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市场回暖趋势明显;也有人说之前的亏空太大,想要短时间追上来不太可能,因此2023的消费市场最多是不低迷,达不到火热。
这可把做生意的各位老板整纠结了,究竟今年要不要投个大手笔大干一场?
别急,一起来看看麦肯锡报告的中国消费者五大消费趋势,心里就有底了。

趋势1:中产阶级继续壮大
报告显示,中国的高收入及高收入家庭目前呈两位数增长,正有力推动消费增长。
事实上,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地区能像中国一样,每年新增这么多中产阶级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6万元人民币,跻身上中产阶级行列。未来三年,中国有望再增加7100万个中产阶级家庭。

趋势2:高端化势头延续
研究表明,富裕消费者更偏爱高端品牌。
即便面临经济形势挑战,高端品牌的表现依然超越大众品牌。
虽然消费者对经济环境和个人收入颇为担忧,但为了犒劳自己,中高收入群体还是会在实际消费中垂青较高端的品牌。
一方面是品质上比较有保障,符合中高收入人群的需求;一方面是品牌效应,好的牌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趋势3:选择更明智,消费未降级
消费者转向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渠道,更积极地寻求折扣和促销。
报告显示,消费降级并未发生,消费者只是在购买商品和选择渠道时更加明智,他们也会设法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产品。
他们广开思路,寻找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渠道来购买想要的品牌,有的通过微信群,有的借助淘宝代购店,有的则寻求直播带货。他们并没有在选择品牌和产品时做出妥协,只是更加谨慎地进行权衡,更加积极地寻找折扣和促销。

趋势4:产品为王
中国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变得越发精明。
2022年,作为中国消费者购买快消品时最看重的因素,“功能”不仅重新夺回了此前被“情感”抢走的失地,还进一步扩大了领先优势。从面霜配方到心仪羽绒服的填充类型及品质,中国消费者对其所购产品的特性和规格了如指掌。
在服装行业,那些出售无感文胸或防晒服的品牌,都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增长。一些对市场反应更为敏捷的品牌则适时推出小众户外产品,针对豪华露营或滑雪等场景,将高品质的设计与功能融为一体。

这也体现了服装行业抓住风口的必要性。
秦丝整理了2023年服装行业的风口领域:大码女装、女性体育服饰、牛仔服装、t恤和运动衫。
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
虽然消费者的信心和支出可能会继续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但中国消费者在研究和购买产品时的要求会日益严苛,这是肯定的趋势。

趋势5:本土企业正在赢得市场
中国消费者选择本土品牌,主要是出于对其品质和创新的认可,而不仅仅是因为低价和民族自豪感。
曾几何时,中国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外国品牌,如今中国品牌也可以提供与外国同行媲美甚至更好的优质产品。
着本土品牌的相继崛起,使得许多原本在大众市场或主流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外国品牌倍感压力,销售额下滑明显。
出人意料的是,民族自豪感并非唯一的驱动因素。
国内企业对潮流趋势的反应速度更快,更加贴近消费者,投资也更为果敢,这些因素也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本土品牌的原因。

总而言之,当前的经济放缓只是短期现象,日益富裕的中国消费者仍具有较强韧性。
尽管经济压力还是令消费者在制定购物决策时更为审慎,他们也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功能。但在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中,目前本土品牌在诸多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国外品牌。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展,我们便能看到那些能够妥善应对变局企业的脱颖而出。抓紧时间完成产业升级,加快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实体商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