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第一章后,觉得本章重点不是在“分解数据”上,而是在对分析流程,分析步骤的引导。
1,确定问题
当业务方或者leader给你提诉求时,往往都是会比较模糊,他们会简单的说下诉求,然后给你一些数据。这时候也许就会用提供的数据做些可视化,可视化时可以发现些问题,但是此时,问题或者目标是未明确,没有切入点。
当分析目标或者切入点不明确,你需要先业务方或者leader进行交流,你需要从他们那获取更多信息。
例如:
1,理清业务模式,诉求背后涉及的业务流程。
2,寻找关键指标,诉求所涉及的关键指标。
2,分解
业务方或者leader进行交流,你理解分析诉求,确定分析的方向后,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分解。将大问题按不同维度分析拆解成小问题。
1,可以自己先头脑风暴,尽可能的不同维度的拆解,最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
2,与业务方或者你的leader,就你的思维导图再进行一波交流,他们可以帮你新增、删减掉一些小问题。
以本章的问题为例,可以有以下的分解。
3,分析/评估
结合前面两个过程的想法,通过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这里最关键的就是用数据说话,不能有“我以为…”,“他认为…”。
本章案例就有两点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1,首席执行官认为少女(11-15岁)基本上是唯一的客户群,但是实际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说明这个观点,这导致后续的分析方向错误。
2,广告费预算和销售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呈下降,所以认为销售量下降是广告预算的减少导致,但是这只能表示存在相关性,没有数据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4,决策
分析后要方案落地执行才是有效分析,而不是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