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web3学习路线
- 2 区块链简史
- 2.1 区块链
- 2.2 公共账本
- 2.3 区块链的设计哲学
- 2.3.1 去中心化
- 2.3.2 共识
- 2.3.2.1 上链
- 2.3.2.2 共识算法
- 3 web3面向资产的互联网
- 3.1 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权衡
- 4 智能合约
- 4.1 以太坊智能合约
- 4.2 去中心化应用
- 5 小结
- 结语
1 web3学习路线
参考下面链接1
2 区块链简史
比特币白皮书,全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由化名“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个人或团队于2008年10月31日首次发布。
2.1 区块链
比特币协议将用户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交易(数据),存储在区块(数据结构)中。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新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这些区块按照先后顺序连起来,构建成区块链的存储结构:
区块链是一个由区块所组成的链式存储结构,区块中包含交易(用户数据)。所有有类似存储结构的协议统称为区块链。
- 解决问题:现有金融系统资金管理不透明、货币超发等等操作引起的各种问题
2.2 公共账本
公共账本是一种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的分布式数据库,记录所有参与者的交易或数据变更,无需依赖中心化机构维护。为了激励大家参与到公共账本的维护中,发放比特币奖励。如下图所示:
2.3 区块链的设计哲学
系统简单,使用简洁的脚本语言减少了复杂性,使得系统更易于理解、维护和审计。
图灵完备: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术语,通俗的解释,一个系统如果是图灵完备的,就意味着,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它能够执行任何可以通过编程描述的计算任务。
比特币(协议)是图灵不完备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太坊协议发布。
Layer2(二层网络):二层网络是基于某一个区块链网络,开发一个新的协议,新的协议可以积累大量的交易收集并且一次提交给主网,作用:
- 提示主网的效率
- 增加主网的可扩展性
- 增加更多的功能
2.3.1 去中心化
区块链中的去中心化指将控制权和决策权从中心化的实体(个人、组织或团体)转让给分布式网络。
2.3.2 共识
2.3.2.1 上链
如何保证不同节点数据一致?
上链:将数据或交易通过区块链网络记录到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中,使其具备公开透明、可追溯且永久存储的特性。
上链操作步骤
-
创建交易:
- 通过钱包生成交易请求(如MetaMask发送ETH转账)。
- 调用智能合约函数(如ERC-20代币转账、NFT铸造)。
-
签名验证:
- 使用私钥对交易签名,证明所有权(非对称加密)。
-
广播至网络:
- 将签名后的交易广播至区块链节点(如以太坊全节点)。
-
共识确认:
- 矿工/验证者打包交易到区块(如比特币PoW需6次确认)。
-
链上存储:
- 数据写入区块并同步至全网节点(如IPFS存储文件,哈希上链)。
2.3.2.2 共识算法
女巫攻击(Sybil Attack)是指攻击者通过创建多个虚假身份,来操控和破坏网络系统的一种攻击方式。
在区块链和其他分布式系统中,这种攻击可以用来获取不公平的优势,比如控制多数节点来影响共识过程或者干扰网络的正常运行。
比特币网络中,需要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来添加交易。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确保只有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的个才能参与区块链的维护。
提升不诚实节点的作恶成本,增加诚实节点经济激励,让作恶的收益远小于成本。来保证在区块链网络中个体和个体的交互的诚实。
解决难题的过程称为挖矿,用于提供计算资源的机器称为矿机。这种验证方式称为POW工作量证明。
- 难题:矿工们需要解决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解,但一旦解出来了,其他人很容易验证解是否正确。
- 计算力:解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电力,这意味着矿工们需要投资昂贵的硬件和支付电费。
- 验证:当一个矿工解出问题并获得一个新块,他会把解和新块广播到整个网络。其他矿工会验证这个解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这个新块就会被添加到区块链中
- 奖励:成功解出问题并添加新块的矿工会得到比特币作为奖励,这是他们投入大量资源的回报。
算法 | 原理 | 优点 | 缺点 | 代表项目 |
---|---|---|---|---|
PoW(工作量证明) | 节点通过计算哈希难题竞争记账权,算力决定成功率。 | 安全性高,抗51%攻击成本高。 | 能耗巨大,交易速度慢(比特币7 TPS)。 | 比特币、莱特币 |
PoS(权益证明) | 节点质押代币参与验证,持币量与时间决定记账概率。 | 节能环保,TPS更高(以太坊PoS约10万 TPS)。 | 富者愈富(马太效应),可能中心化。 | 以太坊2.0、Cardano |
DPoS(委托权益证明) | 持币者投票选出超级节点(如21个),轮流出块。 | 高效(EOS可达4000 TPS),低延迟。 | 节点中心化,依赖治理机制。 | EOS、TRON |
PBFT(实用拜占庭容错) | 节点通过多轮投票达成共识,需2/3以上诚实节点。 | 快速最终确认(秒级),适合联盟链。 | 节点数量受限(通常<100),扩展性差。 | Hyperledger Fabric |
PoA(权威证明) | 预先选定可信节点(如企业或机构)负责记账。 | 高吞吐量,低能耗。 | 完全中心化,牺牲去信任化。 | VeChain、POA Network |
PoH(历史证明) | 通过可验证的时间戳序列化交易,减少节点间同步开销。 | 极高速度(Solana 5万+ TPS)。 | 依赖中心化时钟,安全性待验证。 | Solana |
Avalanche(雪崩协议) | 通过随机抽样和重复投票达成概率共识,无区块概念。 | 高扩展性,低延迟,环保。 | 新兴算法,实际应用验证不足。 | Avalanche |
3 web3面向资产的互联网
3.1 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权衡
- 共识算法复杂性: 共识需要多个节点进行验证和沟通,增加共识达成的时间和复杂性。
- 去中心化存储:每个节点都维护整个区块链的副本。每笔交易都需要广播到全网,并由大多数节点验证和存储。
拥有所有权的数据就是一种资产。去中心化系统适用于处理资产数据。
4 智能合约
4.1 以太坊智能合约
- 去中心化
- 数据透明
- 不可篡改
- 消除交易对手风险
4.2 去中心化应用
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指在区块链网络上运行的一系列金融应用和服务。DeFi的目标是,无需中介的情况下,通过去中心化技术提供传统金融服务。
非同质化通证(Non-Fungible Token:NFT)
是一种代表独特资产的数字通证。与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同质化通证不同,每个NFT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与其他NFT互换。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Organization:DAO
通过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运行的组织。DAO的决策和管理过程是去中心化的,由所有持有通证的成员共同参与和投票决定。
5 小结
- 区块链历史
区块链的起源 :《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以太坊:智能合约承载多种编程逻辑 - 区块链设计哲学:
- 去中心化 &共识
- 去中心化:在没有中介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交易
- 共识算法:
- PoW 工作量证明
- PoS 权益证明
- 去中心化 &共识
- Web3
- 定义:流转资产和价值的互联网典型
- 应用:DeFi,NFT,DAO,游戏
结语
❓QQ:806797785
⭐️仓库地址:https://gitee.com/gaogzhen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gaogzhen
[1]Web3开发-仁科[CP/OL].
[2]比特币[CP/OL].
[3]Web3教程:ERC20,NFT,Hardhat,CCIP跨链[CP/OL].