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发展概述
1.1 文交所概念
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文交所”)从事文化产权交易及相关投融资服务工作,促进文化产业要素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流动。文交所从事的创新业务主要是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即以对文化艺术品实物进行严格的鉴定、评估、托管和保险等程序为前提,发行并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实物的艺术品份额合约。
这一新型交易模式不仅能够解决文化艺术资源整合与流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也是对文化艺术品价格发现机制和文化艺术品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1.2 产权来源
艺术品是创作于民间的特殊商品,而且每一件都有其特质性,因此其艺术价值或投资价值往往很难认定。什么样的艺术品该进入产权市场非常重要,产权市场的公信力决定了,能够进场交易的艺术品产权一定是满足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特点的投资品或高端消费品。
产权市场应当和权威性的艺术家合作,主要锁定在现代和已故的知名艺术家作品里面。这种知名度并不是所谓的民间知名度,而是从专业学术角度来进行主流性评价,这是引领社会投资方向和艺术创作方向的必要手段,更是资本市场支持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否则不但会误导艺术创作、加大投资风险,而且艺术品产权交易市场也就偏离了方向。
1.3 发展概述
2007年,沪深等地提出构建“文化产权交易所”,而文交所雏形的第一次出现则是在2008年的《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上,北大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彭中天提出了艺术品产权分割投资的创新商业模式。
2008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有提案提出《关于成立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建议》,提案认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艺术市场信息更公开透明,有利于文物艺术品的回流和保护。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投资条件,活跃艺术品市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资本更多流向文化艺术领域,缓解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压力。在这之后,全国各地都闻风而动,特别是文化艺术市场活跃的城市,都在酝酿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
2009年6月15日,国家试点成立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然后在2009年11月成立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两个国家级文交所试点单位的成立拉开了国内文交所热的大幕。同年9月17日天津文交所成立。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大大小小的文交所已有80多家,有一半仍旧处在运营中,绝大多数对外宣称其职能在于成为文化资源的配置平台。
总体而言,除了少数几家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善后还未处理完之外,大部分文交所在政策法规之下谋求生路。很多文交所规避了此前备受争议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这一方式,积极处理遗留问题,寻找新的途径,开展其他方面的业务,步伐谨慎,着力长远,试图打开文交所发展局面。
1.4 艺术品交易市场定位
艺术品作为产权市场的交易品种一经提出,就意味着将艺术品产权定位为投资品或资本品,而作为投资品就应当满足三个特性,即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有安全性就说明这个投资品的价值较高且不会轻易贬值,但投资者对产权价值判断会有相当的难度;有收益性就说明这个投资品具有时间价值,有时间价值才有上涨的可能,但投资者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把握有相当的专业性;有流动性就说明这个投资品有相当的市场规模和相对传统的投资群体,但交易量与社会发展阶段和投资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品作为社会财富阶层的最终消费时尚,同时又是社会公认的具有文化气质的高端消费品。艺术品的相对稀缺性和较高文化价值,使其最终购买群体必然不是普通大众,因此可消费、可投资艺术品的目标客户均可以锁定在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
但不是所有的高端客户都有消费艺术品的需求或者消费艺术品的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和购买能力),所以更大范围购买群体其实仅是投资群体,而这些投资群体,甚至普通百姓,若想分享艺术品产权的投资收益就必须要借助金融工具,否则艺术品成为了个别人鉴赏的物件而已,其内在价值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因此,产权市场是艺术品产权价值的发现地,产权市场创造金融工具把艺术品投资者和艺术品消费者有机联系起来,产权市场通过交易规则把艺术品产权化和产品化,只有产权市场才能汇聚各类专业机构和专业服务,为全社会提供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艺术品产权交易。
第二章 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运营模式
2.1 交易规则
以中国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为例:
-
交易时间按照香港所在的东八区的时间,交易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9:15-9:25,9:30-11:30,13:30-15:30,香港法定节假日和交易所公告的休市日市场休市。
-
交易所采用竞价交易方式,每个交易日的9:15至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9:30至11:30、13:30至15:30为连续竞价时间。交易及结算货币为港币(HKD)。交易模式T+0制度。买入的权益份额实行当日回转交易。权益份额的当日回转交易是指权益份额投资人当日买入的权益份额,即可当日全部或部分卖出。
-
涨跌幅限制非上市首日的份额日涨跌幅限制为±10%,上市首日无涨跌幅限制。
-
交易佣金投资人买卖权益份额成交的,应按规定向交易所交纳交易佣金,交易所的佣金标准为:向买卖双方各收取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
2.2 现状和问题
从当前我国的文化艺术品收藏市场现状来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其发展和运营的模式来看,大多数文交所采取了股票式的“份额化”交易运营模式,通过提高文化艺术品的市场流动性,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作为盈利的主要手段。
但是,这种模式伴有很大的风险,存在着艺术品退出和过度投机等难以解决的问题,经常会给投资者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随着国务院于2011年11月下发的《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终结了这种交易运营模式。
其次,文化艺术品交易的火热,导致了一些当代的书画家产生了投机意识,他们不注重本身书画技能的提升,一味迎合市场的需要,进行书画创作,短时间内其作品就充盈了整个市场,导致他们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断降低。
另外,文交所对一些文化艺术作品过度炒作,透支了其未来的价值成长,扰乱了市场的定价,损害了相关文化艺术家的名声,致使相关产业的低迷。因此,重新探索文交所科学的发展运营模式,成为整个文交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张、参与交易者人数大幅增加,作为新兴交易市场,入市门槛低,缺乏严格监管政策约束等因素,导致文化产权交易市场风险集中。现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机会从来都是与挑战并存,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每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互联网+”的机会,也面临着如何与互联网更深度融合的挑战。
作为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对接的交易平台,文化产权交易所在这个新的时代也在与“互联网+”相融合,互联网参数的加入不仅缩减了时间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资金和信息的流通效率。以邮币卡电子盘为例,它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简简单单的投资邮币卡,让文化投资、收藏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放下身段更加接地气地走到人们的身边,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理财选择。
2.3 发展前景
以我国邮币卡市场为例,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时间,从街头、实体市场到互联网,以及今天文交所的渗入,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在述说着邮市的演化过程。过去三次大的暴涨行情,还有这十余年间断断续续产生的中级反弹,炒作热点行情,或多或少的给参与者留下难忘的烙印,尽管市场潮起潮落,邮人喜怒哀乐,市场仍然在按自己的轨迹旋转着,直到文交所把目光落在邮币卡上面。
其实,文交所涉足邮币卡是中国邮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在此次邮市历史性地跨越中,文交所这个新生事物渗透了进来,尽管还是初始阶段,也在市场荡起了不小的波澜。对于文交所行业未来的发展,不少专家认为关键在于文交所自身的创新运营和国家的政策保障与监管。
从目前文交所的发展情况看,文交所要想创新运营,部分取决于艺术金融平台化发展的进程,为艺术品交易提供相应金融支撑是文交所的必修课,探索新的经验、模式、方法,在艺术金融的发展与壮大中,就能使自己也不断得到发展与壮大。
最后,注意风险意识的培育与确立,同样是文交所获得未来发展空间的关键之一,这与国家设定相关风险控制架构、监管体系密不可分。
2.4 交易情况
中国国际文化产权交易所2019-2021年年度数据为例:
从图中可看出,2019-2021年三年时间年度上市数及上市品种总数持续不断增长,说明文化艺术品市场需求不断在增加。
从图中可看出,2019-2021年藏品总数值较为稳定,小幅上升。二年度成交金额增势明显,且远大于藏品市场总值。随着年度成交金额的上升,年度日均成交金额不断上涨,且最高、最低成交金额均随之上升,这一系列说明文化艺术品市场受追捧程度不断上涨,消费者也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地钱财,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图 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市场概况(2022.7)
(图为2022.7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市场概况)
第三章 NFT数字藏品在其中意义和应用
3.1 NFT数字藏品概念
数字藏品,即是我们熟知的NFT在国内的称呼,是NFT的一种应用形式,目前网络上所说的数字藏品、NFT、NFR,都是数字藏品的一种称呼方式。
NFT,即Non-Fungible Token的简称,代表非同质化代币,是一个独特的数字资产(艺术品、音乐或者游戏资产)。所谓的非同质化代币,就是不可替代的通证,即在智能合约中记录着唯一信息。在区块链上认证后,每个NFT都是独一无二的。NFT在互联网中使用区块链技术标注文件的物权,是web3.0的产物,被认为是未来元宇宙的重要基础设施,一般基于公链,可以在二级市场中通过进行交易。
简单来说,NFT 就像数字资产的身份证,它能够指向数字艺术、游戏、域名、门票等任何内容,使其成为可以永久拥有、保存、追溯的数字资产。最早的NFT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NFT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此后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摸索,2017年,Larva Labs在以太坊公链上发布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NFT项目 —— Crypto Punks,正式开启了将数字图片作为加密资产的时代。
目前,最有名的交易平台为OpenSea,目前最火的NFT项目包括无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和周杰伦熊(Phanta Bear)。2021年,全球NFT市场迎来了一次大爆发,而在国内,同样也诞生了多个火热的平台。不同于国外与虚拟货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由于我国对于虚拟货币是持禁止的态度,因此国内的数字藏品与虚拟货币是完全划清了界限。
3.2 数字藏品主要形式
当下数字藏品成为行业热点,品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
音乐、门票、潮玩、卡牌、画作、摄影作品、GIF动图、表情包等等都可以做数字藏品。不同的数字藏品有着不同的玩法,例如,音乐类的可以听歌、门票出入通行证、画作长久保存欣赏等等。
3.3 意义
(1)数字内容资产化。在现在的互联网下,我们仅拥有数字内容的使用权,无法真正使数字内容成为我们的资产。数字藏品(NFT)的出现拓宽了数字资产的边界,数字资产不再只是指数字货币,任何一种独特性资产都可以被铸成数字藏品(NFT),无论是实体资产还是各式各样的数字内容,如图片、音视频、游戏道具等,这提高了数字内容的可交易性。
(2)依托区块链技术保证资产的唯一性、真实性和永久性,并有效解决确权问题。这有三方面的好处:
-
去中心化储存保证了资产永久性存在,不会因中心化平台停止运营而消失;
-
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
提高资产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如收藏品真伪的鉴定成本),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的数字资产的买家进行交易活动。
(3)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容创作者的商业地位,减少中心化平台的抽佣分成。通过数字藏品(NFT)内嵌的智能合约,创作者能从后续的流转中获得持续的版税收益。
3.4 应用
2022年7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 NFT 等资产数字化、数字 IP 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
除了上海,多地的文交所也在探索,能否将数字藏品的交易,纳入到文交所的业务范畴中来,实现数藏交易的合规化。今年1月到6月,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巨变,也创造出了巨大的致富机会。优先购、PFP等一系列新玩法也逐渐衍生,更有艺术家尝试将国内的数藏与海外的NFT结合起来,平台、发行方、IP方都在不断迭代。
第四章 我国主要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
迄今为止,国家批准的有六个: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天津文交所,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
2011年12月30日,中宣部、商务部、文化部等5部委共同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中宣发[2011]49号),明确指出“国家重点支持上海和深圳两个资本市场成熟、产权交易基础好的城市设立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试点。”
(1)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
2009年6月15日,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精文投资公司联合投资创立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所正式揭牌,成为国内首家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精文投资公司联合投资创立。
(2)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2009年11月份正式挂牌,以“文化对接资本、交易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与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紧密结合与深度互动,是一个面向全国及全球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文化企业孵化平台与文化产权登记托管平台 。
(3)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
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与信托、保险、银行、租赁、担保和基金等机构合作,联合设计出较为先进的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模式。
(4)天津文交所
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以文化股权、债权、物权、版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市场平台,简称“天津文交所”。
(5)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
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由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等出资成立,以“文化对接金融、交易提升价值”为经营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球,从事文化产权要素、资源交易服务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
(6)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广东新金基投资公司、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中凯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投资创立,力争建成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版权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旨在打造成为立足南方、连接港澳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产业权益性资本市场。
Cover Photo by Jay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