ps->top = 0;
ps->a = NULL;
}
最后, 我们在tesst.c文件调用栈各个接口进行测试,如下:
//test.c文件,用于测试
#include"Stack.h"
void test01()
{
ST s1;
//初始化
StackInit(&s1);
//求元素个数
printf("入栈前栈的元素个数为:%d\n", StackSize(&s1));
//入栈
StackPush(&s1,1);
StackPush(&s1, 2);
StackPush(&s1, 3);
StackPush(&s1, 4);
printf("入栈后栈的元素个数为:%d\n", StackSize(&s1));
//由于无法遍历打印,我们就交替使用 求栈顶元素-出栈 来显示栈中元素
printf("栈中元素:> ");
while (StackEmpty(&s1))//栈不为空则继续
{
//求栈顶元素
printf("%d ", StackTop(&s1));
//出栈
StackPop(&s1);
}
//全部出栈
printf("\n全部出栈后栈的元素个数为:%d\n", StackSize(&s1));
//销毁
StackDestroy(&s1);
}
int main()
{
test01();
return 0;
}
以下是测试的最终效果: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
制作不易,能否点个赞再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